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关注人类痛苦的哲学家  ——评叔本华的人生哲学

>>>  探索博大精妙的傳統文明  >>> 簡體     傳統


  摘要 对人生的探索是人类的永恒课题。叔本华作为一位关注人类痛苦的哲学家,把人生观上的悲观主义发展到了极致。他提出人和世界的本质是生命意志,万物都是生命意志的客体化,而生命意志又被归结为盲目的欲望冲动,由此出发断定生存是空虚的、无意义的,人生即痛苦,解脱痛苦的途径在于否定生命意志,走禁欲之路。这种人生哲学从根本上说是唯心主义的、片面的,但也含有某些值得肯定或有价值的思想论点,对于我们思考人生问题具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 叔本华 人生哲学 生命意志论 哲人智慧
        *        *        *
  人生是短促的,且布满荆棘,历尽艰辛。因此,对人生的探索是人类的永恒课题。自古以来,人们就在思考人生之奥秘,探讨人生的苦与乐。只是由于时代不同,立场、角度各异,人们的看法也泾渭分明:有人说人是万物之灵,人有神的天性,因此同神一样,“人的整个生活也是幸福的”;有人认为,人是“尘世的房客,来去匆匆,生性软弱”,“在哪也找不到比人更可悲的活物了”〔1〕。这里, 前一种观点可以归于乐观主义,后一种观点可以归于悲观主义。叔本华的人生哲学则是后一种观点的极端和系统化。
  马克思主义者信奉革命的乐观主义,这与叔本华的带有悲观色彩的人生哲学是截然对立的。因而长期以来,理论界对于叔本华的哲学大都只是简单的批判和否定,缺少深入的研究和客观的评价。本文试图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探讨叔本华人生哲学的基本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做出实事求是的分析和评价。
      一
  “生命意志”是叔本华人生哲学的出发点。在他看来,包括人在内的世界万物都不过是与主体发生关系的客体,都是直观者的直观。因此,“世界是我的表象”是一个无需证明的“真理”。而“我”的本质是“意志”,所以从本质上说,世界也是我的“意志”。这里所谓“意志”,“是没有认识的,只是不能遏止的盲目冲动”。这种冲动的根本欲求是生命,一是维持自身的生存,二是繁衍后代,延长自己的生命,因而意志也就是“生命意志”。他说:“意志既然是自在之物,是这世界内在的涵蕴和本质的东西;而生命、这可见的世界、现象,又都只是反映意志的镜子;那么现象就会不可分离地伴随意志,如影不离形;并且是哪有意志,哪就会有生命,有世界。”〔2〕他认为, 世界万物都是意志的客观化,而人则是意志客观化到高级阶段的产物。人的整个身体及其活动,都是客观化了的即已成为表象化了的意志及其活动。“身体的各部分必须完全和意志所由宣泄的各主要欲望相契合,必须是欲望的可见的表出:牙齿、食道、肠的输送就是客观化了的饥饿;生殖器就是客观化了的性欲;至于攫取物的手和跑得快的腿所契合的已经是意志的比较间接的要求了,手和脚就是这些要求的表出。”〔3〕总之, 意志是世界的本质,而显现的世界包括人的生命、肉体及其活动,都不过是意志的现象,反映世界的镜子。
  那么,作为意志客观化的人或人的生存是否具有实在性和价值呢?叔本华作了否定的回答,他认为人生是“空虚”的、“无价值”的。他在《生存空虚说》一文中,列举了生存之所以空虚的原因和表现:第一,在生存的全部形式中,时空本身是无限的,而个人所拥有的东西却极其有限。我们突如其来地生存在世上,又倏尔归于消灭;第二,现实唯一的生存方式只是现在。过去存在的东西已不复存在,留给人们的只是一具失去记忆的枯燥的木乃伊。现在又不停地变为过去,将来则全然不可琢磨,并且总是短促的;第三,一切事物都是相关联、相依存的,个体不能单独存在。如人经常需要养料,由物质的不断流入和流出以维持生存,在他要退出之际,还通过性的冲动延续个体。这说明,人只不过是现象,可比之于炊烟、火焰和瀑布,又恰似一串珍珠,是经常保持同一形状的“似是而非的生存”;第四,世上没有“常驻”的东西,一切都是不停地流转、变化。