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学研究的新趋势  ——2001年北京大学东方学国际研讨会综述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671-0215(2001)-0089-04
  为了弘扬东方文化,总结和汲取20世纪以来全球东方学研究的理论财富,推动中国东方学 研究在新世纪的发展,促进中外东方学界的交流和不同文化间的对话与互补,北京大学于20 01年5月16日至18日举行“东方文学与东方文化——世纪之交的回顾与展望”[1]国际学术 研讨会。会议围绕这个主题分别就以下议题进行研讨。
      一、关于东方文化
  (一)东方文化综合研究 北京大学赵杰教授在《东方文化的魅力和东亚文化的精髓》一文 中 认为,面对人类千年嬗变和东西交流时空交叉点上研究东方学和东方文化,确实具有重要的 历史意义及现实意义。东方文化在21世纪发挥的作用将远比20世纪要大,这已经成为全世界 学者的共识。21世纪东方文化具有更大的魅力,一是因为,人类从数千年农业文明跨向千余 年的世界文明,本身就是从东方田园牧歌式的和睦文化向西方机器轰鸣式的竞争文化的过渡 ,而世界文明走到了环境污染和弱肉强食的尽头,必然又要寻找新的文明形式,这种文明, 又是以原有的东方精神文明为基础,但又是经过工业文明洗礼的更高层次的文明,它是以中 国古代“天人合一”理论为基础的。东方文化另一魅力是精神文明对于人的极端重要性,人 对战争和强暴的控制能力即人与人之间的“和合”(和睦、合作)文化以及丰富人的素质的精 神追求等。扬州大学魏善浩教授在《东方神话——东方文化源头论》中指出,东方神话是东 方文学与东方宗教的共同源头。对东方神话的研究,是对东方民族的民族心理、民族文化和 民族历史的最深层的研究,是东方文化的寻根与探宝之旅,定能获得古朴的审美享受和深入 的理论思考。山东省社会科学院刘富贤研究员在《东方文化与东方儒学》中认为,东方是带 有相对性、多歧性和不确定性的一个概念。从内涵上讲,它既是地理的,又是民族的和文化 的,同时也带有某种政治的含义。通常讲文化圈,主要是就历史文化传统方面讲的。就此, 人们把东方分为中国文化圈、印度文化圈和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圈这三大文化圈。这也就是东 方文化的三大体系。其中中国文化圈也叫儒学文化圈、儒教文化圈或汉字文化圈。儒学是一 种世界性精神文明资源,是当今东方学和东方文化研究中不可回避的内容。东方各国及东西 方文化的进一步交流将为儒学发展提供新的前景。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方文化研究中心李琛研 究员《东方智慧的现代阐释与运用》一文中说,东方智慧是人类对宇宙、生命、人之本质探 索思考的结晶。它是古代西亚、埃及、印度、中国等古老民族的文化瑰宝,涉及自然科学和 人文科学的诸多学问。
  (二)东方文化专题研究 东方文化包括许多子文化,对子文化专题研究是东方学的主要特 点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扎拉嘎研究员在《早期中国文化板块探略》中认为,在旧石器时代 晚期中国可以分为两个主要的文化板块。其一,秦岭以南的以摘取植物果实和挖掘植物根茎 为生活主要来源的,采集经济型文化板块。南方的巫文化即起源于这个采集经济型文化板块 ; 其二,秦岭以北的以捕杀野生动物为生活主要来源的,狩猎型经济文化板块。北方的萨满文 化即起源于这个狩猎经济型文化板块。南京国际关系学院张德福教授在《印度文化在亚洲的 传播》一文中说,印度(包括现今的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是印度河文明的发祥地。五千年来 ,特别是公元前后的两千年间,印度文化呈放射状不断向外传播,几乎亚洲所有国家和地区 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印度文化的影响。印度文化传播的内容包括宗教、语言文学、艺术、礼 仪习俗、政治体制以及社会制度等。北京大学刘曙雄教授在《20世纪伊斯兰世界文化思潮 浅议》一文中,从文化的角度审视20世纪的伊斯兰世界,揭示影响和推进历史过程的文化动 因,认为20世纪伊斯兰世界出现的民族主义、现代伊斯兰主义、世俗主义和伊斯兰社会主义 因和伊斯兰文化融合而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北京大学顾巧巧副教授的《埃及社会的阿拉伯 化和伊斯兰化》一文对埃及社会阿拉伯化和伊斯兰化的过程、动因和影响进行探讨。中国外 文局张晖讲师在《论世界四大文化圈和“波斯——阿拉伯”文化体系》一文中认为,波斯文 化是独立的文化体系,形成自己的文化圈。波斯文化体系与阿拉伯文化体系相并列。由于波 斯和阿拉伯两个文化体系在各自形成的过程中,互相影响、互相渗透,因而可以合二为一, 称作“波斯——阿拉伯文化体系”。日本爱知文教大学陈德文教授在《日本文化的美意识》 中认为,古代的日本文化是从学习和模仿中国文化发展起来的。可以说,中国文化是日本文 化的乳母。然而,这不等于说日本文化就没有自己的特色。明治维新以后,日本人的精神文 化融入西方文化的诸多要素,逐渐形成了一种特有的岛国文化态势。北京大学博士生张旭东 在《英国殖民时期缅甸文化和英国文化互动研究》一文中说,缅甸文化是多种文明相互作用 结合的产物。在英国殖民时期内,缅甸文化和英国文化相互影响和作用,最终形成现代意义 上的缅甸文化。
