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家论通货膨胀与失业的关系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内容提要] 本文认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在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出现了高通货膨胀率和高失业率,这成为各国政府面临的一大难题,二者之间的关系也就成为西方经济学家们关注的对象。他们相继提出了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负相关、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不相关、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正相关、失业紧跟通货膨胀等理论,试图解释和解决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的这一难题。尽管西方经济学家并没有解决这一难题,但他们的一些见解对我国治理通货膨胀问题仍不乏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武京闽,1964年生,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馆员。
      *      *      *
  自从凯恩斯提出充分就业理论,建立宏观经济学理论以来,高经济增长速度和高就业率就成为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府竞相追求的两个宏观经济目标。与此同时,各国政府也认识到,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是实现长期的经济高速增长和各个生产部门充分就业的一个重要前提。于是,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中的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关系的问题就提到各国经济学家面前。为此,西方经济学家比较深入地研究了通货膨胀与失业的关系,并以此来解释和指导社会经济生活,制定经济政策。了解西方经济学家关于通货膨胀和失业关系的观点,对正确处理我国经济生活中的通货膨胀与失业的关系也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
      一、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负相关——向右下方倾斜的菲利普斯曲线
  标准的凯恩斯经济理论认为,有效需求不足引起经济萧条和失业,过度需求则产生通货膨胀。
  1958年,英国伦敦经济学院教授菲利普斯(A·W·Phillips)提出货币工资变动率与失业水平之间存在着一种此消彼长、互为替代的逆向变化关系。他根据英国1861~1957年的统计资料,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估算出一条货币工资变动率与失业率之间的依存关系的曲线,后人称之为“菲利普斯曲线”,如图①所示:
  (附图 f11506.JPG
  向右下方倾斜的菲利普斯曲线表明,货币工资变动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着一种此长彼消的互相替代的关系。在一定限度内,当失业率较低时,货币工资率的增长就变得较高;失业率较高时,货币工资率的增长就变得较低,甚至成为负数。菲利普斯根据他的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是:在英国,要是能保持5%的失业率,货币工资水平就会稳定; 而如果保持2.5%的失业率,货币工资增长率就会超出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
  菲利普斯曲线提出以后,新古典综合派很快就将它纳入了自己的基本理论框架,并运用它来解释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他们认为,由于货币工资变动率与通货膨胀率正相关,所以在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两者之间也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反方向变动,即负相关的关系,只要货币工资增长率超过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就会导致通货膨胀或物价水平的上涨。
  (附图 f11507.JPG
  如图②所示,两个纵坐标分别代表通货膨胀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横坐标代表失业率,自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菲利普斯曲线表明,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着一种此消彼长的交替关系,当失业率降低时,通货膨胀率就会提高,这样,降低失业率就要以较高的通货膨胀率为代价;而降低通货膨胀率就要以较高的失业率为代价。这种替代关系的存在,显然会使政府和金融当局的决策变得困难起来,常常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正因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着这种相互替代的关系,所以,政府在制定政策时面临以下几种选择:(一)有高失业率的物价稳定;(二)存在高通货膨胀率的充分就业;(三)在上述两极之间进行通货膨胀和失业的组合。