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 如何快速高效的进入新的知识领域

>>>  創業先鋒 眾人拾柴火焰高  >>> 簡體     傳統

本文来自:左岸读书

作者:斑点狗


过去的一个学期读了很多关于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之类的书。感觉有很大的启发,以至于总觉得要写一点东西来总结一下。整篇文章在阐述一个问题:如何快速高效的进入一门新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文章的结构体系分为三个层次:①大局观思维和元认知思维;②具体可行的方法论;③专注力与学习强度。


1:大局观思维和元认知思维


1)上面是一幅图:我们的目的是要进去X区域找到A,B,C,D,E这五座山。现在有两种方式可以达到我们的目的。方式A:有箭头A进入X区寻找五座山。方式B:从空中俯瞰找到这五座山。你觉得那种方式能更快更高效的达到目的呢?很明显是方式B。那方式B从高处看就是我们所说的大局观思维吗?当然这只是一个最简单形象的比喻。很多人会想,方式B猪都能想的来,前提是木有飞机之类的条件,我如何俯瞰X区?当然我相信方式B所有人都会想到,飞机也是外在的一个制约因素。但是物理上的制约因素这样那样,但是思维上总该没有吧。那为什么生活中我们认识新的事物以及领域,总喜欢一维线性的思考方式去认知从而忽略掉更好的方式呢?也许从远古进化而来的大脑,更喜欢这种简单直接的思维认知方式吧!事实上X区就是我们要学习以及进入的新的知识领,A,B,C,D,E,这些山代表这个领域的知识体系。而我们在学习和认知新的事物的时候,总喜欢按照方式A去思考,往往是“不识庐山真面目,自缘身在此山中”!


接下来通过几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大局观思维和元认知思维在学习新领域中的作用体现。就拿我们学英语来说,大多数人初中,高中,大学学了近十年的英语,但似乎总是觉得没学好,总感觉自己说或者写出来的英语感觉没味道。除了学习密度占很大的原因之外,更可能是我们一开始就是按照方式A来进入英语这个学习领域的,到现在依然是站在“庐山”中看不清楚它本来的面目。也许给我们上第一节英语课的老师一开始讲的不是英语的起源(备注1),以及英语文化和汉语文化的差别导致人思维的差别从而导致语言表述的差别最终导致句子说出来和汉语表述不同的差别!以至于以后的每一节课我们都觉得英语跟我们的汉语差别好大,但是就是不知道为什么有这样的差别,考试不考,老师不讲,我们也不关心。最后,我们站在山脚下看着这一座座的英语大山,感慨一句,英语好难啊!或许我们人生中的第一个英文老师第一节课讲的是“I am a student——我是一个学生”。I表示“我”的意思,is表示的是“是”的意思(当然is做系动词的时候是“是”的意思,这里暗指这种只看一点不能纵观全面的学习和思考方式)a是“一个”的意思。看啊!英语就这样简单,他的26个字母就是我们汉子拼音下的蛋,同学们这不难吧!好好学习啊!”。于是我们就You are a pig.你是一只猪,There is a pig.这儿是一只猪,我们就这样“是”了很多年。四级考了几次过不了,写作文,说口语总觉得不对劲。最后得出结论英语一点儿也不好学,老师是个大骗纸!不是英语不好学,也不是老师骗人,关键是我们一开始就没有站在一个高度上去看待英语这门语言。老师讲什么,我们就是什么,从来不去问为什么!为什么英国人一见面就问“What is the weather like”而中国人一见面就说“吃饭了吗?”为什么英国人总是喜欢说重点说在前面,我们却喜欢把重点说在后面?(there is a pig in the libeary. 图书馆的桌子上有一只猪. 英文先说pig 再说图书馆,我们恰好相反。)如果英语课开始老师给我们讲的是1.大脑的语言思维2.英语文化的起源3.语言的哲学思维4.点,线,面语言和元语言和原思维5.东西方思维的同于不同…… 如果我们一开始就从方式B来学英语,我想我们会学的更轻松更透彻。以至于我们就会很容易理解土地文化和海盗文化所导致的——英国人见面就说“What is the weather like”而中国人见面就问“吃饭了吗?”(备注2.0)也会知道为什么——为什么英国人总是喜欢把重点说在前面,我们却喜欢把重点说在后面。(备注2.01)拥有这样的元认知的思维方式,我们很容易学英语把英语说的像他们自己人。可惜的是,我们一开始就是按照方式A来学英语,首先单词,句子,语法,听力……学了好多年依然不能理解其精髓,或者学到一定程度就遇到了瓶颈不知如何进步。其实是我们一开始就选择了一种简单的线性的思维方式,导致了一个很不美好的结果。


