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相關閱讀 |
![]() |
>>> 小樂的精彩夢想 >>> | 簡體 傳統 |
第二幕涿鹿中原
第一节书院谈志向
城池:平原,建筑:书院,人物:书院先生
背景:
孙乾:“哟,主公原来在书院啊?”
刘备:“是啊,书院清净,轻松散步,最适合怡神怡情。太平年间,悠闲好啊。”
孙乾:“哦,主公当真以为现今天下太平?”
刘备:“哈哈,啥事都瞒不过孙先生。古人言:齐家治国平天下。然此话应用於太平盛世可也,若兵荒马乱的,恐是:平天下治国齐家。”
孙乾:“明公真性情中人啊!其实以主公之英雄盖世,何愁红颜不投怀送抱?若与豪门联姻,则更将是兵精粮足,如虎添翼。”
刘备:“哎,孙先生误会我了。红颜固可贵,情谊价更高。唯此清净之时,可面对真实之自我啊。”
刘备:“自战国以来,传统士人大多禀持有外则孔孟,内则老庄之格局。外为表,内为里,可谓志向不同。”
孙乾:“唯英雄,有法家严律之术如始皇,又有如王霸之术如高祖,还有如宽仁之道如光武。”
孙乾:“然听主公之言,似有淡泊名利之意……怕是听多了仙道人之言吧……嗯,或为国家之忧,或为社稷之福。”
刘备:“唯人间正气之所集,英雄孰不兴正义之师,士人孰不奋进?一人之力何所及,量人度才,天下为公,则治世可望矣。”
孙乾:“听主公论道,真是耳目为之清新啊。”
刘备:“哈,先生过奖。对了,先生此番找我,可有要事?”
孙乾:“是也,自群雄与黄巾大战後,咱们派人到各地探查黄巾余党的情报收集好了。”
刘备:“哦,这麽快。情况如何?”
孙乾:“情况不甚明朗啊,请主公移步宫殿议事。”
刘备:“好啊。”
下一节:第二节宫殿谈时势
第二节宫殿谈时势
城池:平原,建筑:宫殿,人物:文官
背景:
刘备:“请孙先生细细道来。”
孙乾:“今黄巾军虽有余党,然回天乏术,从此沦为流寇罢了。需在意的是,现今各地诸侯个个搜刮民财,鱼肉百姓,调戏民女,无法无天。”
孙乾:“这还不算,在以征剿黄巾的名义下,有的还屯积粮草,招兵买马,带甲一方。”
刘备:“此倒都还算是在意料之中,然只要朝廷之权威尚在,则可料定各个州牧不敢造次。”
孙乾:“担忧之事正在於此啊。今日朝廷早已是外强中干,只是个空架子罢了。有内外两忧。”
刘备:“如何的内外两忧?”
孙乾:“内忧阉宦之夺权,欺压正直官吏,外忧京师空虚,附近之豪强武装或有蠢蠢欲动,窥测神器者。”
刘备:“今朝廷有大将军何进把持,有何可忧,难道是……”
孙乾:“据京师附近有识者议论:何进明枪易躲,阉宦暗箭难防。”
刘备:“确实有理。然窥伺神器者,又为何人?”
孙乾:“此尚未可确知,请主公先随我前往大地图一览天下形势。”
刘备:“甚好。”
孙乾:“主公请看。”
触发事件:京师变故董卓进京1
"主公请看,今日大汉之直辖仅长安、洛阳附近等地,其余各地实权皆由各地太守把持。朝廷若有旨,则阳奉阴违,乃至政令不通。",
"照如此情形看来,大汉之中央将名存实亡啊。",
"今朝廷宦官与外戚势力互相争斗,皇帝年幼,国事无人打理。",
"只因宦官势力太强,陛下及太后需要仰仗外戚啊。不知孙先生以为宦官之制为若何?",
"古今皆有,世主假之权宠,使至於不可收拾。",
"吾以为,宦官制度本不应该存在,而应加强文官势力,并使其贴近民意。皇室嘛,不当有过多特权。",
"主公所言甚是啊!据占卜天相者言,今客星明亮,主星暗淡,恐中原将有巨变。",
"真多事之年啊!",
"启禀主公,洛阳发生剧变,何进大将军被宦官诛杀,京师大乱。",
"什麽?!详细道来!",
"事情是这样子的……"
"大汉帝都洛阳之风雨飘摇……自黄巾起义後,何进任大将军,总镇京师,博征智谋之士为己用,独揽大权。其部曲将吏,皆英俊之士,袁绍、曹操、袁术皆其部下。"
下一节:第三节洛阳宫殿议
第三节洛阳宫殿议
城池:洛阳,建筑:宫殿,人物:文官
背景:
何进:“昔日,中常侍蹇硕曾奏曰:“若欲立协,必先诛何进,以绝後患。"今蹇硕已被诛,然宦官势力依旧绵绵不绝。”
何进:“吾欲尽诛宦官势力,诸位以为如何?”
