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黎尔平:仇和在昆明究竟干了什么?

>>>  當代歷史與思想  >>> 簡體     傳統

摘要
一个有争议的仇和,一个干了一次就让人后怕的仇和,“允许在探索中有失误、不允许无所作为”,仇和如是说。没有民主,没有监督,典型的和尚打伞——无法无天。唯一有的任期制有一定的监督效果,可几年一换的市委书记可以做什么?

共识君按:3月15日,云南省委副书记、前任昆明市委书记仇和被查。下文作于2月,揭秘昆明前市委书记、“外来和尚”仇和。


年前,那个大拆强拆的仇和不再担任昆明市委书记的消息传出时,有昆明人为“仇和新政”的结束扼腕叹息——昆明失去了成为东南亚国际大都市的机会;也昆明有人然放鞭炮送客——他走了,昆明人终于可以过上安慰日子了。


然而,昆明的事情没完:2014年7月,仇和的继任者张田欣因涉嫌违纪被免职;10月,刚刚走马上任的高劲松书记遇上了8人被活活烧死的昆明市晋宁县大规模群体械斗事件;2015年伊始,副市长李喜涉嫌受贿罪被立案侦查。


昆明怎么啦?事实上,今天的昆明还是停留在仇和画的图纸上,机遇中充满挑战,为此,有必要再议仇和。


一、仇和在昆明干了什么?


2007年12月,仇和主政昆明时有媒体称之为“昆明新政”,新政的宏伟目标是把昆明建设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国际化城市,治吏、修地铁和拆城中村是达成这一远大目标的三个支撑,路径是地产经济——通过拍卖拆掉的城中村土地和征收房地产税获得巨额财政收入,龙头是修地铁,吏治的目的是达成目标的一个手段。具体展开过程如下:


第一,治吏。抢眼的治吏让仇和在中国政坛名声大噪。据说,仇和到昆明后不久,在一次工作会议上他发表讲话,台下一位昨晚熬夜的副科长打瞌睡,仇和当即下了他的官,从此,昆明市的公务员开始打起精神来。


公务员上下班打卡,市区县级领导电话公开,对于那些不理解执行他的“新政”精神的人,不换思想就换人。仇和治吏下的昆明市委市政府的办事作风给人耳目一新,以至于女士们用球鞋换下了半高跟鞋,因为跟仇和去调研,他的步子飞快。


几乎每个公务员都有招商的任务,打卡、招商,不少公务员在暗地里怨声载道,可去政府办事的老百姓很高兴,因为办事的效率高了,“衙门”的作风改变了。


第二,修地铁。仇和在昆明干了一件伤筋动骨的大事:修建地铁。虽然早在1993年的昆明《城市发展与公共交通总体规划》提到了轨道交通,但仇和第一个吃螃蟹,并且,他把原来规划的6条线扩大到9条线路,总长304公里,规模位居中国第四。


2010年5月1日,昆明地铁1、2号线首期工程开工,同年8月,3号线建设开始启动,预计2013年底完工。按开工当年的人民币市值计算,三条线同时开工并预期完工,至少需要800亿人民币,动工之际资金缺口300多亿。


2012年7月1日,远在郊外东站到昆明长水机场的18公里轻轨象征性通车,但没几个人乘它去机场,因为从市区坐公共汽车到东站,再从东站坐轻轨到机场,不如直接坐机场大巴方便省事。


蹊跷的是,这条本可以与城里连在一起的轻轨,通车两年多了却迟迟不连,让独家运营的机场大巴公司赚个够。庆幸的是,几经波折,2013年5月20日地铁1、2号线南段正式通车,这是一条有用的地铁,它把昆明主城区与呈贡新区连在一起。


第三,城中村改造。昆明市内有336个城中村,城中村占据的地皮很值钱,但它们是“藏污纳垢”之处,有损于城市形象,仇和计划5年内拆掉所有的城中村,取而代之的是商住楼、小区和花园。拆城中村可谓一举两得,卖地的钱和商品房税用来修地铁,之后,地铁和轻轨所到之处地价暴涨。


此外,仇和还下令把位于市中心黄金地段、还可以使用20多年的市政府大楼和昆明十大建筑之一的工人文化馆炸掉。据说,另一十大建筑昆明饭店在2015年也将被拆掉,仇和拆掉了很有特色的老昆明。


宏伟的蓝图非常好,但人算不如天算。就在地铁紧锣密鼓进行的时候,2011年3月,与全国其他被限购的城市一样,昆明楼市限购令实施细则出台,房地产的“冬天”意味着政府的口袋没有了钱,资金链被切断,地铁建设大大放慢了脚步,一些建了一半的楼盘停工了,一些拆掉的城中村成了废墟,没有了投资商去竞拍。


没钱,资金链断了,经济杠杆没了,“昆明新政”偃旗息鼓了。2011年12月,这位大干、强干的市委书记被提拨为工作不太忙的省委副书记。


值得一提的是,仇和高调治理滇池污染给昆明人留下了一个良好的道德形象。滇池被誉云南的“高原明珠”,是昆明的母亲湖,同时也是典型的“公地悲剧”,无论是政府、房地产商还是村民,人人都想占滇池的好处——30年前是在滇池周边建厂,现在是政府和房地产商在滇池海埂建高楼。