2)第二个例子我想通过一本书来说明主题观点——《极简欧洲史》。顾名思义这是一本讲欧洲史的书,不同其他的编年体,纪传体,事件体史书一样,他的写作过程不是线性的时间事件叙述,而是总书分8个章节,前2个章节通过高度概括的语言讲述从古典时期——中世纪——近代这样的欧洲文明的发展史,后六章又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述历史为什么会这样发展。

(两幅图就构建了整个欧洲文明的发展史)备注3.0


在佩服作者对整个欧洲史研究极高的造诣的同时,更让人欣赏的这本书整个大局观体系的构建。构建了整个欧洲史的体系框架再在里面添砖加瓦让读者理解和记忆的更深刻。大多数人虽然了解很多欧洲历史,只知道一些零碎的时间,人物事件等,却并不知道具体的的时间,事件和人物在大的时代背景中为什么会那样的发展。其次,我们学习历史知道有罗马和希腊,有君王和教皇,罗马遭到蛮族入侵灭亡了,但是教会却保留了下来,君权神授国王权利强大却一度没人想当皇帝……我们貌似了解很多,但却总是对这些东西理不清楚头绪,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想去弄清楚又不想面对动辄数千页充满细枝末节的史书。这时候大局观思维和原认知思维就起了重要的作用了,它们很容易让我们在一个混乱的知识体系里理清思路。


3)最后用一个具体的社会现象来说明元认知思维的思考问题的方式:为什么国外的那些富豪都乐意把自己的财产捐出去?而中国的富豪却喜欢留给子女呢?一般人都是分析什么他们的价值观开放,思想前卫,高尚之类的,元认知思维注重事物发展的本质,一个国家的民性和他的环境,文化,宗教……是分不开的。不是国外那些富人道德有多么高尚,思想多么前卫,看一下解释(备注3)你会发现他们这么做很正常,无关高尚。如果你很了解我们的国民民性,你也很容易理解为什么我们都喜欢把财产留给下一代,也就不去抬高他国的富人贬低本国的“土豪”。这样用元认知的思维去看待事物,往往更能让我们看清楚事物的本质。


2.具体的“方法论”


有了“思维观”,我们还需要可操作性的“方法论”。进入一个新的领域,我们如何快速高效的了解这个领域呢?下面是一些可行的操作方法:


在学习陌生的知识之前,我们往往需要这个知识领域中的权威或者专家大师领路,从而避免多走弯路。专家是昂贵不易得的,但是专家的书是便宜的,专家推荐的人也许是便宜的,专家推荐的网站也可能是免费的,找到一个对的东西就等于找对了一大堆的资源。其它的就不说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资源获取的技巧和渠道。善于整理总结和思考,每个人都可以利用好自己所掌握的一切资源。接下来和大家分析一个学习技巧和信息过剩时代的思考。


1)“啤酒厂”学习法


这个方法主要让你如何快速大体的了解一个新领域。简单可操作性强,但是需要长时间的专注力。情景模拟:给自己一个下午大概4—6个小时的时间专注一个主题例如“如何建造一家啤酒厂”同时利用互联网等各种资源来找到你想要的答案,我想在西安建造一家啤酒厂,那么问题来了。如今,啤酒的制作方法已经全部在网上公开了,例如:1.在哪里选址,哪里的地理位置和低价是最优的。哪里的啤酒制造机械优良?啤酒花从哪里采购?价格是多少?哪里产的大麦质量好?哪个顾问公司对啤酒销售最有经验?——这些信息全部可以在网上免费获取。然后你可以根据日本啤酒厂的分布图来寻找尚且没有啤酒厂的地区,并且在其中搜索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将这里作为创业的理想地点。然后你可以写出事业计划书,包括“市场状况如何”、“竞争状况如何”、“技术障碍在哪里”、“怎样解决这个技术障碍”等内容。5个小时一定能做完这些工作。(备注4)


2) 对“互联网信息过剩”的反思


不可否认互联网在我们日常年生活信息资源的获取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但是也面临一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过度信息化的互联网和我们该怎么平衡。用极其易得的知识,去树立极其易立的观点。在互联网时代,网上的大多数知识是极其廉价的,以搜索引擎为首的技术手段,极大降低了常常上网的人严谨求知的积极心态,极大缩减了从起意到求证到立证到反思到再立证的过程,极大的损耗了人的记忆力——反正知识实在太好获得了。这种情况在微博和微信时代愈演愈烈,因为到了微博尤其是微信时代,信息成了纯被供给的状态,大家成了纯被喂养的人,连搜索这一步都给直接省了。我们整天抱着微信,加各种群,订阅各种公众号,追求所谓的干货,还心安理得的以为自己在学习和进步。每天看到的各种评论,各种预测,各种概念兴起和泡沫。乐此不疲,无比舒服的躺在学习的“舒适区”(备注5)实则浪费了很多时间。 这些时间具体应该干什么,该如何利用,相信每个人反思后都会有自己的答案。