曹操:“宦官之势,起自冲、质之时。朝廷滋蔓极广,安能尽诛?倘机不密,必有灭族之祸,请细详之。”
何进:“汝小辈安知朝廷大事!”
曹操:“……”
袁绍:“京师宦官之势气焰嚣张,不如召四方英雄之士,勒兵来京,则尽诛阉竖,诚非难事也。”
陈琳:“不可!俗云:掩目而捕燕雀,是自欺也,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况国家大事乎?”
陈琳:“今将军仗皇威,掌兵要,龙骧虎步,高下在心。若欲诛宦官,如鼓洪燎发耳。但当速发雷霆,行权立断,则天人顺之。”
陈琳:“今却反外檄大臣,临犯京阙,英雄聚会,各怀一心。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反生乱矣。”
何进:“唉,此亦儒夫之见也!”
曹操:“哈哈,此事易如反掌,何需多议!”
袁绍:“哦,孟德有何良策?”
曹操:“宦官之祸,古今皆有。但世主不当假之权宠,使至於此。若欲治罪,当除元恶,但付一狱吏足矣,何必纷纷召外兵乎?欲尽诛之,事必宣露。吾料其必败也。 ”
何进:“哈哈,孟德亦怀私意耶?想必孟德亦为阉宦之後,若尽诛宦官,恐受牵连耳。”
曹操:“……曹某告辞。”
何进:“本初之议甚好,速召西凉刺史董卓、并州丁原、冀州皇甫嵩进京,诛灭宦官,在此一举!”
曹操:“……乱天下者,必何进也!”
曹操:“……乱天下者,必何进也!”
触发事件:京师变故董卓进京2
"召外地军阀进京的消息亦为宦官势力所知悉,张让下狠心叫来赵进等人,商量绞杀何进之策。"
"汝等是何人?", "送何将军上路!", "啊!……"
第四节宫殿宦官议
城池:洛阳,建筑:宫殿,人物:文官
背景:
张让:“听说那何进已下檄文召外地将领进京,要诛杀我等。岂可坐以待毙,必须除之!”
赵忠:“可以何后之名义召何进进宫,半路截杀之!”
张让:“此计甚好,立刻埋伏手下於进宫必经之地。”
张让:“此计甚好,立刻埋伏手下於进宫必经之地。”
触发事件:京师变故董卓进京3
"董卓接得檄文後,顿感良机不可失,速起本部精锐骑兵向京师出发……"
"董卓进入洛阳後,废除少帝,另立陈留王刘协为帝,迁为太尉。不久,又晋封相国,入朝不趋,剑履上殿。",
"东汉王朝末期之腥风血雨,自此开始……"
"董卓接得檄文後,顿感良机不可失,速起本部精锐骑兵向京师出发……"
"董卓进入洛阳後,废除少帝,另立陈留王刘协为帝,迁为太尉。不久,又晋封相国,入朝不趋,剑履上殿。",
"东汉王朝末期之腥风血雨,自此开始……"
"当时的洛阳城中,达官贵戚的住宅一家连着一家,金银财宝无数,家家殷实富足。董卓把士兵撒出去,破门而入,奸淫掠取妇女,抢劫财物。"
第五节孟德见王允
城池:洛阳,建筑:庄园,人物:老人
背景:
王允:“朝中现在到处是董卓的爪牙,真是不可不防啊。孟德今来我府上,可有人盯着?”
