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民族精神及其成因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一、印度民族精神的内容和特质
  印度的民族精神是指印度各民族在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共性和主导意义的维系各民族存在和推动各民族发展的共同心理素质。
  (一)虔诚自信、不畏磨难、强而不暴、崇尚和谐是印度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1、虔诚自信。虔诚,是指虔敬、诚敬、恭敬而富有诚意,它可以具体化为对信仰的笃信与敬肃,对事业的忠诚与执着,对人的真诚与谦恭。自信体现人类对自我的认知态度,自信就是相信自己,自信是自信心、自豪感、自强精神、自立意识产生的条件,自信反映实践主体征服和改造自然,改变现实、改造社会、创造未来的主动态度和行为取向。对事业的忠诚与执着融会自信的态度就会推动事业的进步,对目标的笃信并融会自信精神就会激励发展,对人的真诚与谦恭并融会自信就会赢得尊重,提升亲和力,密切人际关系。虔诚与自信是印度社会发展推动力的源泉,是印度社会所共同认可的聚合力的源泉。
  2、不畏磨难。印度民族经历了诸多磨难,表现出十足的韧性。在历史上,印度比中国更多次地被游牧民族所统治,阿拉伯人、土耳其人、鞑靼人和莫卧儿人都曾经相继侵入印度,在饱受侵略的苦楚后,印度民族用自己高于征服者的文明征服了“外来者”,印度传统文化得以沿袭。在经历英国近200年的殖民统治之后,即使在英语几乎替代母语的情况下,印度的文化传统仍然被完整地保存下来,在很大程度上,这得益于印度人不畏磨难的民族精神。
  不畏磨难的民族精神源于印度浓郁的宗教文化,源于重精神轻物质的价值观,源于磨砺性的苦感修行等体验。不畏磨难是印度民族存在和发展的可持续性源泉。
  3、强而不暴。强而不暴,是印度民族对自己发展方式的选择。强国情结贯穿于印度民族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的辉煌使印度民族生成了自己的大国情结和强国情结。在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中,印度国民大会党以甘地主义为印度民族的精神武器,领导各族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大大提高了印度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建国意识以及长期蛰伏的强国情结被激活。1947年印度独立之后,印度的强国情结进一步发展,尼赫鲁提出印度不仅是独立的、完整的,而且要走到世界的前列,成为“有声有色的大国”,决不做二流的国家,① 尤其要成为亚洲的中心国家。② 为了跻身世界事务,争当一流大国,实现自己的大国战略,印度还首先在外交上提出了不结盟战略。不结盟政策,就是印度想游离于美苏两大集团之外,目的在于建立第三种力量,为其大国战略服务。③ 时至今日,印度军事力量、核威慑力量的提高,乃至软件业的异军突起,无不伴随着强国情结和强国发展的需要。
  在实现强国目标的过程中,选择“非暴力”的和平方式与途径无疑是正确的。这里所说的“非暴力”,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甘地主义中的非暴力学说,而是特指非暴力学说所体现出来的和平主旨,意指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冲突与争端,引导国家走和平崛起之路。甘地主义中的非暴力学说是为印度民族解放斗争而提出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较大的应用价值。当时的印度宗教极为盛行,而民众缺乏政治斗争觉悟、民族意识低迷、社会格局四分五裂,甘地及其领导的国民大会党只有化真理为神,把印度各种各样的宗教信仰“众神归一”,把宗教的神与现实中的理想揉和在一起,用人民大众熟悉、了解的语言和形式,才能唤起人们在真理的旗帜下不分种族、宗教、教派、种姓团结起来。在实现了民族团结和民族力量的聚合之后,便发动了广泛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非暴力学说不仅适应了当时印度人民被剥夺了武装、并一直受宗教成见麻痹的现实,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被披着议会民主制外衣的殖民者所接受。非暴力学说达到了发动群众,同时又把群众运动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的目的,在印度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运动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剔除非暴力学说中的宗教精神和革命消极性的一面,其蕴含的和平理念和反对暴力的宗旨便是印度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4、崇尚和谐。