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教学怎样反思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8)01-0035-04
  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研究性学习”是促进教学从“灌输”转型为“对话”的一种教学创新,这种对话式教育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同样具有方法论意义。教师成长=经验+反思,这一公式简明地回答了这一个问题,我想就此与大家交流,以期抛砖引玉,有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我认为可从三个方面进行反思。
  第一,基于真实性情境。我们研究的问题必须是教育中的真问题,必须是一个“互通的问题”——“研究者个人意愿与社会需要之间的互通,研究者个人生命过程与社会发展过程之间的互通”[1]。
  前不久,我在本校高一年级上了一节公开课“戊戌变法”,内容是“百日维新”和“戊戌变法”,我认为:公开课不仅要求展示教育理念,更要教师在真实的情境里用行动诠释,反对上课任务化,开课形式化,课中不讲话,课后讲假话。通过公开课,共同经过一种合作、探究、对话(师生、生生、师生、人本)的专业体验,即使完不成教学任务(一节课),也可为评课提供一种“案例”,供以后不断地完善。另外,不断开展对话,激励学生反思,而不是教师越俎代庖,替学生思考。课前我首先统计了学生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并提供相关材料印发出来。结果发现这些问题很有价值,如,维新派与洋务派怎么不联合起来变法?光绪帝为什么不是维新派?慈禧太后到底对维新变法是一个什么态度?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了,而中国戊戌变法为什么会失败?谭嗣同的死值吗?等等,确实需要我们反思。
  1.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反思。关于这一节内容,人教版教材没有“维新派行动退步论”,并强调了“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
  2.关于“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我注意到康有为在北京成立保国会时,顽固派攻击他们是“保中国不保大清”,这句话既从另一个角度点明了当时民族危机日益深重,中华民族初步觉醒,也说明了形成中的近代中国观与专制王朝观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余英时先生在《二十一世纪》发表文章“戊戌政变今读”就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国家利益和王朝利益之间的冲突”。
  3.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比较抽象,学生反映不容易理解,因此,我根据材料原创了一道材料分析题,其立意要求学生“同情性理解”张之洞和李鸿章等洋务派既资助又反对维新派的行为并认识戊戌变法的思想启蒙意义(该题属于课后探究,经调查学生反映较好)。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拿到光绪廿三年(1897)二月廿一出版的《时务报》第21册的读者,展卷伊始,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麦孟华与梁启超的两篇文章:麦孟华的文章放言“中国宜尊君权抑民权”,竟与《时务报》前此刊出的声音“民权”之益的调子,好似正异其趣;另一篇则是梁启超介绍从美国的“墨尔斯根省之大学”毕业,“以发念救众生疾苦因缘故,于是专门医学”,并且“唯以中国之积弱,引为深耻”的江西九江女子康爱德之事迹的文章。两文一出,都引发了《时务报》读者无限的联想。如高凤谦就不认为麦孟华的文章是唱反调之作,在他看来,“中国之患,在于事权无属,故百事废弛。非伸民权,即君权亦无所寄”,而要提倡“民权”,在“论议措辞”方面,便“不可过激”……另一位读者是一代奇士刘鹗,引发他的注意力的则是梁启超生花妙笔下的“江西康女士”,让他不禁“为之神往”……于是乃即托罗振玉函告汪康年及梁启超请他们“为作冰上人”,想要和她结为连理。
  材料二:以《时务报》而开始扬名天下的总主笔梁启超,亦屡屡“以文乱法”,引发事端,例如他的《知耻学会叙》一文,就让《时务报》的重要支持者湖广总督张之洞深觉这是一篇让“阅者人人惊骇”,恐招大祸的文章,要湖南巡抚陈宝箴等采取动作,“速告湘省送报之人,此册千万勿送”。……因此,即便《时务报》得承受来自政治现实权力这样或那样的压逼,它更从官府以外的社会获取成长和发展的物质动力。举例而言,《时务报》自是会得到封疆大吏的热心捐助,如李鸿章一次捐助报馆洋二百元,道员朱采阅报后“附助报馆经费百元”,等等;它的捐助名单更可以开出一长串。
  材料三:阅读《时务报》,既让改革变法的呼声得以在士人群体里扩散,它提供的各种诉求维新改革的讯息与行动,亦令阅读读者屡起呼应。比如,张之洞倡言组成“戒缠足会”以“救二万万之妇女”之外,“何不更举戒烟会,以救一万万之男子”的主张见诸报端……
  ——潘光哲《〈时务报〉和它的读者》[2]
  请回答:
  (1)联系材料一,你怎样理解作为“在追求变法维新的旗帜下共同开办的报刊”的《时务报》为什么会刊登麦孟华的文章以及梁启超介绍的女子传记?
