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化是指由于社会结构的原因人的本性被压抑、破坏、丧失的状态。对人性的理解会影响到对异化的内涵的规定。从存在论的角度而言,人性是多层次的。人不但具有动物性的一面,而且还具有理性的一面;人不仅是社会性的存在,而且还是具有道德本性的存在。主宰现代社会的人性观形成于近代西方社会。近代人性观的特征在于,强调人的欲望、自由和理性。近代以前人一直受到等级制度的约束,而且还受制于经济的贫困。近代人性观就是针对上述近代以前的人所承受的异化问题而展开了讨论。
一、近代人性观与异化问题
近代西方社会出现的典型的人性观认为,“人作为独立的个体可以合理地追求自身的欲望,并达到利益最大化。”人作为追求欲望并合理地进行思考的主体,相当于根据自己的意图改变自然的工人。以近代人性观为基础关于异化的理论大致可以分成三类。即,启蒙思想家、马克思以及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他们关于异化的理论虽然重点不同,但是都以近代人性观作为其分析的基础。
(一)启蒙思想家的异化理论
启蒙思想家们认为,人的本性在于追求自由、独立、理性和欲望。没有异化感的正常人应该是其自由与独立性未受损害,合理地进行思考,并可以获取“外物”来满足自身欲望的人。而被异化的人的处境恰好与之相反。具体而言,所谓异化的人是指其自由与独立性受到压抑和迫害,并且不能通过获取外物来满足自身欲望的受到挫折的人。
导致上述异化问题的社会结构原因有:因社会的全面贫困而导致的物质需求的不足以及不平等的社会结构,压抑人自由的等级制度和独裁政治等。他们提供的解决方案如下:1.通过教育启发人的理性意识;2.促进科学与技术发展,建设富足的社会;3.以政治运动的方式建立民主而又合理的社会制度。
(二)马克思的异化理论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是针对劳动过程中所承受的异化而言的。围绕劳动过程中所承受的异化问题展开争论的理论基础在于马克思的人性观。马克思认为,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懂得如何去制造工具。在马克思的眼里劳动不仅仅是维持生命的手段,而且还是具有目的性的有意义的活动。劳动就是“实现人的本质的过程”。根据马克思的人性观,所谓没有异化感的人,是在劳动过程中逐步实现其本质的人。由此可以推论,所谓被异化的人就是在劳动过程中不仅没能实现自己的本质反而遭到迫害的人。
在马克思生活的工业社会劳动确实遭到了冷落。劳动被视为简单分工的结果,只是按照机器的节拍所进行。当时劳动已沦落为机器的附属品,劳动还被当作商品来进行买卖。工人为了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必须同其他工人展开竞争。工人在资本家的监视下劳动,而且在卫生条件极差、噪音大、饥寒交迫的极其恶劣的环境下工作。而劳动的产品却属于资本家并不属于工人,对于工人而言劳动产品是一种陌生的敌对的导致异化的存在。他们与劳动是相对立的。于是,劳动变成了破坏工人本质的痛苦过程。工人在劳动过程中不仅不能肯定自我反而否定自我,不仅没有幸福的感觉反而觉得自己正在遭受不幸,不仅不能实现自己潜在的本质,反而出卖了自己的灵魂。
(三)法兰克福学派的异化理论
近代第三种异化理论当属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他们认为,人是理性的,人就是依靠理性的力量去创造历史。这里所说的理性并不是指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而寻找最有效手段的合理的能力,而是指从终极目标的角度评价工具的能力,即,能够认识现实问题的批判性思考能力。
按照上述人性观,没有异化感的正常人应该能够批判现实。所以,所谓被异化的人就是丧失批判理性,很难进行合理思维的人。他们认为,在现代社会中人的理性正普遍遭到破坏。法兰克福学派指出了如下几条破坏人的理性的社会结构原因。第一、法西斯等专制主义政权。这些政权依靠不合理的冲动得以实现。第二、科学与技术发展。科学与技术虽然带来了工具理性的空前发展,但是它们同时又容易转向反理性的工具而抑制和破坏人的理性。第三、被称为文化产业的大众文化的扩散。色情书籍、职业体育、电子娱乐、电视节目等大众文化使人丧失批判理性,推崇享乐主义。
