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文章華國詩禮傳家—精彩書評選 >>> | 簡體 傳統 |
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解读提纲
说明:
1、英国 阿伦·布洛克 着,董乐山译
2、对于“人文主义”一词,存在多种含义且争议颇多。本书的作者阿伦·布洛克认为没有人能够作出使别人也满意的定义。
“人文主义”一词本身不论在古代世界或者文艺复兴时期都还没有出现。人文主义一词的英文原文humanism是从德语Humanismus译过来的,而德语该词又是德国一位不甚着名的教育家F·L 尼特哈麦1808年在一次关于希腊罗马经典着作在中等教育中的位置的辩论中根据拉丁文词根humanus杜撰的。后来由乔治·伏伊格特于1859年出版的第一部着作中首先用于文艺复兴,书名是《古代经典的复活》,又名《人文主义的第一个世纪》,这比伯克哈特的名作《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早一年。
其实德语该词也不是这位老夫子所独创,早在十五世纪末,意大利的学生就把教古典语言和文学的先生叫umanista,把教法律的先生叫legista,他们所教的课程统称为studia humanitatis,英语译为the humanities。而humanitatis又源于humanitas,意指人性修养,把它译为人文科学不知是否借用《易经》中的一句话“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所谓人文,用现代汉语来解释,却是指礼教文化,在字面上与humanitas甚为吻合,但从内涵来讲就很难说了,而在现代汉语中,“人”与“文”合起来似乎不能构成一词,若不知其出处,难免不发生概念上的混乱。
人文主义在中国曾被译为人文主义、人道主义、人性主义,更有主张仿唯物论、唯心论而译为唯人论的。人道主义原来是人文主义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新内涵,也就是为了强调人文主义这个新含义时所采用的译法。
3、《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一书梳理和阐释了“人文主义”在西方的起源、发展及其含义的丰富乃至歧义,并从文艺复兴开始,取历史的宏观角度,广泛地论及了人文主义在西方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文学、艺术等领域的影响和贡献。译者董乐山认为,这本书实际上是一本简明的西方主流思想史。
一、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
(一)关于人文主义、人文主义的和人文学这几个词的历史:
十五世纪人文学是指语法、修辞、历史、文学、道德、哲学这一套科目,学习这些科目需要阅读基督教诞生前的古典时代流传下来的拉丁文课文,其中包括希腊原文的拉丁译文和希腊原文。
希腊“教育”的四个特点:(构成了人文学以及人文主义观念的基础)
(1)希腊教育七门学科是语法、修辞、逻辑即辩论(又称三学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又称四学科)。它们在好几个世纪以后终于在中世纪为大学教育奠定下了最初的规模。这七门文科学科对人类的知识作了统一的有系统的记述。
(2)它以语言的掌握、思想的精确、论辩的熟练为基础,提供了在没有书本的世界中进行教授和辩论的技巧。
(3)它奠定了西方文明的一个伟大的假设,即可以用教育来塑造人的个性的发展。
(4)发展了人的优越性,注重培养能言善辩和领袖群伦的品质。
(二)伯克哈特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确定了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的同一性,这是每一本大学和中学教科书以及导游书中不断重复的陈词滥调,但是却被二十世纪一大部分专攻这一时期的史学家竭力否认。
阿伦·布洛克对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考证后得出两个结论: P7
1)文艺复兴已被用来作为欧洲现代史初级阶段,从1350年到1600年这么广阔而又多样化的历史时期的标签,无法赋予它一个单一的特征——人文主义。在这250年中,欧洲发生了许多的事情,不能都把它们都称为人文主义。如宗教战争、反宗教战争,对亚里士多德的研究被维持下来。
2)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之间,并没有遽然地断裂或容易划分的界限。除了经院哲学外,中世纪其它的思想习惯也在欧洲流传到十六世纪。
(三)人文主义是西方思想看待宇宙和人的模式之一
西方思想看待宇宙和人的三种不同模式:第一种模式是超越自然的,聚焦于上帝,把人看成是神的创造的一部分;第二种模式是自然的,(科学的模式)聚焦于自然,把人看成是自然秩序的一部分。像其它有机体一样;第三种模式是人文主义的模式,聚焦于人,以人的经验作为人对自己,对上帝,对自然了解的出发点。P12
第一种模式在中世纪占统治地位,人文主义模式同文学、艺术史学和社会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它的现代形态只有在文艺复兴时期才能形成。这三种模式只是倾向性的区分,并没有严格的界线。也不能误解为是人文主义模式超越神学模式,反过来又被科学模式所超越。
自文艺复兴时期以来,人文主义的特点就是观点多样,各不相同。
(四)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为何在意大利开始了一个世纪之后才蔓延到欧洲其它的地方?
