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45[2002]04-0060-012
长期以来,由于受西方强势文化的浸淫,再加上“西方的哲学工作者,历来均有无视东方哲学的恶习”(注: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4页。),以至于在某些非专业学者以及不少对西方文化盲目崇拜而又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的年轻人中,仍存有一种错误的观念,即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只有政治和伦理,而无哲学。其实,只要稍加分析,就不难澄清这个问题。
1、从哲学的定义来看。从当下时兴的哲学定义来分析,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体系,也就是说,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它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它从最普遍、最本质意义上,表达人们对世界的理论说明。哲学思想、哲学体系是由一系列概念、范畴来表述并构成的。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就有道、气、阴阳、天人、有无、体用、理气、理势、知行等抽象的哲学范畴。这些范畴,或探讨字宙本源及其过程和规律,或探讨事物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联结、相互转化的矛盾关系,揭示事物现象和本质、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或者展示社会历史演化的内在规律。它们都是我国古代哲学家从自然、社会、人类思维现象中抽象出来,加以系统化、理论化的普遍范畴。这些范畴之间的内在有机联系,就构成了不同思想体系,形成不同的哲学学说。自古以来,围绕这些不同范畴及其相互关系展开一系列激烈的争论。从而形成中国古代认识运动的辩证发展过程,如先秦时期善恶之辩、魏晋时期言意之辩、宋明时期理欲之辩等等。它们都是先哲们用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认识世界、说明世界的具体表现,是哲学思维的集中反映。
2、从中国思想发展史的实际来看。“中西哲学由于民族气质、地理环境与社会形态的不同,自然即采取不同的方向”(注: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页。)。基于农业文明而形成的宗法社会,导致中国先哲们对宗族本位的关注,他们普遍地重视人伦关系的调节与和谐,因而在哲学上展开了人性善恶、道德规范、人格理想以及“心性”关系、“性命”关系、“性情”关系、“理欲”关系等的认真讨论,涉及人的本质、人的异化及异化的扬弃等问题。在中国古代人眼里,天作为自然和社会压迫力量的象征,无论是主宰之天、义理之天,或是自然之天,始终是哲学加工的对象,历代思想家都展开了天人关系的一系列论争。在先秦,荀况总其成;在汉唐,刘禹锡总其成;在宋明,王夫之总其成,从而成为中国哲学的一个重心。就总的倾向而言,突出伦理政治的论证构成中国哲学的客观存在。
黑格尔有言:“既然文化上的区别一般基于思想范畴的区别,则哲学上的区别则更基于思想范畴的区别”(注: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47页。)。我们也知道,哲学以理论思维的方式掌握世界,用概念范畴和原理解释世界。马克思说:“这个头脑用它所有专有的方式掌握世界,而这种方式是不同于对世界的艺术的、宗教的实践——精神的掌握”(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04页。)。中国哲学确是以独特的概念体系来解释世界的。在中国哲学史上占主导地位的儒学,一直是围绕着宗法专制制度的发展而改变形态。从先秦儒学,经汉代经学、魏晋玄学,直至宋明理学,在两千多年的演变中,其主旨在于“以人道率天道”,达到“以易天下”的救世目的;其方法一贯采用从政治理论上提出问题,又通过对政治的一系列规范、范畴等比较直接地来表达对社会运动的认识逻辑,而不像康德、黑格尔等西方哲学家那样,把历史抽象得十分稀薄。
殷商社会的全部政治,集中于一个“礼字。儒家就是由改良“礼治”出发,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学体系。孔子最早把“仁”作为儒学的基本范畴。一部《论语》,“仁”字出现达105次之多,而要旨却在用“克己”、“爱人”、“忠恕”、“孝悌”的“仁之方”,求得“天下有道”。往后,孟子又以孔子的“仁学”为出发点,将“仁”推溯为人先天固有的“善性”。他从表现“善性”的“四端”(所谓“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引申出“四德”(“仁”、“义”、“礼”“智”);又把“四德”归结为“五伦”(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并突出强调了其中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两伦。认为“未有仁而遗其亲者,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仁者是也”。这样,孟子就将封建道德和封建等级制、封建宗法制三者融为一体,创立了“德治”、“仁政”哲学。到了宋明时代,自誉为“接乎孟氏之传”的理学家,便很自然地将孔孟哲学的核心——“仁”和“仁政”,发展成了一套完整的世界观。他们沿着孟学的思路,采用经学的方法吸收了玄、道、佛的思辨精神,主张“学者须先识仁”,说:“义、礼、智,皆仁也”;而“仁者,浑然与物同体”;善恶,“皆天理也”。盂子讲的”心、情、天”,其实只是一“礼”也,亦即将封建道德的属性扩展到整个字宙,结果全部社会甚至自然界也伦理化了,而伦理道德却走向哲学化。