  (2)联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你对材料中的张之洞和李鸿章看似矛盾所为(既资助又反对)怎样评价?
  (3)联系材料三,综合上述材料,从《时务报》和它的读者中,你怎样认识维新变法的历史意义?参考答案:
  (1)扩大《时务报》的读者群,增强《时务报》的影响力,更广泛地宣传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以救亡图存。
  (2)张之洞和李鸿章作为原洋务派的代表人物,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变法形势的发展,他们救亡图存意识日浓,因此,他们对《时务报》取支持态度;但同时他们作为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为维护清朝统治,一旦《时务报》的文章突破他们可以容忍的底线,他们就禁止《时务报》的传播。
  (3)维新变法运动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同时更是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从女子康爱德漂洋读书,专攻医学,到女子放足、男子戒烟等事例中,维新派以及开明地主对封建思想文化,甚至封建习俗进行抨击,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4.最后本组教师通过听课和研讨,认为教师创新自己的课堂必须开发课程资源,实实在在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找准切入点,激发学生兴趣,实现师生双方可持续发展。该课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问题“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并特别重视情感和价值观教育,如对教材中的材料“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的解读,对谭嗣同的死值不值的讨论,用教学实践说明三维目标是统一的。但我认为该课暴露学生的思维还不够,引导还比较急,对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讨论还不够充分。
  基于真实性情境,我认为还要与当代形势结合起来研究教学,例如当我们复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形成”时,应结合十七大报告中的新亮点进行学习,如直接推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表明我们党旗帜鲜明并充满自信,该报告对“改革开放”做出了新的高度评价,首次将“生态文明”写入报告,单章阐述“民生问题”,显示出我们党对现代化的认识更加深刻。
  第二,设计开放性问题。教师确立先进的课程观和正确的历史观很重要。例如,在如何设计鸦片战争问题上,如果我们过多地从道德原则出发,就容易使学生置于“二元对立的语境”,从而遮蔽鸦片战争的性质。“在中西传统长期并存的悖论实际下,这样的感情性拉锯当然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中国近现代最基础的‘国情’之一就是西化和本土化的长期并存以及两者的相互作用,缺少其中任何一个,都会脱离实际,面对历史实际,我们更需要探讨的是两者的并存和互动。最为关键的是首先要超越非此即彼‘二元对立的语境’,从两者共存的现实出发寻找出路”[3]。
  再如,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企图靠单纯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而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就让国家富强起来”,我对教材这种“反设事实”说明原因颇有看法,试问洋务派有可能变革封建制度吗?最近中国社会科学近代史研究所编写的十卷本《中国近代通史》对“洋务运动”就避免了简单化处理,该书指出:
  洋务运动由少数受西方资本主义影响较多的旧式官僚和绅商发起,领导和实施,并未成为真正的国策,未能成为上下一致的全国性运动;在实际举措中也是单纯而有限地引进一些先进科学技术和设备,在传统的封建社会结构中开办新式企业,且吏治腐败,效率低下。因此,洋务运动是一种局部的,初步的和畸形的早期现代化运动,其求富举措尚有可嘉,其自强之道实属可训;其失败结局令人可悲。
