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相關閱讀 |
![]() |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 簡體 傳統 |
工作是生活的全部还是谋生的手段? 上班是对人生的绑架还是通往自由之路? 在如今的年轻人眼中,“工作”或者说“上班” 开始具备越来越复杂的含义: 做什么工作,怎么样工作,在哪里工作…… 摆脱朝九晚五的坐班生活似乎已成为很多人的人生理想目标。 ▼回想起来,小时候的世界和现在很不一样: 所有的大人都有一个他们所属的单位, 每天朝九晚五地上班。 ▼在那些工作日里, 世界的很多地方好像都停止运转了: 静悄悄的街巷,空无一人的公园, 冷冷清清的百货公司……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 工作不再等同于朝九晚五地上班的呢? 似乎很难找到那个节点。 只是记得上个世纪末,SOHO这个词开始在中国流行。 ▼跟上一辈人比起来, 年轻一代对集体远远没有那么强的归属感。 所以,脱离集体也就不是多么艰难的选择。 ▼不上班的另一大好处, 就是可以自由地分配时间。 只有那些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 才是有意义的。 ▼不上班, 也就不用再去挤地铁, 抢出租车, 不必在堵塞的高架桥上浪费生命。 ▼还可以自己决定什么时候吃饭, 什么时候睡觉。 ▼在天气好的午后忽然来了兴致, 也可以约朋友一起去喝下午茶。 ▼又或是在心情低落的时候把门一锁, 去附近做一次短途旅行。 ▼任何自由都不可能是无度的, 不上班不代表失去对自我的要求和约束。 恰恰相反, 它需要你有更明确的目标和更强的约束力。 ▼如果能够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相信这些约束也并不算什么。 所以,有这样一项工作的存在, 不上班的日子才充实完整, 也才更接近我们所憧憬的理想生活。 ▼作为“鲤”书系全新改版后的第二期, 《鲤•不上班的理想生活》 由一群当下最具活力的自由创作人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 为你全景式展现不上班的理想生活—— 韩寒专访: 《做自己想做的事,如自己所愿地生活》 灵性歌者Nicole专访: 各适其所,《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着名诗人廖伟棠 没钱没工作的《香港仙人记》怎么在香港讨生活 新生代作家荞麦脑洞大开 《关于工作的无限循环讨论》,你有答案了吗?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丽丝•门罗 细说《我是如何遇见我丈夫的》 银河系少先队大队长张晓晗 讲述闺蜜的《纸婚》故事 日本治愈系女王江国香织 带来《西瓜的香气》 香港作家韩丽珠《渡海》而来 揭开一个人与一个城的背后 刘可、顾湘、小肆、贺伊曼、言由、勺子、储扬、新桥、苏恩禾,告诉你朋友不要怕,世界上的事都是小事,只要按自己的节奏奔跑
楚尘文化 2015-08-23 08:43:57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