3. 专注力与学习强度


爱因斯坦说:“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加上百分之一的天赋”;爱因斯坦也说:“但那百分之一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都要重要”。矛盾吗?一点也不矛盾,前者说给小孩子听,小孩子需要励志,后者说给大孩子听,大孩子需要看清现实。我们来看看世界十大天才智商以及成就排名(自己百度去)就知道天赋太重要了。但毕竟天才是少数人,或许这也是鸡汤和成功学受欢迎的原因之一吧。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是天才,那么如何在一个领域做的成功,甚至是成为专家大师呢?除了机遇,背景和其它等等一些天生的不可控因素外,更可能促使你优秀的是你投入的时间和专注力。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超凡的必要条件,将此称为“一万小时定律”。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按比例计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我们都不是数据控,但是这也说明了一个事实,有了“思维观”有了“方法论”我们当然需要努力去刻意练习!


接下来介绍刻意练习法:


1) 只在“学习区”练习

心理学家把人的知识和技能分为层层嵌套的三个圆形区域:最内一层是“舒适区”,是我们已经熟练掌握的各种技能;最外一层是“恐慌区”,是我们暂时无法学会的技能,二者中间则是“学习区”。只有在学习区里面练习,一个人才可能进步。有效的练习任务必须精确的在受训者的“学习区”内进行,具有高度的针对性。一旦已经学会了某个东西,就不应该继续在上面花时间,应该立即转入下一个难度。长期使用这种方法训练必然事半功倍。


2) 大量重复训练

从不会到会,秘诀是重复。在“学习区”大量的重复练习,不管你是要学代码还是搞营销一样如此。


3) 持续获得有效的反馈

获得反馈的最高境界是自己给自己当教练。高手工作的时候会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观察自己,每天都有非常具体的小目标,对自己的错误极其敏感,并不断寻求改进。


4) 精神高度集中也就是专注力

认真和专注,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以至于现在我们都不屑于这样的优秀品质。更为奇怪的是你在认真做一件事的时候还会被人嘲笑呆木,更有甚者:“一旦认真你就输了”这是什么狗屁道理。那些专注于一件事情的孩纸,比那些一会玩QQ一会刷微信的孩子酷多了(话是这么说,我在图书馆经常忍不住玩手机)。不管从任何方面来说,认真和专注都是你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不可或缺的品质。


后记:五一小长假,室友们都出去玩了,宿舍就剩下我一个,这样的假期对我来说没有任何意义,很多东西要学习和整理,根本没有心情玩。这篇文章我一个星期以前都构建好了思维导图,但是具体写的时候也不是那么的轻松,很多观点需要重新审视和表达,文章中很多的观点和思维方式都是我过去一个学期的阅读总结,其中引用许多书中的观点,以及资料来源后面都有备注。第一次这么认真的写文章(以前只是写作文),早上九点半开始一直到晚上的2015-5-1 18:06:02,中途上了一次厕所,今天还没有吃饭,也是佩服自己在电脑前面坐了这么久。这或许也是一种专注吧。书写是为了更好的思考,写完后我看了整篇文章,觉得还是写作功底太差了,语言拖泥带水,很多观点也需要更好的表述方式。第一次,希望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希望这个学期能完成自己所有目标。


备注:

备注1:《英语思维》《英语思维是这样炼成的》两本很好的讲述英语思维的书,前者注重理论后者注重实际。

备注2.0:为什么中国人一见面就问:你吃了吗? 英国人一见面就问:天气怎么样?

首先,咱们中国人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活了五千多年。我们中国人靠什么生活了五千年之久?靠种地!!!也就是说五千多年来,我们都是靠种地为生,咱们中国人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农民种地需要土地肥沃,需要气候条件好,这样粮食才会多。中国土地肥沃吗?不肥沃。气候条件好吗?也不好。因此收的粮食自然也就不多。粮食一不多,就导致中国人最关心的事就是“吃饱”,所以一见面就问“你吃了吗?”。从这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地理环境决定了中国人在这块土地上干嘛?——种地。种地就决定了粮食不够吃。粮食不够吃,就决定了中国人的语言特点,第一句话就是——“你吃了吗?”,因此,中国的地理环境就决定了中国人的语言。

