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美学50年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1 — 4721(2000)04—0005—08
  在21世纪来临的时刻,回忆一下新中国美学走过的历程,展望它的未来,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情。总的看来,建国50年以来我国美学研究走过的道路是曲折的、艰辛的,但取得的成果却是丰硕的、巨大的。特别是美学作为一门比较年轻的学科,与其他传统学科相比较,其成就显得更加引人注意。
      一
  新中国美学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建国以后至“文化大革命”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围绕着对朱光潜先生美学思想的讨论形成了四个学派,这四个学派以对美的本质问题的不同回答为标志,而奠定了各自的理论基础。吕荧先生提出美是主观说。蔡仪先生坚持美在自然、美在客观、美是典型说。朱光潜先生对过去美是主观心灵创造的唯心观点作了自我批评之后,提出了主客观统一说。他认为美不单纯地在客观的物上,也不单纯地在主观的心灵中,而是在主客观统一的“物的形象”上。李泽厚则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运用到美学中来,认为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美是社会的,也是客观的。这四种观点当然有唯物与唯心之分,也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之别,相互之间进行过激烈的辩难和论战,同时相互之间也在不同程度地吸取和融合。如朱光潜先生在讨论中日益重视劳动实践在美学和艺术中的重大作用,他所说的主客观统一,有时实指主、客体在劳动实践中的统一,这便和李泽厚的实践观点相靠近。而李泽厚也日益强调审美意识、审美心理的作用,他把美的本质和审美对象分开,认为前者与审美意识无关,而审美对象却以审美心理、审美意识等主观因素为中介。这似乎也受到朱光潜先生重视审美主观作用的影响。总之,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初期的这场美学大讨论,主流是健康的、有益的,奠定了新中国美学研究的基础。除了对美的本质问题作抽象的哲学思辨之外,美学界还讨论过美学对象问题、美学与艺术实践和现实生活的关系问题,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的平衡与不平衡的规律问题等。这些讨论不但有利于美学理论的探索,而且对艺术发展,乃至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都产生了或大或小的积极作用。
  还应该进一步指出,50年代的这场美学大讨论,是在建国后急需扫除旧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确立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主导地位的历史大背景中出现的,因此带有相当强烈的意识形态性和政治倾向性。黄药眠先生批评朱光潜先生的文章,题目是《论食利者的美学》,从这阶级色彩鲜明的标题,即可窥见一斑。当然,这场讨论在全国范围内促进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也促进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指导地位的确立。当时出现了一个很令人注意的现象,即争论的各方都说自己是马克思主义的,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蔡仪自称是彻底的唯物论者,他批评朱光潜的美学是唯心的;朱光潜在检讨了解放前观点的错误之后,也说自己掌握了辩证唯物主义,并指责蔡仪是“见物不见人”机械唯物主义。而李泽厚则既批评朱光潜的主观唯心论,又指责蔡仪形而上学的唯物论,宣称只有运用实践观于美学的,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者。总之,大家都以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作为讨论的标准,作为美学的指导思想,这既适应了革命的时代需要,同时又为美学奠定了哲学理论根基,其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但因为讨论的注意点,是在哲学上划分谁是唯心的,谁是唯物的?谁是机械的,谁是辩证的?因而虽讨论的是美的本质问题,但对美的独特本质却未认真集中地予以研究。美在主观,美在客观,美是主客观的统一,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都基本上是哲学命题,而不是美学命题。即使说美在客观、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在哲学上是可取的,它也未能回答出美的独特本质。因为“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解决的是人在劳动实践中自我生成的问题,在这个意义上,不仅美的问题,真的认识问题,善的判断问题,也都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之后的结果,这样何以区分真、善、美?何以有美的独特本质?因此这场大讨论从美学学科本身来说,其建设性是不足的,尚缺乏对美学规律本身的研究和探讨。
