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 簡體 傳統 |
---------------
禹步探原(1)
---------------
——从“大禹治水”想起的一、大禹最近很出名:上博楚简和保利铜器大禹最近很出名,因为有最新的考古发现:(1)上海博物馆从香港买回一批战国楚简,其中有自题为《容成氏》的一篇,是讲上古帝王,其中提到大禹治水和禹画九州,九州的名字和《禹贡》不一样。
(2)保利博物馆从香港买回一件铜器,叫“※公盨”,上面有句话,“天命禹敷土,随山濬川……”。简直和《禹贡》的开头一模一样。翻开《禹贡》,我们可以读到,“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禹贡》的序(即该篇的提要)也说,“禹别九州,随山濬川,任土作贡”。这是一件西周中期的铜器,年代更早。
于是,学者都说,怎么样?大禹治水的故事就是早,至少打西周中期或更早,禹的故事就已腾传人口,咱们穷追古史,断代探源,又加了一把劲。
大禹治水,在中国特别有名。故宫珍宝馆有件玉雕,是用一整块和田玉雕成,就是表现这个故事。它的伟大意义在哪里?主要是两条。一是突出咱们这个大国,自古就重视水利(虽然几千年,一直治不好)。二是“中国”这个概念,它的前身,大家说的“华夏”,是和禹的名字连在一起。
前一条,魏特夫倡“水利社会”说,说治水治出个“东方专制主义”。这是个含糊不清带有偏见的词。西方历史是从小国寡民出发,他们把东方大国当对立面:西方是民主,东方是专制。我们这里也有人跟着讲(特别是80年代)。西方的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拿出大量证据,证明根本不对。但水利和“大一统”有关,倒也不能完全否定。
后一条,主要是象征意义。中国的疆域历代不同,汉族的内涵也历代不同。什么是“中国”?什么是“汉族”?这是引起争论的问题。喜欢强调一脉相承的我们总是说,凡是住在今中国版图内的就是中国人。但很多汉学家说,只有说汉语的才是中国人,即把汉语、汉族和中国人混为一谈(英文是一个词)。中国的邻居,朝鲜和越南,本来属于汉文化圈,也有他们的看法。“华夏”是“中国”(汉代已用这个词指汉族统治的疆域)概念的前身,这个概念怎样形成?自然也是大问题。
在中国古代传说中,“夏”就是“禹迹”,“禹迹”就是“夏”,只要是他老人家走过的地方,都可纳入这个概念。我们山西人,还有河南西部人,最自豪。因为,本来意义上的“夏人”,主要是住在这一块。黄河闹灾,也经常在这一块。好像是等着禹爷出世。但“夏”一出名,大家都来起哄,就乱了套。东边,河南东部人、河北南部人和山东人,即古代的“商人”,东夷和淮夷,还有后来的宋人和齐人,他们也都说,他们是住在“禹迹”。西边,陕西人和甘肃人,即古代的周人和秦人,也不甘落后,同样说,他们是住在“禹迹”。“华夏”这个雪球就是跟着他的名字越滚越大。最后,就连南方人也来掺乎。四川人说,禹生纽石。湖南人说,衡山上有禹爷留下的怪字(《岣嵝碑》)。浙江人也说,禹爷葬在绍兴,现在还有大禹陵。这么多禹迹,搁一块儿,当然很大,简直和秦皇、汉武走过的地方差不多。好像六千多年前,我们真的已有这么一大块地盘。
大禹走过的地方,这是借助传说对外表达的中国最早的“中国”概念。其象征意义要大于实际意义。祖述这一概念的中原古国,商和周,它们都以夏自居,由此形成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所谓“三代”。
二、当年的争论:大禹是虫还是人中国的传说,尧、舜以下是禹,禹是上承尧舜禅让,标志三代开始的人物。现在讨论禹故事,大家都会想起《古史辨》上的争论。
当年,五四运动,大家搞思想解放运动,年轻学子言必称“德先生”、“赛先生”,群以非圣疑古为尚,引起大讨论,文章发表于《古史辨》杂志,成为中国学术史上的大事,开风气之先的代表人物是顾颉刚。
