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语文能力的训练体系  ——参加《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初审稿)》制订工  作的体会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21世纪社会将是一个信息社会,是一个经济生活十分活跃,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社会。为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中学生应具备怎样的语文能力呢?这是《教学大纲》中应明确的。对于这个问题,张志公先生曾在《关于改革语文课、语文教材、语文教学的一些初步设想》一文中描述说:“他们普遍需要的将是如历史上描写智力超常的‘才子’们那种‘出口成章’的能力,因为他们要用自然的口头语言处理工作,指挥机器干活;那种‘一目十行,过目成诵’的阅读能力,因为他们需要读的东西太多了;那种‘下笔千言,倚马可待’的写作能力,因为他们的时间很珍贵,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写出他们生活和工作中需要写的东西。那时候社会上还需要有‘低吟长啸’的诗人,‘斟词酌句,反复推敲’的语言大师,人们还需要文学。不过,处理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的敏捷准确的高效率的口头和书面语言能力,将成为每个人的需要。”这是张志公先生面对“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对“语言文字、科学的发展和新的技术革命,首先是信息技术革命”的直接联系,对“语文教学科学化”的培养目标的深刻思索,也是张志公先生对现代社会里中学生所应具备的语文能力的阐述。
  与21世纪社会相适应的语文能力要求应具备这样几个特点:第一,是开放性的。它以社会的需要和实践为出发点,以适应未来的信息社会、适应未来的高节奏生活、适应未来的高效率工作为目标。第二,体现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它否定传统语文教学只重视书面语言能力的教育观念,强调口头和书面语言能力并重,强调读写听说诸方面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第三,重视语文自学能力,体现终身教育的现代意识,体现创造性学习的要求,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奠定基础。第四,反映语文素质的整体要求。“出口成章”“一目十行,过目成诵”,“下笔千言,倚马可待”的“敏捷准确的高效率的口头和书面语言能力”是以扎实的基础知识,纯熟的基本技能和敏捷的思维,丰富的文学和文化修养为基础的,因此,它应更注重基础,注重语文的素质要求,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教学大纲》制订了高中阶段语文能力的培养目标,具体地说,有如下7项:
  1.具有较高层次的理解和使用语言的能力和素养;
  2.具有较强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
  3.具有较敏捷的口语交际能力;
  4.具有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
  5.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6.具有独立自学语文的能力;
  7.具有与语文相关的文化常识。
  为实现这样的培养目标,《教学大纲》拟定了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体现较高层次基础性的系列语文能力训练内容。
  下面把初中和高中的语文能力要求、内容作一比较:
  (附图 g316f01.JPG
  (附图 g316f02.JPG
  (附图 g316f03.JPG
  从上表可以看出,表现在《教学大纲》中的高中能力训练内容总体上与初中是相衔接的,并以它为基础拟定出比原水平高一层次的训练内容,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在平衡发展的状态中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试用)》规定语文能力训练包括四个部分:阅读,写作,听话,说话。《教学大纲》规定能力训练包括三部分:阅读,写作,听说。原来的总体结构并未被破坏,只是将初中的听话、说话训练过渡到听说训练。后者更肯定听话与说话两种技能的相互联系,交互为用,强调在实际的口语交际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听和说的能力,同时增强口语训练中的思维强度。因此,它既与初中听、说训练相衔接,又更具综合性,体现高中的“高层次”的训练内容。
  其次,《教学大纲》中的高中能力训练内容从局部上与初中相比显示出能级差。例如,阅读部分,初中多是感性训练要求,高中多是理性训练要求。这部分的第一项,初中要求“感知”课文内容,高中则要求“把握”课文内容。感知课文内容,是要求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直接的反映,简单的认识。把握课文内容,则要求学生占有课文所涉及知识,是变作者的认识为自己知识的认识过程。它要求学生从整体上理解课文内容,并以此为基础去分析课文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作者的思路及写作方法,等等。再如,这部分的第八项阐述的是关于理解语言的训练要求,初中提出5项,高中提出2项,但有明显的能级差。首先训练要求的前提不同:高中提出“语言环境”,语言环境一般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时间地点、听读对象、作者心境、词句的上下文等项因素,是人们进行语言交际的依据。以此为训练前提,那么对词语的理解就不能是静止的,简单的,表层次的,而必须是动态的,综合多种因素的,里层次的。其次能力水准不同。“揣摩”是讲究对语句的含义有一个进行反复思考推求的过程,是与“语境”相应的,它综合了初中“感受”“理解”“体会”等多项训练要求,反映了高中能力训练的综合性和养成性。
