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种田要抓住“农时”,打仗要抓住“战机”一样,教育学生也只有抓住契机,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把握教育契机,就是指教育者发现并及时把握被教育者心理上的兴奋点,通过教育活动使双方达到心理相容,从而取得最佳教育实效。实践表明,思想教育的契机往往如过眼烟云,稍纵即逝。尽管很难捕捉,但也并非没有规律可循。一般说来,在一定时间里,由于某种不利于学生成长的因素暂时消失,而某种有利于他们进步的因素突然出现,便形成了思想教育的契机。根据多年的中学班主任工作经验,笔者认为以下一些是思想教育的有利契机。
一、伊始开端时。中学生一般都有向上的心理特点,这种特点在学期初或学年初表现得尤为明显。他们往往把新学期或新的一年开始作为努力改变自己面貌,或向新的高度进军的起端,产生“从头来”“好好干”的愿望。这种愿望反映在第一天上课、第一次作业等方面,往往十分认真,在其它方面也表现出程度不同的新变化。但是,因为中学生意志一般比较薄弱,他们需要不断地鼓励。如果教师能窥见学生细微末节的变化并加以肯定,则会使他们受到鼓舞,倍加努力。“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不能坐失“开头”这个良机。如2000年我接手的初三(3)班,班风不正,学生成绩差,再加上有许多受过学校处分的学生,不少老师担心我当不好该班的班主任。可我利用新任班主任这个有利“战机”,告诉学生,他们在我的眼里都是一张张洁白的纸,希望他们能在白纸上写上“最新最美的文字”。实践证明,这样做,效果是很好的。
二、行为受挫时。有的中学生在入团、评优、竞赛或参与其它活动的需要得不到正常满足、自尊心受到损害时,极易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表现出灰心、颓丧、冷漠甚至绝望的情绪。这时,教育者应帮助学生分析受挫的原因,总结失利的教训,使其在得意和失意、欢乐和痛苦、成功和失败的考验面前始终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如有一名学生,成绩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但一次数学检测分数却偶然排在了20名之后,她失望之极,产生了辍学念头。我及时予以疏导,使其重振精神,中考时终于以优异成绩被高一级学校录取。
三、环境转换时。学生最怕老师的偏见和成见。有时,学生会感到由于自身的毛病,周围环境已经形成了一种不利于他的舆论,从而难以自拔。若是调换一个新环境,如换了老师或学校,无论这个学生原来有多差,他都会萌发出一种“重塑自我”的向上心理,并会经常告诫自己不要重犯以前的毛病。作为教师,如能掌握新来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加以及时引导,这时的教育往往容易奏效。如去年笔者所带班级的一位学生,初二时留级了两年,转了三所学校,始终学习不认真,跟社会上不三不四的小青年混在一起,打游戏机,并斗殴滋事。最后其家长无奈,将他转到我班。我在充分了解情况后,多次找他谈心,平时多方考察,耐心点拨,使该生各方面表现很快步入班级管理轨道,学习成绩也直线上升,一块原以为不可雕的“朽木”,后来竟以高出分数线30分的成绩考入了重点高中。
四、感情融洽时。伟大的导师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也就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可见,情感相容是教育的前提。有时学生与老师的情感并不十分融洽,不能理智地对待老师的教育帮助。情感不通,教师正确的道理也难以在学生身上起作用。如有一名学生,学习成绩虽然较好,但平时对自己要求不严,比较散漫。为了使他改正这个缺点,一有空,我就找他谈话,进行帮助。时间一长,他反而感到老师总是盯住他不放,有意跟他过不去,产生了抵触情绪。我很快意识到他的反应,并在以后的接触中注意了策略。一次野炊活动中,我与这个学生一起做饭,边忙活边聊天,海阔天空,谈得很是投机。我认为时机已到,立刻联系他的表现,提出了自己的希望。该学生很高兴地接受了我的批评,并保证在以后的行动中改正自己的缺点。由此可见,情通才能理达,只有在师生感情融洽时,得体的教育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
五、情绪波动时。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体验。一个人有了情绪,总要以一定的表情动作表达出来,学生更是如此。因而,教育者应当注意从学生的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语言表情上揣摩他们有什么样的情绪及其产生这种情绪的原因,并及时加以诱导。如在听了见义勇为英雄事迹的报告后,受到英雄人物感人事迹的影响,心情比较激动的时候,或受到家长鼓励、学校表彰而心潮起伏的时候,学生容易产生出“我也要做个英雄”“我也要做出成绩来”“我也要好好干一番”的感情冲动。但青少年的特点是易冲动,也易泄气。如果班主任不注意把握住这个契机,给以正确的引导和启发,任学生内心的冲动自生自灭,那么3分钟热度一退,学生便会依然故我,正所谓“听起来感动,想起来激动,做起来不动”。反之,如能利用这个契机,循循善诱,开展教育活动,那就有可能使学生一时的冲动转化成持久的自觉行动,使3分钟热度变成适度的恒温。如我班在开了“母亲,我想对您说”的主题班会后,很多学生十分激动,纷纷表示,为了报答母亲养育之恩,一定要好好学习。此后几天,上课纪律、学习劲头各方面令人欣慰。无疑,这是思想教育的绝佳契机,于是再利用几次班会继续“给沸点加温”,从而掀起了持久不衰的学习热潮,为班级中考成绩的整体优化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六、思想困惑时。生活在改革、开放时代的中学生,一般都勤于思考,但往往不善于思考。他们对于改革过程中的现行政策、社会风气等常常有所议论、要求和疑问,甚至对某些问题表现出偏激甚至是错误的看法。作为班主任,应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学生所注意所关心的种种具体问题,努力创设教育情境,注意在大道理和小道理、理论和实际的结合点上帮助学生正确对待现实,正确认识成就和问题、主流和支流、目标需要和现实可能、个人发展和社会要求等矛盾关系。如部分学生一段时间对改革的成就持怀疑态度,过分强调了眼前的困难和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我两次组织学生参观考察了秣陵开发区,如火如荼的建设场面和开发区二十年前后的天壤之别,让学生普遍感到很受教育,模糊认识得到了澄清。
当然,思想教育的契机远不止这些。运用之妙,在于存乎一心。当契机未出现时,要善于等待,“不到火候不揭锅”;当契机一旦来到时,要火速捕捉,千万不可放过,所谓“教而当时”。如何捕捉?很重要一点,就是要重视研究学生。要善于了解学生,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其次,教师还要善于总结自己的教育实践,从实践中找规律,做教育的有心人。
湖北教育武汉G39小学各科教与学奚延华20022002奚延华 南京市江宁区秣陵初级中学 作者:湖北教育武汉G39小学各科教与学奚延华20022002
网载 2013-09-10 20:5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