顾先生说,大禹是条虫,根据是《说文解字》。许慎说:“禹,虫也。从禸象形。※,古文禹。”他说,大禹是神不是人,禹的神话可能是因九鼎而起。九鼎上面有花纹,花纹里面有条虫(他猜测)。这条虫可能就是禹(也是猜测)。禹的从虫到神,就是从九鼎而来。这种讨论,是受胡适影响,带有五四风气的讨论。它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日人白鸟库吉氏的“尧舜禹抹杀论”(虽然,这是不约而同,并非彼此抄袭)。白鸟氏的理论,与日本的现代化诉求有关。我们也有这个背景。但他们抹杀尧舜,是为了“脱亚入欧”。“脱亚”是脱中国,“入欧”是加入西方主流,核心是对外扩张,侵略中国。它从一开始就与日本武力崛起,推行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有关。我们否定传统,正好相反,是为了救亡图存,抵御外侮,特别是抵御日本的侵略。80年代以来,国人痛感落后,有“救亡”掩盖“启蒙”之说。殊不知当日之中国,“启蒙”必以“救亡”为背景(打别国,不可能,也不应该;光启蒙,不救亡,只有当汉奸)。我们不要忘记,五四运动就是以反对日本侵占胶东为序幕。这是基本背景。同样是讲史学现代化,侵略和抵抗,就是不一样。
//
---------------
禹步探原(2)
---------------
顾先生的说法对不对?关键是,当时有没有夏?有,大有多大,小有多小?这是上面提到的大问题。但当时,大家的争论却是,禹是实有其人,还是神话虚构。顾先生的说法很大胆,有破除迷信,解构“大一统”的进步意义,但考证上没有根据。当时,顾先生在北大教书,只有二三十岁,王国维,比他年纪大,名气也大,在清华讲古史。顾先生对王国维佩服得五体投地,但王对顾评价却很负面。1922年8月8日,王在给罗振玉的信中说,来访者顾颉刚,人很用功,“然其风气颇与日本之文学士略同”。1925年,他在清华写讲义,叫《古史新证》,讲义一开头就是批评顾先生(没有点名)。他说,“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物而亦疑之”,山东出过叔夷钟,齐人说,我们是住在“禹迹”;甘肃出过秦公簋,秦人也说,我们是住在“禹迹”。这两件铜器都是春秋中期的东西,可见“春秋之世,东西两大国无不信禹为古之帝王,且先汤有天下也”。顾很有器量,把王氏的讲义摘登于《古史辨》,说先生的意见和我一样,太好了,我们都说,西周中期,大禹的传说就有了。
当然,我们都知道,他俩的看法并不一样。王是相信尧、舜、禹实有其人,顾是视为神话,不管是虫不是虫,反正不是人。
另外,大家知道更多,是鲁迅的《理水》。鲁迅和胡适同为五四健将,但他讨厌胡,也看不起顾。《理水》是大禹治水的“故事新编”,小说里,洪水滔天,有一帮学者,坐在“文化山”上高谈阔论,“拿拄杖的学者”是潘光旦,“鸟头先生”是顾颉刚。鲁迅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把“顾”字一拆两半,“雇”是一种鸟的名字,“页”是头,故意编个“乡下人”,拿他的名字开玩笑。“乡下人”说,“禹是一条虫,不是人”,他不信。“拿拄杖的学者”说,“乡下人”都是愚人,“拿你的家谱来”。“鸟头先生”也说,我有学者的来信为凭,他们都赞同我的学说。“乡下人”说,我没家谱,也不必等来信,“证据就在眼前:您叫鸟头先生,莫非真的是一个鸟的头,并不是人吗”。这番话把“鸟头先生”气得“耳轮发紫”,说要“到皋陶大人那里法律解决”。“乡下人”就是作者自己。
鲁对顾的说法也不赞同,而且很不客气,完全是讽刺挖苦。
这是当年的讨论。
我们有新的发现,但结论还在原地:西周中期,大禹的传说就有了。
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这里,我不打算讨论禹是人还是虫。传说就是传说,我们最好还是注意一下古人是怎么讲,谁在讲,什么时候讲。知道这些,也就够了。比如“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就是我所关注的一个传说。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通常是形容一个人大公无私,为了工作,连家都不顾的伟大精神,语出《孟子》,战国就有。原文是: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偪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虽欲耕,得乎?(《滕文公上》)