      二
  十年动乱,美学遭受了巨大的摧残。这里几乎是一块禁地,无人敢谈一个“美”字,但是部分同志还在苦闷中默默地探索着,在痛苦中坚毅地追求着,而姚文元的实用主义美学、唯心的形而上学的经验主义美学却曾猖獗一时。直到粉碎“四人帮”,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人们解放了思想,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在“双百”方针鼓舞下,迎来了一个美学研究大发展、大繁荣的春天。这是新中国美学发展的第二个阶段,也是新中国美学发展最重要、最辉煌的时期。这个阶段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美学队伍空前的发展和壮大
  50年代到60年代初美学大讨论时,写文章参加讨论的不过数十人,当时只有北大、人大设有美学教研室,只有北大、人大、山大等少数几个学校开设过美学课,全国没有一个专门的美学刊物。当然,这与建国前只有寥寥几个人研究美学的状况相比,已有很大发展,但若与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相比,差距还是不小的。粉碎“四人帮”之后,美学队伍有了空前的壮大。据初步统计, 目前仅在高校任教的美学教师已近600人左右,各校几乎普遍开设了美学课,不少高校和科研单位招收了美学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中国社科院、上海社科院、山东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先后成立了美学研究所(室),积极开展美学理论的研究工作。美学书刊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如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美学研究室的《美学》、中国社科院文学所文艺理论室的《美学论丛》、湖南的《美育》、山大和广西师大的《东方审美文化研究》等。上海新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朱光潜、蔡仪、李泽厚、吕荧等的美学文集,人民出版社出了王朝闻主编的《美学概论》,还有不少同志出版了自己的美学专着。如蒋孔阳的《美学新论》,李泽厚的《美学三书》,周来祥的《论美是和谐》、《再论美是和谐》、《古代的美、近代的美、现代的美》,杨辛、甘霖的《美学原理》等。随着美学队伍的空前发展,中华全国美学学会1980年5月在昆明成立,并已召开过5届年会,全国各省市也大都成立了美学学会,进行了更为广泛、更为深入的美学研究和普及活动。特别是青年人对美学有更强烈的爱好和兴趣,他们已成立了青年美学研究会,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美学青年,他们将日益成为美学活动的主要力量,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场美学热已席卷中国大地,整体来说一个研究美学的高潮正在新中国兴起,尽管从某个短的阶段看,美学研究似乎处于低潮。
    (二)美学理论创造性的研究与深化
  改革开放以来,美学研究的重大成就之一,首先表现在对一些美学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的深化上,这些基本理论问题主要是美学研究的对象,美的本质和审美意识的特征等。
  关于美学研究的对象,“文化大革命”以前已形成三派意见,一派认为美学是研究美和美的规律的科学;一派认为美学是研究艺术的本质、特征和一般规律的科学,美学就是艺术学;还有一派认为美学是研究审美关系的科学,美学以审美关系为轴心把美、审美和艺术辩证地统一起来,并以艺术研究为中心。“文化大革命”后,美学对象的研究有三方面的深化。一是有的同志提出了一种新的意见,认为美学是以美感经验为中心,把美和艺术结合起来研究,美学应由美的哲学、审美心理学和艺术社会学三部分构成。一是审美关系说有所深化。这派在与认识关系、伦理实践关系的联系和区别中,对美学的对象作了历史的考查,认为美学的对象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历史的发展的。古代的美学是偏于客观研究的美的哲学,近代美学是偏于主体研究的审美心理学(个体主体)和艺术社会学(社会主体),现代马克思主义的美学则应以审美关系为中心,把主体和客体的研究、美、审美和艺术的研究、哲学的、心理学的、伦理学的、社会学的研究高度辩证地综合起来。