      二、关于东方文化交流
  (一)印度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交流研究 北京大学王邦维教授在《印度佛教的付法藏故事及 其在中国的流传和影响》一文中说,印度佛教在公元前后传入中国,此后三四百年间,来华 的 僧人和翻译出的经典渐多,中国人对佛有了越来越多的了解,其中也包括付法藏的故事。印 度佛教的付法藏故事由此在中国得到广泛的流传。美国《世界弘明哲学季刊》主编恒毓博士 《梵文与中国佛教》一文认为,佛教源于印度,但是在中国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形成了 “中国佛教”这一佛教形态。苏州铁道师范学院王燕副教授在《从中国戏剧形态的演化看中 印两国间的文化交流》中说,在对中国戏剧的发生、发展进行渊源追溯时,有学者执“印度 输入”说,中国戏剧中林林总总的“目连”关目均取材于佛经;中国戏剧习见的“大团圆” 式结局,与印度传统宗教观念中以“轮回”为表象的圆形循环时空横度存在着内在的关联等 等。
  (二)中国文化与南亚、东南亚、东亚文化的交流研究 北京大学傅增有副教授在《中泰文 化交流的特点及其前景》一文中认为,中泰两国人民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有着一千多年的历 史。早在西汉平帝元始年间,隋唐期间,元朝和明清时期双方互通、交流持续发展,华人华 侨在中泰文化交流中起到重要的桥梁作用。云南国际友好联络会李晨阳讲师在《中缅佛教文 化交流》一文中认为,历史上不少中国僧人和印度僧侣经由缅甸进行佛教文化交流。大乘佛 教由中国传入缅甸,弥勒信仰18世纪中叶在缅甸的孟族中十分盛行,而中国云南傣族地区的 上座部佛教是从缅甸传入的,云南大理白族地区的密宗也深受缅甸蒲甘时期的阿利教的影响 。 南京国际关系学院王介南教授在《中国与东南亚文化交流的回顾与展望》一文中说,中国与 东南亚双边文化交流的源头为公元前3300年石器时代,呈现特点为历史长、层面广、中国文 化向东南亚播传为主,东南亚文化向中国传播为辅。北京大学博士生郑一省在《华人在中国 与 东南亚文化交流中的角色》一文中则认为,华人移居东南亚,与当地人民生活在一起,他们 不仅把中国的政治制度、生产技术、风俗习惯、文学艺术等带到那里,同时,他们也利用当 地熟悉的语言,或回祖籍国探亲、访问等机会,把所在国的文化介绍或带到中国,从而在中 国与东南亚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三、关于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国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交流
  (一)东西方文化交流研究 北京大学陈峰君教授在《东西方文化的异同与对西方文化的吸 收》一文中认为,东西方文化二者既有很大差异,也有一定共同或相似之处,可以在二者之 间找到汇合点。在现代化过程中,吸取西方文化对东方越来越具有突出的重要意义。但对西 方文化的三个不同层次( “外围文化”、“科学理性文化”、“思想道德文化”),应进行区 别对待。对前二者应持大胆态度,对后者则取慎重态度。日本、新加坡在吸收西方文化方面 取得许多有益的经验。在《试论东西方文学的交流与影响》一文中作者认为,东西方文学的 差异,主要取决于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不同以及由此产生的不同的 社会形态和对待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不同观念和审美意识。西方社会的文化心 理和民族性格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决定了东西方文学的不同。东西方文学的相互影响与交 流是通过媒介进行的。其一是宗教,其二是艺术(诸如音乐、绘画、雕塑、舞蹈等),其三是 自然科学。
