近年来,大家都在追问语文是什么?直到现在似乎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其实,说的简单些,语文就是人们所说的话和所写的文。人们所说的话,所写的文,本质上就是人的心灵之声、生命之声,是人的愿望、情感、思想、意识的直接表达,是人的追求、理想、思维判断的直接体现。所以,语文学习并非是单纯的语言技巧学习和语言技术训练,不能仅仅关注语言技能的培养,还要注重感悟学习和体验学习,即感悟、体验语文的文化内蕴和它所包含的文化精神,使学生在语文学习和技能训练的过程中得到情感的陶冶、心灵的建构、文化精神的涵养。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精神的底子,帮助学生建立一种做人的基本信念和准则,给学生构出一道生命的底线,筑起一座巍巍的精神长城,即用语文点燃学生的生命之灯。
(一)
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与目标追求,应该说是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敏感,让学生懂得去呵护生命,怜惜芸芸众生,亲近体贴自然万物,在学生的心中扬起生命的风帆,能够在生命之河上泛舟轻游。语文教学的载体与内容是语言,即国语,“是川流不息的生命”(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语)。用富于生命的语文去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让学生在语言中体会生命意识,领悟生命激情,使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这样,我们就可以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语言”为切入点来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照亮他们的心灵世界。
首先,可用优美的语言熏染学生。选入语文教材的文本大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词句华美,内涵丰厚,读来如含英咀华,余味无穷,沉潜浸润于其中,谛听生命的空谷足音,我们能感受到生命的涌动,情感的激流。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充满蓬勃的生命,反映到文本中更是如此。读到“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学生的眼前不禁一亮:鲜明的色彩对比,灵动的生命飞扬;接触到女儿绿般的“梅雨潭”,学生禁不住心旌神摇:闪闪发亮的潭水召唤着你,让人感受到绿色的怡人与纯净。这些自然景物中暗藏的是生命的潜流,跳动的是生命的脉搏,自然被赋予了人的情感、生命、意志,阅读自然就是阅读人。经过作家创造的“自然世界”包孕着生动活泼的万物——有明朗朗的天空,清冽冽的泉水,毛茸茸的小动物……所有这一切和我们人类一样,共同生存扎根于同一个地方,接受同一片蓝天的笼罩抚慰,经历着生老病死和荣辱枯衰的生命轨迹。透过自然万物的形象表征,我们能够洞悉隐于其后的深层意蕴,正如黑格尔说的:“意蕴总是比直接显现的形象更为深远的一种东西。”[1] 这“深远的意蕴”启迪我们:自然界与人作为生命形式是平等的,我们在珍爱自然的同时,就是珍爱我们自己。
其次,可用语言的情感性来启迪学生。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育家陶行知也说过:“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文章不是无情物,“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在字里行间饱蘸着作者的情感,凝聚着他们的心血和生命;“观文者披文以入情”,阅读文本的学生也具有丰富的情感体验,在“披文入情”的阅读中,以情动情、以情唤情,以情激情,文本的情感世界拨动了学生的心弦,使他们得到美的享受。文学文本中负载着情感的因素,表现了人类情感的本质,如文学作品描写的人的生活经历,描绘的悲欢离合的场景,虽然彰显的是个人的“一己悲欢”,但常常以呈现人类共通的情感为指归。白居易在聆听了琵琶女的弹唱后,哀愁着她的哀愁,痛惜着她的不幸,深怀着自己的坎坷,两人相似的生活遭遇,不由引发诗人无限的感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份情感岂非独属于诗人与琵琶女,更属于作为读者的学生。学生在阅读时,文本世界的情感引起他们心灵的共振,情愫的共鸣。人在遭遇不幸、历经磨难时,难免会悲怆不已、泪下沾襟,作者及其文本中的人物郁结在心中的“块垒”随着语词的流动宣泄出来,也带动了阅读的学生涤荡了纷繁的情感,拂去了心中的杂念。《荷花淀》里的水生嫂,在民族利益与家庭利益相互矛盾冲突时,她毅然决然地舍弃小家而顾及大家,勇敢地挑起生活的重担;《边城》中的翠翠经历了情感与婚姻的波折,心灵仍然固守着那一份执着的爱,凄迷美丽得揪人心痛。这一切情感都是人类本身散发出的人性之光,它照亮了人们的心灵,折射出生命的光辉,如同哈里希岛上的那暖人心灵的灯光,为在命运之海中挣扎的人们指引前行的道路。学生在情感的震撼中领会作者崇高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高尚的情操,从中获得情感的濡染、精神的提升与灵魂的净化。
同时,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可运用富有情感的语言引导学生进入感情的世界,与文本作者共同游历那一段生命情感的历程。教师的这种情感铺垫,是诱发学生情感的因子,做得恰到好处,能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为师生敞开心灵进行对话创设了有利的情境。如于漪老师在教学《诗八首》时,设计了这样的一段开场白:“人们一谈到诗,往往会联想到驰骋的想象、充沛的感情、鲜明的形象、音乐般的语言,会联想到优美、动人、鼓舞、力量。确实如此。诗,像种子一样,有一股顽强的爆发力。好的诗歌,破土而出以后,它的芳香会和民族精神融合,长久地滋润大地。今天我们读的古诗八首,有的距今已900年,有的距今达1500年之久,然而,诵读咀嚼,仍可闻到其中的芳香。”[2] 优美而富有情感的语言,把学生引领到瑰丽的诗歌的王国,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打开了他们情感的闸门,对文本会有自己独到的理解。
(二)