通常政策制定者寄希望于第三种选择。新古典综合派根据菲利普斯曲线所反映的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提出政府可以有意识地通过财政金融政策和收入政策来利用菲利普斯曲线。政府进行宏观决策时,可以根据市场情况和各项调节措施的特点,机动地决定和选择当前究竟采取哪一种或哪几种措施,从而在失业率、工资变动率和通货膨胀率三者之间进行“相机抉择”。例如,实行“可以接受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即所谓找出“关键点”,如曲线上的P(a,b)点,而这个所谓的“关键点”P又意味着,当通货膨胀超过b点时,它将发展到不可控制的地步;当失业低于a点时, 工资的增长率就会高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前者可以称为是通货膨胀的“关键点”,后者可以称为是失业的“关键点”,找出这两个“关键点”,政府就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选择社会经济能够接受的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的组合,这对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是十分有利的。
  菲利普斯曲线提出以后,经过了李卜西、哈森、萨缪尔森、索洛等西方着名经济学家的补充、扩展和完善。尽管如此,仍有很多经济学家对此曲线持怀疑态度,认为这一理论纯属虚构。他们认为:(一)决定工资变动的不只是失业率,还有物价变动本身;(二)它忽略了政府干预和经济政策的影响;(三)就长期而论,高通货膨胀率并不能使失业率降低,反而会使之进一步增加;(四)70年代以来的石油冲击、农产品歉收、美元贬值、劳动力市场上的结构变化已使曲线变形;(五)价格与工资刚性作用日趋加强;(六)政府通过最低工资法、进口管制、各种价格补贴制度等已使市场机制受阻,使物价进一步上涨,至此,曲线已向上移动,或已垂直,或已成正相关了;(七)通货膨胀与失业的成因并不相同,过分夸大二者之间有严格替换关系的结论,这在理论上难以成立,在实践上也难以验证。换言之,把本来不是由同一原因所导致的失业现象和通货膨胀现象说成是因果关系,用失业率的升降作为通货膨胀升降的原因,或把失业率的升降当成通货膨胀升降的结果,都是不妥当的。
  由于菲利普斯曲线所阐明的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替代关系在理论上并没有科学依据,所以政府据此所做出的政策选择只可能有暂时的效应,最多只能是起到应急性措施的作用,而从较长时期来看,以增加失业率来抑制通货膨胀率或以高通货膨胀率来降低失业率的作法,都会使经济中的问题变得更加复杂,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通货膨胀问题和失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矛盾,西方经济学家又做了进一步的研究,于是,对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问题的研究便进入了第二个时期,即所谓的“自然失业率说”时期。
      二、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不相关——垂直的菲利普斯曲线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西方国家普遍发生“滞涨”,出现了大量失业、经济衰退与严重通货膨胀、物价持续上涨同时发生的情况。面对这一严重问题,菲利普斯曲线无法做出解释。货币学派的代表人物、美国着名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从分析“菲利普斯曲线”入手,提出了“自然失业率”理论,在研究中提出了通货膨胀预期的范畴。他指出,稳定的菲利普斯曲线只是一个特殊的情况,它反映的是失业与名义工资而不是实际工资的关系。
  弗里德曼认为,人们是根据过去的通货膨胀率来预期未来的通货膨胀率的,当通货膨胀率上升时,人们在短期内认识不到,经过一段时间后,人们才会修改对通货膨胀的预期。所以,当通货膨胀率上升时,名义的总需求会上升,在短时期内对每一生产者来说,他的产品的价格会上涨,生产者会认为他的产品的需求在增加,于是他就设法增加产量,以便获取更多的利润。为了能够招募到更多的工人,他便支付更高的名义工资。而工人也觉得他的名义工资进而实际工资提高了。于是,便有更多的工人就业。这样,通货膨胀在短期内降低了失业率。但是,这只是一种暂时现象。经过一个较长的时期,生产者看到自己的结果,他提高名义工资,增雇工人并没有使他获得更多的利润,于是,他就不再扩大产量、增雇工人。同时,工人看到由于通货膨胀导致物价水平普遍上升,他的名义工资的提高并没有使他的实际购买力相应提高,于是,他也不继续增加劳动力的供应。结果,就业水平退回到原来的高度,失业率也退回到原来的水平,即“自然失业率”下的水平。所谓“自然失业率”,就是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工市场和商品市场的自发供求力量发挥作用时应有的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