滇池已经病入膏肓,治理滇池很有必要但很难。仇和的治滇工程被市民交口称赞,他制定的不让污水流入滇池的“河长制”使滇池水有变清的趋势。


二、外来的和尚想干事,想干事的人会惹事


好干事的仇和给昆明来了个“开膛破肚”,把昆明变成个大工地。为什么仇和与他的前任不一样,只能用个性来解释:这个从发达的江苏“空降”到昆明的外来户有想法,肯干事,但干事的人往往会惹事,因为他不讲程序,武断。


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近30年来,仇和之外的9位昆明市委书记均为云南人或在云南工作成长起来的外地人,唯有仇和是外来的。一个从未在云南工作过,在人事交往上他与本地没有瓜葛的书记可以轻装上阵。




事实上,外来和尚好念经至少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他有尚方宝剑,在人事安排和经费使用上有绝对的权力;其次是“霸气”,有镇得住下属的魄力;三是有一定的干事情的能力。想干事的仇和跟那位腐败书记白恩培形成鲜明对比,白恩培在云南10余年,他不想干事只想稳,甚至是以权谋私利。


外来的仇和念出了与本地书记不同的经:一改昆明市政府工作人员办事温温吞吞的作风,雷厉风行,仇和速度;


二得江苏等地老板的支持,在一个惟GDP是重的时代,没有商人相助,GDP是上不去的,仇和离任了,商人也走了;


再三是宽阔的视野。领导干部见多识广很重要,年轻的时候可以在发达地区摸爬滚打,也可以在经济落后的基层与民众共甘苦,但一个人不可能同时踏进两条河,有发达地区的经历就难以体会到贫困山区发展经济的艰难。


在这一点上,仇和与接替他的张田欣又形成了反差,张田欣上任后搞了一个亮化工程,给昆明市容涂脂抹粉,不到半年,昆明杂乱的市容依旧,没得到实惠的老百姓不说张田欣半点好话。


但是,好事有时会变成坏事。1958年的昆明市委赵增益书记(1956—1966)大跃进时期砍掉了滇池周边大量的山林去炼钢铁,并填掉了1.12万亩滇池湿地;1970年的兰亦农书记(1969—1971)“围湖造田”,通过修建大坝把3.5万亩滇池水域变成农田。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如今只剩下三百余里滇池。到了仇和,他对昆明大动干戈。没有确切的数据,估计五分之三的城中村已经被拆掉,还有被拆掉的火车站螺蛳湾小商品集贸市场,那些被伤害的千余名户商家只有自己承受拆迁的代价。


昆明曾是一座很有建筑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但历经多次折腾,再加上仇和把一幢撞老建筑拆掉,昆明将成为没有特色的水泥丛林。


拆迁中的暴力、权利侵犯和一些人的寻租可以忽略不计。仇和说过:“我搞科研出身,科研重结果,不重过程。”“西方在我国现在这个发展阶段时,在我国这种GDP的时候,哪里有人权呢?”


那些准备回迁的被拆迁户翘首等待早已到期的回迁日。谁不守信用?市政府?房地产商?拆老昆明易,建新昆明难。现在的昆明是一个有价无市的房地产市场,大量的土地流拍,停工的地铁沿线地价未见涨。


附带一提,仇和走了,他原来准备要进行的教育和医疗系统民营化改革逃过一劫,是祸是福已可知,因为他在宿迁医改已成为国人的笑柄。


三、依照宪法做事——仇和当有所思


一个有争议的仇和,一个干了一次就让人后怕的仇和,“先干不争论、先试不议论、先做不评论,允许在探索中有失误、不允许无所作为”,仇和如是说。没有民主,没有监督,典型的和尚打伞——无法无天。唯一有的任期制有一定的监督效果,可几年一换的市委书记可以做什么?


修建地铁是一项浩瀚巨大的工程,伦敦第一条地铁在1863年1月10日通车后,最后一条线到1979年才对外开放,耗时百年;北京地铁建设始于1969年,迄今仍在建设中。显然,任职四年的仇和是在做世纪工程,他可以拆掉几条街架起几座钢筋铁架楼,要建百年传世楼房几乎不可能。


写作本文的目的不是调侃仇和,也无意探讨现行的用人机制和权力限制机制问题,本文的目的是希望后面的昆明市委书记知道他的前任,在一个有800年历史、市区常住人口320万的昆明大舞台,要干好事情很不容易,但为官一任,还是有规律可循:


第一,干好事是上策,保持现状是中策,若要寻租为下下策,张田欣、白恩培和李喜是为例。


第二,如何能干好事情有石头可以摸着走:书记带头依照宪法和法律做事;各级政府部门政务公开透明;民众有参与城市发展、与政府和商人协商的渠道。


第三,统计学研究表明,书记干得好不好是昆明人的一种感觉,与GDP无关,人们的幸福感也与GDP无关。


第四,昆明最需要的软实力,不是高楼大厦。所谓软实力同样是上述三点:依照宪法办事;政务公开透明;民众参与。事实上,这三点也是新一届中央政府所提倡和要求的。



共识网 2015-08-23 08:46:26

[新一篇] 組圖:大陸辣條制作過程曝光 民眾稱崩潰 毒食品 地溝油 中國

[舊一篇] 儒學能指導做人,但未必適合治國 頭條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