人要达到全面发展,必须要超越自我,达到自由发展。人作为一种存在物,是一种有限的存在,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能够超越有限性的存在,超越自我,创造外部世界,让它变得更美好,同时完善自身,使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射出无限的光辉。在我们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就要唤醒学生的超越本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高扬生命的尊严。即让学生用全部的身心去拥抱语言,和伟大的心灵直接对话、交流,既建构生发丰富的文本意义世界,又充实完善自我的精神追求。
首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可唤起学生建构文本的意识。一个文本,在未经学生阅读之前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无生命的文字堆积物。按照接受美学的观点,文学作品中存在着许多意义的空白点和不确定之域,对读者富有一种召唤性,即所谓的“召唤结构”。它召唤着学生去阅读体验,从而激发学生无穷的想象力,利用自己的已知知识、经验等创造性地对文本加以解读——填充空白,确定未定点。文本的意义世界在学生的阅读中得以充盈丰满。文本经由学生的阅读、参与与创造,幻化成生动活泼的生命体,获得了现实当代的存在。伊瑟尔指出,未定性与空白在任何情况下都给予读者如下可能:把作品与自身的经验以及自己对世界的想象联系起来,产生意义反思。这种反思是歧义百出的。[3] 正是语文教学中文学作品自身的“召唤结构”,引发学生无限的联想与想象,填充空白,确定未定性,赋予文本以意义,深深打上学生自我理解的烙印。
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上,可为学生创设思想自由驰骋的空间,以一颗理解和宽容心对待学生。只要学生的理解与阐释合情合理,就要给予鼓励,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文本世界,使学生的心灵空间与文本空间相融相合。惟其如此,学生懵懂的心灵才能被唤醒,创造的心智才能被开启。教师一个宽容的眼神,一个善意的微笑,一个亲切的手势,对学生来说,就是一片爱的海洋,一片自由的天空。学生阅读姜夔的“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就会产生自己独到的理解。按照教学参考的说法,这段话是“感时伤乱,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而学生富有创意地理解为:“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风貌依旧的二十四桥与花开花落的红药,历经沧海桑田的变化而没有改变,时代的更替变革也未能给它们刻上历史的烙印。而人却饱受时光风雨的吹打,早已变得面目全非,询问人的归宿在何处,抒发的是心灵的叩问,灵魂的追寻。”这是因为姜夔作为一个饱尝时世艰辛的敏感的知识分子,面对“国破山河在”的情境,不仅感叹着国家的盛衰兴亡,而且会联想到自身,没有了国家,自己的心灵归宿也无处寻觅,找不到自己安顿心灵的栖息地。这样的理解与阐发更富有个性色彩,未尝不可。这正如夏丏尊先生说的:“在语感锐敏的人心里,‘赤’不但只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只解作春天的雨吧。见到‘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焕然的造化之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情感。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寞等说不尽的诗味吧。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学也在此。”[4] 在这样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创造力就如同一株久旱逢甘霖的禾苗,得到了滋润和呵护,茁壮成长,最终结出了创造的果实。
其次,学生在建构文本意义的同时,也完善了自身——剔除心中的尘杂,纯化自己的心灵;提升精神的追求,走向自身的完美。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阅读一个文本,就是与作者进行的交流融会,就是对自身进行反思超越的过程。文本中饱含着作者的经历、思想、认识、情致,学生阅读文本,也就了解了作者的精神世界,对作者的喜怒哀乐不会无动于衷,他会跟随作者跋涉那一段心灵情感之旅。作者爱的是否合情,憎的是否合理?学生会做换位思考,代作者回答,并审视反思自身,导致的结果是,学生跟着作者游历名山大川,眼界开阔了;随着作者经历那爱恨交织的情感纠葛,明白了何谓真爱;伴着作者去驰骋沙场,浴血奋战,知道了怎样的付出才最有价值。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诗句何等酣畅,何等淋漓,教人读后振聋发聩,官场的尔虞我诈、蝇营狗苟对于人生是多么渺小无价值,人活在世上就要放开胸襟,敞开心扉,活出一个洒脱真性情的“我”。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气势博大恢宏,读来顿觉心胸豁然开朗,个人的荣辱得失于国家存亡之时已烟消云散,留驻心中的是民族的命运与国家的前途,杜甫慨叹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走进绚丽丰富的文本世界,字里行间储蓄的崇高情怀如同一粒神奇的种子埋在了学生的心田,文本的精神血液培养滋润了这粒种子,使它生根、发芽、结果,最后学生自己超越了自我,而趋向于完善。语文教学的过程激起的这种超越意识,焕发出无限的生机与创造精神,学生意识到作为人的存在的状态,感悟到“人之为人”的根本在于不断超越自身的局限,进行连续的自我反思,精神的批判,才会使自己从一个成功点迈向另一个成功点,最终演绎一个无悔的人生。
总而言之,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阳光雨露、春风化雨的过程。这个过程,像春天的灿烂一样美,它能够陶冶人性,建构灵魂,促进生命个体的总体生成。
中学语文武汉3~5G31中学语文教与学(高中读本)曹明海/史洁20072007
曹明海,史洁,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者:中学语文武汉3~5G31中学语文教与学(高中读本)曹明海/史洁20072007
网载 2013-09-10 20:5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