  (二)中国文化与伊斯兰文化交流研究 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学伊斯拉·阿卜杜·塞义德·哈 桑博士在《〈古兰经〉的中文译本及其在中国传播伊斯兰文化中的作用》一文中认为,从19 世纪到20世纪在中国出现了《古兰经》的好几个译本,从1927年到1990年的汉语通译本有多 种版本。此外还有维吾尔文译本和哈萨克文译本。这些译本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穆斯林 。阿拉伯文化和伊斯兰文化也通过《古兰经》译本传入中国,其中影响最大的主要在天文、 历法、数学、医学、管理制度和教育制度等方面。宁夏大学周传斌副教授在《世界屋脊上的 伊斯兰文化》一文中说,7世纪,伊斯兰与吐蕃几乎同时兴起。13世纪,伊斯兰文化已推进 到青藏高原的四缘。伊斯兰文化不可避免地与藏文化发生互动。伊斯兰教在藏区的传播,主 要是以穆斯林移民为载体把伊斯兰教流播各地。伊斯兰文化与藏文化互动的结果是:首先, 入藏穆斯林逐渐土着化,使藏地伊斯兰文化独具特色;其次,伊斯兰文化以各种方式渗入或 作用于藏文化,丰富了藏文化体系。
      四、关于东方文学
  (一)东方文学研究 湘潭大学黎跃进教授的《东方古代文学中的民族意识》一文认为,在 东方古代历史上民族产生、形成、演变的过程中,伴随着政治上的压迫与反抗、文化上的冲 突与融合、情感上的欢欣与哀伤。这种历史景观在古代东方文学中有着鲜明生动的表现。东 方古代文学中的“民族意识”以河流农耕文明的“群体意识”为根基,外来游牧民族军事上 的征服与文化上的被征服强化了东方民族的“民族意识”。“民族意识”已内化为东方民族 的共同集体意识。河南教育学院苏永旭副教授在《文学的循环与东方文学的21世纪》一文中 这样阐述,整个世界文学的发展从远古的蒙昧时期至今大体上已经经历了两次文学的轮回。 从 文学的“巫术精神”到“神话精神”,再到“宗教精神”,对“高度的理性主义”、“非理 性与理性高度结合的混合主义”、“高度的非理性主义”的执着追求,与文学的“近代精神 ”、“现代精神”、“后现代精神”在现象学上的相似,构成了一个有趣的文学奇观。而当 今所处的后现代主义时代正处于“第二个文学轮回的终端”和“第三次文学轮回的始端”的 特定历史时期。由文学的“巫术精神”,到“神话精神”、“宗教精神”的第一个轮回的完 成 ,实现了“自然性的人”向“社会性的人”的历史蜕变。由于现阶段“社会性的人”向“精 神性的人”的历史蜕变还不充分,因而可以预言后现代主义文学还将持续一段时间,“精神 主义”对“物质主义”的顽强对抗和超越将依然是21世纪世界文学的基本主题。此外与会者 的有关东方文学研究的论文重点集中在东方各国文学的总体研究或东方各国代表性作家研究 和代表性文学作品的研究上。
  (二)东方文学研究史 北京师范大学何乃英教授的《中国东方文学研究史要》一文认为, 从1919年“五四”运动算起,中国的东方文学研究已有80多年的历史。这80多年的历史,大 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1919年至1949年为起步阶段;1949年至1978年为发展阶段;1978年以 后为繁荣阶段;起步阶段的工作,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翻译出版东方文学作品;二是评论 和研究东方文学。发展阶段的工作,可归纳为翻译出版、评论研究和教学三个方面。繁荣阶 段在翻译出版、评论、队伍建设三方面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五、蒙古学研究
  蒙古学研究是东方学研究的主要组成部分。此次学术研讨会上宣读的蒙古学研究论文主要 涉及以下几方面。
  (一)蒙古文学艺术与东方文化的关系研究 内蒙古大学巴·布林贝赫教授在《佛教文化与 蒙古文学》一文中认为,16、17世纪以后,黄教在蒙古各部中的广泛传播、佛教经典的大量 翻译、寺院和僧侣的日益扩大和增多,促使蒙古民族的精神文化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 变化不能不反映在作为民族心理一面镜子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活动上。印度佛教文化的渗透, 一方面推进了蒙古书面文学的进一步繁荣,另一方面又对蒙古民族精神文化层面带来了很大 的负面影响。中央民族大学那木吉拉副教授在《蒙古神话的印度文化影响》一文中说,蒙古 先民接受佛教文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匈奴时期,后来又通过邻近突厥和汉族在诸多方面接 受佛教文化,尤其是13世纪藏传佛教传入蒙古之后,印度文化影响了包括神话在内的蒙古文 化。蒙古神话文化通过佛教接受了印度的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印度神话的全盘移植,蒙古 族在接受影响的过程中,根据自己民族自然、社会环境条件和思维方式对异族文化进行加工 改 造,使之成为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神话文化。东方歌舞团国家一级演员莫德格玛在《蒙古古代 舞蹈文化与印度古典舞蹈文化的联系》一文中,从蒙文诗歌和蒙古舞蹈在结构、韵律方面的 相似联系、蒙古喇嘛教“查玛舞蹈”和古代印度舞的关系、佛教造型艺术与蒙古舞蹈的关系 三个方面探讨了蒙古古代舞蹈文化与印度古典舞蹈文化的联系。内蒙古师范大学特木尔巴根 教授在《汉文化在蒙古地区的传播与古代蒙古作家汉文创作》一文中认为,自13世纪初,伴 随着蒙汉文化交流的推进,汉文学在蒙古地区广泛传播,给蒙古文学的发展带来了最为深刻 、最为普遍的影响。其传播肇始于汉族儒士在蒙古汗庭讲授经籍,传播儒家学说,并由经籍 渐及文学。传播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原作品的相应载体辗转流传到蒙古地区,二是蒙古族 文人将原作品译成母语,以版刻或抄本形式流布朝野。
