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早说 非科班出身的我,如何成为了UI设计师

>>>  創業先鋒 眾人拾柴火焰高  >>> 簡體     傳統

早读堂-echo0z:诚恳有方法,学习不能想当然,有氛围才可能学有所成。


看到很多地方有人在问,我想当设计师,应该怎么办呢。然后有人的建议是,读100本书,自学1000天。好多人如获至宝,豁然开朗的样子。

这个样子闭门造车,你可能永远当不了设计师。你会在第10天的时候就因为枯燥无味、过于辛苦而放弃。想要长期保持学习的热情,反馈非常重要。有人持续在告诉你,哪里做得好,哪里需要改进,你现在在什么地方,你将要走到什么地方,你走了多少了,你还差多少。

所以找一个好的培训学校,或者找一个共同学习的团体,是非常有帮助的。更好的办法是找一个牛逼的设计师,你求他,免费给他干活也好。

这里摘录了一位非科班出身设计师的成长手记。这位同学现在坚持每周翻译一篇好文章。正是这种坚持,帮助到他成为一名设计师。而我相信,这种坚持,也能帮助他成为一名优秀设计师,一名优秀译者。


作者:可乐橙,UI设计师,翻译爱好者
http://www.spdesign.cc/view/how-to-become-a-designer

相信大多数同龄人和我一样,自己的人生到了大学才真正开启。小时候被问及长大想做什么,十多年后才有时间来认真回答这个问题。然而理想是一回事,上大学却是另一回事。选择电子专业的理由颇有戏剧性,因为我不爱自己生活的城市。逃离它有个最直接的途径——外地二流大学的三流专业。于是,填志愿问题变成选择定居城市,顿时好选多了。

电子专业比我想像中枯燥,至少第一年我有过认真学习的念头。种种迹象表明,这个成天与电容电阻电路板打交道的专业,不适合我这种右半脑生物。在转英语专业失败后,我决定无论如何要做点什么。

图书馆里什么书都有,在看完几本小说后,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来了——我拿起了一本广告学杂志。现在回想起来,广告营销绝对是相当一部分懵懂青年的救命稻草,因为它听起来够励志、够鸡血、够个人英雄主义。可是我却走偏了,渐渐对那些巧妙的营销策划产生反感,注意力都集中在漂亮的广告图片上,这或许是我第一次注意到“设计”一词的存在。

所以photoshop成了必经之路,好在我以前自学过,上手容易些。可是我还是掉坑里了,我花了大半年的时间看视频、找教程、学各种photoshop特效,却连个书籍封面都设计不好。

大二开始找了家平面设计公司学习,就是在这里,我才真正上道儿了。简单学了几种软件之后,我被要求设计一张名片。结果可想而知,但部分细节得到了认可,那些无关ps特效,而是来自对优秀设计案例的模仿。设计的入门阶段,模仿至关重要,老板后来的指导也印证了这一点。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翻阅和模仿各种传单、画册、楼书,这也直接导致配色与构图成为我的强项。毕业那年,老板说我已经有平面专业大四的水平了,现在回想起来,确实没有夸大。

所以我勉强算是平面出身了,而且和设计专业的同学们拉平了起跑线。但这些转眼就都成为浮云,第一份正式工作让我意识到,一般的科班毕业生水平,根本无法胜任大部分设计岗位。一本8页的企业宣传册,我来回折腾了一个月,最终还是靠有经验的设计师同事帮忙搞定的。同时,企业网站的开发工作量很大,于是我被派去给公司的前端打下手,前端技术的入门也由此开始。

在工作中学东西是非常高效的,边做边学,两个月时间熟悉了html和css,能做出不带动画效果的页面。之后的经历证明,前端技术相当实用,建议设计师同行们偷偷学起来,至少了解其原理。为什么是偷偷,我们稍候再讲。自此,公司终于找到了留下我的用处,我开始负责日常新闻专题页面的制作,起初是设计师前辈设计,我来制作。渐渐自己也能做出合格的专题页了,工作终于趋于稳定。

有段时间比较闲,被派去广告部做宣传册,第一回给客户做设计,而且是政府部门,你懂的。我无法直接与需求方沟通,加班、改稿数不胜数。接口人是个说话非常难听的急性子,不巧的是他竟然以前还学过设计,所以我整整被指手画脚冷嘲热讽了两个月,自己都不知道是怎么熬过来的。虽然最终注定不会和这家伙成为朋友,不过还是从他那里学到了一些设计技巧。还有一点:别发没必要的火。

辗转换过多份工作,却一直没离开过互联网,中间还穿插着好几次个人网站的建设与改版,能够额外提升设计与前端开发水平,也有机会从更高角度来看待产品。到目前为止,工作都以网页设计为主,有时还兼任前端。然而身兼两职并非什么光荣的事情,反而是恶性循环的开始,这点我很久以后才明白,想要扭转已经阻力重重了。

术业有专攻,设计与开发本就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频繁在两种模式间切换,会影响工作效率。而有限的时间精力分散到这两部分中,产出也相应减少了,每次换工作看着干瘪的作品集就能体会到。所以前端技术要学,但千万要偷偷地学,不要在工作中展露出来,除非你在自己创业初期。这话肯定有人不爱听,但是设计师朋友们,作为技术型工种,个人的成长绝对比公司业务更重要。

有这些就是优秀的设计师了吗?在进入一家pc软件公司前我都不曾怀疑过。第一次接触软件产品,其功能逻辑的复杂程度非一般网站可比,功能性的东西远远多过于内容展示,4个界面竟然衍生出了几十个PSD文件。幸运的是我从头到尾主导了整个产品的设计,不幸的是它最终由于公司大裁员,无力开发上线了。

这段经历让我重新思考了设计师的定义,或者说分类。按我的理解,设计也能分化出两种思维方式:内容思维与产品思维。笼统的说,印刷品、banner、活动专题页和一部分企业网站属于前者,社交产品、电商平台、管理系统、大部分APP等属于后者。两者有重叠,但前者偏重视觉效果,后者偏重易用性。优秀的设计师当然应该两者兼备,但对于我这个已经被前端技术“扭曲”的人来说,后者无非是比较好的切入点。这不意味着路要越走越窄,广泛涉猎是必须的,掌握各领域的设计动向,平面、网页、UI,来者不拒。

发展方向开始变得清晰明确,随着科技深入人们生活,产品思维的重要性会直线上升。作为一名设计师,用户体验已经变成必修课,它在产品中发挥的作用是贯穿始终的。这方面的学习渠道并不系统,重要的是保持对于科技与生活的热爱,还有不将就的态度。

本文结束前,还有一个最根本的问题没有回答,我究竟喜欢设计吗?嗯,我敢说,至少是我了解的职业中最喜欢的。发散思维、寻找灵感的阶段最为有趣,确定方向、一气呵成时最有成就感。尽管工作越久,越难察觉自己的进步,但有时回头看自己的作品,又会忽然惊喜自己当时就能做出那样的设计。

一朝为设计师,便是终身的选择,即使哪天我不再从事设计,也无法置身事外。

因为,它已变成我的世界观。


来源:豆瓣

作者:项梓



互联网er的早读课 2015-08-23 08:46:20

[新一篇] 即便“用戶體驗”講到爛大街,依然要講下去!

[舊一篇] 分享 看看游戲大廠商們是怎么做的!市場推廣砸錢攻略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