  关于对洋务运动的反思,我原创了下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98年和1902年,张之洞相继设立了汉口商务局以及商会公所,“既可兴商务,亦可以勉工艺”。他不仅为湖北制麻局、大冶水泥厂等请免税厘,而且批准宋炜臣创办的汉口燮昌火柴厂享有十年专利。
  材料二:甲午战争后,张之洞与刘坤一联合会奏《吁请修备储才折》,提出了讲求商务工政、造铁路、制枪炮、开学堂等一揽子自强计划,认为“此数事乃中国安身立命之端,万难缓图,若待筹有巨款始议施行,则必致一切废沮自误而后已”……他(张之洞)说:“借款之举,路权第一,利息次之。”而且,他坚持只借外债而不准掺入洋股的原则。
  材料三:鉴于创办近代采矿业需要大量资金,而且技术要求很高,“其利甚薄而其事甚难”,若采用土法开采则效益不佳,加之经费难等,遂使张之洞萌生了“与西人合本开采”的办矿思想。1906年,张之洞在《札洋务局颁发拟订矿务章程》中明确规定,只有遵从中国法律与矿务章程的外商才有资格参与采矿。
  材料四:在创办近代实业的过程中,张之洞反复强调“奉谕旨饬办”“奉旨开办”,其意即在于此。而且,张之洞的官办思想得到了清政府的肯定。1894年的一道上谕指出:“湖北炼铁,织布各局,均经张之洞办有头绪、现虽调署两总督,所有各局应办事宜,仍着该督一手经理,督饬前派委员,认真妥办,冀广利源而济民用。”
  ——陈钧、任放《张之洞经济思想散论》[4]
  请回答:
  (1)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谈谈张之洞的经济思想在甲午战争后有什么特点?
  (2)结合张之洞的经济思想和实践,你对“甲午战争中清政府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有什么看法?
  参考答案:
  (1)维护清朝统治,在以官办形式为主的基础上扞卫主权,主张商办、中外合办等形式,因势利导,为我所用,灵活务实,自新自强。
  (2)(观点一)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军事上的失败,并不意味洋务运动的破产,从张之洞在甲午战后的实践来看,他的经济思想和灵活务实的措施是他“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继续,例如:他为商办企业创造有利的条件,在借外债修筑铁路中维护主权,在中外合资企业中要求外商遵从中国法律等,他作为开明地主的代表人物,虽然其主要目的是维护清朝专制统治,但其实践不仅是洋务运动的继续,更是一种发展。
  事实证明,一个开放性问题的设计,是解决教学问题的前提,也是进行教学研究的核心,反对照搬现成的教案,以“他思”取代“我思”。在设计问题时,首先,要展示问题背景,产生认知冲突。其次,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因为学生对教育内容的理解必然受到其原有经验的制约和影响,学生只有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背景才能积极主动地理解教育内容。如“你怎样评价辛亥革命”,教材安排在北洋军阀的统治之后,将其放在一个较长的时段,意在要求学生自己归纳论据进行探索。但有一些问题就没有考虑此因素,如“抗美援朝战争是否合法”这个案例就不适宜高一年级学生探讨,对于抗美援朝战争我们讨论起来不仅史料有限,而且有些问题还比较敏感,再说高一学生也没有世界史知识背景,特别是对学生来说还不具备用“法”眼看战争的条件。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主张战争在“理论上讲它没有任何约束”,真正的战争法是二战结束后,国际社会鉴于两次世界大战的教训而出台的,《联合国宪章》取缔了国家的战争权,并通过了一系列规范作战手段和方法的条约,从而形成了现代战争法体系。此后有的国家就很注重利用战争法最大限度地打击对方。“抗美援朝战争是否合法”这个问题实在为难当代中学生。在教学中我们要努力研究学生边缘思维区问题的产生与发展,从而不断提高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
