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关注学生“怎样学”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的思考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教学策略是建立在学习理论基础上,为实现某一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教学实施总体方案。它包括合理选择教学方法、组织学习材料、确定教学活动的顺序等。跟教学方法相比,教学策略比较宏观,理论背景更加明晰。拿一堂课来说,具体教学方法可以有很多,这是因为教学方法比较灵活,可随着时间、地点、教学对象的不同而变化,但可供选择的教学策略是有限的,教学策略比较稳定。
  长期以来,我们对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研究得较多,而对教学策略思考得很少。这是因为以往我们比较注重于教师是“怎样教”的。当我们更多地关注学生是“怎样学”的时候,就必然要探讨建立在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策略。教师备课要制订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而教学过程的设计,首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现实条件来确定教学策略。策略制约方法,方法体现策略。只有确定了教学策略的总体构思,才能更好地选择教学方法、组织学习材料、安排师生双边活动的顺序。教学策略对教学过程设计起着统领作用。对教学策略的思考和探索,有助于提高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教学水平。
  教学策略的理论基础是学习理论。与课堂教学关系密切的学习理论有3个流派:行为主义理论、认知理论和综合理论。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丰富多样,如识字、阅读、作文、听说,其中既有知识的传授也有能力的培养,所以不可能采用单一的教学策略。从我国当代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来看,可以采用以下4种教学策略:
      一、“讲授——练习——强化”策略
  这种策略是建立在行为主义理论基础上的,主张教师要讲清知识和操作方法,学生在反复练习中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小学语文的一些最基础的知识,如汉语拼音中声韵母的发音,汉字的笔画、笔顺、偏旁、结构,写字的基本要领等可以采用这种教学策略。这是一种以教师教为主的策略。采取这种策略时,教师的讲授应尽可能要言不烦,抓住要领,适合儿童的理解水平;练习设计要有层次,循序渐进,努力减少同一层面上的机械重复,多采取一些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巩固;加强反馈矫正,尽量多肯定,多鼓励,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这种策略如果使用得当,可以让学生较快地获得前人积累的知识,设计精当的练习能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落到实处。采用这种策略进行教学,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学习主动性不易发挥,反复的练习又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造成课业负担过重,因而这种策略常常受到批评和责难。但是不得不看到,小学语文某些内容的教学,还是得采用这种策略。
      二、“示范——模仿——迁移”策略
  这种策略也是以行为主义理论为基础的,但它已经注意到学习者内部作用。因为“迁移”这个环节需要学习者较多地运用自己的智力去适应新的情境,具有积极主动发展的因素。小学语文教学中有些着重于能力培养的训练项目,如字形的分析、朗读能力的培养、阅读分析和作文能力的培养,可以采用这种策略。拿指导低年级学生朗读来说,靠教师讲该怎么读往往收效甚微,而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几乎“立竿见影”。再如小学生刚开始学习写作,总有模仿的成分,而课文则提供了范例。采用这种教学策略,教师的示范要力求规范,如朗读要语音正确,情感处理得当,并安排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练习、模仿。在通过模仿,基本掌握某种技能的基础上,教师要创造条件促成知识或技能的迁移。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迁移有两个重要条件,一是学习材料之间具有某些共同要素,共同要素越多,迁移越容易实现;二是要进行概括,越具体的知识越不易迁移,概括成普遍原理后才有助于迁移。教师要努力设计有助于迁移的情境,如在一组写法相似的课文中采用举一反三的方法,让学生把一篇课文中学到的阅读方法迁移到本组的其他几篇课文中去。在学生模仿有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教师要对知识或学习方法作概括性的小结。如在学生接触了一批形声字以后指出“声旁帮着读字音,形旁帮着辨字义”,有助于学生识记别的形声字。
  “示范——模仿——迁移”策略因其形象直观,适合小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收效比较明显,因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被大量采用。但我们也要看到,采用这种策略教学,学生的创造性较难发挥,长期采用这种策略教学,会造成学生思维的定势,使他们只会亦步亦趋,不敢大胆创新突破。
      三、“操作——领悟——运用”策略