一个因素是古人历史有很多是在意大利这块土地上演出的
另一个因素是意大利的城市由于商业扩张而得到特别迅速的发展:佛罗伦萨、威尼斯称为欧洲的经济领袖。
(五)初期人文主义的主要代表及其流派
彼特拉克(1304——1374)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之父,他比中世纪的任何一个前人更熟谙拉丁文经典着作。写了一系列拉丁文原作,从而恢复了拉丁文作为活的语言的地位。致力于调和人文学研究与基督教义,他用意大利文写诗,作品至今犹列意大利文学最优秀作品之林。
萨鲁塔蒂介是佛罗伦萨抵抗运动的核心人物和精神领袖,萨鲁塔蒂使佛罗伦萨成了十五世纪上半叶意大利人文主义中心。他罗致了一批年轻人,鼓励他们继续发展彼特拉克开始的传统。他于1397年任命拜占庭学者曼纽埃尔·克莱索拉勒带以公费教授希腊文,是希腊研究中的一个转折点。
北方的人文主义同意大利的人文主义后期交叠。第一代北方人到意大利来学习的是在十五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北方的人文主义到十六世纪初期开始结出果实来。
基督教人文主义不仅出现在低地国家和法国,而且也出现在德国,但是北方人文主义者并不限于具有十六世纪初叶特点的基督教性质。
(六)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主要关注的内容
1、积极活跃生活与沉思默想生活孰优孰劣的比较。即使答案各不相同,但有一个事实是很令人注目的,那就是可以对沉思默想生活的优越性公开提出质疑。
2、命运的无常(不再是从基督教天意的角度来看)和拒绝对之屈服的人的不再从基督教美德的角度来看)之间的冲突,人只要有足够大的胆量是能够制服命运的。对于人的创造能力和塑造自己生活的能力这样强调,产生了对人的个性和提高自我意识的兴趣,伯克哈特认为这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明显标志,反映在画像、自画像、传记和自传的数目越来越多上,这些都是第一次以写实的风格绘制或写作的,不再用象征的或比喻的风格。
3、伯克哈特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明》(1860)一书中,把那个社会描绘成一个自信的、互相竞争的、一心要获得成就的、追求光荣和不朽的社会。这是人文主义者经常议论的又一话题。
(七)人文主义最尖锐的批评者——马基雅维里
马基雅维里(1469一1527)是人文主义传统中既无法忽略又无法归类的一个人物。他在今天仍旧像当初他同时代的人感到的那样,既具有独创性,又令人不安。他是人文主义最尖锐的批评者,却又深深地植根于其中。(马基雅维里的意义在于他以世俗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向基督教的世界观与人生观提出了挑战)
马基雅维里的文章所以有力还有一个因素,那就是它集中焦点在所有政治行动的核心问题上:权力和良心之间,力量和美德之间,目的和手段之间的关系;他拒绝接受常规的答复并坚持认为总能找到一个答案。这个观点提出了基督教教义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所出现的,和后来在欧洲其他地方也出现的人文主义观点两者的可容性问题,而不仅仅是基督教教义与马基雅维里的极其个人化的(已遭大多数人文主义者驳斥的)观点的可容性问题,因为上述人文主义观点的范围要比马基雅维里的观点广阔得多,多样得多。答案似乎是,在十六世纪中期人文主义者从早先的充满信心转向幻灭之前,很少有人会走得像马基雅维里那么远,或考虑到有那徉的需要。从一开始起,他们的思想就是朝着一种比较世俗化的人生观,集中焦点在“此世”,而不是中世纪想像中的那个“彼世”,这是一种历史的观点,不是玄学的观点。
我们是无法回避奥古斯丁笔下人的充满罪恶的存在状况与文艺复兴时期对人的看法之间的冲突的。因为在奥古斯丁所绘的图像里,人是堕落的生物,没有上帝的协助无法有所作为;而文艺复兴时期对人的看法却是,人靠自己的力量能够达到最高的优越境界,塑造自己的生活,以自己的成就赢得名声。但是对人文主义者自已来说,这种冲突却很少成为问题;他们大多数人继续把基督教信仰视为理所当然的事,并没有感到自己对古典的热情需要与它协调。至于少数感到困惑的人,可以采取两条道路:新柏拉图主义和圣经人文主义。它们以不同方式代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中的宗教因素。