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印度各族人民一直崇尚的社会发展状态。从主流来看,印度各民族都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崇尚和谐的动机更多地源自于印度人“万物有灵,万物平等,万物轮回”的信仰。“印度人强调个人与宇宙之间的和谐”,“对于他们来说,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伟大的事实”。④ 宗教是绝大多数印度人精神生活的中心,宗教信仰中所主张的仁爱、平和与超脱已经内化为引导印度人行为的主导意识,已经世俗化为社会生活中的伦理准则。绝大多数印度人善待动物,奉行人与自然的和谐;绝大多数印度人平和待人,践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绝大多数印度人宽容处世,追求整个社会的和谐。和谐,是维系印度社会成为整体的粘合剂。
  (二)印度民族精神的特质表现为浓厚的主体性和显着的稳定性。主体性是指认识和行为的自我性和自主性。主体性强调的是“自我作主”,而非“他人作主”,往往表现为很强的个体性。很多印度人在精神世界感到自足而骄傲,他们注重个人的修行和精神体验;他们注重主观感受,相信经历苦难能够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他们相信自己的忍耐和宽容不仅能够化解与他人的矛盾,甚至能够战胜敌人;他们认为善待动物和弱者就是善待自己;他们认为自己如何做很重要,强调自我,强调个体。这种主体性还表现在行为约束上的自觉、自愿、自律,而非服从、被迫、他律。从这个意义上看,印度民族精神更像是多个民族成员相同个体精神的累加,是一种民众精神。
  印度民族精神具有显着的稳定性,在民族精神的发展变化过程中,没有大的跳跃和内容上的明显变动。这是因为:一方面,重精神体验轻物质追求的价值观使个人和社会变得传统与保守,即使是今天的印度也是“开放的社会,封闭的心态”;⑤ 另一方面,“文化自足观”令印度人坚信自己的文化遗产、历史传统、人生哲学乃至行为方式都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唯继承足矣,印度历史上从未发生过彻底革新的文化运动。可以断言,没有民族文化的自觉,没有印度民族精神存在和发展条件的变化,印度民族精神的稳定性就会保持下去。
  二、印度民族精神及其特质成因
  印度民族精神及其特质的形成主要是由印度的哲学、文化传统和政治整合等因素所决定的。
  (一)哲学对印度民族精神的规约。理解印度的民族精神首先必须要理解印度的哲学,是哲学所决定的共同的人生观、价值观导致了印度人的彼此认同。
  印度的哲学是一个既不同于希腊哲学也不同于中国哲学的相对独立的体系。被称之为“见”的印度哲学主要是指证悟或直觉宇宙最高“实在”——探求有关“实在”的真理,最终目的是为了改变人的生活态度,解决人生道路的问题。换言之,是为了给人寻求一条摆脱痛苦、获得常乐、以达解脱的道路。⑥ “梵我同一”,是印度教哲学理论的核心。⑦ “梵我同一”理论认为:宇宙最高本体——“梵”是一种超自然的、永恒的精神实体,它是宇宙存在的基础,世界万物皆是它的显现;人也是“梵”的显现,“梵”显现为无数个“自我”,隐居于人的内中,而作为人的本质;作为宇宙最高本质的“梵”和作为人的本质的“自我”同源同体,同属一种“精神”,两者在性质上是同一不二的,人与人之间,甚至人与整个世界之间,在精神本质上都是同一的,有一种天然的和谐和统一。按照这一理论,人生的最终理想就是证悟自己内在的精神本性,实现自己与他人,以至与整个世界的统一。在实现人生理想的过程中,强调“爱”的作用,强调爱人,爱自然,爱世界;在实现人生理想的方法上,强调修行和体验,甚至是自我折磨的“苦行”;在实现人生理想时,重视道德的作用,强调对现实社会规则的服从。
  印度主流哲学中的世界观在本质上是宗教世界观。也就是说,印度哲学中的世界观和由其所决定的人生哲学带有先天的局限性,但其对印度民族精神的规约作用却是客观存在的。
  1、对印度民族精神的规约。对于人生目标的坚信与执着,对于实现人生理想的“解脱”(主要是瑜伽和苦行)手段与途径的认可,决定了印度民族精神中必然包含“虔诚自信”和“不畏磨难”的内容;“爱”是印度哲学中的一项原则,也是印度人的一个信条,提倡忍耐,提倡感化,提倡平和与诚挚,归纳为民族精神中的内容就是“强而不暴”;“梵我同一”以及不止不休的“轮回”意味着人和动植物、人与自然、人与世界同一和流转,印度民族精神必然“崇尚和谐”。
  2、对印度民族精神主体性和稳定性特质的规约。为了实现“解脱”的人生目标,印度人虔诚自信,不畏磨难,坚信精神的力量可以引导人们达到一切真理,注重主观体验,使印度民族精神体现出浓厚的主体性。
  在精神与物质这个哲学根本问题上,印度人表现为重精神轻物质的倾向,它同时也决定了绝大多数印度人最基本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经过千百年的演变,已得到绝大多数印度人的认可,这种普遍性、持久性的价值观,在民族精神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是印度民族精神凸现出稳定性的内在原因。