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另一条重要线索是天道观,也有其独特的概念式表达方式。中国古代原始的阴阳五行说,便是先哲们以理论思维形式解释世界的结果。殷周之际的《易经》试图用两个具有对立性质的符号(“——”和“--”)来表示不同性质的事物,通过它们的排列组合,构成各种卦象,借以说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种种现象。由卦象的展开,出现了否与泰、损与益、乾与坤等一系列对立范畴。这归根到底乃是以理论思维方式来把握世界。
原始思维的五行说,在《尚书·洪范》中已有较完整的记载。五行是水、火、木、金、土,它们分别具有润下、炎上、曲直、从革、稼穑的功能,有成、苦、酸、辛、甘的特性。尽管学术界对于“五行”是否是五种物质元素存在分歧,但我们看到,五行已经是在经验的基础上,借以说明世界的多样性和同一性,从而形成揭示并把握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现象之网。这正是哲学思维的开始。至于西周末年伯阳父用阴阳学说解释地震,史伯用五行论和同,则更是思维的进步。
3、从中西哲学思维的比较来看。这里以先秦与古希腊自然观为例加以说明。最早的希腊人试图把自己探索自然时所观察到的某些具体的自然物作为世界的始基用以说明世界万物的生灭。如泰勒士把“水”看作是万物的始基。他的后继者阿那克西曼德又认为始基是“无限”,并且提出始基的特性是‘无定形’。这标志着阿那克西曼德的“无限”比泰勒士的水更抽象、更普遍。继阿那克西曼德之后,阿那克西美尼提出万物的始基是“气”、赫拉克利特提出了万物的始基是“火”。赫拉克利特认为:“火浓厚起来变成液体”,它通过空气而化为“水”。“火”、“气”同样是“无定形”的。随着认识的深化,人们走出具体的物质形态的羁绊而寻求某种抽象的、普遍存在的东西作为世界的本源。古希腊的留基伯最早提出原子论思想,德谟克利特则进一步创立了原子论体系。他认为原子和虚空是世界的本源。原子是一些极小的、不可分割的物质微粒,它性质无别、数量无限,原子有形状、大小的不同和方位、秩序的差异,由此而产生了原子在虚空中的组合和分离运动,从而导致了物质的不断生灭。人们一般认为,这些都是哲学家们对世界本源的探讨,是用理论思维把握世界、说明世界的范例。
而在中国,早在周代,《易经》有“八卦说”,《尚书·洪范》又有“五行说”。这两者都是用具体的物质来说明万物的形成。“八卦”即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分别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这八种自然物。其中,天、地是包罗万象的,而另外几种自然物又都是相容关系。所以,“八卦说”用天地生成万物的观点来解释宇宙的起源,就会出现循环论证。“五行说”比“八卦说”进了一步,它选择了金、水、火、木、土这五种形态单一的元素来说明事物的构成。但它们在化学组成方面也不是单一的,它们仍然是具体物质。所以,“五行说”也不能圆满说明万物的构成。“八卦说”和“五行说”的困境使古代的先哲们另辟蹊径,寻找某种抽象的东西作为世界的本源来说明万物的生灭。元气论由此产生。战国时期的宋xíng@①、尹文最早提出“精气说”,他们认为精气是一种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物质,世界上一切事物由精气产生。《管子》也提出了精气范畴,把精气看作万物的本原,认为有了气的运行,才有了生命以及思想,这是从发展和认识论的角度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的回答。老子亦借本源论为其关于社会与人生的见解提供形而上学根据。他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于此,老子确认字宙有一由最初本源不断生化而形成万物的过程。这些都是中国古代思想家用特定的范畴和原理说明世界的本质,说明世界统一性和多样性的例子。
如果把这一时期中西哲人们的思想加以比较,也不难发现一些共同之处:第一,产生的原因相似,它们都是为摆脱以具体物作为世界本原所遇到的困境而产生的。第二,内容相似,两者都是从纷繁杂多的世界中抽象出一种普遍性的东西用以说明万物的起源,这是人类抽象思维提高的表现。第三,两者都既是人们观察自然的结果又偏重于哲学论证。第四,两者都强调运动、变化,因而都带有辩证法因素。这表明无论是思考的主题还是思考的内容,早期的中西思想都表现出共性的一面。
诚然,中国哲学具有浓厚的政治、伦理色彩,但它仍有自己独特的哲学范畴和体系。中国哲学史上天人之争、体用之别、理气之辩,无不通过范畴的推演来阐述自己的哲学见解。至于说中国哲学缺少严密体系,或者说中国哲学的表述不集中,倒是可以讨论的。至于将不同时代、不同特质的东西混为一谈,用近现代西方哲学去套中国哲学,显然是不具有可比性的。实际上,如果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没有差异,那么,也就失去了中国哲学所独有的民族性,从而也就失去了它的独立存在的价值。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钅加开
山东社会科学济南60~71B5中国哲学张兆民20022002张兆民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作者:山东社会科学济南60~71B5中国哲学张兆民20022002
网载 2013-09-10 20:4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