“我们的生存,象走下陡坡的人一样,一停止下来就非倒下不可,只有继续前进,以维持不坠。”而支配人生变化无常的主要动力,只是“饥饿和性欲两种单纯的冲动”,还有“烦闷”的感觉;第五,人类的欲望无止境。“满足一个欲望,接着又产生更新的欲望,如此衍生不息,永无尽期”,说明一切人间享乐都是空虚;第六,人生的努力经常遭遇障碍,人生为了克服它必须与之战斗。但是欲望无穷,人生之幻变,又使“一切的努力都归于空零”。总之,“人生没有任何真正价值,只是由‘需求’和‘迷幻’所支使行动。这种活动一旦停止,生存的绝对荒芜和空虚便表现出来。”〔4〕
  在叔本华看来,人生不仅是空虚的,无价值的,而且是痛苦的,“人生即痛苦”。作为人的本质的意志,是一种盲目的欲求和为满足欲求而进行的“追求挣扎”,这是导致人生痛苦的深刻根源。因为一切追求挣扎都是由于缺陷、由于对自己的状况不满而产生的,而缺陷、不满就是痛苦。同时,追求挣扎到处都受到阻碍,到处在斗争中,因此追求挣扎也就是痛苦。在追求挣扎中,欲望一天得不到满足就痛苦一天,即使得到了满足,那么难以忍受的空虚和无聊又会来袭击。“所以人生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像钟摆一样的来回摆动着;事实上痛苦和无聊两者也就是人生的两种最后成分。”〔5〕由于追求挣扎没有最后的目标, 所以痛苦也是无法衡量的,没有止境的。当然,叔本华也并不否认人生有其幸福的方面,但他认为一切满足或所谓幸福在本质上都是消极的。因为幸福“永远必然是一个愿望的满足”,即以愿望、缺陷或痛苦为“先行条件”,随着满足的出现,愿望和享受也就完结了,人又回到了“这愿望未起之前的状态”,重又陷入了由其他愿望产生的痛苦或难以忍受的空虚无聊之中。所以,“人生在整个根性上便已不可能有真正的幸福,人生在本质上就是一个形态繁多的痛苦,是一个一贯不幸的状况”。〔6〕
  叔本华认为人生的痛苦源于“生命意志”,因此是人无法摆脱的。消除痛苦的努力除了改变痛苦的形态外,再也做不出什么。但是,他又认为,能够“认识到自在之物的本质从而更认识到整体大全的人”,可以实现内心的宁静和愉快。他说,可以把人生比作由灼热的红炭辅成的环形轨道,轨道上有着几处清凉的地方。“被拘泥于幻觉的人”以阴凉之处安慰自己,而不断地在轨道上往前跑,而认识到生命意志本质的人则不再从阴凉之处获得安慰,而是毅然跳出这轨道的圈子。根本的一条就是否定生命意志,弃绝一切欲求。“他的意志掉过头来,不再肯定他自己的,反映于现象中的本质;他否定这本质。透露这一转变的现象就是从美德到禁欲的过渡。即是说这个人不再满足于爱人如己,为人谋有如为己谋等等,而是在他心里产生一种强烈的厌恶,厌恶他自己这现象所表现的本质,厌恶生命意志,厌恶被认作充满烦脑的这世界的核心和本质。”〔7〕否定、厌恶自身也就是走禁欲之路, 对一切事物都巩固一种“最高度的漠不关心的境界”。首先是禁绝性欲,因为性欲是生命意志的最强烈的表现,性欲的满足不仅肯定了个人的生存,而且延长了生命,产生新的个体。禁绝性欲可使意志随这身体的生命一同终止。其次是故意造成贫苦,如散尽财产,不使愿望的满足和生活的甜蜜激动意志。为了抑制欲求的根子,要强制自己不去做很想做的一切,相反去做最不愿做的事;同时欢迎任何由外部而加于他的痛苦,欣然接受任何损失和羞辱。要采取斋戒绝食的措施,甚至是自鞭自苦的办法,以便用经常的菲薄生活逐步降服和灭绝意志,最后剩下的只是由一点微弱的残余意志维持的躯壳。再次,最高度的禁欲是自愿选择的绝食而死。死是痛苦的真正解脱,随着死亡而告终的不只是现象,还有那本质。“对于这样结局的人,这世界也同时告终了。”〔8〕时间、空间没有了, 主体、客体取消了,世界变成了“无”,也就是佛教的“涅pán@①”境界。除了以上禁欲措施外,叔本华也肯定艺术和美感的怡悦作用。认为美感的享受大部分是由于我们进入了纯观赏状态而来的,在这瞬间里,一切欲求,也就是一切愿望和忧虑都消除了,就好象摆脱了自己,这是“我们所能知道的一切幸福的瞬间中最幸福的一瞬”。〔9 〕由此可以想象,如果一个人的意志永远平静下来,甚至完全寂灭,该是何等幸福!总之,要摆脱痛苦,必须经常的“压制意志”,故意的“摧毁意志”。这就是叔本华人生哲学的基本结论。