(八)教育在人文主义传统中的重要作用
不论人文主义者在其他问题上有什么分歧,他们全都同意教育的重要性。而熟识拉丁文和希腊文是进入古代世界的经验和思想殿堂的必要钥匙。
人文主义者集中力量培养治国人材(不论是君主政体还是共和政体的国家),对于学生们后来治事处世态度的.养成,却产生了很大影响。到了十五世纪,统治家族的年轻人光知崇拜骑士品质和熟娴战争艺术已经不够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理想,要求他们除了精通武艺以外,也要精通艺术(例如音乐)和文学。英国最伟大的君主伊丽莎白一世女王可以说是人文主义教
育的最典型范例。
人文主义的中心主题是人的潜在能力和创造能力。但是这种能力,包括塑造自己的能力,是潜伏的,需要唤醒,需要让它们表现出来,加以发展,而要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就是教育。人文主义者认为教育是把人从自然的状态中脱离出来发现他自己的humanitas(人性)的过程。
大学,情况就不同了。除了有新建学院的大学以外,其他大学仍是经院神学和亚里斯多德主义,以
二、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
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是继承和创新的阶段。十七世纪的自然科学革命让其加入了新鲜血液———科学。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不断反复要求的———哲学要成为人生的学校,致力于解决人类的共同问题。而18世纪的启蒙运动发展了这一要求。这些哲学家,如伏尔泰、孟德斯鸠等虽有无尽无休的辩论,但随时可以团结起来,支持他们共同赞成的事业:创建一个主张人道、教育与宗教分离、世界主义和自由的纲领的世界,他不受国家或教会专断干涉的威胁,并有权提出质疑和批评。两个时期是有相似之处的,存在继承关系,具有连续性。表现在:
(1)崇拜经典的古代。
(2)对抽象哲学体系没有耐心,不仅供给天主教经院哲学,而且也攻击笛卡尔的唯理论。
(3)崇尚积极活跃的生活,不赞成沉思默想的生活,对形而上学没有兴趣,关心此时此地的人生中的实际问题———道德的、心理的、社会的问题。
(4)抱有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的信念。
可是连续性不是同一性。彼得·盖伊说“文艺复兴时期的辩证法是启蒙运动时期辩证法的祖宗和先决条件;但是尽管紧张情况相似,解决方法却不同。”这是由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特殊性决定的。
一是, 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注入了科学的活力。
启蒙时代开启之前,已经有哥白尼与伽利略、培根及探险航海,这为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注入了科学的活力。在启蒙运动前的一个半世纪里,天文学方面哥白尼的革命,经过伽利略的发展,使得地球和它上面的居民不再是宇宙的中心,而仅仅是一颗围着某个恒星旋转的行星。宇宙开阔了,地球本身的已知界也开阔了,许多人作了探险的航行,不仅发现了新世界的美洲印第安人,也在中国、印度、伊斯兰教世界发现了其他非基督教的历史文明。P73
二是,否定宗教是人的价值观的来源。
宗教战争使基督教世界的分裂和不可和解,造成了哲学思想和神学思想的分家,引起了一股不安的潮流。托马斯·霍布斯否定宗教是人的价值观的来源,而把道德和社会都完全建筑在人的纯粹谋图自我保存的要求上。传统的信念,不论是宗教的、还是俗世的,都受到了十七世纪经验的深深打扰。
三是,人文主义由自然主义的宇宙观,成功的科学方法,批判的、怀疑的、经验主义的思想习惯的支持。这些新的思想方法扩大到人类状况和人类社会的创造,是一门人和社会的科学。