  关于美的本质问题,“文革”前已形成了四种说法,即主观说、客观说、主客观统一说和社会性与客观性统一说,近几年也有显着的深化和发展。(1)围绕着实践美学的哲学基础问题, 进行了新的探索和讨论;(2)实践派美学在讨论中也有长足的发展。 有的提出了美是“自由的形式”说,对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观点,作了更深入更充分的发挥。他们认为,所谓自然的人化,从根本上说就是经由社会实践而达到规律与目的统一,从而使自然和人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所谓人的对象化从根本上说就是人的自由自觉的特性对象化于物中,从而成为人对对象的占有。这两者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两个方面都归结到“自由”。在这个基础上,才有自由的形式的产生,才有美的产生。在这个基础上,自然界才成为人的作品和人的现实,人才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实现自己、观照自己,从而产生对自由的形式的愉悦感。(3 )有的提出了美是和谐说。和谐说有两个特点,一个特点是认为美不单纯在客体,也不单纯在主体,而是在主体和客体,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相互对应所形成的审美关系中,或者说美是由审美关系所规定的对象性属性。这种观点吸取了四派的某些合理因素,而又不同于四家学说。从其美不单纯在客体说,它不同于美在自然说和美在社会说;从其美不单纯在主体说,它不同于美的主观意识说。从它的审美关系是一种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之间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关系说,也不同于主客观在意识中的统一说。其第二特征是认为这种审美关系不同于认识关系和伦理实践关系,这三种人与对象的关系虽然都是自由的关系,但认识关系、伦理实践的关系都涉及到客体对象本身,而审美关系中的对象,本质上却是人自身(经过劳动实践而产生的对象化),是人与自身的关系(主要不是人与对象客体本身的关系),因而这种关系是最和谐最自由的。(4)有的提出了生命说,认为美是生命的表现。 这一观点尚未形成严整的理论系统,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论证。从这些情况看美的本质的讨论出现了两个特点,一是由哲学意识形态的讨论深入到美的独特本质的探索,这是美学规律研究的真正开始,是美学学科建设长足发展的时期。二是随着朱光潜、蔡仪、吕荧等老一辈的相继去世,随着美学探讨的发展,美坛上也由老四派发展为自由说、和谐说、生命说等新三派。
  关于审美感受和审美意识的研究,“文化大革命”前已有同志对美感的矛盾二重性作过比较深入的分析,目前,心理学美学有更大的发展,美学界正在借助心理学的成果,对审美感受问题作细致的解剖。这方面已出版了滕守尧的《审美心理描述》、童庆炳的《现代心理美学》、彭立勋的《美感心理研究》等。有的在对感知(表象)、理解、情感、想象等四种心理的、认识的元素的分析中,探索审美感受的心理特征,并在这四种元素的不同比例、不同组合的结构关系中,具体地探索和研究各种美感类型,有的对艺术家、接受者、批评家的审美心理作了广泛系统的探索。随着心理学的日益发展,这方面研究正在取得越来越引人注目的成就。
    (三)美学研究领域的开拓和扩大
  美学研究的成果,不但表现在原有问题的深入上,而且表现在美学研究领域的开拓和扩大上。文艺美学、艺术部门美学、中国古典美学、西方现代后现代美学、比较美学等新的学科、新的领域,在拓荒中已取得可喜的成就。
  关于文艺美学的研究,比起陷入抽象思辨的美的哲学来,更为强烈、更为广泛地引起人们的兴趣。这方面已出版了周来祥的《文学艺术的审美特征与美学规律》、胡经之的《文艺美学》、杜书瀛的《文艺美学原理》等,这些论着一方面在探讨和确定自己的研究对象和范围,一方面对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独特本质问题,作了较为集中的探讨。过去对艺术本质的研究主要是社会学和认识论的,根据后者得出的结论认为艺术是一种形象地反映现实、认识现实的形式。目前,文艺美学正在这种研究的基础上,对艺术的审美本质作进一步的探索。有的人认为,艺术以情感为中介,艺术主要不是认识。有的提出艺术是情感思维,而不是形象思维。有的对艺术作认识论、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系统论的综合研究,认为艺术是认识,也不只是认识,艺术是情感,又不只是情感,而是情感与认识,心理形式和认识内容的统一,是感性与理性、有目的的与无目的的、自由与必然的直接统一,因而它介于理性认识和伦理实践之间,是审美的自由的第三王国。随着文艺美学研究的深入,各艺术部门美学也繁荣起来,目前,对戏曲、书法、写意画、古典园林建筑、音乐、舞蹈、雕塑、电影、电视等艺术形式独特的本质和特殊规律的研究,较前都更为深刻、细微和准确。
