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国还是建国?袁世凯”灭清”始末

>>>  春秋茶館 - 古典韻味,時事評論,每天清新的思考  >>> 簡體     傳統

2323.jpg

本文转自“铁血军事”。关于民初纷繁复杂的历史解读,众说纷纭,仅以故事看,也是十分精彩的,值得一读,哪怕只是一家之言。兼听则明嘛,有助于培养自我思考洞察力。

絮叨在先

晚清时期的袁世凯。 历史往往要比小说更有趣。楼主在前两期的讲武堂一口气做了两期晚清史,本期稍微调整下口味,来道一道中国近代史上争议最大的枭雄——袁世凯在清帝退位过程中的阴谋史,来感受这位在面相学上“鹰眼狼顾”的阴谋家在政治上的老辣。

宣统退位与袁氏当国

《辛丑条约》签订后,几份文书打发了八国联军,太后由袁世凯的武卫军右军接驾回銮。


楼主之前文章中提到过,袁世凯最早掌握的一只军队是拱卫京师的武卫军右军。在八国联军侵华前后,袁世凯携带这支精锐之师南下入山东镇压义和团,也躲过了被八国联军“剿灭”这一劫。此战之后,袁世凯靠这支军队有了政治资本。由此来看,一定意义上义和团运动最终却成为了袁世凯掌握实权的垫脚石。


小站练兵时期的袁世凯北洋六镇士兵


袁世凯真正发迹于李鸿章死后,1901年11月,我国近代两个半外交家之一——李鸿章累死在任,袁世凯出任北洋大臣和直隶总督,开始编练新军——就是我们日后所说的北洋军六镇(师)。


但凡乱世将至,抓军权才是首要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嘛。既然掌握禁军军权,袁世凯就让他的嫡系广植其中,并且完全听命于自己。袁世凯的北洋六镇从没有被革命渗透过。(第六镇吴禄贞除外),成为了地地道道的袁家军,也是老袁赖以叱咤风云的基础。


光绪三十四年,慈禧光绪接连驾崩,大清王朝也走向末路,慈禧葬礼上也不忘带上新军,也见他也把编练新军当成救命稻草。


天有不测风云,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这一年,光绪和西太后慈禧接连驾崩,2岁的宣统小皇帝登基,26岁的寡妇隆裕皇后学慈禧垂帘听政,要说这隆裕身世也是悲惨。15岁被慈禧逼着嫁给光绪,丈夫不爱,婆婆高压,里外非人也。磨到两宫晏驾就做了寡妇,朝中无望,内帑空虚。也就是在宣统继位那年,咱老袁就被皇帝他爹——摄政王载沣(光绪的弟弟)一脚踢到回老家,要不是老袁嫡系在朝中力保,恐怕老命都要丢了。那年,咱老袁48岁。


宣统小皇帝和其父摄政王载沣(光绪三弟)。


小皇帝选同一继位,老袁就被“开缺回籍养疴”,淡定的洹上垂钓了,还险些为此丧命。


要是天下太平,咱老袁就可能一辈子就是那个洹上垂钓的老叟,做个闲云野鹤也是自在。也该着老袁有升龙之命。辛亥年(1911年),革命军(实际上就是各省地方仿照北洋六镇编练的新军,中间军官几乎被革命党渗透)起于武昌,武昌枪响,八国联军进京时就有了“东南联保”传统的南方各省就纷纷独立了,各省编练的新军也纷纷摇身一变成为了革命军。


两宫晏驾,小皇帝宣统登基,小寡妇隆裕垂帘听政,大清中枢彻底陷入权臣操控的境地。先是载沣,后是老袁,可谓大厦将倾。


真实的隆裕太后旧照


清廷此时正如一座摇摇欲坠的房子,只等革命军临门一脚。此时革命军起,孤儿寡母的形势危殆,而能打的“北洋六镇”属老袁私兵,要调用这些兵必须靠老袁。于是军机处一纸文书,袁世凯也就奉令东山再起了。老袁重新启用之前可算是做足了功课,充分分析了当时清朝政局的”主动轮“——就是那个无知的小寡妇隆裕太后。老袁开始耍起了他的一套政治手腕。


小皇帝宣统皇帝(溥仪)。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14日,老远就接到了朝廷征召。老袁在清末几遭摄政王载沣毒手,如今东山再起,绝无意再保大清。老袁此次出山的基本策略是革_命只可养,不可剿,剿则兔死狗烹。重新掌权后,第一件事就是向那对孤儿寡母逼要了一百万两内帑(小仓库的意思)——就是太后的私房钱。乖乖,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小寡妇能有多少钱?老袁不管,先_逼_光了再说。


武昌起义时期前来镇压起义军的袁世凯新军马队。


10月25日,老袁帐下两员猛将——冯国璋段祺瑞指挥北洋第一、二军向武汉进军了。熟悉武汉的广大铁友们可能知道,今日武汉分三部分——汉口、汉阳、武昌。革命起于武昌,袁世凯北洋精兵即来,一个照面就打下了汉口。两天后,袁世凯就向革命军提出和谈请求。乖乖,这可是老袁自作主张的”非法“和谈!