曹操:“没,那老贼现对我已是极为信任。王司徒此处真是清净啊,那董贼府上天天是极尽声色犬马。”
王允:“记得前些天宴会之时,举座皆哭朝中董卓专权,唯孟德大笑,可知汝非寻常人也,必有非常之术。”
曹操:“诛杀董卓绝非易事,故吾有意接近董卓,为其出谋划策,实则为赢取其信任。虽百官皆以我甘为其走狗而耻,想必王司徒明我心也。”
王允:“哈哈,想当年孟德任洛阳北部尉之时,何等雷厉风行,正气凛然,岂是阿谀奉承之徒?”
曹操:“司徒知我啊。”
王允:“唉,今国贼擅行废立之事,为祸朝廷恐将相当深远。亵渎神器,朝廷今後将日益没有威信啊。”
曹操:“夫废立之事,天下之至不祥也。古人有权成败、计轻重而行之者,伊尹、霍光是也。如伊尹怀至忠之诚,据宰臣之势,处官司之上,故进退废置,计从事立。”
曹操:“今董贼行此不祥之事,真乱世之罪首,曹某必将诛之。涸泽而渔,焚林而猎,其死期必不远。”
王允:“说的好。吾欲赠孟德一宝物,名为“七星刀”,孟德常处国贼之身旁,或有其用武之地,请收下。”
曹操:“多谢王司徒,此非常之时,孟德我必行非常之举。董贼皮糙肉厚的,非此宝刀不可。请静候佳音。”
王允:“孟德不必着急走,待吾摆上一席酒宴。来,貂蝉,为曹将军把酒满上。”
貂蝉:“是,父亲。见过曹将军。”
王允:“哎,这真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必定还!哈哈……”
曹操:“呀,司徒大人的爱女真是美若天仙,气质非凡啊,简直美得无法形容了!”
貂蝉:“(脸红若彩霞)”
王允:“吾之养女貂蝉,其家本是书香门弟,因父遭奸人陷害,流落庄园,由我抚养至现在。”
曹操:“乱离人之世道啊……曹某告辞,请司徒静候佳音。”
貂蝉:“将军再见!”
触发事件:孟德行刺国贼董卓
"一日,曹孟德来到董卓丞相府上,伺机寻刺……"
第六节孟德刺董卓
城池:洛阳,建筑:宫殿,人物:文官
背景:
董卓:“哦,是孟德啊,快坐快坐。”
曹操:“拜见董太师。因坐马伤足,故今日来晚了。”
董卓:“咦,孟德之坐骑怎如此差劲?来,我让义子兼麾下大将吕布吕奉先为汝挑选一匹上等好马。”
吕布:“孟德,布这厢有礼了。这就为你去挑选好马。”
曹操:“久仰久仰,有劳奉先。”
董卓:“哎,这寻常官员见了我呀,面上都是唯唯嚅嚅,但心中恐是怨恨啊。唯孟德神色自若,为吾出谋划策,无拘无束啊。”
曹操:“明公英明神武,乃国之栋梁,岂寻常小吏所能懂相国之博大胸怀?”
董卓:“哈,这话好听……唉,怎麽大白天的哈欠连天,又想做白日梦了。孟德啊,我先小睡一会。”
董卓:“呼呼……”
曹操:“太师,太师……”
董卓:“呼呼…来,美人…我要当皇帝啦……”
曹操:“真天赐良机,事不宜迟,不如马上用这把七星宝刀结果了这个恶贼。”
董卓:“咦,怎麽明晃晃的……孟德啊,咋的啦。”
曹操:“啊?这个……属下新得一把宝刀,欲献明公!”
董卓:“确实好刀,吾平生所未见,多谢孟德。”
吕布:“义父,良马已牵来,请孟德前往一试。”
董卓:“啊,去吧,去吧。真是好刀啊……”
曹操:“啊,好马啊,骑上一试……(快逃啊,不然小命难保了。)”
吕布:“义父,曹操神色慌张,恐有奸情。”
董卓:“送我宝刀,难道是要行刺?快快关闭各大城门!”
守将:“不好意思,曹将军,没有太师手令,任何人不得出城门!”