  弗里德曼认为,“自然失业率”的大小是由一国的技术水平、风俗习惯、资源数量等实际因素决定的。通货膨胀之所以在短期内使实际失业率低于自然失业率,是因为人们获得全面性物价水平的情报的代价很高,因此从认识他们自己产品的价格上涨到认识全面性物价上涨之间,存在一个时滞,即存在预期通货膨胀率与实际通货膨胀率的差额,而经过一段时间后,时滞消失,实际失业率又会回到自然失业率水平。因此,在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经常存在的是暂时的交替关系,而不存在稳定的、持久性的交替关系。这种暂时的互为消长的关系之所以存在,关键在于人们没有预料到通货膨胀,而不是通货膨胀本身。如果人们对未来的通货膨胀能够做出正确的预期,那么负相关的菲利普斯曲线就不存在。由于人们普遍能够对通货膨胀做出正确的预期,当产品价格上涨时,人们认识到这是通货膨胀的结果,而非需求的增加,因此,某一产品价格的变化不会引起量的增减和劳动力供给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失业率也就不会因通货膨胀的变动而变动,仍保持在“自然失业率”的水平上,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变成了一条垂直线(如图③所示)。
  (附图 f11508.JPG
  图③表明,无论通货膨胀率如何提高,失业率始终保持在自然失业率的水平上,不因通货膨胀率的变动而变动,即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不存在替代关系。
  弗里德曼提出的所谓“自然失业率”取决于劳工市场和商品市场的现实结构特征,而不是用通货膨胀的方法可以长期压低的。因为,一旦工人意识到物价上涨率超过工资的增长,他们就会要求增加工资,使工资与物价同比例增长,保持实际工资水平不下降,这时,失业率将回升到“自然失业率”的水平。“自然失业率”理论既承认了资本主义经济中存在一种与通货膨胀无关的失业率,也部分承认了结构性因素对失业的影响。
  应该看到,“自然失业率”理论与菲利普斯曲线并没有理论上的截然差别,其分析只不过是对表面现象的一种概括,仅仅从“短期的标准型”菲利普斯曲线过渡到“长期垂直型”的菲利普斯曲线。普遍的“停滞膨胀”现象出现以后,西方经济学家对通货膨胀与失业关系问题的研究进入了第三个时期。
      三、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正相关——向右上方倾斜的菲利普斯曲线
  弗里德曼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几十年中,经济学界对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关系的分析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承认稳定的菲利普斯曲线的存在,即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稳定的反比例关系。第二个时期是提出通货膨胀预期概念,并将它作为一个变量来修改短期菲利普斯曲线;提出自然失业率,说明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垂直线。第三个时期是从经验现象来看,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出现了明显的正比关系。
  正当西方经济学家“对这第二阶段的研究还远远没有穷尽,更不用说将这些研究成果完全吸收到经济着作中来”时,“事物的发展却已经产生了向第三阶段的迈进。……较高的通货膨胀率时常伴随着较高(而不是较低)的失业率,对于为期几年的时期来说则尤为如此。这个时期的简单的统计的菲利普斯曲线为正,而不是垂直状态。”〔1 〕弗里德曼认为,对菲利普斯曲线的经验估算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因为符合特定的失业水平的通货膨胀率并非是一成不变的。除了“短期标准型”菲利普斯曲线有一种稳定的交替关系和“长期垂直型”菲利普斯曲线表现出一种不定的相关性之外,从经验现象看,如果政府对经济生活干预过多(比如长期实行赤字财政政策),使市场机制失灵,则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还可能出现一种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较高的通货膨胀率时常伴随着较高的失业率,失业与通货膨胀有相互加强的可能。从70年代以来,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简单统计上的菲利普斯曲线由垂直型转向正倾斜型(如图④)。
  (附图 f11509.JPG
  如图④所示,菲利普斯曲线表现为一条自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这条曲线表明,较高的通货膨胀率往往伴随着的是较高的失业率而不是较低的失业率,高通货膨胀率与高失业率可能同时并存。统计数据也表明,70年代以来,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不仅在一起上升,而且还“一直相互地加强着”。弗里德曼认为,造成这种相互加强的情况的原因,是因为政府机构过于庞大,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过多使市场机制失灵,是实行赤字财政政策的结果。
  弗里德曼推测,虽然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正比关系也可能由其它因素引起,但只要稍加修改,自然失业率假说完全可以用来说明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这种正比关系。正如自然失业率假说将短期的负斜率菲利普斯曲线解释为一种当经济代理人将其预期调整到与现实一致时将会消失的暂时现象一样,稍长时期的正斜率菲利普斯曲线也有可能作为一种过渡性的现象而发生——尽管资源的利用效率不可能不独立于平均通货膨胀率,但失业率将大致地独立于平均通货膨胀率,高水平的通货膨胀不一定意味着特高或特低的失业水平。