虽然17世纪的宗教复兴已经失去了势头,但在英国以外的地方,特别在天主教国家里,宗教复兴所立的权力结构仍旧在那里。到18世纪时,对教会拥有巨额财富、腐化堕落和追名逐利的批评,扫除教会对人心加以控制和操纵的所谓天启宗教的神秘、魔法和悖论所产生的恐惧和禁忌。得到了异教哲学家、经验主义的自然科学方法和历史调查标准的帮助。P79
四是,运用自然科学的冲击力,让人文学科也脱离神秘的宗教启示。
这一时期的人文主义内容表现在:批判理性用于权威、传统、习俗,不管它们是来自宗教、法律、政府、还是社会习惯方面的,这是其内容的特殊性。启蒙时代的方法论与时代精神即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时代特点———提出问题,要求进行实验,不接受过去一贯所作所为或所说所想的东西。人类能从恐惧和迷信中解放出来,他们就会在自己的身上找到改造人类生活条件的力量。培根说过“人是自己命运的建筑师”。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是进步的条件,人的发明的智力是钥匙,科学经验则是最有力量的触媒剂。经济学的基础,现代社会学,人性心理和道德分析,美学、艺术、文学、理性和经验的沟通等等。尔后出现了美国独立革命与法国大革命。启蒙时代以反人文主义的恐怖统治结束。
三、十九世纪众说纷纭、各持己见的人文主义
工业革命以后,改变了整个人类历史的规模和范围的社会改造的主要特点就够人口的增长、农村人口流入城市、旧世界人口移往新世界、城市的增长、工业和商业经济取代农业经济、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先是在西欧后来在帝国主义的冲击下全世界其他地方传统生活方式的破坏、先是由贸易后来由通讯手段造成的地球的统一和缩小。工业化的经验对人文主义传统有深刻的影响,它第一次让精英分子所设计的蓝图面对一个群众化社会的前景,不论是出于吸引还是反感,都促进它进一步发展。133
造成英国产生第一个工业社会的那些变化,人们往往将之与一定的思想联系起来。但是这些思想并没有什么新鲜之处,它们都是来自十八世纪的启蒙运动。以前所没有的只是这些思想在实践中和与之结合时所产生的力量。这些思想的核心是对自由的信念,还有对人类精力从迷信的侄格、传统的重压以及政府干预所加的限制下解放出来后会产生的好处,所抱的信念。法国国民议会追随美国人的榜样,于1789年宣布了“人和公民的天然的和不可让与的权利”。他们宣布,“人生来是,而且永远是,自由的和权利平等的”,他们把这些权利明确定为公民自由、私有财产、个人的不可侵犯和对压迫的抵抗。133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虽然妇女还没有)、言论和出版自由、宗教自由、结社自由——已在整个西方世界确立。十八世纪启蒙运动把一切都押在这样的一个信念上,如果每个个人的能量得到解放,它们的成就无可限量的。1848到1873年这四分之一世纪在经济上异乎寻常的成功,似乎证明了他们是对的,一方而显示,个人自我利益的追求,由于提高了——不论是多么不平等一一所有人的生活水准而促进了共同的利益,另一方面为已被称为十九世纪真正宗教的进步信念,提供了一个不仪用逻辑,而且由经验所加强了的牢固基础。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各方面似乎都有迹象表明,在理性计算照耀下的世界里,个人才能的无限制发挥能够在知识和技巧方面,在财富、福利和文明方面,产生空前的增长,而在一定时间以后,这种增长不仅在物质方面而且在道德方面也能把人类提高到以前未达到过的高水平。进步被认为自然的事,而且过去的障碍一旦消除,还是不可避免的事。136
查尔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在1859年的出版,似乎无可挽地废除了自然科学与人的研究的分界线。结束了人的特殊地位,把人带到了与动物和其他有机生命相同的生物学范畴。一方面是因为这是人文主义传统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是今天所谓的或科学的人文主义这种人文主义版本的起源。但是,甚至在那时候,实证主义和世俗主义自称代表人文主义的说法,也受到了其他竞争派别的挑故,后者从另外一种角度来看待十九世纪和工业社会的扩展。
