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是中国最能写的女人

>>>  古風悠悠—傳統政治與精神文明  >>> 簡體     傳統

我们把这四位受访者,称为这时代的写作明星,希望她们不要太过在意。明星这个词,在此既非褒义,也非贬义,它只是客观指向几位作者在读者群当中获得的写作地位而已。这四位“写作明星”,我们“非理性”地赋予其四种不同的底色,绿色的刘瑜,红色的洪晃,紫色的胡紫微,蓝色的李银河,这样的分类虽是感性的,却符合大众对她们最直观的想象。在这个标签之外,我们也更愿意与读者一起看到,四位作者在公共场域是如何思考与写作的:她们为什么要写,她们为什么要这样写,她们怎样在巨大的公共空间里既保持强大的影响力,又小心地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她们思考,她们写作,她们在场。她们可能是中国最能写的女人,她们,让我们觉得好奇……

绿色刘瑜
用感性的眼光看刘瑜,仿佛她是一棵笔直生长的绿树,这棵“智慧之树”有一点慧黠,有一种蓬勃,输送给公共空间更多清新的氧气。


在读者眼中有两个刘瑜——作为文艺女青年的刘瑜,和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刘瑜。早在时评文集《民主的细节》出版前,刘瑜就已经被称为“传奇网络才女”。她在留学生论坛上连载发生在纽约的爱情小说,被读者拿来和亦舒、李碧华比较。专栏作家黄佟佟甚至在2006年时就做出如下判断:刘瑜奇特的写作风格与华丽的意象让人难以忘记,这异于常人的才华,如果没有意外,必然令她成为未来五年最出色的女性小说家。这句话她只说对了一半。

红色洪晃

说洪晃是红色的,不仅因为她姓“洪”,更因为她半辈子上天入地般“折腾”生活,日子总是“红红火火”的。



出自名门,却自称“垮掉的一代”,说她是“大家闺秀”,她会觉得是在骂她。嘴巴“刻薄”,她自认喜欢的是和人辩论而非骂人。得知要采访洪晃之前,我生怕“hold 不住”这个非同一般的女人,接触之后发现,你很难把“端架子”和这个大女人联系在一起。对于我叫她“中国能写的女人”这个称号,洪晃觉得正点极了。作为一个不折不扣的公共女性,洪晃坚持说,女人若想进行公共写作,最需要的就是不妥协。

紫色胡紫微
紫色是最典型的女性色,说胡紫微是紫色的,因其细腻异于常人的内心,交织出一种幽幽的绵密的女性气象,紫色在冷色和暖色之间游移,正如胡紫微的性格,一半冷冽,一半刚烈。



七年间,胡紫微写文化评论,讨论公共议题,也开情色电影专栏。这些散见于网络的杂文,让她逐步成为极具人气的公众女性。又因为在微博上持续关注公共话题,她也不明就里地被冠为“女公知”。做了那么多热闹的事情,她却觉得外界能读懂她的人微乎其微。

蓝色李银河

蓝色,是自由的颜色。而李银河所做的,就是争取这样一种被制度和习俗剥夺过多的“人的自由”,无论这种自由,是关于性,或是其他。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那个和王小波轰轰烈烈谈恋爱的“文艺女青年”,到在学术圈被誉为“中国波伏娃”的观念前卫的性学家,再到网络时代在性别话题上饱受争议的公共知识分子,李银河经历了公众眼中一次又一次的身份转换。年长一些的读者大概更熟悉的是作为王小波遗孀的李银河;性少数群体把李银河奉为英雄和“带给人间温暖与光明”的普罗米修斯;但在社会主流性观念和道德观念面前,李银河更是个冒天下之大不韪的知识分子。公共领域对学者出身的李银河来说就像一个荒岛,她所习得的“常识”一直在“挑衅”社会习俗和道德观念,而她就像个孤军奋战的斗士,被非议、被攻击,但仍然心平气和地守护着她的战地,期待社会观念的进步,期待被更多人所理解。

来源:12月6日新京报书评周刊

刘瑜、洪晃、胡紫微、李银河的更多访谈及内容请查阅今日推送的其他条目


▲12月6日《新京报书评周刊》封面



新京报书评周刊 2015-08-23 08:42:48

[新一篇] 雙面劉瑜:公知是別人給的標簽,我不追求也不抵抗

[舊一篇] 斗士李銀河: 我當然是個女權主義者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