      四、失业紧跟通货膨胀理论
  西方经济学家关于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关系的讨论,除了上述三个方面外,新自由主义学派的着名代表人物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还提出了“失业紧跟通货膨胀理论”。
  哈耶克认为,市场经济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私人经济,只要听任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市场就会把有关的信息及时传递给各个生产者和消费者,于是一切经济资源就将会得到合理的配置和有效的利用。但是,要使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和使市场信息及时传递出去,应当有健全的货币制度。如果作为交换媒介的货币是由私人经济(私人银行)提供的,那么私人经济将会按照流通的实际需要来提供货币,这样的货币制度必定是健全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不会有失业和通货膨胀。然而,由于国家垄断了货币的发行,剥夺了私人经济自行提供交换媒介(货币)的可能性,私人经济活动就不可避免地受到国家货币发行政策的限制,于是市场机制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其结果必然是:一方面引起失业,这是由于私人经济活动受到限制和经济资源配置失调,私人的投资积极性受到挫伤,因而,市场不能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造成通货膨胀,这是由于政府垄断了货币发行权,并滥用这种权力而造成财政赤字的结果。因此,哈耶克指出,既然失业和通货膨胀都是由同一原因引起的,二者就可以同时存在,那种认为可以用通货膨胀来消除失业,或者可以用提高失业率来缓和通货膨胀的理论,都是没有根据的。政府凭借独占的货币发行权,滥发货币破坏了市场机制的正常作用。这就既造成通货膨胀,同时又引起失业,也就是说,“失业紧跟通货膨胀”。因此,要消除通货膨胀和失业,就应该实行“货币的非国有化”,即取消政府发行货币的垄断权,废除国家货币制度,用私营银行发行的竞争性货币(即自由货币)来代替国家货币。这样,市场经济就会稳定,失业和通货膨胀都可以消除。
  哈耶克反对凯恩斯主义关于用通货膨胀来实现充分就业的主张。他认为,通货膨胀既不是解决失业的办法,也不是保证充分就业的手段。在他看来,失业的原因不是由于总收入的不足而引起的需求不足,而是由于需要使每个经济部门的劳工供求相等的相对工资不均衡。因此,他认为:(一)通货膨胀只能在一段时期内吸收失业,从长期来看,却会把失业弄的更坏和更不可避免;(二)由于通货膨胀不是只此一次,而是一个连续的、加速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通过破坏货币金融制度,以致最后破坏整个社会。哈耶克认为,通货膨胀的最终结果是打乱市场秩序,迟早将使市场经济的一切有效程度无法实现,从而使政府充分就业的许诺遇到来自各类商品和劳务的需求因通货膨胀的变化而变化,这必定导致相对价格及随之而来的生产方向和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在内)的分配的进一步变化。这样,通货膨胀持续的时间越长,其工作职位取决于通货膨胀的持续性(甚至取决于通货膨胀率的不断加速)的工人人数就会越来越多。而一旦通货膨胀率的增长速度放慢或者停止加速,这种具有暂时吸引力的工作就会再次消失,因而劳工成为“过剩的”,所以,从长期来看,这样的通货膨胀所带来的失业必然比最初设想要防止的失业多得多。因此,哈耶克得出结论,通货膨胀必然导致对劳工的错误指引,它不仅不能解决失业问题,更不能保证充分就业,相反,却造成更多的失业。*
  注释:
  〔1〕《弗里德曼文萃》,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年第1 版, 第456页。主要参考文献:
  1.[美]米尔顿·弗里德曼:《失业还是通货膨胀——对菲利普斯曲线的评价》,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1版。
  2.[美]米尔顿·弗里德曼:《弗里德曼文萃》,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年第1版。
  3.[美]爱德华·夏皮罗:《宏观经济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1版。
  4.高鸿业、吴易风:《现代西方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1版。
  5.吕益民、张宇主编:《通货膨胀概览》,经济日报出版社1990年第1版。
  6.魏杰主编:《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1版。
                     [责任编辑 陈翔云]
  
  
  
教学与研究7京48-52F11理论经济学武京闽19961996 作者:教学与研究7京48-52F11理论经济学武京闽19961996

网载 2013-09-10 21:31:24

[新一篇] 西方經濟學家視野下的市場與政府

[舊一篇] 西方自然科學的引進與中國近代哲學的變革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