      二
  分析叔本华的人生哲学可以发现,他的基本论点是建立在生命意志论的基础之上的,因而从总体上说是错误的和片面的。实事求是地指出其错误,对于消除其消极影响、鼓舞和激励人生,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把“生命意志”作为人以及万物的本质,是他陷于谬误的首要原因。“意志”是什么?从科学的观点看,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意志中的目的性,体现了主观的需要和客观的可能,其中含有认识或理性的因素。意志过程使人的内部意识向外部动作转化,体现了人所特有的主观能动性。人虽然有意志,但是人的本质并不就是意志。众所周知,人作为一种特殊存在物,具有自然、社会、精神等多方面的属性。人的自然属性主要是指以本能需要为基础的食欲、性欲和自我保存(防卫)等基本机能。人的社会属性是指人是一种社会的存在物,主要表现为人类生活中的相互依存、社会交往、劳动合作等。人的精神属性即指人的自觉的思维活动,如意识、意志、目的等。在人的上述属性中,自然属性虽然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延续的前提,但并不是人的本质属性,因为它在某种程度上还保留着人的来源即动物的“兽性”。同样,精神属性是第二性的,决定于人的社会活动,因而也不能成为人的本质属性,尽管它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主要特征之一。人的本质或本质属性是人的社会性,人们的依存、交往和劳动合作,决定着人的其他属性,并把人同动物界最终区分开来。因此,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具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0〕可见,叔本华对人的本质的理解,是非常肤浅的。
  其次,叔本华对于人生的实在性和价值的否定也是错误的。人类个体在时空上确是有限的,但是,人生的实在性和价值并不取决于生命的久暂和占有的多少。马克思说:“‘价值’这个普遍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关系中产生的。”〔11〕就是说,价值表示的是客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是体现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一种属性。据此,衡量人生价值的尺度并不是人自身的时空因素,而是人生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伊壁鸠鲁说:贤者对待生死象选择食品一样,不贪图多,而求精,不图一味的长久,而看是否适合时宜。〔12〕一个人,只要他有明确的目标并为之不懈奋斗,有益于他人或对社会作出贡献,那么他的一生就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一生,他的人生就没有虚度。所以,叔本华关于人生空虚、无价值的论断也是站不住脚的。
  再次,叔本华把人生归结为痛苦也是片面的。按照他的观点,人生之所以痛苦,根源于人有欲望以及由欲望而引起的“追求挣扎”。这里有三个问题应讨论清楚:人可否没有欲望?欲望是否等于痛苦?追求欲望的满足是否就痛苦?我们认为,人只要生存和发展,就不可能没有欲望,因为欲望植根于人的生理需要和“生命活动”,是人对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的反映。马克思说,人是“对象性的存在物”,人的自然力、生命力“是作为秉赋和能力、作为情欲在他身上存在的”,而情欲的对象也就是人“作为自己的本质、自己生命表现的对象”。〔13〕所以,人的生存、发展不可能没有欲望,不可能离开外在事物,没有欲望,没有对象的存在物必定只是一个“怪物”。那么,有欲望就痛苦吗?