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都在发生变化,“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教学理念正越来越充分地得到体现。小学语文教学中越来越注重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去思考,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和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来学习语文。因此,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一些流行用语。这些流行用语的产生本身意味着小学语文教学对人本的回归、对学习自由的拓宽以及对个体的尊重,但冷静下来仔细想想,热闹的背后有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流行用语”
其一,“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1.现象
教师话音刚落,一时间教室里人声鼎沸,朗读声一浪高过一浪。学生读得面红耳赤,场面极为热闹,授课教师颇为满意,听课者也觉得学生正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自主意识正得到充分体现。
2.反思
(1)高声朗读真的是学生心中最爱吗?学生之所以选择高声朗读作为“喜欢”的方式,不排除以下两方面因素:
①从众心理。部分同学的放声朗读常给教师留下“认真、勤奋”的印象,其他同学为了给老师传达“我也读得很投入”这一信息,不惜扯着嗓门,摇头晃脑,但其表现并非真正是内心所愿。
②阅读方式单一。一直以来,不管学生是否喜欢,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都要求学生放声朗读,以致形成学生固定的阅读习惯。学生虽说学过默读,知道浏览是什么,但由于教师对高声朗读的强化,一提到“用喜欢的方式读一读”,学生就会不由自主地放声朗读。“放声朗读”成了“用喜欢的方式读”的代名词。这何来自主,何来创新?
(2)即使学生已经掌握了各种阅读方式,也不要强调“用喜欢的方式读一读”。学生不喜欢的方式就不再用了,可以随心舍弃了吗?比如默读和浏览,要求学生将字码直接译为意码,这是一种高心智的活动,学生在自主选择时往往全避难就易。如果一味地用喜欢的方式读,极易让学生产生逃避困难的不良心理。
3.启示
(1)要让学生可选择——教给学生默读、速读、浏览、朗读、复述、背诵等多种阅读方法。
(2)要让学生会选择——教师根据教学层次,分别提出不同要求,建议学生针对不同文本内容、不同阅读情境、不同阅读需要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独立地阅读课文。
其二,“你学懂了什么?”
1.现象
教师话音刚落,学生纷纷举手回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场面热烈感人。教师或全盘肯定,或作蜻蜓点水式的评价,不深究、听之任之。
2.反思
(1)仔细品评,我们不难发现,这一问题的提出,可让学生对文章作全景式的鸟瞰概括,也可以作景点式的局域感知。学生感知的信息交流呈现出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不同切面,可谓竞相纷呈,但教师的种种表现常缺乏针对学生语言表达加以点拨、引导及在情感体验上体现“拨云见日”之功力,给人以“神龙见首不见尾”之感。
(2)更令人遗憾的是,这样的提问单纯地成了教学的形式,而没有成为深入探究的绝佳途径。下一环节的教学几乎又是从“零起点”开始,很少去考虑学生已经获得了哪些信息,造成资源浪费。
3.启示
(1)教师应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恰当的处理,并抓住契机,深入学习课文。
(2)教学环节间应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学生获得的信息,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及资源的浪费。
其三,“你还有什么不懂吗?”
1.现象
学生应命提问,很多只提一些字、词或内容表层理解上的问题,或学生作答,或教师析疑,有问有答,场面甚是热闹,学生提问“结束”了,课也结束了。
2.反思
(1)让学生学会质疑,确实能解放学生的大脑,解放学生的嘴,让他们得到问的自由,这在我们小学语文教学中确实需要弘扬,但要防止教学中按教师的思路来设计让学生质疑的环节。应鼓励学生及时提出存在的疑惑,不走过场,将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而不浅尝辄止。
(2)难道语文课中要解决所有的问题吗?没有问题才是“大功告成”了吗?
(3)教师不应着眼于“解惑”,不应被动地“招架”,而应“主动出击”。让学生知道“如何质疑、如何释疑”。要引导学生对所提问题进行归类、筛选、指导,全面提高学生提问的质量。
3.启示
(1)教师要有问题意识,引导学生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对这些疑点进行“回击”。
(2)要培养学生对“疑”作科学的分层处理以及分步解析的决断力、应变力。
其四,“你想先学哪一段,就学哪一段。”
1.现象
在语文课堂中设置学习超市,教师根据多数学生的选择进行教学。
2.反思
(1)的确,这表面上看起来是教师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暂且不说在同一个课堂中,教师尊重了多数学生的意见,势必要违背少数学生的意愿,难道这种方法对所有的文章都适用吗?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或写人或叙事或状物或说理,结构或并列或总分,文体有别、结构有异,不同文本有不同个性,一概“你想先学哪一段,就学哪一段”可以吗?语文教学不能远离文本个性,不能将其简单地分割开来,形式与内容应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紧密结合、融为一体。
(2)教师真的让学生想学哪段就学哪段了吗?我们常常看到的只是教师虚晃一枪,“真主意、假商量”而已。教师总有办法赶着学生朝设计好的圈子里钻。
3.启示
(1)这不是真正的自主选择,要体现主体性,重要的不是形式上的主体性,而是教师观念、内心深处的主体意识。
(2)凡事都有一个适用性,对学生主动提出的各种意见,教师须依据教学目标进行筛选。
其五,“让我们也学着他的样子试试看。”
1.现象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时,有学生要用表演方式展示学习成果。教师立即以此为突破口,让这位学生表演,并让其他学生提意见、建议,然后大家观摩、评价表演,最后教师组织其他学生再次模仿表演。
2.反思
从表面上看,教师在课堂上尊重了学生对学习方法的选择权,并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选择进行汇报展示,看起来学生确实成了学习的主人。但实际上,深入地思考一下,就会发现教师只是尊重了个别学生的选择,大多数学生所选择的学习方法并没有得到汇报和展示,他们只能在教师的“召唤”下,用别人选择的学习方法去理解、感悟文本,而自己所选择的学习方法已在不知不觉中被教师拒之门外了。其实这只是少数人的选择,大多数学生“没了”选择,以个别掩盖了全体。
3.启示