  关于中国古代美学的研究,随着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的伟大任务的提出,随着西方对中国古典美学研究兴趣的日益增高,对中国古典美学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中国古典美学是一座巨大的宝库,“文化大革命”前,基本上没有从美学的角度进行研究。这方面的基础虽然很薄弱,但也已取得可观的成果。若与传统的、实力雄厚的其他中国古典文化研究领域相比,它研究的创造性和科学性,已足以引起人们的注意。中国古典美学的研究正在三个方面展开,一方面是美学资料的搜集、整理;一方面是对中国古典美学作总体的宏观研究,作史的发展的考察。李泽厚出版了《美的历程》,他同刘纲纪主编的《中国美学史》第一、二卷已问世。周来祥出版了《论中国古典美学》、《中国美学主潮》(主编)。敏泽出版了《中国美学史》。叶朗出版了《中国美学史大纲》。聂振斌则着重研究和出版了《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目前,美学界还特别探讨了中国古典美学的性质、特点、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它发展的阶段性和历史分期等重大问题。有的从与西方美学的比较中,提出中国古典美学是偏于表现的美学,它特别发展了意境、韵味的理论,而西方美学是偏于再现的美学,它特别贡献了形象、典型的理论;中国古典美学是偏于美、善结合的伦理学和心理学的美学,西方美学是偏于美、真统一的哲学认识论的美学;中国古典美学在理论形态上更带经验性和直观性,在感性形态中蕴藏着深刻的理性主义精神;西方美学更具有分析性和系统性,但它在解剖中所阐明的美学规律,在某些方面反而不如中国古典美学在直观、顿悟中所捕捉的审美规律来得更为生动、更为准确、更为精彩。这种对中国古典美学独特规律的探讨,正在各方面进一步展开。这种研究也可能导致对整个中国古典文化面貌的再探讨、再认识、再评价,其前景正未可估量。对中国古典美学家和美学专着的微观研究,是这个研究的第三方面。目前对《易经》、孔子、孟子、老庄、公孙尼子(《乐记》)、刘勰、司空图、严羽、苏轼、金圣叹、叶燮、李渔、王国维、鲁迅(前期)的研究正在深入。微观和宏观的研究正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着。
  关于比较美学和西方美学的研究,“文化大革命”前,朱光潜先生已出版了他的《西方美学史》(上、下)。粉碎“四人帮”之后,西方美学的研究也有新的发展,汝信的《西方美学史论丛》(正、续编)、蒋孔阳、朱立元主编的《西方美学运史》、周来祥主编的《西方美学主潮》等都是西方美学研究的新收获。可以说“文革”前基本上是西方康德、黑格尔以前美学的研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特别是1985年以后,西方现当代美学着作被大量地翻译和介绍过来。先是叔本华、尼采、萨特的哲学和美学,接着把西方20世纪现代美学的各种流派走马灯式地推到读者面前。如苏珊·朗格的《情感和形式》、克莱夫·贝尔的《艺术原理》、托马斯·门罗的《走向科学的美学》、鲁道夫·阿恩海姆的《艺术与视知觉》等。还相继出版了新批评、结构主义、符号学、阐释学、接受美学、现象学美学的论文选集。自80年代后期,特别是90年代以来,后现代主义美学和艺术也开始被引进中国。先是美国杜克大学弗·杰姆逊教授来华的讲演录《后现代主义文化与文化理论》的出版,接着北京大学又翻译出版了《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一书。全国许多报刊先后发表了有关后现代主义的论文和笔谈,有的举办了专题讨论会。1993年,弗·杰姆逊教授再次来华,访问了京、沪等地的大学与科研机构,发表了多次关于后现代主义的讲演,进一步引起人们的关注。这些美学论着的引进,使人们开了眼界,启发了思维;但由于对这些美学论着还缺乏系统深入的批判研究,缺乏与中国传统的美学精神和现实实践需要的结合,因此需在引进之后,作进一步的反思和探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比较美学的兴起,通过东西方美学和艺术的比较,来揭示审美活动的共同规律和东西方独特的民族特色。这方面已出版了马奇的《中西美学思想比较研究》、周来祥与陈炎的《中西美学比较大纲》等。后者从美学形态论、审美理想论、审美本质论、艺术特征论等四个方面,按照古代、近代、现代不同的历史时期,作了历史的、全面的系统的比较研究。这些成果引起了西方美学家的关注,意大利美学学会主席玛其诺邀请周来祥撰写《今日中国之比较美学》,在意大利出版,系统地介绍了他们关于东西方美学比较研究的观点。目前这种比较研究正在广泛开展,既有东西方美学和艺术的总体比较,也有某个艺术类型(如中国戏曲和西方话剧的比较、中国画和西方画的比较,东方和西方悲剧观的比较)和美学家之间的比较(如孔子和柏拉图或亚里士多德的比较)以及东西方不同的范畴与概念的比较(如和谐美的比较、崇高和壮美、意境与典型、再现与表现、灵感与兴会、想象与神思的比较)等。比较是认识的好方法,通过比较,审美活动的一般规律和中国古典美学的特殊规律,就显得更加清楚、更加鲜明。
