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典·有关大雁塔 韩东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有关大雁塔


有关大雁塔

我们又能知道些什么

有很多人从远方赶来

为了爬上去

做一次英雄

也有的还来做第二次

或者更多

那些不得意的人们

那些发福的人们

统统爬上去

做一做英雄

然后下来

走进这条大街

转眼不见了

也有有种的往下跳

在台阶上开一朵红花

那就真的成了英雄——

当代英雄

有关大雁塔

我们又能知道些什么

我们爬上去

看看四周的风景

然后再下来


久远的文化历史及厚重的诗歌传统既是中国第三代诗歌的养料与源泉,也成为那一代诗人突破窠臼而有所作为的巨大精神负担。对历史与传统的消解,因而成为第三代诗歌的一大重任。在第三代诗人有关记忆的写作中,我们看到了这一消解的尝试与努力。韩东的《有关大雁塔》就是利用记忆去挣脱历史与传统束缚的经典一例。


大雁塔一直是文明古城西安的标志性建筑,它本身就是历史与传统的浓缩象征。大雁塔的这一文化地位,决定了它之成为历代文人墨客歌咏对象的必然性。对这类文化标志的记忆,比比皆是,如诗文中的黄鹤楼和岳阳楼,等等。文人的通常做法是加法,也就是怀古加咏怀,将对个人遭际或时政世事的诠释评价通过记忆附加到被歌咏对象已有的文化积淀之中。


韩东的《有关大雁塔》则与众不同。他在这首诗里做的是减法。面对大雁塔,诗人突然失忆了:“有关大雁塔/我们又能知道些什么/有很多人从远方赶来/为了爬上去…/然后下来/走进这条大街/转眼不见了…/有关大雁塔/我们又能知道什么/我们爬上去/看看四周的风景/然后再下来”。在他人目睹大雁塔而唤醒历史记忆的地方,诗人的记忆链条断裂了。面对大雁塔的失忆使诗人得以从这一建筑代表的既有文化价值体系中逃逸出来。


韩东这一代诗人之所以对历史视而不见,也可以用布鲁姆“影响的焦虑”理论来解释。他们不甘于步前人后尘,让自己的艺术个性被过去的巨大投影所遮掩。这样的心理,从韩东《瞬间》的字里行间可窥出一斑:“好了,一切都已过去/生活永远不会重复”。实际上,是诗人不愿重复过去。有时候,对过去的拒绝到了迫不及待的地步,如韩东《二十年前剪枝季节的一个下午》所言:“我想否认那孩子是我/我想否认那孩子的耻辱/也是我的耻辱”。失忆,于是成为否认的最佳方式。


《有关大雁塔》不仅是对有关大雁塔的历史及文化记忆的拒绝,更是对前代诗人写作方式的拒绝。关于后一点,只需将韩东的《有关大雁塔》与杨炼的《大雁塔》对比一下即一目了然。借用韩东自己的比喻,第三代诗人用《有关大雁塔》式的写作,“挂断”了与既有诗歌成就的之间的“电话”:“电话挂断了/今晚我被自己的残忍感动……/电话挂断了/这次是我……”


《有关大雁塔》显示了第三代诗歌的文化批判性。韩东让我们看到,反记忆,也就是忘却,可以成为诗性的批判武器。


by ShuoYuan




楚尘文化 2015-08-23 08:42:33

[新一篇] 拾遺小箋:霸氣的丁玲 惡客般的錢鐘書 開卷八分鐘

[舊一篇] 世界上存在幾個歐洲? 薦書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