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离娄下》)
大禹治水,不回家,据说是不看儿子,即他的宝贝疙瘩,后来的接班人,那个叫启的小孩。比如,《华阳国志。巴志》引《洛书》说“禹娶于涂山,辛壬癸甲而去,生子启,呱呱啼,不及视,三过其门而不入室,务在救时”,《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也说“禹三十未娶”,遇九尾白狐,“娶涂山女,谓之女娇。取辛壬癸甲,禹行。十月,女娇生子启。启生不见父,昼夕呱呱啼泣”。
古人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俗话讲,“舍不得孩子,打不了狼”。“大禹治水”是一种精神,榜样的力量很大。上有墨子,下有程、朱、陆、王,还有王安石,大家对这种精神都很佩服。
说起大禹,我会想起毛主席。毛主席说,“六亿神州尽舜尧”。人民在广场上喊“毛主席万岁”,山摇地动;毛主席在天安门上喊“人民万岁”,响彻云霄。他们跟着毛主席,在中国这张白纸上画画,在我脑子里还有记忆。五八年,我还小,但很多活动,我都参加过。密植小麦,老师带我们挖大坑,长宽高各一丈,一层土一层肥,狂撒种子,先头像块绿地毯,好看,后来纠结如乱发,种子都没收回来。大炼钢铁,老师让我们帮工人叔叔砸废铁,我发现一颗子弹,受到表扬。还有更自豪的是,老师说我有绘画天才,让我在教室外面的墙上画飞马(后来房子扒了),诗画满墙也没拉下,……
小时候,我们就听说过大禹治水,当然不是他在《禹贡》中的业绩:“茫茫禹迹,画为九州”,人民从此安居乐业,全都住在他老人家走过的地方,各地都有土特产,可以献给他老人家。禹爱挖土,汉画像石上有他的尊容,手里拿锹,当时叫臿.五八年,毛主席带领大家修水库,李锐画画,郭沫若题诗,其实是打油体的词,词曰“领袖带头挖土,人民不亦乐乎,三山五岭齐欢呼,苦战何能算苦”。当年,我们老家,有个姓王的老师,说他查了《推背图》,毛主席是水怪下世,不然,干吗到处修水库。所以,被打成反革命,开除,回家种地。那时,我没读过《尚书》,大禹治水,就知一句话,“三过家门而不入”,而且以为是歇后语:“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过去,电影、报纸经常宣扬这个,比如,有个地质工作者,据说一辈子两地分居,所有见面日子加起来,只跟老婆呆过两三年(记不清,暂时就算两三年吧),可他找到的矿石标本,别的不说,光是黄金,就比他的块头还要大。他死后,大家找块矿石,大个儿的矿石,给他雕了像。现在演警察,也还这么说,不能不说。
//
---------------
禹步探原(3)
---------------
过去,我们特有这种精神。58年,我们老家,西半个县,家家关门,全部搬到到东半个县,山里炼钢。老乡都说,是不是鬼子又来了。我们那儿,老百姓住楼,楼下住人,楼上囤粮,现在人山人海,上下睡满人。一天干下来,躺下就爬不起来。夜里哗哗下雨,不是真的下雨,楼上尿的尿。
四、大禹曾患阳痿症古代的地理概念是人用双脚走出来的,不是一个人,而是很多人。但古人把所有地理发现都归功于禹,就像现代人把发现美洲记在哥伦布的名下。凡是舆地类的创作都被纳入“禹贡九州”的概念。顾颉刚先生兴《禹贡》学会,办《禹贡》杂志,提倡地理研究,还是沿袭这个概念。
中国的地理书有两大来源。一是水志,如《史记。河渠书》、《汉书。沟洫志》,还有郭璞、郦道元注的《水经》,这是源于治水的概念,乃《禹贡》嫡脉。二是山经和海经,典型作品是《山海经》,古代入山入海,和寻仙访药有关,故此类与本草、志怪、博物类的古书都有交叉。此外,讲帝王巡游,如《穆天子传》,《封禅书》、《郊祀志》和《诸蕃志》类的作品,还有记录天下郡国、山川形势、人口赋税的书,也可归入地理类。甭管那一类,都是推始于《禹贡》。比如史公《河渠书》、班氏《地理志》,就都是从大禹治水的故事讲起。魏晋以降,地理书渐多,形成史部图书的一类,《隋书。经籍志》的地理类,首列之书是《山海经》。刘秀(刘歆)《上山海经表》说,它的根子也是《禹贡》。此外,各种《郡县志》类的图书,也与九州职贡的概念有关。