不能一概而论。欲望确是一种欠缺感,即对自己生存状况的一种不满足。人有了欲望,心理便不平衡,精神便“不得安宁”。但是,欲望又是快乐的前提。欲望是人的动机的源泉、活动的动力。没有欲望,人也就没有了目标,没有了追求,没有了快乐。即使是叔本华,也是赞同“没有真正的需要,便不会有真正的快乐”的。〔14〕当然,欲望或需要有两种。合理的欲望和不合理的欲望,前者有可能实现并符合社会的尺度,后者则相反。如果说欲望即痛苦的话,那只有局限在后一个意义上才有其合理性。因为这种欲望不是注定不可能实现,就是受到社会的排斥与唾弃。至于“追求挣扎”或寻求欲望的满足是否痛苦,同样需做具体分析。人追求不合理的欲望,必然会因达不到目的或不合社会潮流而痛苦;但是,人追求合理欲望的满足,则不管会遇到多大的困难与挫折,最终总会达到目的,获得成功与快乐的。在这里,成功的结果固然是一种幸福,奋斗的过程同样也是一种幸福,因为奋斗过程本身满足了人的“发展和表现一切体力和智力”的需要。〔15〕“要奋斗就会有牺牲”,如果说这种“牺牲”是一种痛苦的话,那么它也是不同于前一种痛苦的“痛苦”。这种痛苦是暂时的,是为获得快乐与幸福所必需的。正如伊壁鸠鲁所说:“我们并不选取所有的快乐,当某些快乐会给我们带来更大的痛苦时,我们每每放过这许多快乐;如果我们一时忍受痛苦而可以有更大的快乐随之而来,我们就认为有许多种痛苦比快乐还好。”〔16〕总之,人生有欲望,人生要奋斗,人生有痛苦的方面,也有快乐和幸福的方面。简单地断定“人生即痛苦”同简单地断定“人生即幸福”一样,都是片面的。
  最后,叔本华提出的解脱人生痛苦的方案即走禁欲之路,也是十分荒唐的。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需要的这些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17〕就是说,满足人类的物质生活需要,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延续、社会历史得以发展的首要条件。按照叔本华的方案,人们不仅要禁绝性欲,而且要禁绝物欲,甚至绝食而死,那么整个人类就将灭亡,社会历史便将就此终止。以毁灭人类为代价换得所谓“涅pán@①”的幸福,表明叔本华无力解决人生的痛苦问题而陷入了绝境。
      三
  叔本华的人生哲学是错误的,它不可能给人生指出正确的方向。但是,也应该看到,叔本华在探讨人生问题时,也提出过如下一些值得肯定的或有价值的思想论点。
  叔本华关于人生即痛苦的论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阶级对立的社会中人们的不幸和苦难。如他以医院、外科手术室、监狱、刑讯室、奴隶禁闭处、战场和刑场以及一切黑暗的、疾苦的所在地为例,驳斥了关于这个世界是“可能的最好世界”的神话,断言“这个世间是偶然的和错误的王国”,“还有愚昧和恶毒在一边挥动着皮鞭”。在他看来,但丁写作的《炼狱》就取材于这痛苦的世界。“但丁写他的《炼狱》若不是取材于我们的现实世界,还到哪儿去取材呢?而我们的现实世界也真已变成一个很像样的地狱了。与此相反,在但丁着手来描写天堂及其中的极乐时,要完成这一任务就有不可克服的困难横亘在他面前了,因为我们这世界恰好不能为此提供一点儿材料”。他批评“乐观主义”,说乐观主义不只是一种“荒唐的想法”,而且是一种“真正丧德的想法”,是“对人类无名痛苦的恶毒讽刺”。〔18〕可见,叔本华的思想并不只是像一般评论的那样,是“当时德国容克地主和资产阶级脆弱的表现”,而且是对当时人们苦难的一种揭示。当然,由于立场和观点的限制,他不可能认识到人类痛苦的真正原因,也不可能找到解脱人类痛苦的正确途径。