曹操:“放肆,吾有太师紧急军令在身,汝岂敢阻挡?!”
董卓:“在京师附近广贴通辑,务必要捉了曹操那厮!”
触发事件:孟德自洛阳回陈留
"且说曹操逃出城外,飞奔陈留。路经中牟县,为守关军士所获,擒见县令。",
"我是客商,复姓皇甫。",
"(熟视曹操,沉吟半晌)……吾前在洛阳求官时,曾认得汝是曹操,如何隐讳!",
"……",
"我闻丞相待汝不薄,何故自取其祸?",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汝既拿住我,便当解去请赏,何必多问!",
"汝休小觑我。我非俗吏,奈未遇其主耳。",
"吾祖宗世食汉禄,若不思报国,与禽兽何异?吾屈身事卓者,欲乘间图之,为国除害耳。今事不成,乃天意也!",
"……孟德此行,将欲何往?",
"吾将归乡里,发矫诏,召天下诸侯兴兵共诛董卓:吾之愿也。",
"公真天下忠义之士也。吾姓陈,名宫,字公台。老母妻子,皆在东郡。今感公忠义,愿弃一官,从公而逃。",
"操甚喜。是夜陈宫收拾盘费,与曹操更衣易服,各背剑一口,乘马投故乡来。"
"行至三日,至成皋地方,天色向晚。操以鞭指林深处,以谓陈宫。",
"此间有一人姓吕,名伯奢,是吾父结义弟兄;就往问家中消息,觅一宿,如何?",
"……最好。",
"我闻朝廷遍行文书,捉汝甚急,汝父已避陈留去了。汝如何得至此?",
"若非陈县令,已粉骨碎身矣。",
"小侄若非使君,曹氏灭门矣。使君且宽怀安坐,今晚便可下榻草舍。老夫家无好酒,容往西村沽一樽来相待。"
"操与宫坐久,忽闻庄後有磨刀之声。窃而听之,但闻人语曰:缚而杀之,何如?",
"吕伯奢非吾至亲,此去可疑。今其人起杀心,若不先下手,必遭擒获。",
"操遂与宫拔剑直入,不问男女,皆杀之,一连杀死八口。搜至厨下,却见缚一猪欲杀。",
"……孟德心多,误杀好人矣!",
"急出庄上马而行,行不到二里,只见伯奢驴鞍前鞽悬二瓶,手持果菜而来。",
"贤侄与使君何故便去?吾已分付家人宰一猪相款,贤侄、使君何憎一宿?速请转骑。",
"被罪之人,不敢久住……咦,此来者何人?",
"伯奢回头看时,操挥剑砍伯奢於驴下……",
"适才误耳,今何为也?",
"伯奢到家,见杀死多人,安肯干休?若率众来追,必遭其祸矣……另,其若见亲人被害,必心痛不已,为其考虑,故不得已而杀之。",
"……知而故杀,大不义也。",
"为今之计,也只好宁我负人,休人负我了!",
"当夜,行数里,月明中敲开客店门投宿。喂饱了马,曹操先睡。",
"我将谓曹操是好人,弃官跟他;原来也是个狼心之徒!……奈何跟他到此,杀之不义。不若弃而他往,不等天明,自投东郡。",
"曹操在回到陈留之後,立即联络各方诸侯,准备武力讨伐董卓……", "主公,大汉遭此变故,虽为意外,却也情理之中。",
"是啊……看来,大汉没过上几天太平日子,又要起兵戈了。",
"主公啊,恐快要起兵勤王了,还是先在平原四处逛逛吧。"
第七节酒家老板娘
城池:平原,建筑:酒家,人物:老板娘
背景:
老板娘:“玄德啊,好久不见。自当太守以来,一定繁忙了不少啊。”
刘备:“是啊,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今天偶有空闲,四处转转。恐以後将卷入历史洪流,分身乏术,难有闲暇心情啊。”
老板娘:“事情是永远都做不完的,琐事嘛,一定要做好分工。不要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啊。”
刘备:“老板娘所言极是。”
下一章:第六篇十八诸侯起兵三英虎牢大战
下一节:第一节平原宫殿议
2022-12-12 19:04:22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