  第三,注意渐近性解决。在教学实践中,有一揽子问题需要解决,有些问题的反思就需要持续不断并注意渐近性解决。比如在如何宏观认识历史比较类方面,我认为要注意三点:①明确认识主题,扩大比较范围;②分析比较史料,确定考查中心;③坚持唯物史观,得出科学结论。在运用科学理论认识史实方面,我坚持“历史合力论是唯物史观要求的基础史学考察方法”和“世界历史观是我们考察历史问题的基本着眼点”。在进行教学研究过程中,我们要处理好知识的传承和理解的创新之间的关系,例如,《大国崛起》的播放是当时大众关注的话题,用影像和声音诠释了各大国兴起的历程,对我们重新理解世界大国的崛起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但此片似乎淡化了西方国家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方法,如圈地运动、殖民掠夺、奴隶贸易等,这些是不可简化的,是历史上大国崛起的重要因素。我们的历史教学,应有责任补充其不足,为此笔者原创了下面这道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现在,工业上的霸权带来商业上的霸权,在真正的工场手工业时期,却是商业上的霸权造成了工业上的优势。所以殖民制度在当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马克思
  材料二:沃勒斯坦认为,霸权国家之所以力促自由贸易理念,是因为“最大限度的自由市场将有助于确保霸权国家的……最大利润”……一国在获得霸权地位之后,即开始奉行自由贸易政策。
  ——舒建中《沃勒斯坦的“霸权”理论》[5]
  材料三:(如果19世纪中期听凭“自由贸易”)英国大量靠其他贸易挣来的白银就会无情地被中国吸走,其宏观结果就是造成英国国内的通货紧缩;其微观结果就是剥夺了对大机器工业的投资。英国也就不具备“经济发展”的货币条件和资本条件。……鸦片作为英国向中国出口的第一大宗“商品”的纪录一直保持到19世纪90年代。这战略性地扭转了白银的流向。中国为进口鸦片每年流出三千至四千万两白银,而据马克思说,鸦片收入提供了英国岁入的1/6。鸦片从中国的货币体系中抽血的同时,为英国的崛起提供了货币条件和资本条件。
  ——盛洪《一个划时代的谎言》[6]
  材料四:1848年,英国铁产量占世界总量的一半,煤是2/3,棉布达1/2以上,铁路已超过1万英里,其密度到20世纪末都未被多数发展中国家所赶上,它的贸易额占世界总量的20%~25%,但它的国土面积只占世界陆地的0.2%,人口还不到2000万。
  ——钱乘旦《资本主义体系下的“世界强国”问题》[7]
  请问答:
  (1)据材料一回答:“现在”是什么时候?谈谈你对马克思这段话的理解。
  (2)综合材料一、二、三、四指出英国崛起的“一个划时代的谎言”是什么?你认为19世纪英国强盛的原因有哪些(从本专题的角度概括)?
  (3)一战前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心发生了变化——美国代替了英国,试说明其原因,从列强的兴衰中你有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1)“现在”指工业革命以后。马克思这段话说明了英国殖民扩张与进行工业革命之间的关系,没有不列颠殖民帝国的建立,就没有后来的英国“工业帝国”。
  (2)谎言:英国崛起是以自由贸易起家,靠自己产品的竞争实力成为“世界工厂”的。原因:扩大在世界的殖民统治;充分利用日益发展的世界市场,进一步控制世界经济;顺应资本主义发展的潮流,不断改革政治经济制度等。
  (3)①美国采取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成果,经济迅速发展,赶上并超过英国;②一战中美国大发战争财,而英国受到削弱;③一战后初期,美国力推“金元外交”,扩大海外市场;④美国垄断程度较高,经济发展较快;英国大量资本输往国外等(言之有理即可)。
历史教学:中学版津35~38G32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蒋碧勇20082008
历史教学/反思/教材
蒋碧勇,湖北省公安县车胤中学历史教师,主要从事高中历史教材和教学研究。(荆州 434300)
作者:历史教学:中学版津35~38G32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蒋碧勇20082008
历史教学/反思/教材

网载 2013-09-10 20:52:24

[新一篇] 淺談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求異思維能力的培養

[舊一篇] 淺談后現代主義思潮對我國教育改革的影響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