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里藏医1:十病九痛

>>>  古風悠悠—傳統政治與精神文明  >>> 簡體     傳統


    

【出处】

《红楼梦》第一百零二回中,王夫人暗示宝钗姐姐准备掌权:如今我的身子是十病九痛的,你二嫂子也是三日好,两日不好。”

 

【词语释义】

形容浑身病痛。对于疼痛的解释,有这样的说法:疼乃痛之轻者,大抵伤气则疼,伤血则痛,伤气伤血则疼痛,即是说气血两伤,则有疼痛。

 

    【健康智慧】

    疼痛是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使机体发生病理改变而产生的一种难以忍受的痛苦感觉,是人类最早感受和认识的疾患。中医学的起源和理论特色与痛证的诊疗实践密切相关。疼痛在狩猎,生产活动中最为多见,很多外感和内伤杂病也以疼痛为症状。疼痛因其敏感、常见、多发而被古人指称病。所以《说文解字》有这样的解释:“痛,病也”。

    引起疼痛的病因有很多,可归纳为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中医认为“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是一切疼痛发生的机理。

    所谓不通则痛,是指致病因素侵袭人体,经络脏腑气机痹阻,血脉瘀滞不通而引起的病证。治疗基本法则是以通利为主,当通其经络,则疼痛去,即通则不痛矣。

    所谓不荣则痛:是指气血阴阳不足或亏损,脏腑、经脉失于温养、濡润所致之疼痛。因虚所致疼痛,其治疗原则不外补益气、血、阴、阳。

   根据疼痛的特点,中医认为痛有风痛、寒痛、湿痛、热(火)痛、结痛、气痛、瘀痛、食痛、饮痛、虫痛、虚痛、劳倦痛等,各类型疼痛可单独或夹杂出现。按疼痛的表现,可分为酸痛、重痛、胀痛、满(痞)痛、缓痛、掣痛、扭痛、引痛、刺痛、冷痛、热痛、走痛、肿痛;按疼痛的程度有微痛、小痛、隐痛、急痛、痛甚和苦痛;按疼痛的时间分为卒痛、时痛、乍痛、痛甚不休。

   常见的几种疼痛表现:

   1.气滞疼痛:多见脘腹、胁肋胀痛,攻窜不定,并常伴有胸闷、嗳气等症状,嗳气或矢气得舒,且与精神因素有关, 常可因精神刺激而发作加重。此类疼痛以行气止痛为治则, 若疼痛属于肝郁气滞者,可考虑选用具有疏肝行气止痛的药物, 如香附、青皮、佛手、荔枝核、川楝子、郁金等,在家庭中可用佛手泡水饮;若脾胃气滞作痛者,可考虑选用木香、枳壳、沉香等;若疼痛是因肺气壅滞所致者, 则又可选用具有宣畅肺气而止痛的药物, 如瓜蒌、乌药等。

   2.外邪致痛:①风邪致痛:表现为周身关节、肌肉游走性疼痛,此类疼痛以祛风止痛为治, 可使用具有祛风止痛的药物, 如防风、威灵仙、徐长卿、白花蛇等。②寒邪致痛:表现为手足厥逆,喜温喜按,绵绵不断, 日久不愈, 可选用具有散寒止痛的药物, 如附子、肉桂、细辛、羌活、独活、五加皮、狗脊等。③火热致痛:表现为患部红肿热痛, 如疮疡肿毒证之疼痛, 痛处手不可触,并可伴有口渴发热, 可使用清热祛风通络的药物, 如桑枝、秦艽、忍冬藤、夜交藤、络石藤等。

   3.血瘀疼痛:表现为痛处固定不移, 痛如针刺, 夜间痛甚。此类疼痛当治以活血化瘀,多使用具有活血化瘀的药物, 如川芎、玄胡索、郁金、乳香、没药、红花、三七等化瘀药物。若久瘀致痛,邪气入络, 筋脉拘急,则使用具有通络止痛的药物,如穿山甲、水蛭等。

   4.虚性疼痛:表现为痛势绵绵,酸软无力,喜温喜按。血虚津液不足, 筋脉失养, 可见脘腹拘急作痛, 肢体麻木疼痛等,为“不荣则痛”,选用补血柔肝止痛的药物,如白芍、当归、鸡血藤、饴糖、甘草等。若因肾虚所致,选用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的杜仲、续断、鹿茸、巴戟天、淫羊藿等。

   疼痛不是一个单独的疾病, 而是多种疾病的一个常见症状,正所谓“十病九痛” 。针对疼痛选用具有止痛作用的药物还只是一个治标的手段,所以中医在临床上遇到疼痛仍须按治病必求其本的原则加以治疗,而有些疾病必须用治本除因的方法方可达到目的,例如虫积、伤食性疼痛就要分别用杀虫、消食药,虫去食消疼痛自止。要从根本上解决疼痛而不是将单纯止痛做为终极目的。

 

   【一用就灵】

    1.头痛:将荞麦、蔓荆子等分研末,以烧酒调敷太阳穴。

    2.痔疮肿痛:陈年风干橙子,放置桶内烧烟熏肛门。

    3.痛经:生山楂30g加红糖煎水,分次热服。

    4.胃痛:玫瑰花15g ,蜜枣15g 以滚开水频服。

    5.劳伤腰痛:艾叶20g,炒黄的蟹壳500g,浸白酒,3日后用酒涂腰部,1日2~3次。

 

 

 


杏香一脉是岭南 2014-07-07 11:18:12

[新一篇] 眾口來言:人為什么會生病?

[舊一篇] 詞里藏醫2:十指連心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