  还应该提到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存也在日趋审美化,或者说人们在要求艺术化的生存,审美化的生存。适应这一需要,审美文化、美育、环境美学、技术美学、服饰美学……等也蓬勃地发展起来,并成立了审美文化研究会、技术美学研究会、美育研究会,其前途正未可限量。纵观80年代以来的美学,可以说美学的各分支学科都不同程度地成长起来了,其规模之浩大、学科之齐全、理论之独特和创造之丰富都是前所未有的。阎国忠在《美学百年》总序中对此曾作了概括,他指出:“中国需要美学,而且百年来已建构和发展了自己的美学。从王国维的以‘境界’为核心概念的美学,到宗白华、朱光潜、吕荧等的以美感态度或美感经验为核心概念的美学,蔡仪的以典型为核心概念的美学,到李泽厚、蒋孔阳等的以‘实践’为基础概念的美学,再到周来祥的以‘和谐’为核心概念的美学及另一些人主张的‘生命’或‘存在’为基础概念的美学,中国美学至少已形成了六、七种模式,且各有其独特的贡献”〔1〕。 这里展示的中国美学百年来的理论模式和理论贡献,使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出新中国美学50年来的重大创造和辉煌成就。
      三
  新纪世的钟声已经敲响,瞻望一下美学的未来,其任务是艰巨的,其前景是美好的、诱人的,将一方面使我们感到责任重大,一方面又会受到巨大鼓舞。
  1.21世纪将是美学大发展的世纪,时代对美学提出了挑战,也给美学发展以巨大的机遇。马克思曾指出,社会分工一方面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一方面又带来人的片面发展,把人限定在特定的领域内。西方工业社会的发展,在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曾把人异化为机器的奴隶。在科技理性高度发展的同时,却带来严重的精神危机。尼采喊出“上帝死了”,现在则是“人也死了”,人像漂泊的游子,无家可归,找不到自己的精神家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科技蓬勃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空前提高,但某些道德沦丧、情感退化、信仰危机的现象,也不能不引起我们极大的关注。21世纪将是一个知识经济的世纪,现代科技将更高更快地向前推进,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在此情况下,必须同时发展侧重感性、情感的现代美学和艺术,以制衡人和社会的片面发展,以防止历史主义和伦理人文精神的二律背反。时代需要我们,必须大力深入美学研究,必须创建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体系,推动社会主义艺术和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审美实践的健康持久的发展,以培养感性与理性、心灵和肉体全面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以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全面和谐发展的新时代的早日到来。有人说80年代的美学热已退潮了,90年代美学走进了低谷。从表面上看似有道理,但实际上是赶时髦者退潮了,而执着于美学事业者却是更踏实更深入了。仔细阅读一下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版的一些美学论着,其理论之创造,其系统之严谨,其学术水平之升高,都说明我们的美学更成熟、更有中国特色了。时代为美学的发展创造了时机,我们要紧紧地抓住这一时机,创造出无愧于我们时代的美学和艺术。
  2.美学需要大发展,美学理论需要大创新,大创造,但如何才能大发展,如何才能大创造?这里关键的问题之一,是思维模式问题,是研究方法问题。思维模式、研究方法是不断发展的,历史上相继出现了古代素朴的辩证思维、近代的形而上学和现代自觉的辩证思维。当思维模式没有突破时,美学就很难有大的超越。正是康德二律背反的形而上学思维,突破了古代的素朴辩证法,才使他突破古典的和谐,提出近代对立的崇高,真正结束了古典美学时代,开创了近代美学。中国的情况也如此,正是王国维汲取了西方近代的哲学思维方法,才突破我国直观的古代辩证思维,才提出富于崇高精神的美学思想和深刻的悲剧观念,从而成为我国由古典美学向近代美学转折的第一人。马克思主义自觉的辩证思维是当今世界上最高水平的思维方法,现代自然科学所提出的老三论、新三论,特别是系统论,丰富和发展了辩证思维,但它们还未能提出和形成一种根本不同于辩证思维的新的思维模式,它们还未为我们描绘出另一幅全面系统的世界图景。我们要不断汲取世界上一切有益的思维方法,坚持和发展辩证思维,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适应时代需要的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有人说,西方在尼采之后,已日益走向反理性,早已抛弃了辩证思维,我们不应来倡导这种过时的东西。西方之所以反理性,也可能有其合理的因素,因为理性已发展到极端,暴露了它的弱点和局限。理性并非万能,感性也有其重要价值,从这个角度看,反理性自然有其必然性。但若推翻了理性的朝廷,换上感性来当皇帝,其后果的严重性,已由当今的西方文化危机作了验证。而我们的现实则是缺乏理性思维,中国人的头脑长期处于古典的素朴辩证,沉浸于直观体味中做学问,突破的难度相当大;也有的局限于形而上学思维,仍然在先归纳后演绎、先分析后综合中搞科研。这些方法自然也有它的长处和特点,有它的贡献,但作为现代水平的思维模式已远远不够了,中国更迫切地需要理性思维,需要全面认识世界、掌握世界的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维。当然作为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也要把西方当今实证的方法,和我国传统的直观体悟的思维特点吸收、融合起来,使它更现代、更科学、更有特色。只有这样我们的现代美学才可能大发展、大创造,才有可能在新的世纪登上世界美学的高峰。
