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深港合作” 促进“两个转变”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深圳大学特区台港澳经济研究所副教授 王培元)
  从经济运行机制上讲的深港合作就是在“九七”香港回归后,两地的劳动力、商品和资本自由流动,实现经济的一体化。
  1、如果说15年来深圳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那么,面临中国全方位改革开放格局的形成以及世界经济发展的挑战,提出并实施深港经济一体化战略,无疑是将深圳的经济体制、经济运行机制和经济活动完全纳入到市场经济和国际经济的轨道上。
  站在21世纪的高度,综合考虑中国“复关”和“九七”香港回归等因素,深港合作就是将把深圳造就成中国内地的“第一个香港”。这将为中国的进一步改革开放树立新的里程碑,其深远意义和影响远远超过了深港经济合作本身。
  2、15年来,香港借助于深圳的开放发展,顺利地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北转移,完成了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经济进入了后工业化发展时期;在此之间,深圳依靠中央的政策和自身的努力,借助于香港的资本技术和信息,一跃而进入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工业化时期,城市综合实力名列全国前茅。鉴于香港地域狭小,高新技术产业薄弱,港口吞吐量趋于饱和等“瓶颈”因素的制约;鉴于深圳的现状和未来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市场取向、基础设施建设、资本需求状况,以及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选择等等状况,深港两地必须加强合作。深港合作是深港两地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但这种选择不是以往的简单互补合作,而是经济上最高层次的一体化合作。
  3、深港合作的过程就是深圳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深港合作促进深圳的“两个转变”,深圳实现“两个转变”会使深港合作得更快更好。第二次创业目标的实现取决于深港合作和“两个转变”的实现程度,第二次创业的目标结果就是实现深港合作和“两个转变”,而深港合作和“两个转变”又是第二次创业的条件和手段。
  深港合作是一项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涉及到法律、政策、体制和行政效率等软件机制条件,还涉及到基础设施等硬件基础条件。实现深港合作,必须采取多项措施对策,其中最主要的是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市场制度和行政效率机等软件体系,这是深港合作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其中包括:中央政府赋予深圳特区某些自由港的特殊政策,建立健全与香港经济运行机制和法制相适应的法规体系。目前,首要的是对外商、外国公民和港商、港人实行国民待遇,取消对某些产业行业的投资经营限制,允许外商投资经营各类产业并开放所有市场;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按照经济水平、体改进程、人口比例并借鉴国际经验确定公务员数量,设置行政机构,提高行政效率。加强反腐败立法,加大执法力度,确保政府机构的公正廉洁。
  二是重点研究规划深港金融合作,这是整个经济合作的关键。一方面,国际区域间的经济一体化,是以金融一体化作为条件手段。另一方面,深圳未来的发展,需要巨额资金,必须依靠国际金融市场筹措。虽然深港金融合作比其它产业合作困难更多,但深圳金融业比较发达,市场化程度较高;同时,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一直面临着新加坡、台湾的竞争和挑战。深港两地金融业只有加强合作,才能确保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立于不败之地。
  深港金融合作包括金融方式、货币流通和金融市场三方面的合作。在货币流通合作方面,人民币可先在特区自由兑换,按先居民、再企业、后机构的顺序过渡,最终实现双币双向自由流通。
  三是率先进行深港产业合作,这是整个经济合作的主要内容。深港产业合作总的思路应该是:首先实现基础产业的合作,香港港口的吞吐量已趋于饱和,而深圳某些港口只达到设计能力的四分之一,口岸交通堵塞已成深港两地的一大难题。因此,合作的当务之急是实现港口、交通运输等基础产业的一体化;其次是深港两地应该协调制定高科技产业发展战略,加深科技产品开发应用推广的合作,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第三是加强两地贸易、信息和旅游业的合作,促使深圳成为香港第三产业北移的第一阶梯,最终将深港经济关系由现在的“前店后厂”互补型转变成互补——竞争——体型。*
  
  
  
深圳特区报1⒂F14特区与开发区经济王培元19961996 作者:深圳特区报1⒂F14特区与开发区经济王培元19961996

网载 2013-09-10 21:43:27

[新一篇] 寶寶的需求,你滿足了嗎

[舊一篇] 實現兩個轉變激活國企生機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