  这种策略是建立在认知理论特别是发现学习的基础上,它不是把学习的过程看作一个人类已有知识的传授过程,而是让学生自己经历一个探索、发现的过程,从而获取知识,形成技能。这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策略。在学生掌握了最基本的语文知识后,一些后续内容的教学都可以采用这种策略。如有位教师以《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第一段为例,训练学生概括段落大意的能力。他让学生每人试写(独立操作),然后选择有代表性的几种写法,让学生分析哪种写得好,哪种有什么问题。
  (1)董存瑞为什么要去炸暗堡。
    ——采用问句形式,看的人仍然不知道这一段讲什么。
  (2)解放隆化的战斗打响了。
    ——概括不完整,内容有重大遗漏。
  (3)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战士们冲向敌军司令部。一座桥上喷出6条火舌,冲锋的部队被压在小土坡下面,不能前进。
    ——文字太长,不简洁。
  (4)敌人的暗堡封锁了我军前进的道路。
    ——既抓住主要内容,文字又简练。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己说说概括段落大意应注意什么(领悟规律),再让学生试写以下各段的段落大意(运用实践)。
  实施这种教学策略,学生的操作、实践活动在前,领悟规律在后。从认识论的角度看,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然后再用于实践。从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作用看,操作、领悟、运用都以学生自己的活动为主,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作用只是定向、扶持、点拨。十分明显,这种“发现”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1972年的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已经指出:“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近20年过去了,世界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证明了这一论断的预见性。如果我们仍然采用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策略,学生没有独立学习能力,势必在人才竞争中落伍。因此,采用这种教学策略,意义是十分深远的。
  采用这种教学策略,首先需要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从相信自己到相信学生,相信学生具有学习的潜力,相信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有了这样的观念,即使是最基础的知识,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发现和领悟。如写字指导,要领不是由教师讲,而是让学生揣摩范字,自己试写,再在与范字的对照中琢磨怎样把某一类字写得匀称、美观。又如朗读,在听了教师的范读后让学生研究这样读好不好,为什么要这么读,能不能读得再好点儿,然后让学生试读。
  由于采用这种教学策略费时太多,教师必须精选教学内容。需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领悟”的是语言文字的规律,学生一旦掌握了规律,就能举一反三。所以,课堂教学中要选取那些有规律性的语言现象让学生研究。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对学习材料的精心选择和组织上。
      四、“质疑——研讨——小结”策略
  这种策略也是基于认知理论,它更进一步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自己探究研讨,得出结论。儿童天生好奇,求知欲望旺盛,如果不是加以压抑,他们是可以提出许多问题来的。采用这种教学策略,首先要鼓励学生敢于提问,然后逐步引导他们善于提问。操作上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自己研讨,提出假设,进行验证,然后作出结论。结论可以由教师来作,更应提倡由学生来作,至少要先由学生讨论,后由教师总结。
  质疑策略在阅读教学中用处较多,但实际教学中却很少有教师坚持使用。从培养创造型、开拓型人才角度来看,这种教学策略需要大力提倡。要告诉学生,发现了问题随时可以提出来与老师、同学探讨,使质疑和探讨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实施这种策略,关键是教师要有教学民主的意识,让学生真正做课堂的主人。
  当我们比较客观地剖析了各种教学策略的理论背景和利弊后,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
  (1)各种教学策略都有其长处和短处,有其适用的范围。在教学不同的内容,为着实现不同的教学目标时,要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
  (2)为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学生的学习应从被动的接受性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索性学习,为此,以认知理论为基础的后两种教学策略需要大力提倡,把小学语文教学策略转移到让学生发现、探究为主的轨道上来。
  (3)实施后两种策略,仍要注意知识的落实和技能的熟练,因此要以前两种策略作为辅助性策略。
上海教育42~43G39小学各科教学张玉琴19981998南汇县教师进修学校 张玉琴 作者:上海教育42~43G39小学各科教学张玉琴19981998

网载 2013-09-10 20:51:21

[新一篇] 莊周盧梭自然主義教育思想比較

[舊一篇] 應加強對實施素質教育相關政策的研究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