大禹是品牌标志。
古人说“芒芒(茫茫)禹迹,画为九州”(《左传》襄公四年引《虞人之箴》)。在中国古代传说中,九州是禹用脚丫子走出来的。大江南北,到处都留下了他老人家的足迹。“禹迹”就是用“禹步”走出来的。
什么是“禹步”?大家的印象,首先是来自道教。研究道教的学者都知道,道士念咒作法,有所谓“禹步”。这种步法有点像慢三步的舞步,或小孩游戏所谓的“跳间”。所谓“三步九迹”,就是按北斗七星(或九星)的图形,两脚迈丁字步,“踏罡步斗”,左旋右转,三步一扭。
禹步是属于咒禁之术。据说可以拔箭断水,十分灵验。如《南齐书。陈显达传》说陈显达“矢中左眼,拔箭而镞不出,地黄村潘妪善禁,先以钉钉柱,妪禹步作气,钉即时出,乃禁显达目中镞出之”,《北齐书。由吾道荣传》说由吾道荣遇“恒岳仙人”,在汾水上,“值水暴长,桥坏,船渡艰难。是人乃临水禹步,以一符投水中,流便绝”。
禹步的来源到底有多早,这可是个大问题。西汉晚期的书,《扬子法言。重黎》已经提到:“昔者姒氏治水土,而巫步多禹。”(唐李轨注:“禹治水土,涉山川,病足,故跛行也。……而俗巫多效禹步。”)看来汉代已有此术。西晋古书,《抱朴子》的《仙药》、《登涉》也多次提到“禹步”。葛洪说:“禹步法:前举左,右过左,左就右。次举右,左过右,右就左。次举右,右过左,左就右。如此三步,当满二丈一尺,后有九迹。”(《仙药》)就是讲“三步九迹”。古代道士,求仙访药,云游四方,什么山都去,他们的见闻,上面已说,正是魏晋地理书的重要资源。
70年代出土的马王堆帛书,是西汉早期的古书,其中的医书,有不少禁方,我在《中国方术考》中讲过,其中就多用“禹步”(见《五十二病方》和《养生方》),它说明,禹步在西汉早期就有。但古代方士或道士,他们干吗要走这种步子,这却有个说法。上引李轨注已提到,他是跋山涉水给累坏的,腿脚不灵,走起路来像瘸子。《越缦堂读书记。子部。杂家类》也说:“禹手不爪,胆不毛,生偏枯之疾,步不相过,人曰禹步。”看来,他得的病是属于“偏枯之疾”,即四肢麻痹,迈不开步子。毛病都是累出来的。
不过,关于大禹的病,在出土文献中还有另一种讲法,实在令人惊奇。马王堆三号墓出过一部房中书,写在竹简上,整理者题为《十问》。此书的十组对话,其中第八组,是禹和师癸。内容大义是,禹问师癸:“只有耳目聪明身体好,才能治理天下,我到处治水,从黄河,到长江,来到会稽之山,前后十年了。真没想到,现在是‘四肢不用家大乱’,您看这病怎么治?”师癸说:“要把天下治好,必从身体抓起。你的病是伤于筋脉,血气不通,对症治疗是活动四肢、锻炼筋骨。睡觉前后一定要‘引阴’,做一种生殖器操,一屈一伸,反复行之,只要节奏合适,就会精如泉涌。你照这个法子练,必定延年益寿。”禹照他的方法练,常喝牛奶,补身子,结果是,太太(后姚)不再闹事,家里也恢复了安定团结。这就是所谓“师癸治神气之道”。
另外,在马王堆帛书《养生方》的结尾,也有一个故事,同样是讲禹和一群女人讨论“合气之道”,即男女交接之道,其中有“须眉既化,血气不足,我无所乐”等语,可惜残破太甚,无法知其详情。
不用我说,大家都看明白了吧。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直接后果有二:第一,是把身体搞坏,不只四肢麻痹,走路不得劲,而且那话不举,豪放不起来;第二,是把家庭搞乱,不只孩子没人疼,老婆没人爱,而且造成行动不便、精神烦恼,直接影响了他的治水大业。
//
---------------
禹步探原(4)
---------------
禹贵为天子,铁肩扛着治国重任,乃不能修身齐家,沦为假夫假父,这也是深刻的历史教训。
2004年9月1日写于北京蓝旗营寓所
//
李零 2013-08-19 13:22:27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