一 十九世纪的公民人文主义者——德·托克维尔
第一个预见到平等的要求是无法抗拒的,并且继续提出民主将会有件么后果的问题的人,是年轻的诺曼贵族亚力克西斯·德·托克维尔。像穆勒一样,德·托克维尔代表的是十九世纪版本的公民人文主义,这种人文主义认为,为了民主本身的利益,相信自由价值的人必须积极投身于争取足够的保障来支持民主,来制约平等的大众社会中将会出现的权力的过分集中。141
二 人文主义传统最强大有力的对手——马克思主义
资本主义不可避免地会导致阶级冲突、革命、推翻现存社会秩序和诞生新的秩序,在这新秩序中,人们不再会由于不平等和阶级压迫所造成的挫折失望而异化,而是有充分发展人性的自由。但马克思“在创造一个对待社会和历史问题的全新态度,从而打开了人类知识的新途径方面的重要性却是丝毫不会受损的。”这场思想革命一定会对关于人与社会的讨论产生永久的影响,在马克思死后一百年,马克思主义会成为人文主义传统和其他每一个传统的最强大有力的对手。144
三 人文主义重要的表现途径——音乐、文学
十八世纪最后三十年和十九世纪最初三十年<贝多芬死于1827年,歌德死于1832年)是一个思想和文学创作活动十分活跃的时期,相当于以前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146
又像意大利文艺复兴一样、德语国家这一时期的人文主义在某一种艺术中找到了表现途径,那就是音乐艺术,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对我和许多其他人来说,这四位作曲家的音乐代表了任何其他经验所不能代表的人文主义的精髓,把人类的深刻感情和新形式发展中的无与伦比的创新力量作了完美的结合。147
除了歌德以外,没有别的人物更能代表这个时期的特点了。他把一个作家和诗人(他的诗句一再被人谱成歌曲)的杰出才能与使他在世世代代受过教育的德国人心目中成为古典人文主义化身的一种生活态度结合起来。147
在我要把人文主义传统的特点作出概括的尝试中,使我感到兴趣的不仅仅是歌德的文学成就,而是这样一个事实:这文学上的成就竟是同别的什么东西结合在一起的。因为没有别的经验有像自然科学的发现一样在歌德内心的自我改造中起了这么大的作用。
人必须把他的所有能力——他的感官,他的理性,他的想像力,他的理解力—发展成为一种真正的统一体。149
四 威廉洪堡的人文主义教育改革(改革了基础教育、创办了柏林大学)
威廉洪堡年轻时曾在耶拿三年,成了席勒和歌德的密友,他忠于“人文主义传统,把它当作指导他生活的原则,从古典研究直至他成为比较语言学的创建者之一。但是后人至今仍纪念他的,却是他在1809一1810年担任普鲁士政府教育部门首脑时的十五个月。
改革了基础教育,然后又创建了人文主义的预科中学,重点放在通过以拉丁文.、希腊文、数学和德语的学习为基础的一般教育来培养个性上。洪堡的教育计划的最高成就是他创办了柏林大学,明确的目标是从事学术和科学研究,结果使该大学成了世界上最有威望的高等教育模范,一直到纳粹分子把它毁掉为止。152
五 宗教观点的人文主义者——施莱马赫
施莱马赫却对德国新教主义有着仅次于路德的影响。他几乎与洪堡生卒同时,也是一位有成就的古典学者,精通希伯莱文如同精通希腊文或拉丁文一样。他提出了一种人文主义观点的宗教,它对上帝的信仰不是来自神学论据或基督教教条—人类通过基督的受难而获赎罪—而来自个人的人性意识,来自施莱马赫所说的“个人内心中神的最高指示,邀请到时间领域之外去过不朽的生活,不受时间的严格规律的约束。”153
施莱马赫被任命为柏林的牧师,把他的宗教观点的人文主义发展为感觉的神学。他被公认为现代新教神学的创始人他用以人的文化为基础的宗教来代替福音。
六
如果我们转到英国同一代的浪漫作家身上,我们就会发现在德国发现的同一特点。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雪莱和济慈都同歌德和席勒一样崇拜希腊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英国诗歌的伟大主题之一,对自然的这种欣赏,由于担心人与自然的关系受到了威胁而更加深了。在歌德生前(他死于1832年),他在英国的同时代人已经要面对工业化对社会的破坏性影响了。这一工业化,从此普及到了全世界。结果浪漫派诗人被说服了,他们认识到了他们不能高高地置身事外,只顾自我修养,他们作为作家和诗人有责任表现商业化的工业社会有可能要摧毁的人的价值。157
