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一九二○年胡适发表对五四学生运动褒贬参半的评论之后,他对中国现代学生运动的态度始终未曾改变,由此他也就逐渐成为激进的学生运动领袖批判的对象。到了五十年代全国掀起对胡适大批判、大清算的声势浩大运动时,胡适被斥责为“镇压学生运动刽子手”。直至今天,胡适反对学生运动的观点仍然在不同程度上为人们所接受。如果我们以求是的精神、理智的态度去重新审视这个问题就会发现以往认定胡适反对学生运动的观点确有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
胡适对现代中国学生运动的态度表现出矛盾的两重性:一方面是同情与理解,另一方面则是不支持、不倡导,更反对学生罢课。但这种现象和表现并不是表里的关系而是并存的关系或主次关系。同情、理解是胡适对学生运动的基本态度,而这一态度则是由其阶级属性、思想意识决定的。政治上,胡适是一位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者和自由主义者。对民主政治的信仰和追求以及对自由主义的服膺是他理解、同情学生运动的思想基础。胡适是一位爱国主义者,学生运动总能引起他的同感和共鸣。作为学者,胡适还以其考据专长为学生运动的合理性找到了根据。
我们认为胡适对于学潮的态度的主流是同情和理解,但胡适从不倡导、支持学生运动,尤其是反对学生罢课,这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胡适对于中国现代学生运动态度的矛盾二重性是角色冲突的结果。就对学潮的态度而言,作为一位民主自由主义者和思想家,这个角色的本身和社会都要求胡适采取肯定的立场,他也的确这样做了。但是另一方面,作为一个教育家,一位学者,社会又要求他履行教师的天职,教导学生勤奋学习,立志成才。而罢课却耽误了大好的求知时光,损失了报国的功夫。如果作为教师去鼓励学生罢课,不仅与胡适的教育救国思想相冲突,也有负于社会对胡适的期望和要求。就胡适劝阻学潮,反对罢课而言,也应作客观全面的分析。如前所述,胡适反对罢课更多的是出于一个教育家、一位治学勤恳的学者对青年学生的殷切希望,是为民族振兴作“百年树人”之计,而绝对不是隐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绝对不是玩弄两面派阴谋诡计。我们还应注意到,在那个时代像胡适这样的知识分子群体中,对于学潮的态度主张无情镇压的是极少数;同样,积极参加、坚持支持的也是极少数。在道义和情感上同情、理解,在行动上保持克制和理智则是多数。胡适反对罢课、劝阻学潮是他一贯的主张,并非是为适应某种政治需要而提出来的。
国共两党都是从政治斗争的立场上来对待学生运动的。国民党把学生运动当作异已的力量而极力反对、镇压;共产党则把学生运动当作革命的手段而全力倡导、支持。胡适试图超越当时的政治斗争来评判,其结果是右的说他左,左的说他右。但不管怎么说,胡适对于学生运动的态度是真诚的。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K4中国现代史徐希军19991999 作者:安庆师范学院学报K4中国现代史徐希军19991999
网载 2013-09-10 20:4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