二、儒家的人性观以及异化新内涵
(一)儒家的人性观
儒学家们认为,人具有可以与天相通的道德本性。《中庸》以“天命之谓性”来开头。即,性就是被上天所赋予的与生俱来的内在于心的人之本性。所以天理内在于人心,人可以通过体会和恢复本性的过程去体会所谓宇宙的理。
包括孔孟在内的儒家思想家认为,人是具有道德本性的主体。但是这并不说明他们否定人的其他特性。孔孟视欲望为人之自然属性,他们虽然主张节制欲望,但从未提过无欲或灭欲。他们并不否定男女之情和人之情感的自然的流露,而且还把饮食、音乐等感性的享乐当作人的自然欲求。不仅如此,他们还对人们追求财富、权力、名誉的现象采取认可的态度。
孟子确信内在于人心的道德本性,认为所有人的内心与生俱来皆善的本性。孟子曰:“圣人舆我同类者。”(《孟子·告子 上》)只要每个人努力去坚守和发扬自己的本性,“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 下》)即,每个人的内心都具有被上天赋予的道德本性。所以只要努力去坚持和发扬自己的本性,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孟子之所以讲“知其性性知天矣。”(《孟子·尽心章句 上》),是因为在他看来内在于人的性就是上天的本质,只要知道自己的本性就可以知道上天本质。若从儒家的观点视之,人如果充分发挥其人之所以为人的道德本性皆可以成圣成贤。
(二)异化新内涵
孟子曰:“牛山之木赏美矣,以其郊於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云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赏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孟子·告子 上》)即,从现实观察得来的事实并不总是符合其本性。如果人的面目憔悴就认为人性已遭到破坏,则不可能分析出其憔悴的原因何在。换言之,异化是指由于社会结构原因人丧失其本性的状态。一个人在已经丧失其本性的情况下,视其被异化的面目为判断人本性的前提,那么从逻辑上而言,就不可能再针对现实人的人性问题进行探讨。
现代异化理论陷入了上述的困境。他们只是根据在近代社会所形成的人表面形象作为评论人本性的前提。他们只分析历史上形成的人的特征,而不大关注人的本性。不顾事物的本质与本性,只是一味地观察和测定表面现象,并且在此基础上去掌握事物的因果关系法则。这就是近代科学普遍采取的态度。现代异化理论也打上了这种烙印。现代异化理论把人的表面形象默认为人的本然之性。所以他们不仅分析人的表面形象,更重要的是把人的表面形象当作分析人本性的前提,并且在此基础上建构异化理论。
按照儒家思想,所谓异化是人们丧失道德本性的状态。从儒家思想的观点视之,所谓异化的人生就是由于文化、社会体制等结构原因过于投入对“外物”的追求,无暇顾及内在本性的生活方式而造成。这也就是典型的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促使人追求利己主义,使人的竞争欲过于膨胀。物质主义的和感性的文化促使人们把追求欲望当作生活的终极目的。但是,我们在追求“外物”的过程中去忽略了内心世界。现代人过着比历史上的任何时代的人都优越的生活,而且人们对物质的渴望也是空前的。与此同时,人与世界的交流也被断绝了。
从儒家思想的观点视之,所谓人类解放是指使人类尽早从被欲望所奴隶的不自由状态中摆脱出来,恢复其道德本性。为达到这种目的,首先我们应该自觉地意识到一旦丧失本性,人就会处于被动的状态。为此,我们应该懂得欲望并非生活的终极目标,而是获得一定程度的满足之后要适可而止的一种价值手段。在此基础上,人应该意识到追求生活的真正终极目标是求道与乐道。第二个阶段属于人们为实现社会的人性化而进行实践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我们应该把人们的精力从获取“外物”的状态转向修身养性的内心方面。
世界哲学京30~34C8新思路洪胜杓20032003洪军〔韩〕洪胜杓 作者:世界哲学京30~34C8新思路洪胜杓20032003
网载 2013-09-10 20: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