像歌德一样,柯勒律治相信,对头脑,对知识,对社会要采取一种有机整体的观点,而不是机械的观点。穆勒和柯勒律治一样,都认为有必要注意人作为人的价值。159
七
十九世纪后期法国画家马奈、德加、莫奈、雷诺阿架等所创造的主要是中产阶级世界栩栩如生的形象所折服。这个形象可以同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所创造的他们时代的佛罗伦萨或威尼斯社会的形象媲美。这同一个中产阶级社会被狄更斯、夏绿蒂·勃朗特、萨克雷、巴尔扎克、福楼拜、提奥多·方坦纳杆、左拉、亨利·詹姆斯料来和马赛尔·普鲁斯特等一连串目光尖锐的作家加以更加深刻和细微的观察。小说是十九世纪的独特创造,正如电影是二十世纪的独特创造一样,由于它对人类状况(巴尔扎克称为“人间喜剧“)所提供的丰富证据,就像莎士比亚的剧本在十六世纪末一样,在人文主义传统中有同样重要的地位。164
一方面是人类经验的令人丧气的普遍倩况,另一方面却又是人类在自信心、承受力、高尚、爱情、智慧、同情、勇气方面能够达到非凡的高度,这两者的对比一直是人文主义传统的核心。
一个是边沁派理性功利主义思潮,站在外面,考验一切接受到的意见,一个是富有想像力的柯勒律治派思潮,企图从内部来发现这些意见中间有些什么道理。就是这第二种思潮,她把它变成了她小说艺术的秘诀。
八 人文主义传统在英国和美国的伟大继续者和传播者——阿诺德
阿诺德在本世纪中期被里昂纳尔·特里林紊称为“我们的时代中人文主义传统在英国和美国的伟大继续者和传播者。”人文主义所珍视的个人美德是智慧、随和和宽容;它所要求我们的勇气就是在支持这些美德时所体会的勇气。167
他认为文学的功能是充当对生活的批评,在人们身上培养追求完美的热望,并认为“采取行动、帮助他人和乐善好施的冲动,消除人的错误、清理人为混乱和减轻人为不幸的愿望,要把世界改造得比我们降世时更好更快活的崇高抱负”,是文化的主要的和显着的部分”。
现代世界文明“在一个大得多的程度上比希腊文明和罗马文明更是机器的和外在的文明,一且有不断地趋于更加如此的倾向。”168
阿诺德认为,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把教育大权从教会手中夺取过来。建立国家中等教育体系,来教化市侩,使中产阶级和工人阶级有机会接受“世界上最优秀的思想和知识。171
一般称呼1870一1914年这个时期是自由主义的顶峰时期是完全有理由的,人文主义传统.对此作了不少贡献。功利实证主义传统,通过边沁、哲学上的激进派扣孔德,自称继承了启蒙运动,实际上也遇到了这样的情沉。‘它在公众的心目中仍受到敬重,一方面有自然科学的成功,另一方而又有政治经济学的驳不倒的“规律”的支持。175
科学方法是通向全部知识领域的唯一大门。希波莱特·泰纳致力于证明它怎么可以应用于文化领域,研究文学、艺术和哲学。他声称,这些都是社会产物,与个人才能或意志没有多大关系.更多的是由于非个人的决定性因素的综合结果,这样一些因素是“种族”,即一个作家的体质私心理遗传;“环境”,即他的地理、社会和政治环境;及“时代”,即他所身处的历史条件。
理性主义打破了宗教和教会对人思想的垄断以后,自己也变成了一种教条式的意识形态,同样不允许对它的假定进行检查,也同样不容异见。
十九世纪实证主义不能代表人文主义传统的说法,但是任何关于人文主义传统的记载必须把它包括在内,因为:一是它所引起的对未来的信心。二是进步信念的脆弱性
进步信念的脆弱性和人文主义传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三十年代的大萧条以及法西斯主义的兴起等因素的联合冲击下的崩溃所产生的后果。因为在这样的情况发生的时候,不仅进步的信念全都丧失了,而且有许多人会出于幻灭的怨懑而把自由主义及其人文主义根源统统抛弃掉,因为它先是鼓舞了他们,后来又叫他们大失所望,因而有了上当受骗的感觉。
四、二十世纪:人文主义——新人文主义
一
勃兰兑斯提出“现代”理论
虽然从整体来看,易卜生对人的评价不高,但是他属于人文主义传统。因为他相信个人的人格,个人从苦难中学习和摆脱环境的力量,还因为他对自由所怀抱的热情—不是拥有而是追求自由的热情。而尼采却卑视人文主义,不管是它的歌德派平衡和克制的古典形式,还是它的功利理性主义版本。
