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研究中心教学理念及课程设置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跨学科研究中心教学理念


跨学科中心推行的是植根于中国社会,以问题为导向的跨学科教育,其主旨是将以往教科书导向的应试教育改造为能够适应互联网时代知识学习和创造过程的问题导向的跨学科教育。整个教育方案特别强调对西方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要经过本土社会现象的批判性思考,划定理论在中国社会的适用范围,并“注重寻求具有全球意义的本土知识”。因此,跨学科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因求解中国社会根本问题不得不整合不同学科理论,故而在事后自然呈现出“跨学科”的形态。简言之,这一教育理念以“问题导向”为核心,在求解过程中自然衍生出“跨学科”,同时辅之以“行为导师”制度,形成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跨学科最早由西方提出,肇端于社会科学领域日益严重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经验科学远离经验的弊端。19世纪上半叶以前,西方的学术领域包括两部分:一为人文领域,二为科学领域。世俗化运动之后,大学独立于宗教,加之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使得大学的经费来源由教会田产收入转向整个社会。经费的充裕诱发了资源分配上的争夺,进而演化为院系分科制度。华伦斯坦的考证表明,19世纪后半叶以来,西方大学的人文学院、科学学院、人类学院(英国为东方学院)相继独立,后者进一步分化为社会科学的各个门类,最终发展成为20世纪初的西方学术分科制度。进入20世纪末期,学术分科制度内在的弊端在西方日益显现,尤其是在社会科学领域,这一问题尤为突出。从20世纪90年代起,西方社会的跨学科研究和教育应时而生。

就中国而言,20世纪初,救亡图存引发了西学东渐并进而形成全盘西化的思潮,西方当时盛行的学术分科制度随之而入。但由于中国传统学问的特点是有整体感的、不可分割的,由此也引发了延续150多年虽时隐时现仍绵延不绝的学科之争。近年来,由于行政体制和市场经济的冲击,教育目标进一步转化为各种数量化的指标。尽管存在诸多重大问题亟待审视和求解,但人们对社会根本问题的感受和深入求解缺乏兴趣,同时,既有的教育和科研体制却在不停地复制和强化对枝节问题的求解,并引发急功近利的学术不端行为。因此,推行植根于中国社会、问题导向的跨学科教育具有学术和现实的双重紧迫性。

在教学过程中,跨学科教育要求教师将某一知识领域提炼为若干核心概念,以问题为导向,推行“课程包”教学模式。以社会与行为问题课程包为例,该门课程涉及3门课程,环环相扣,融为一体。在《社会与行为心理学》课程中,提炼出三个核心概念“社会认知”、“人际关系”和“群体影响”,分别对应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事件域。本系列课程首先由心理学教师讲授第一个核心概念及其对应的现实世界的问题,之后由从事心理学计量的老师与学生一道设计适用于中国社会的量表,对该核心概念进行度量,然后由统计学专业专长于社会调查的老师带领学生设计问卷、调查数据。经此三轮滚动式教学,《社会与行为心理学》课程的三个核心概念讲授完毕。此后,所获得的数据转入《统计方法与统计软件》课程进行更为深入的数据分析。在此过程中需要补充的数学和统计基础知识将由《跨学科定量分析基础》课程根据进度及时调整予以补充。由此,三门课程以三个核心概念为纽带,融理论学习、量化分析、社会调查于一炉,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同时推动教师之间知识结构的互补,实现教学和科研的跨学科。

跨学科教育主张“知行合一”,在主课和辅课之外,特别重要的是行为评价。中心设置“行为导师”,其职责是协助专业课教师,帮助学生明确人生计划,理解中国社会及其核心价值观,理解中国人的行为方式。行为导师对学生的评价,以“行为端正”和“心智修养”为基本依据,辅之以下列三维度的评分:分析与判断的能力、合作与领导的能力、表达与营销的能力。在日常课程之外,行为导师广泛听取学生对课程内容与讲授方法的意见,并尽可能单独听取每一学生所遭遇的人生问题。行为导师可将这些意见与问题直接报告学术委员会主席。此外,行为导师与各科教师和跨学科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定期商谈,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三个维度的参考评分。每次评定时,经充分讨论,然后根据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罗发展的博达(Borda)计票法在三个维度上分别对每个班级的所有学生进行排序,之后加权平均。在毕业实习期间,学生使用以上三维度的各自参考评分——三维空间内的反映其本人和所在群体人格发展的点的轨迹——与实习单位接洽并争取获得最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工作机会。

以下关于我们班级教育核心理念的阐释分别摘自跨学科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汪丁丁老师《“理一分殊”——跨学科教育的宗旨》,以及崔文杰副主任《问题导向的跨学科教育理念与实施》,他们的表述代表了跨学科的践行者对于该教育理念的认识。


给理一分殊——我们的教育理念之一


知识的进步,由于人类理性能力十分有限,以及,我们所要研究的对象极端地复杂,所以,从康德,一直到叔本华,这一系列思想家,都强调“分殊”对于知识进步的重大作用。就是说,真知必须是局部的,本土的,投入的。

在经济学领域里,出现了两位很重要的思想家,其一是哈耶克,其二是贝克尔。前者于1937年发表了一篇文章,叫作《经济学与知识》,后者于1992年发表了一篇文章,叫作《分工,协调成本与知识》。这两位思想家分别论述了经济学的这样一个看法:社会进步依赖于知识的分殊与积累,这是对的。但是分立的知识,怎么能够不至于瓦解成为无可利用的碎片呢?这就要依赖于协调分工的“制度”,以及运行这一制度的费用,这是很昂贵的。

每个人如果仅仅生活在一个“条理”当中,就是他分工所在的那个条理,他安身立命的那个专业,这就使得分工的协调变得十分困难,社会成员之间缺乏理解。这是涂尔干,哈耶克,和当代的贝克尔都论述过的事情。用哈贝马斯的术语,叫作“交往理性”的缺失。这样的现代社会,极易发生危机。比较典型的,就是当前发生的“文明的冲突”。

文明,是不断演变的。曾经为我们这个社会、这个地球,带来过巨大福利的知识的“分殊”,今天,正向我们提出严峻的挑战。我们进入了一个“综合的时代”,走出了一个“分析的时代”。知识正在“爆炸”,每个知识者必须“整合”、“把握”这些爆炸着的知识。社会正在“瓦解”,每个社会成员必须“对话”和学习“交往伦理”,以维系住我们的社会。


知行合一——我们的教育理念之二


道德教育原本为中国传统教育的核心,在救亡图存迫切压力下引发的西学东渐在引入先进技术的同时,举荐了解传统道德教育的合法性,进而引发了道德政治化、娱乐化,甚至妖魔化的倾向,特别是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道德基础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并进一步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也正因为如此,道德的回归声音在政府和民间皆呼声渐起。

东北财经大学践行的跨学科教育,其宗旨一方面试图通过寻求市场经济与中国传统道德的融合途径大致跨越中西方文化的整全性理解,另一方面力图培养和塑造能够深刻理解中国问题并能因应中国社会面临的挑战、“知行合一”的人才。



燕南园爱思想 2015-08-23 08:50:05

[新一篇] 汪丁丁:關于跨學科教育致艾洪德校長

[舊一篇] 專題 鄭克中:勞動節說勞動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