辛亥革命期间被处决的革命烈士。革命烈士的鲜血最终成为袁氏的嫁衣,也是一个中国历史上的常态了。


此时的革命军打下武昌,可谓是“意外”的胜利了。读过晚清史的朋友们可能知道,在武昌起义之前曾爆发过无数次只能称之为“暴_动”的起义,从甲午(1895)年的广州起义一直持续到辛亥年4月份广州起义,大大小小起义不计其数,被杀的革命志士何止千千万!


黎元洪


这次武昌起义腾空而起,终于结结实实的踹开了大清垮塌的大门,但是却面临着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国内革_命_者中没有声望可服众的知名人士,革命军起后,老式军头黎元洪倒是成了武汉军领袖了。


袁世凯与各国驻华使节合影。


而说实在的,咱们老袁当时和谈给了革命军一个假象:

袁世凯以大局为重,并且一直是清廷中的北洋大臣,组练新军、精通西洋事务。不但如此,更有废清帝建共和的意向。要说革命者的思想也是天真,最后答应袁世凯若_逼_清帝下台,那么就袁世凯虚位以待袁大总统登基了。


这是什么说法?仗还没打完,就准备用一个总统的虚位拉拢敌军司令过来,革命者也很是天真呢。(1911年12月2日,南方独立各省甚至还在《汉口会议》确定“虚临时总统之席以待袁君反正来归”。)


武汉清军炮队正在向革命军发炮。


再说武汉前线,战斗打打停停,老袁新军战斗力不是盖的,可以说完爆了革命军,打了一个月拿下了汉口、汉阳两个重镇,可是进攻实力也几近衰竭。打到12月,各独立省新军源源不断来湖北加入革命军。不管怎么说,老袁一手掌握了大清的正规军,此时可谓权倾一时,满清贵族都指望着老袁打胜仗来保全大清基业,抑或说自己那王府官衙里的巨亿财富呢。


清末民初的北京城鸟瞰图。

且看王公贵族们哪个不是腰缠万贯肥的流油?可是我们的老袁在想什么呢?除了隆裕那个小寡妇。


我们上文说道,老袁刚出山就敲了隆裕穷寡妇100万两,现在借势而起,老袁可谓专横跋扈,无奈小寡妇无知,偏偏认为大清国未来就得靠这位”忠心耿耿“的老袁了。老袁先花光了小寡妇的私房钱,让小皇帝和小寡妇自感前途茫茫,衣食保障都要成问题。实际上——实际上大清国的钱怎么会被一场仗花光呢


革命军攻克武昌。


打到12月末,湖北、湖南、江西、江苏、广西、安徽、浙江、上海、广东等省市各地的精锐兵力10万支援武汉,袁世凯新军精锐不假,可是分分钟收拾革命军更不急假,可是为啥不灭?造声势嘛!一直到2月2日,北洋军被一口气到孝感、黄陂一线,这就是我们后世大书特书的黄孝战役。


宣统华帝退位诏书。


前线情势“告急”,不知道是老袁授意让部队故意撤退还是怎样,总之前线已经退后了。袁氏此时也借着革命军提出的条件来要挟小寡妇和小皇帝了。他告诉太后,前线胜败难卜,如赞成共和,将来的民国政府会优待皇室,优待费可多至一年400万两,足可安度晚年。


这一来,太后就彻底动摇了。后来小皇帝溥仪长大了,回忆录中就提到太后在哭,跪在面前的一个老头子也泪流满面。这太后真吓怕了哭我信,老袁么,呵呵。(见溥仪着《我的前半生》,第二章,第一节)。


满清贵族


这时太后是没钱了,老袁也得故作模样,要求王公大臣们毁家纾难。太后极以为然,懿旨、圣旨也就照发向王公大臣们要钱了。却不知老袁早猜透了王公们的心思:

北京城内的王公大臣们都很想纾难,毁家就不愿意了。经老袁毁家纾难这一倡导,满族王公大臣都惦记自己腰包,便再也不敢轻言对革命党作战了。这下皇后彻底绝望了。


大清宣统皇帝,就是我们日后熟知的溥仪,二十年后跑到了满洲国继续做起了皇帝。


寡妇孤儿相依为命的太后,这时连身家性命都自觉难保,就频频乞怜于宰相。她现在是顾不得什么皇位了,只要今后生活无虞,袁大臣能替她母子向将来的革命政府争到点优待,她就很心满意足了。在和议上向民军争得皇室优待费每年400万元,虽略少于袁大臣所提的400万两,然也相差有限。三千年来的亡国之君,有这样的光荣收场,古史所未有也。


结语

如此一般投机倒把上位的“民国大总统”,诸位,怎么看?


宣统皇帝溥仪于2月13日下诏退位。朋友,这可是老袁的一大功!清帝主动退位让国于民国,京城内一无腥风血雨,二无烧杀抢掠,皇帝关起门来还是皇帝,这可是亘古未有的和平换代!三天后,我们的老袁“促成共和”有功,就顺利登基为中华民国大总统了。


袁世凯在近代中国历史转型期中算一个悲剧人物。他是2000年帝王专制崩溃的关键人物,却仍然摆脱不了专制的束缚,妄想加总统为皇帝。纵使他想做个真总统,一来本人没有智力基础,他的政治权术还是用的一套资治通鉴。二来中国没有实行民_治的社会基础,


网载 2015-08-13 20:51:47

[新一篇] 王學泰:《三國演義》與游民

[舊一篇] 羅輯思維:反腐黑箱必被砸爆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