尼采在十九世纪最后十年和二十世纪最初十年所激起的对非理性的着迷,在多种不同形式中得到了表现:柏格森来的直觉主义,索莱尔的暴力说,弗洛伊德对无意识和梦境的探索引起的反应,这样一种方向的变化对人文主义传统形成了直接的威胁,因为人文主义传统在反对过分依赖理性而提出要发挥想象力的要求的时候,曾经认识到需要用精神的客观性来制约主观性。
二、现代意识与现代主义的断裂性、混杂性
普遍都有的当代感觉,那就是当时活着的人是生活在一个全新的时代里,他们的经验是独特的,与过去相连的连续性被打断了,他们得自己来找出新的价值观和表现形式。总而言之,现代主义的本质是一种新的意识。是看待人类和世界的新方式,是一种以前没有先例的人类精神的状态。它在科学、文学、艺术、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发起了一阵令人注目的创新大爆炸。现代主义在大多数国家是未来主义和虚无主义、革命和保守、自然主义和象征主义、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的异乎寻常的混合。这一混合中那些表现出异化和无连续性,以非理性、分裂化和经常绝望的世界观来代替理性、秩序和乐观情绪的因素。
这些因素是“现代”意识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和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之间形成过程中的重要部分,我们对之印象特别深刻,原因有二。一是“现代派的震撼”,这个令人不安的对创新的热烈追求曾经使得许多人—至今仍使有些人—一古脑儿不分青红皂白地排斥现代思想、现代艺术和建筑、现代文学和音乐,认为这些东西标志西方文明在混乱中的崩溃。二是,把现代时期看成是虚无主义开始的观点,似乎已被接着而来的那个时代的欧洲经验所证实了。那个时代就是希特勒和斯大林的时代。
三 现代社会学——注重对人在现代工业化过程中变化的研究
十九世纪自由主义以主张自由放任的名义,对国家在工业化和城市增长所造成的社会问题上进行的干预,提出了反对。任何以调查和了解人是如何适应现代工业化社会不断改变的新情况为其目标的研究,都有充分理由可以被认为是人文主义传统的一部分。现代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两个领袖人物对社会学方法和目标采取了十分不同的观点。爱弥尔·杜克海姆料料按照法国理性主义传统,对历史表现出不信任,而偏向于以定义和分析来进行研究。而马克斯·韦伯则按照德国的历史主义传统,对定义表现出不信任,偏向于根据历史情况来进行理论探讨。
韦伯认为理性化日益加强的趋向是现代社会的具有毁灭性的特点,这个过程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共有现象,具体来说,他认为就是“官僚主义的铁的规律”和(借用席勒的话)Entaauberung,即从宇宙和人类生活中驱除掉魔术。211
四 心理学的诞生——人文主义对人心理精神层面的关注
詹姆斯拒绝接受有一种现成的“现实”的想法,这种“现实”完全脱离永恒,独立于人的思想。詹姆斯把这种想法斥为哲学偶像。他认为宇宙是一个永远在形成的过程,它的意义和价值是人类自己创造的。
弗洛伊德对我们时代的思想和文化所以有这样独一无二的影响,主要是由于他的思想被庸俗化了、但是这一事实并无损于他所取得的成就。人们普遍认为,他对无意识的“发现”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对人的本性的看法。
弗洛伊德对人类并无好感,他认为人类基本上是非理性的动物,却用理性来欺骗自己对.本性的认识,办法是用巧妙的说理,或者浸沉于宗教信仰这种幻觉中、。
他把自已看成是在一个潜藏的令人吃惊的世界中进行探索的孤独探险家,只有抱着人文主义的信念才有勇气继续下去,这个信念就是,只有增加了知识,特别是认识自己的知识(“自知”),才能使人得到自由。
荣格提出集体的无意识,潜伏在个人心底,是自发产生神话、幻象、某些种类的梦境和宗教思想的基础,荣格证明这都是可以在一些不同的文化和历史时期找到的。