  3.近代以来,西方的美学理论不断输入我国,我们似乎一直处于被动的接受的地位,21世纪也可能出现一个转机,中国美学将走向世界,将在国际美坛大展其光辉和异彩。1994年国际美学学会主席来山东大学讲学访问时,曾说中国人对西方的了解,远胜于西方人对中国的了解。但中国美学很有特色,应该介绍到西方去,并当即决定将《中国美学主潮》译为英文,由他在美国出版。当然中国人对西方了解得比较多,是由于近代以来中国在向西方寻找自己的救国之路,是时代需要的结果。20世纪西方的精神危机日益严重,他们正在把目光转向东方,企求在东方文明中找到一个精神的家园。这种需要在西方已被自觉地意识到,在第14届国际美学大会上,有些国际美学名家明确指出:世界美学不能没有中国美学,没有中国美学世界美学只有一半,称不上是世界美学。的确,中国美学和西方美学作为世界上源远流长的两大美学体系,前者侧重人与人的和谐,后者侧重人与神的和谐;前者侧重相辅相成的阴柔之美,后者侧重严肃矛盾的阳刚之美;前者侧重艺术的言志缘情、境界创造和意韵品味,以提升人的心灵和品格,后者艺术更重模仿再现、典型塑造和认识判断,以作“生活的教科书”;前者更侧重美善相合,后者更侧重美真统一。假若把两者融和起来,将对再现与表现,典型与意境,理性与情感,真、善与美的高度统一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也将对人类提供一个感性和理性、灵魂与躯体全面平衡发展的理想模式,营造一个人世间和谐美满、道德理想高尚的精神家园。不但传统美学要走向世界,现当代美学也可以走向世界。我们只有拿出自己创造性的独特成果,才能走向世界,立足于世界美学之林。前几年布洛克教授在美国主编出版了《现当代中国美学文选》,在序言中他不承认有些论着是“中国的美学”,而认为是“西方美学在中国”,这一点曾使我们很受刺激,但也提醒我们只有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学,才能被人家首肯。中国现当代美学经过百年来对西方美学的吸收融和,经过对传统美学的反思与弘扬,经过对现当代审美活动的辩证思维,已结出了丰硕的成果,我们不应骄傲自满,但也不要妄自菲薄,我们应满怀信心地实事求是地把中国美学全面推向世界。一个中西方美学相互融合、共生共荣、全面发展的真正全人类全世界美学的新世纪就要来临了,让我们走向这个新世纪;拥抱这个新世纪!
  收稿日期:2000—03—26
文史哲L济南5~12B7美学周来祥20002000新中国美学50年来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建国后至“文革”为第一阶段,这一时期通过美学大讨论形成了四派学说,为以后的美学研究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以来进入第二阶段,这是中国美学的收获季节,美学队伍空前壮大,美学领域不断拓宽,美学理论也有了创造性的突破:由原来的“老四派”发展为自由说、和谐说、生命说等“新三派”,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未来的21世纪,应该是中国美学大繁荣、大发展的时代。它将负载着东方文化的古老传统,以开放的心态走向世界。中国/美学周来祥,山东大学 美学研究所,山东 济南 250100  周来祥(1929— ),男,山东高青人,山东大学美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作者:文史哲L济南5~12B7美学周来祥20002000新中国美学50年来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建国后至“文革”为第一阶段,这一时期通过美学大讨论形成了四派学说,为以后的美学研究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以来进入第二阶段,这是中国美学的收获季节,美学队伍空前壮大,美学领域不断拓宽,美学理论也有了创造性的突破:由原来的“老四派”发展为自由说、和谐说、生命说等“新三派”,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未来的21世纪,应该是中国美学大繁荣、大发展的时代。它将负载着东方文化的古老传统,以开放的心态走向世界。中国/美学

网载 2013-09-10 21:57:49

[新一篇] 新世紀體育的“以人為本”觀

[舊一篇] 新中國道德建設的回顧與展望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