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深处的忧虑:谁的乐园?(上)

>>>  技術話題—商業文明的嶄新時代  >>> 簡體     傳統


每一个华丽的梦,都是从黑夜开始。


梦开始的时候,我们并不知道自己的角色,欢乐还是悲伤,闲暇还是彷徨?梦中只有模糊的道路,我们奔跑着,没人去留意风里尘埃,水中落花。然而,当梦醒的时候,我们是否真地寻到了那梦中的“乐园”?亦或,还站在渺无尽头的路上吟唱:究竟谁,捡起了我曾经的梦?


许多人看到标题的第一直觉:硅谷,当然是创业者的梦中乐园。是的,如果你看过《The Social Network》这部电影,一定还记得 Sean Parker 在劝说 Mark Zuckerberg 西迁时,所描绘的硅谷。在 Sean Parker 的图画里,硅谷是一个充满了机会、金钱、投资人、和天才创业者的极乐之园。


五年之前,我也对此深信不疑,但,现在不是了。


在我看来,创业者是一个稀少而独特的群体,他们有着强大的自由之心,并渴望掌控命运的轮盘。对于创业者而言,这世上并不存在所谓的“乐园”之地,因为整个世界都已被装在了自己的“心”里,一心一世界。换句话说,对于他们而言,这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即是天堂,又是地狱,他们可以一念成佛,也能一念成魔。


“乐园”这个概念,对于那些并没有能力改变“世界”的普通人而言,才更有意义。确切地说,每一个没有能力开天辟地的普通人,才更倾向于在客观的世界里,寻找一个恬静的“乐园”。


而硅谷,正是计算机行业普通员工的乐园。如果,你想在下班后不受工作邮件的烦扰;如果,你想在周末休息两天,远足,海钓,登山,亲子;如果,你想享受平静稳定的生活节奏,并在业余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那么,请到硅谷来。虽然,这种情形,很可能是“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翻版,但至少,现在的硅谷的确可以给普通人提供一个如此安逸的环境。


以上所述,并非言之无据。我们来看一下具体的数字。美国劳动部的统计数据表明:在硅谷,计算机从业者的年均收入是 11.5 万美元。如果再算上奖金与股票的话,计算机从业者的年均收入应该在 15 万美元左右。那么在一个双计算机职工的家庭里,一年的收入就是 30 万美元。倘若按照 30 年工作年限计算的话,一个家庭职业生涯的总收入为 900 万美元,约合 5500 万人民币。(相当于连中 11 次彩票。单职工家庭也能中 5.5 次彩票:)



如果,你没有“富可敌国”的壮志雄心,那么,这些钱足够你过上体面富足的生活,甚至对于很多创业者来说,一辈子也未必有 900 万美元的收入。


另一方面,与中国的计算机业员工相比,美国员工的工作更加稳定,忠诚度也更高些。一份来自 Linked 的年度报告显示:中国的互联网业者跳槽的平均长度为 31 个月,而在美国,这一长度则是 45 个月;中国的电信业工作者平均每隔 38 个月就更换雇主,而美国电信业者的跳槽周期则是 60 个月。美国劳动部的统计也显示:美国计算机业者约 5 年更换一次雇主。这一数据与 Linkedin 的报告基本相符。



我不想探讨是什么造成了中美员工忠诚度上的差异,因为这牵扯太多纠缠不清的因素。但我相信,绝大多数人并不喜欢如此频繁的更换工作,绝大多数人都期望过上稳定的朝九晚六的生活,这并不是什么“奢求”或“过错”,这只是正常的人性需求。如果我们集中精力,提高效率,每天 9 个小时的时间,足够我们把本职工作完成得干净漂亮。现在已经有一些互联网初创公司,例如 Quartz(qz.com) 和 Treehouse(teamtreehouse.com),设定了工作四天,休息三天的时间表。


成功的创业者,确实需要有“狼性”,和不可遏制的“野心”,但这种“狼性”与“野心”并不能以“企业文化”的帽子强加于普通员工。我们应当正视,普通人与领袖之间的差异。要知道,“人还是要有梦想,万一实现了呢?”这句话,仅仅适用于极少极少的一部分人。


硅谷,固然有天纵奇才的创业家,更有无数尽职敬业的普通人。其实,这片“乐园”,并不是什么天赐之地,它只不过是无数普通人用自己朴实无华的生活所铸就。平凡忘忧,就是这种快乐。


我喜欢在周末的早晨到 The Annex 去吃早午茶。这家小餐馆,在斯坦福大学旁边,距离风投界着名的沙丘路(Sand Hill Road),也不过咫尺之遥。我可以想象,在沙丘路上那数以千计的风投家们,每天都在疯狂与躁动中度过,他们手上的金钱,轮转又轮转,以神奇的魔力,改变了世界的前行轨迹。


而我与他们不同,只希望在自己平静的世界里,欣赏一花一叶,以及他们的传奇故事。


每一个华丽的梦,也都是在黎明前的黑暗里结束。




36氪 2015-08-23 08:42:34

[新一篇] 《銳科技》喬布斯靈感來源之硅谷仙童

[舊一篇] 自動化讓我們變蠢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