这是狭隘的“尊重”,换来的可能是广泛的“伤害”。因此:
(1)应该充分地让学生展示自己所选择的不同的学习方式。
(2)要把学生看做大写的人,使其在课堂上获得真正的自由,把学习方式的转变真正落到实处。
二、“流行用语”现象背后存在的一些问题
1.贪多求全,课堂“飘”浮
在语文课,特别是观摩课中,许多教师较多地使用了流行用语,似乎不这样做就无法显示自己对新课标的领悟。小学语文教学提倡创新,但创新必须立足于语文学科的“本”,老师盲目追求创新意识,动不动就来个“发散思维”“多向思维”“直觉思维”,教学目标繁多而杂乱,结果使语文教学承载太多的任务而变得不伦不类。在教学形式上花费太多的时间而挤占了语言文字学习的时间,使得语文课“飘”浮而无根基。
2.主次混淆,本末倒置
有些教师在研读新课标时,没能抓住“瓶颈”,而是把注意力放在细枝末节上。为了体现所谓的“新”,他们的教学方式有了较大的改变,没读几分钟就让学生分组讨论,没讨论两分钟又让学生各抒己见,以体现所谓个性化的阅读、合作探究式的阅读等等。同时,为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一味地赞赏激励,而忽视必要的“主导”,以致语文课上得离题万里。
3.迷失个性,迷失文本所蕴藏的丰富内涵
有的教师只是片面地追求转变教学方式,对文本内容仅仅停留在简单的演绎和宣讲上,把转变教学方式和理解、感悟文本内涵分割开来,导致语文学科个性及文本所蕴藏的丰富内涵的迷失。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转变教学方式的根本目的无疑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语文课的教学效率,让学生健康、和谐、可持续地发展。语文学科有其个性,因此,教师要把转变教学方式和文本的内涵紧密结合起来,让它们相互依存,融为一体。
4.学生过于关注自我,不欣赏关心他人
在教师的表扬激励下,学生急于表现自我,想得到展示自己的机会。可教师只能让个别学生站起来表达,更多的学生未能得到自我展示的机会。语文教学过程是一种交流与对话,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围绕与文本有关的话题展开讨论交流,感悟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倡导合作化的讨论、争论、辩论,不光要让学生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还要学会专心聆听、细心揣摩、虚心接纳、正确评价别人的意见,形成愉悦的对话气氛,真正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目的。如何在培养学生主体性、张扬学生个性的同时,引导学生欣赏他人、关心他人,也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难题。
5.交流、对话肤浅,质量低
为了引起老师的关注,大多数学生未经认真思考便举手发言。这不是建立在认真阅读、深入思考的基础上的,所以这种交流只能是低质量的、浮于表层的、比较肤浅的、思想不深刻的。久而久之,学生就容易养成浮躁、浅尝辄止的不良学习习惯。因此,为了交流对话的质量,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朝着视角独特、观点新颖、思想深刻等方向努力。
在这纷繁的课改大潮中,作为一线教师,面对先进的教育理念,瞻前顾后不好,裹足不前不好,邯郸学步也不好。拥有可贵的灵魂思想,善于去伪存真,学会吸取精髓,才能在学习借鉴的同时,减少在左右摇摆中的机械追随与模仿,潜心提炼,教教学月刊:小学版杭州76~80G39小学各科教与学王丽萍/应炯20042004知识制度是一种特殊的制度安排,它对大学发展具有多方面的意义。知识制度变迁与大学发展具有内在关联,内在知识制度和外在知识制度之间的张力构成大学发展的动力机制。知识制度变迁具有多种形式。知识制度变迁的不同形式,导致了大学发展的不同样态和结果。知识制度/制度变迁/大学发展
knowledge system/change of system/th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作者在原文中使用“中学后教育组织”(postsecondary organization)一词,而不是“高校组织”,两个词具有不完全相同的含义。在本文中,根据文章的叙述重点,做这种区分的必要性不大,所以按照中文的翻译习惯,翻译为高校组织。——译校者注阎凤桥郭娇(1979-),女,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北京大学 教育学院,北京 10087On th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Knowledge System
Piao Xue-tao 1, Ma Jia 2
(1. College of Educational Science,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34, Liaoning 2. College of News and Communication studies, Mid-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74,Hubei)As a special arrangement of system, knowledge system is of various signific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ies. The change of knowledge system has an innate connec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ies, and the tension between the inner and outer knowledge systems constitutes the dynamic system for th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ies. The change of knowledge system has various forms which lead to thedifferent developing modes and results of universities.王丽萍,浙江金华市金东区东孝小学,321001;
应炯仁,浙江金华市金东区教研室,32100 作者:教学月刊:小学版杭州76~80G39小学各科教与学王丽萍/应炯20042004知识制度是一种特殊的制度安排,它对大学发展具有多方面的意义。知识制度变迁与大学发展具有内在关联,内在知识制度和外在知识制度之间的张力构成大学发展的动力机制。知识制度变迁具有多种形式。知识制度变迁的不同形式,导致了大学发展的不同样态和结果。知识制度/制度变迁/大学发展
knowledge system/change of system/th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作者在原文中使用“中学后教育组织”(postsecondary organization)一词,而不是“高校组织”,两个词具有不完全相同的含义。在本文中,根据文章的叙述重点,做这种区分的必要性不大,所以按照中文的翻译习惯,翻译为高校组织。——译校者注阎凤桥
网载 2013-09-10 20:5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