咱们再来看英国人的语言。英国人一见面就说“今天天气怎么样?”。咱们把英国人为什么问“今天天气怎么样”这个问题弄明白,学英语的问题就全解决了。从上面的英国地图,我们可以看到英国人是住在一个岛上,四周都是大海。既然是一个住在岛上的民族,他们用得着像我们中国人一样种地吗?咱们中国人种地春天播种,秋天收获,忙一年才收获那么两三次,多累呀!!所以他们犯不着跟我们中国人一样种地,打渔就好啦,吃现成的。三百六十五天,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打,自然也就不缺吃的。既然英国人不缺吃的,那他们在什么情况下才会挨饿? 要是天气刮风下雨他们还能出海打渔吗?不能吧?所以只要一刮风下雨,他们就没法出海了,不出海就打不到鱼,自然也就挨饿。所以英国人最关心的是天气,见面必问“今天天气怎么样?”。英国的地理环境决定了英国的语言,这个岛国就决定了英国人的思维方式,也决定了它的语言特点。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你只要听这个民族的第一句话,就知道这个民族的特点

备注2.01:为什么我们中国人把不重要的放前面?因为我们是农民。农民为什么有这种毛病?农民是春天播种,秋天收获。他收了粮食以后,这个农民是先吃好的还是先吃次的?先吃次的。好粮食可以存,一直存到第二年的秋天。次粮食是不能存的,所以它一直先吃次的,吃吃吃吃,吃到好的,吃到第二年秋天。要不然我们这个民族就饿死了。而渔民是怎么样的?渔民三百六十五天,天天能打到鱼。打到鱼他先吃好的还是先吃次的?先吃好的。为什么?这鱼不能放啊,第二天它臭了,晚上就臭了。所以它先吃好的,把坏的扔了。所以它的思维,你看它总是把好东西放哪?放前面,重要的总是放前面。它的生活习惯决定了它的思维方式。包括我们中国人的饺子。吃过饺子吧?哪里好吃?馅!!馅在里面呢,它把好东西包里面。吃过包子吗?吃过馅饼吗?吃过月饼吗?吃过汤圆吗?吃过馄饨吗?你们看,中国人都把好东西干嘛?包里面了。它的习俗和我们的思维模式一模一样。你们看英国人吃什么? 吃过批萨吗?馅在哪?表面!!吃过蛋糕吗?奶油在哪?表面!!一个民族的地理环境,就决定了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就决定了它的语言特点。

备注3.0:图文来自《极简欧洲史》图片是用word画的

备注3:首先谈一谈这一种源自于西方的企业家精神,或者说源自于西方的这种现代型的企业,它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在这种文化之下会产生这种想法,而我们却是不同的想法?我们先回顾一下过去的历史。

在公元10世纪,西方孕育了第一批企业家,因为股份有限公司就是那个时候成立的。当时的天主教皇给大家灌输这么一个信念——你死后怕不怕下地狱?民众们当然怕了,那要怎样才能够不下地狱呢?答案就是把你的财产捐给教会,显示出你对上帝的忠诚,就可以不下地狱。所以很多有钱人在死掉之前,就把财产捐给了教会,这样到了公元10世纪中叶,英国的土地有60%是属于教会的。

可是教会神职人员自己是不能够经营企业的,他们又没有合法的子女,不能传承,怎么办?所以他们创立了现代化的股份有限公司,那就是聘请职业经理人来经营这些教会企业,这些职业经理人是管理者,而这些企业的所有者是谁呢?是教会。管理权跟所有权分开的第一步,就是这时候来的。我这里并不是说这个制度有多好,而是在教会的企业之下,这个制度的形成是必然的。

这些经营企业的人是职业经理人,当时在英文中叫做“Profess”,就是“专业人才”的意思(这里提醒读者一下,教授的英文“Professor”与这个单词就是同一个词根)。在公元10世纪的时候,就是用“Profess”这个词来称呼当时经营教会企业的那一批职业经理人。那么,他们当了职业经理人之后,会有什么信念?他们努力经营企业的目标是什么?那就是为了上帝所热爱的子民,理解我的意思

他们心中有这样一个强烈的责任感,他们都是教徒,都是教会所指派的最精英的Profess(Profess没有“or”,所以不是教授“Professor”),他们是纯粹的技术人才、专业人才,要把公司经营好来荣耀他们的上帝,因为他们一直讲的话就是神爱世人。所以到最后我们会发现,这些“Profess”当了企业的职业经理人之后,所想的就是如何负起这样一个责任,也就是“信托责任”,怎样才能够造福上帝所爱的子民。这就是股份有限公司产生的前提。——资料来源《郎咸平经济学全集》

备注4:参考大前研一《创业圣经》

备注5:参考万维刚《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看世界



进步主义 2015-08-23 08:52:00

[新一篇] 盤點那些被過度誤解的互聯網熱詞

[舊一篇] 正在被消滅的中產階級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