  (二)蒙古萨满教文化、蒙古英雄史诗研究 中国社科院色音研究员在《蒙古萨满教的文化 人类学》一文中说,蒙古族萨满教信仰在外来宗教的冲击以及社会历史变动的影响下,由兴 盛变衰落的过程中,通过习合化变容、科学化变容、艺术化变容、民俗化变容等改头换面的 形式延续至今,并成为蒙古族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内蒙古大学乌其拉图副教授的《匈 奴与萨满文化》一文,在复原考释部分匈奴语词的基础上,对一些萨满教词语进行分析,旨 在阐释萨满教的起源和哲学基础以及相关的文化内涵。中国社会科学院仁钦道尔吉研究员在 《萨满教与英雄史诗的产生》中着重论述萨满观念和萨满祭祀诗歌在蒙古英雄史诗的产生和 发 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中央民族大学满都呼教授在《论蒙古史诗中的“蟒古斯”形象》一文 中认为,蟒古斯是蒙古族英雄史诗两大类人物形象中的一类,属反面人物形象。只有深入研 究反面人物形象,彻底批判假恶丑,才能正确评价正面人物形象,正确认识真善美,从而揭 示出作品的深刻含义和美学价值。再说,蟒古斯这类形象在东方各国各民族文学中也多见, 具有普遍意义。
  (三)蒙古语研究 内蒙古民族大学王顶柱教授在《萨迦班智达·贡嘎坚赞及他的“心镜” 》一文中全面介绍萨迦班智达·贡嗄坚赞的生平的同时,评价阐述了贡嗄坚赞的语言学名着 《心镜》在蒙古语语言学史上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内蒙古大学齐木德道尔吉教授的《从原蒙 古语到契丹语》一文在总结归纳着名蒙古学家亦邻真教授原蒙古语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参照 清格尔泰等学者契丹小字研究的一些成果,利用历史文献记载,对原蒙古语和契丹语做了进 一步的论述,解决了一些词汇和语音学上的现象。
  (四)蒙古文学研究 内蒙古民族大学巴·苏和编审在其《20世纪中国〈蒙古文学发展史〉 概述》一文中认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蒙古学研究的深入,蒙古文学史研究工作 , 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蒙古文学史教材建设、蒙古族断代文学史研究、蒙古族分体文学史研究 、蒙古族地域文学史研究、蒙古族文论史研究等充分证明这一点。北京大学陈岗龙副教授 在《呈·达木丁苏伦与蒙古比较文学》一文中全面评价并论述了呈·达木丁苏伦在蒙古文学 史研究、蒙古比较文学的学术研究方面作出的杰出贡献。另外蒙古国国立大学学者却·达格 瓦道尔吉教授的《蒙古国的东方文学与蒙古文学的研究》和蒙古国国立大学教师B·贺什格 苏和的《东方文学思维与〈青史演义〉艺术特征》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视角阐述了自己的 观点。
  这次“2001年北京大学东方学国际研讨会”上提交论文的涉及面广、论文数量大(包括用英 文撰写的国外学者的文章),因此不能一一详细介绍。与会者宣读的论文大多数采用了新的 思维、新的视角、新的理论,使东方学研究的领域得到了扩展,对国际东方学研究有了进一 步的推进。本次会议必将把国际东方学研究推到一个更为全面的、更为全新的研究水平。以 上只能从几个方面做了简略性的介绍,供东方学研究爱好者参考。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科版通辽89~92G0文化研究巴·苏和20022002巴·苏和 内蒙古民族大学 学报编辑部,内蒙古 通辽 028041 作者: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科版通辽89~92G0文化研究巴·苏和20022002

网载 2013-09-10 20:49:20

[新一篇] 世紀之初中國教育研究的新進展及發展趨向

[舊一篇] 個性·創造性:新世紀中學歷史教育的核心——對21世紀中學歷史教育的思考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