  第三,和初中相比,高中能力训练的内容更突出能力的养成过程。《教学大纲》中阅读、写作、听说的训练分别显示出是能力养成过程的训练体系,如下表:
  阅读训练:读(课文)—把握(内容)—分析(层次)—理清(思路)—理解(中心)—领会(意图)—揣摩(句义)—评价(内容和写法)—提取(材料)
  写作训练:(以观察,积累,思考的习惯为基础)理清(思路)—确定(中心和写法)—展开(联想和想象)—想清楚再写
  听说训练:听清(内容)—领会(意图)—分辨(异同)—说话(以机敏,清楚,明确,恰当为标准)。
  这种能力养成过程的训练有两个含义:一个是宏观的,一个是微观的。例如,写作训练,从宏观上说,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观察、积累和思考,获得丰富的认识和经验。然后用文字将这些认识和经验写出来。这样训练才符合文章产生的自然程序,才能实现对写作能力的全面培养。从微观上说,要求学生完成一篇文章要经历构思、谋篇、布局、起草、修改等一系列过程,这样训练才能产生一篇文章,才能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才能练好写作的各种基本功。无论是宏观的要求,还是微观的要求,这种能力养成过程的训练都是将初中的若干能力训练点归纳排列成一个体系,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的语言操作过程中将所需知识、技能进行加工并有机地组织起来,完成一系列的智力活动,进而形成能力。同时,这种能力养成过程的训练进行多次,有助于学生在实践上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约繁就简,逐步体会,摸索语言运用的一些特殊规律及与之相应的既严密又便捷的语言活动方式,表现出准确、敏捷的运用语言的能力。
  第四,和初中相比,高中能力训练的过程更突出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学大纲》突出能力养成过程的训练,这本身就强化了在培养语言能力的同时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如,阅读训练的全过程(由“把握”到“分析”到“理清”到“领会”到“揣摩”到“评价”到“鉴赏”)贯穿着高密度的多层次多类型的思维活动。写作、听说训练无不如此,都是思维和语言遵循一定规律相辅相成的运动过程。
  《教学大纲》所拟定的系列语文能力训练内容付诸教学实践,应是一个运动系统。受皮亚杰结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启发,这里试图用一个与初中语文能力相衔接的双线螺旋倒置圆锥式的语言能力训练体系来阐释这个系统。
  所谓双线,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它们贯穿这个训练体系的始终。基础知识应是能力训练的先导,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汉语文知识,包括字、词、句、篇等的有关知识,要特别提出的是,其中应含有语体学有关知识,为培养学生“在需要的时候说恰当的话”铺垫理论知识;二是相关的文化知识。这部分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视野越开阔,文化的修养越丰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就越强。因此,这是发展学生语文能力不可或缺的基础知识。三是操作应用知识,有关学习方法的知识。《教学大纲》的基础知识部分拟定了这样一些知识项:语言规范、锤炼、质疑、阐发和评价,多角度观察和辩证思考,都是有关操作应用知识,其作用在于明确规定“授之以法”将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技能是在听说读写诸项训练中需要巩固的自动化了的动作或智力的活动方式,如,词语的积累和掌握,资料的检索和摘录等。这些基本技能都是形成语文能力的必需因素。
  (附图 g316f04.JPG
  所谓螺旋,是对这一训练体系运动方式的形象描绘。它首先体现这一训练体系是运动的,是由若干训练点相继排列旋转向上而形成的弧,而不是静止的,停留在一个平面上的直线。其次,它还体现这个训练体系既注重前后的衔接,又重视必要的反复,是一个跨层次的循环往复的运动系统。第三,它还表示这个训练体系是一个逐层延展和发挥的运动体系。运动弧度逐层加大,运动弧长逐层加长,说明训练层次越高,构成运动弧的训练点越多,学生越是要在更广阔、更复杂的语言环境中运用知识,调节技能,发展能力,直至使语言能力适应社会生活,适应实际需要。
  所谓倒置圆椎式,是从整体上说明高中语文能力训练仍是基础性的。尖部朝下,是说它置根于初中甚至小学的语文训练基础之上,而且根基要深、要扎实。圆椎两侧无界线,上口无封线,说明语文能力的训练一步比一步更广泛联系生活,联系生活中语言的实际应用,最后走向社会,适应社会的需求。
  另外,更重要的一点,这一螺旋上升,联系生活的训练体系是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内在因素,以学生对生活的逐步广阔逐步深入的感受和认识为动力的,否则它或停滞不前,或半途而废,或流于形式。这是由语言学习的特点决定的。
             (100055 北京市教育局教研室)
  
  
  
语言文字应用京36-40G31中学语文教学孙荻芬19961996 作者:语言文字应用京36-40G31中学语文教学孙荻芬19961996

网载 2013-09-10 20:50:17

[新一篇] 關于高中語文整體閱讀教學的定位及策略的思考

[舊一篇] 關注關鍵教育事件,優化教師教育教學行為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