  (二)传统文化是印度民族精神生成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印度文化是以印度教文化为主体、以宗教思想和哲学思想交织为内容、以社会道德伦理和社会生活方式为体现的多种文化的综合体,它自古以来就引导着印度人民的生活理想、道德操守,规定着印度社会的基本结构和风俗习惯,并影响和渗透到印度人的生产生活方式之中,是印度民族精神生成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印度文化体现出多元复杂性、浓重宗教性、极大包容性三个特征。⑧ 多元复杂性一方面说明印度文化是由多民族文化构成的整体,包含了多种成分,体现了印度文化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另一方面说明印度文化在历史上吸纳了外来文化,体现了印度文化的开放性和发展性。个性存在产生矛盾,矛盾存在诉求和谐,印度文化的多元复杂性要求印度民族精神中应当包含“崇尚和谐”的内容。
  浓重的宗教性表明宗教文化在纷繁复杂的印度文化中占据主导地位。目前,印度99%以上的人都是宗教信徒,无神论者极少。可以说,印度文化基本上属于宗教文化。“在印度,宗教生活形成了中心,它是民族生活整个乐章的主要基调。”⑨ 宗教文化贯穿于现有的印度文明发展史。印度社会的现实结构是以分散的村社自治结构为基础的,在社会分层上是种姓制度所框定的贫富分化和阶层樊篱,那么社会一体的粘合力量来自哪里?唯有以宗教信仰为基础的“信缘文化”才具有这种功能。任何民族精神都需要有一种共性的族际聚合力,印度民族精神的聚合力恰恰就是来自于浓重的宗教文化。
  极大的包容性是指主体文化对非主体文化的态度。在印度文化中,始终占主导地位的是印度教文化。即使是在佛教的鼎盛时期以及穆斯林和英国人统治时期,印度教信徒始终占多数。印度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综合体,它既是一种信仰,又是一种生活方式。⑩ 印度教囊括一神论、多神论、泛神论和无神论。印度教自身体系的包容性表现为对其他宗教的不同程度的接纳和包容。因此,在印度,伊斯兰教、基督教、锡克教、佛教、耆那教等都能够与之并存,并受到它的影响。任何民族精神都必须具有普适性,这种普适性必须有一定的依托,印度教作为主体文化就是印度民族精神普适性的依托。主体文化的存在弥补了主体民族的缺失(在印度众多的民族中,没有一个民族的人口数超过全国总人口的一半,而信仰印度教的人数则达到了全国总人口的82%)。
  印度文化是这个国家和各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土壤,也是印度民族精神形成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尽管印度文化中包含有与现代文明存在巨大差异和冲突的种姓制度、狂热的偶像崇拜和宗教迷信等成分,但印度文化中尊重生命、讲求仁爱、崇尚和谐、抵制暴力等合理成分却是印度民族精神的重要来源。
  (三)政治整合对印度民族精神生成和发展的影响。印度民族精神萌芽于英殖民主义统治时期之前,发轫于印度的独立,在独立以后经历了初步发展。在这个萌芽、生成与发展的过程中,一直没有离开政治整合的力量和印度政治文化的影响。
  印度政治文化的特别之处在于,其传统的政治文化对现代印度民族国家的构建、政治现代化的发展等方面影响很小。(11) 在英殖民者未进入南亚次大陆之前,古印度没有形成一个中央集权和大一统的国家,政治单元的分散、不统一,缺乏现代意义上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从18世纪中叶开始,英国对印度长达近200年的殖民统治,将四分五裂的印度连结成为一体,印度人的整体意识、一体化意识开始形成。以甘地为代表的印度新兴阶级的民族主义意识形成并且迅速高涨,甘地主义作为印度农民和民族主义运动的“中介”,(12) 把历代不关心政治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吸引到民族主义运动中来,反对外来殖民统治的运动进入全民性时期,民族精神进入生成阶段。1947年,印度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获得了民族独立,印度正式建国,真正现代国家意义上的印度民族精神开始形成。