五 电影与摄影艺术传承并消解人文主义传统
当弗洛伊德和荣格在探索无意识的时候,又有新的一代艺术家崛起,造成了文艺复兴时期以来在视觉艺术方面最蔚为奇观的创新浪潮,那就是巴黎的野兽派和立体派,德国的桥派和蓝骑士派。这些极其个人主义化的艺术家、建筑家和音乐家能够同意他们所共有的唯一特点,就是他们都有着要打破一十九世纪常规的强烈愿望。西班牙人文主义者奥特加·加塞特在现代派运动的创新中看到了“艺术的非人性化”。
二十世纪增加了两种新的视觉艺术:摄影和电影。这两者从一开始就都具备极有利条件,可以利用大众传播的技术,从而能够很自然地反映大众社会并且适应大众社会。把个人肖像的人文主义传统扩大到没有个性的大众社会中去。
六 二十世纪人文主义在文学中的体现——绝望与颂扬的共存
十九世纪后期的反叛主题,如疏离那个受到憎恶的资产阶级社会、非理性被视为是一种对人生经验更加深人的态度而具有的吸引力、尼采的影响等等,常常同风格上的大胆尝试结合起来,这在二十世纪的文学中仍可以看到。
一方面,二十世纪文学产生了像卡夫卡的《城堡》和《审判》那样绝望的杰作。另一方面,在D- H.劳伦斯的小说和诗篇里,现代派时期产生了对人的本能力量的颂扬,这力量表现在被文明压制和窒息的性冲动上。
第一个革命是公开承认,或者说重新承认(因为很难称它是发现)人的分裂的本性和非理性因素在个人生活和构成社会的那些关系中所起的作用。第二个相应的变革是承认意识的破碎性,经验的暖昧性和真理的相对性。
我并不是说,我们刚才匆匆一瞥的从1900年到1940年之间的情况。不论在科学方面,还是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艺术或文学方面,都可以构成人文主义传统的一个阶段,与文艺复兴时期或启蒙运动时期相提并论。要做到这一点,时间是太短了。但是,遭到二十世纪中叶危机威胁的人文主义,已无复当初自由主义的乐观和理性,后者到二十世纪头十年已过了鼎盛期。人文主义已经从这脱身出来,使得自己能够适应意识方面的突变,用新的方式看待.人和社会,同时保持了与理性的联系,保持了思想和艺术的修养和训练,而这乃是过去人文主义传统的特点。构成人文主义一种新版本的因素开始出现。
七 二十世纪人文主义的主要特点:
经过启蒙运动和十九世纪,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所涉及的各个方面,总结一下我们这一代人在三十年代所继承的人文主义传统的主要特点。人文主义不是一个哲学体系或者信条,而是一场曾经提出了非常不同的看法而且现在仍在提出非常不同的看法的持续的辩论。
人文主义传统的最重要和始终不变的特点,有以下几点:
第一,神学观点把人看成是神的秩序的一部分,科学观点把人看成是自然秩序的一部分,两者都不是以人为中心的,而与此相反,人文主义集中焦点在人的身上,从人的经验开始。
人文主义信念的第二个特点是,每个人在他或她自己的身上都是有价值的—我们仍用文艺复兴时期的话,叫做人的尊严—其他一切价值的根源和人权的根源就是对此的尊重。
人文主义传统的第三个特点是它始终对思想十分重视,它一方面认为,思想不能孤立于它们的社会和历史背景来形成和加以理解,另一方面也不能把它们简单地归结为替个人经济利
益或阶级利益或者性的方面或其他方面的本能冲动作辩解。
五 结论:
人文主义从最初的“成蛹期”“破茧期”到最后的“成蝶”,从原来的反基督教倾向人文主义演变为自由主义、浪漫主义等,这是社会发展的不同需求,同时也是时代赋予它的不同内涵。人文主义发展绵延不断原因在于其精神气质的可贵。人文主义从开始的设定就不是机械的。它从根本上不是一个哲学体系或者信条,而是一场曾经提出了非常不同的看法而且现在仍在提出非常不同的看法的持续的辩论。正是作为一种辩论,让它在时间和空间上能够把内涵深化、外延扩大。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和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在当今世界提倡人文关怀的大氛围下,以人为本,注重人的价值、尊严、开发人的潜在力,从思想上重视人。时代将会赋予它全新内涵的。
庄中刚 2013-06-08 08:58:39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