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史》四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刘宗周在浙江各地绅衿开始起兵反清时,决定绝食自尽。

门生劝他:死而有益于天下,死之可也;死而无益于天下,奈何以有用之身轻弃之?

回答:吾固知图事贤于捐生,顾余老矣,力不能胜。

门人王毓蓍投水自尽。他说:吾讲学十五年,仅得此人。

可见他的所谓正命不在年老。

以身殉名,从征服者的清朝来说,自然最欣赏这种表率人物。

江阴士民的奋勇抗战,在两个多月里顶住了数万清军的围攻,城破以后,还拼死巷战,“竟无一人降者”。

《江阴城守后纪》有明之季,士林无羞恶之心。居高官、享重名者,以蒙面乞降为得意。而封疆大帅,无不反戈内向。

独陈、阎二典史乃于一城见义。向使守京口如是,则江南不至拱手献人矣。

隆武皇帝:泾县和江阴百姓:吾家子孙即遇此二县之人,虽三尺童子亦当怜而敬之。

乡绅侯峒曾,毅然回答:闻徐太史汧护发自裁,何不奋义?即不可为,乃与城存亡,未晚也。

吴日生等人在太湖的义军给清军打击。太湖辽阔的水域和四通八达的水上航路同清军作战。

虽靖虏意,亦以板荡之会,非太祖亲藩不足复襄大业也。

黄道周等大臣参与郑鸿逵的推举有三个原因:唐藩封地为河南南阳,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故乡,“起南阳者即复汉家之业”

“以今揆古,易世同符”

杨廷麟:中兴自古旧南阳。

黄道周:险阻备尝,晋公子之播迁,良有以也;闾阎亲历,史皇孙之艰难,岂徒然哉!

朱聿键:万不得已,将所上监国之宝,权置行舟。俟至闽省,面与藩镇文武诸贤共行遵守。

恭行天讨,以光复帝室。驱逐清兵,以缵我太祖之业。

1645年,闰六月,颁开剃之令,人护其发。

亡国之痛。

隆武帝,即位十天后,就诛杀清朝派来招降的使者马得厂,敕谕文武臣民曰:

朕今痛念祖陵,痛惜百姓。狂彝污我宗庙,害我子民,淫掠剃头,如在水火。朕今诛清使、旌忠臣外,誓择于八月十八日午时,朕亲统御御营中军平彝侯

郑芝龙、御营左先锋定清侯郑鸿逵,统率六师,御驾亲征……

“缙绅”、“戎政”、“儒林”,《便览》:盖国家之治,必文武和于上,始民兵和于下。不然,立败之道也。

孤惟帝王之御世也,必本祖法而出治。治不独出于帝王,必与文武之贤者共之。始于得贤将相,终于得贤百职,四海兆民,方有信赖。民安则华强彝服矣。

帝王量大,则识必高。识高,必用舍公明。又何有乎东林、门户,魏党、马党之纷纷哉!

呜呼,三党成,偏安矣。四党成,一隅矣。

去寇易,去党难。

但责后效,不计已往。盖中兴之时事,臣民悔过且与给新,况轻于此者乎!

小贪必杖,大贪必杀。

有发为顺民,无发为难民。

兵行所至,不可妄杀。

黄道周:今上不饮酒,精吏事,洞达古今,想亦高、光而下之所未见也。

行宫中不许备办金银玉各器皿,件件俱从减省,成孤恬淡爱民至意,违者即以不忠不敬治罪。

江西督师万元吉上疏请移跸赣州:赣居上游,豫不能仰面而攻,且左为楚,右为闽、浙,背为东粤,足以控制三面,宜驻跸。

金声桓:以臣今日细观福建陈兵之势,俨然。。。若得满州二万从江西来,令臣兵二万,臣效前驱,产可翦灭无余,

凭腰肋之间铲为两断,敌人首尾不能相顾,钱塘可一苇而渡。

然后合力平定云贵,一统之业岂不易易哉!

王之仁对黄斌卿的背信弃义痛恨不已,把家属九十三的乘舟凿沉,自己留一条大船,竖立旗帜,鼓吹张盖,直驶吴淞江口。

王之全见到招抚江南大学士洪承筹,慷慨陈词:

前朝大帅,国亡当死,恐葬于鲸鲵,身死不明,后世青史无所征信,故来投见,欲死于明处耳。

大骂洪:反面事仇,先帝赠若官。。。。若通天之罪

督师大学士朱大典据守金华,誓死不降。朱在明末官场上以贪婪着称,然而当民族危难之时,破家纾难,体现威武不能屈。

清军借口“民不顺命,因屠之”

王思任:吾越乃报仇雪耻之国,非藏垢纳污之地。


2022-12-08 19:00:57

[新一篇] 《南明史》三

[舊一篇] 《南明史》五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