  印度建国后,在国家合法性政权的引导下,印度民族精神在尼赫鲁时期(1947—1965年)获得了初步发展。在此期间,一方面,在印度民族独立运动进程中起到了巨大的引导和推动作用的甘地主义影响仍然存在,甘地所倡导的宗教平等、和睦相处、种姓平等思想影响到印度的宪法制定和社会改革措施、经济方针的制定;另一方面,尼赫鲁的民族主义、社会主义和世俗主义思想在印度思想界发挥主导作用。尼赫鲁的民族主义思想基本主张是民族独立、人民民主和自由平等。独立以后,他的这种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在他的治国理念当中首先激发的是一种“大印度”的理想和目标。它包含两个方面:(13) 第一,印度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统一体,是一个领土完整和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第二,印度不仅是独立的、完整的,而且要走到世界的前列。尼赫鲁的这一思想在印度独立初期对于克服传统上小国寡民、一盘散沙、我行我素的思想意识和凝聚民心、树立民族自信是非常重要的,也为维护印度的统一和民族向心力的形成确立了理论根基。按照尼赫鲁的世俗主义思想,应把印度建成一个世俗的国家,信仰自由,各宗教平等,不给任何教团以特权。他还批判教派主义,认为教派主义的危害在于破坏国家的统一,破坏民主,反对社会和经济改革,并煽动暴力制造冲突。甘地和尼赫鲁两位开国英雄正确的思想通过国家权力向全社会的渗透,建国初期实现的初步政治整合,有力地推动了印度民族精神的发展。
  1964年尼赫鲁逝世后,甘地主义、尼赫鲁思想的影响虽然继续存在,但不久就爆发了印度教主义的大举回潮,印度民族精神的发展受到挑战。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经济危机、尼赫鲁去世造成的印度政治界和思想界权威的丧失、1965年印巴战争引发的国内宗教对立,是引发印度教主义回潮的主要原因。而其主要表现是以印度教为中心的印度教徒与穆斯林、锡克教徒和基督教徒的冲突。接连不断的冲突违背了印度民族精神的实质,破坏了印度国内的和谐。尤其是近20多年来,印度教有两种主要发展趋势:一是教派与政党相结合,即教派政党化,教派社团力图参与政治,夺取政权;二是教派主义与民族主义相结合,教派民族主义的思潮重新抬头并泛滥。(14) 印度教民族主义作为宗教民族主义是对印度民族精神普适性的挑战,阻碍了印度民族精神的健康发展。因为印度民族精神不是狭隘的印度教民族主义,是信奉宗教的和不信奉宗教的印度各族人民的共同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
  印度有着灿烂的文化和久远的文明,印度民族精神是印度文化与文明中最为璀璨的部分。印度的发展需要民族精神,印度的民族精神也需要发展,印度的崛起将和其民族精神的发展同时、同步。
  注释:
  ① 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印度的发现》,第57页。
  ② 尚劝余:《尼赫鲁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第106页。
  ③ 卞秀瑜:“朝鲜战争期间印度对华政策与其大国战略”,《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第87页。
  ④ 泰戈尔:《人生的亲证》,商务印书馆,1993年出版,第4—6页。
  ⑤ 张静宇:“今日印度什么样:矛盾而和谐的混合体”,《环球时报》,2003年6月23日,第7版。
  ⑥ 朱明忠:“现代印度人生哲学”,《南亚研究》,1986年2期。
  ⑦ 郑清典:“印度文化范畴所带来的民族凝聚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驻印度使馆供稿,http://www.fmprc.gov.cn/chn/wjb/wjly/t214775.htm
  ⑧ 姜玉洪、王志军:“印度传统文化特征论略”,《北方论丛》,2004年第4期,第73—74页。
  ⑨ 黄心川:《印度近代哲学辨喜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出版,第91页。
  ⑩ 薛克翘:“印度民族凝聚力问题浅说”,《南亚研究》,2002年第2期。
  (11) 亢升、李延长:“印度政治文化发展综述及研究意义”,《理论导刊》,2003年第7期,第56页。
  (12) 王立新:“印度农民政治文化变迁和现代民族运动的兴起”,《史学月刊》,2004年第12期,第68页。
  (13) 薛克翘:“印度独立后思想文化的发展特点”,《当代亚太》,2004年第4期,第50页。
  (14) 朱明忠:“印度教与当代印度政治”,《中国宗教学》第1期,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4月出版。

国际资料信息京30~33D5民族问题研究熊坤新/严庆/王兴玉20072007
熊坤新,严庆,王兴玉,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民族政策教研室主任教授、研究生导师,韩国岭南大学兼职教授),,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副教授,讲师)。
作者:国际资料信息京30~33D5民族问题研究熊坤新/严庆/王兴玉20072007

网载 2013-09-10 21:42:26

[新一篇] 卡西爾與海德格爾的達沃斯之辯

[舊一篇] 卷毛:難忘的朋友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