  叔本华反对对“虚幻世界”的迷信和对神鬼的依赖。他认为,由于人们的空虚无聊和无能为力,使人在现实世界之外又虚构出具有迷信色彩的“幻想的世界”,并把时间和精力都浪费在这个世界上。例如,人按自己的形象制造一些妖魔、神灵和圣者,然后又必须经常对这些东西奉献牺牲、祈祷、修茸寺院、许愿还原、朝香、迎神、装饰偶像等等。“敬神事鬼还到处和现实交织在一起,甚至使现实也蒙上了阴影。生活上发生的每一事态都要被当作是那些鬼神的作用”。〔19〕在他看来,敬神事鬼是人的双重需要的表现和症候:一是对救援和帮助的需要;二是对有事可做和消遣的需要。他认为前者是徒劳无益的,“因为在事故和危险发生的时候,宝贵的时间和精力不是用在避免事故和危险上,而是无益地浪费在祈祷和牺牲上”;后者则是有效用或有裨益的,就是说,敬神事鬼可以驱逐难以忍受的无聊。他提出,人不要依赖鬼神,而要依靠自己,依靠自己的意志。他说:“人总得回头来依靠自己,既在任何一件事上是如此,在主要的大事上也是如此。完全徒劳的是人为自己制造一些神祗,以期向他们求情献媚而得到唯有自己的意志力可以获至的东西”。他还说,“《旧约全书》既已把世界和人类当作一个上帝的创造物,那么,《新约全书》为了教人知道获救和解脱这世界的痛苦都只能从这世界自身出发,就不得不让那上帝变为人。人的意志现在是,以后继续还是他的一切一切赖以为转移的东西。”〔20〕足见叔本华对鬼神和宗教的态度,要明显进步于与他同时代的古典唯心论哲学家。
  叔本华肯定痛苦对人生的积极意义,也有一定合理性。在他看来,一切满足和幸福在本质上都是消极的,只有“缺陷、困乏、痛苦,那才是积极的东西”。因为痛苦是无止境的,“直接投到我们这里来的东西”。〔21〕他认为痛苦与不幸“对人也有他的用处”,正如没有大气的压力身体会爆裂一样,人要生活也必须有某种程度的艰难困苦,这对每个人来说在任何时候都是必要的。“如果世界是个安乐园,遍地布满着密糖和香乳,每个人都能随心所欲,投怀送抱,这样的世界人不去上吊,也会烦死的。甚至大家要互相残杀,到时人类冲突灾难的结果,也许比现在自然的手加于人类的灾难还要大”。〔22〕在这里,他实际上是肯定了欲望、需要和追求挣扎的积极作用。正因为有需要,有为满足需要而进行的追求挣扎,人生才过得充实而有乐趣。诚如他自己所说,人类的生存建筑在需要的基础上,“有需要,才会有快乐”。〔23〕然而,他在大多数情况下把需要、欲望与满足、幸福截然对立起来,不懂得需要本身以及满足需要的过程也是一种幸福,表现出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
  叔本华从他的人生哲学出发,探讨了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以及如何才能幸福等问题。他在《人生的智慧》一书中宣称:“我在此所要坚持的真理。在于人类的幸福主要根植于内在”。〔24〕这是他幸福观的基本主张。他分析了人类幸福的三种源泉:一是满足“生命力”而得到的快乐,而代表“生命力”的有食、饮、消化、休息和睡眠等;二是满足“体力”而得到的快乐,这可以自散步、奔跑、角力、舞蹈、击剑、骑马以及类似的田径和运动中得到,有时,甚至可以在军旅生涯和战争中消耗体力而得到;三是满足“怡情”而得到的快乐,诸如在观察、思考、感受、诗与文化的体会、音乐、学习、阅读、沉思、发明以及自哲学中得到的快乐。他认为,前两种快乐同时为人和运动所共有,甚至动物比人具有更多的此种快乐,只有最后一种快乐才为人所独具。所以,他提出人的最高、永恒和丰富的快乐是“心灵的快乐”。〔25〕他说:“人自身的福祉,如高贵的天性、精明的头脑、乐观的气质、爽朗的精神,健康完善的体魄,简言之,是幸福的第一要素。”〔26〕在上述品格(特质)中,最能带来直接快乐的莫过于“愉悦健全”的精神,而促进精神愉快的则是身体的“健康”。“愉快和喜悦的人是幸福的”,“唯有健康方能绽放愉悦的花朵”。此外,要使精神愉快,还必须有对待快乐和痛苦的高度的“受容性”。因为“使我们幸福或不幸福的,并非客观事件,而是那些事件给予我们的影响,和我们对它的看法”,“同样的事情可以令某人痛苦绝望,另一人却一笑置之”。〔27〕人对快乐和痛苦的“受容性”与人的“心灵能力”或理知能力成正比,“心灵能力”越强,则“受容性”程度越高。叔本华的上述分析有一定的合理性,和欧洲的传统的幸福观是基本一致的。人不同于或高于动物界的地方,在于人有丰富的精神生活,人的最高的和真正的幸福自然也表现在精神方面。他的错误在于,不懂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个人幸福和集体幸福的统一,把人的幸福看成是纯粹精神的、个人的体验和感受。
  叔本华在上述思想的基础上,还提出一个有智慧的人应该怎样对待生活、对待人生的问题,其中也不乏合理之处。他提出,人自己是一切快乐的源泉,人越依靠自己,对外界越无所求,就越使自己幸福;心灵的快乐主要依赖于心灵的能力,所以必须努力“增长自己的心灵财富”,“唯有内在丰富的人才是幸福的”;要尽力维护健康,“不管其他的幸福是功、名、利、禄、学识,还是过眼烟云似的感官享受,世间没有任何事物比健康还来得重要”,“一个身体健康的乞丐要比疾病缠身的国王幸福得多”;“天生有睿知的人,是最幸福的人”,而那些只图个人安适的人生就象一幕拙劣的戏剧一样,虽然有广度,却无深度,“只不过是浮生式的可怜虫罢了”;“没有知性的渴求,不会得到知性的快乐,也惟有知性的快乐不会产生厌倦”;幸福应当建筑在自身的人格上,而不存在于别人的看法中。“我们所有的焦虑、困挠、苦恼、麻烦、奋发努力几乎大部分都起因于担心别人会怎么说”,所以要得到幸福“切勿过分重视荣誉感”;当谦虚成为公认的好德性时,无疑笨人就占了便宜,因为每个人都谦虚地不表现自己,世人便都类似了。“只有自己没有足以自傲之物的人才会贬损‘骄傲’这种品德”;“世上有利事也就有其弊,有弊的事亦必有其利”,“凡是往坏处想的人不容易受失望的打击;反之,凡是只见光明一面的人却常常不能如愿”;“完全凭靠自己,一个人所能成就的必然有限,这就好比孤岛上的鲁宾逊一样,尽二十年之力也只能求得自身之温饱而已。惟有在社会里,人才能完全发挥其力量,并且获得很大的成就”。〔28〕所有这些思想观点,都应在不同程度上予以肯定和批判吸收的。
  由上可见,作为一位哲学家,叔本华毕生关注的是人类的痛苦问题,并且寻求解脱人类痛苦的途径。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不可能真正解决这一课题。他的人生哲学总体上是错误的、消极的,但是其中确也不时地显露出哲人的智慧。因此,批判和吸收也应该是我们对待叔本华人生哲学的正确态度。
  注释:
  〔1〕《西方思想宝库》,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版,第5—16页。
  〔2〕〔3〕〔5〕〔6〕〔7〕〔8〕〔9〕〔18〕〔19〕〔20〕〔21〕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第376—377、163、427、443、521、524、535、445—447、442、447、438页。
  〔4〕叔本华《生存空虚说》,作家出版社1987年版,第89—99页。
  〔10〕〔15〕〔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18、349、32页。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406页。
  〔12〕〔16〕《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第366、368页。
  〔1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第120页
  〔14〕〔22〕〔23〕〔24〕〔25〕〔26〕〔27〕〔28〕叔本华《人生的智慧》,黑龙江人民出版社,第23、84、29、20、4、10、12—13、5—48页
                  〔责任编校 许婉璞〕*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为般加木
  
  
  
河北师院学报:社科版石家庄24-28B6外国哲学与哲学史吕占华19961996 作者:河北师院学报:社科版石家庄24-28B6外国哲学与哲学史吕占华19961996

网载 2013-09-10 20:45:41

[新一篇] “雅”“俗”觀念自先秦至漢末衍變及其文學意義

[舊一篇] 二程理學的基本理路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