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心理学百年发展的思路与思考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提要 本文概括分析了百年来西方心理学发展的三条主线:科学主义、存在一人本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勾列了各自的体系、结构及其对心理学的贡献;进而就当代心理学的发展趋势和方向进行了分析。作者认为,心理意义实在是一个方向,非线性相容方法是关系心理学实证趋势进一步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
  主题词 科学主义心理学 存在一人本主义心理学 辩证唯物主义心理学心理意义实在。
  * * *
   一、引言
  1862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出版了名为《作为自然科学的心理学》一书,1879年,他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现代科学意义上的心理学自此诞生了。
  有两个论断,能深刻地说明心理学发展的特征。一是,心理是人的活动的天然动因和必然伴随物,即人的任何活动都有内在的心理动因(无意识、潜意识本身就是心理),人的任何活动必然产生相应的心理反应;正因为如此,使第二个论断成为着名的心理学格言:“心理学有悠久的过去,只有短暂的历史”(德国心理学家、记忆研究的代表性人物艾宾浩斯语)。这是因为,说其悠久,是因为人类对心理、精神的关注与人类发展同步,其历史悠久漫长。说其短暂,是因为真正的现代科学心理学,是以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建立为标志的。如今它也只有110多年的历史。
  人类就要进入新纪元。百年沧桑,令人感慨。心理学如今作为基础性科学,人人熟知。世纪之交,回眸百年历程,看其规律,对于心理学的发展或许不无启发。
   二、西方心理学百年发展的三条主线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逻辑起点,围绕它产生一些基本问题,这自然生成一系列的范畴、概念,进而形成理论和理论体系。这个过程构成一门学科的发展线索。
  心理学是以研究人的心理现象为主的科学(为了更好地分析人的心理,还要研究动物心理,即比较心理学)。由于心理现象的极端复杂性,心理学家们对心理基本属性(本性、实质)的理解不尽相同,甚至大相径庭。由此,带来了心理学家研究重点、研究方法、范围概念、理论体系、应用等的不同。
  纵观西方心理学的历史和理论状况,由表及里,我们可以看出现代心理学是沿着三条线索进展的:
  1.自然科学主义线索
  从心理学产生的社会、科学背景看,心理学的自然科学主义是与西方的自然实在的思想分不开的。自然实在的思想是西方哲学或文明的一条主线,比如,柏拉图把宇宙描绘成一种数学一几何结构,并力图用数目最少的元素来说明自然现象的多样性,并以此作为形成科学理论的理想目标。培根提出了以实验定性和归纳为主的科学方法。笛卡儿认为,科学是一种演绎命题的等级体系,强调数学方法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牛顿提出了科学认识的归纳—演绎程序模式,论述了分析—综合方法与公理方法。至19世纪,形成了牛顿式的世界观,这成为科学时代精神,影响着当时的科学。这种世界观认为,事物是客观的,是线性地连续发展的,其规律是普遍性的,事物是可以还原的。它们具有明显的还原思想、数的观念、经验实证等特点。这不仅决定了心理学的产生,还深深地影响着心理学的发展,使其成为心理学百年发展的主线。
  自然科学主义心理学思路主要特征是:
  在心理基本属性的认识上,认为心理的属性如同自然事物属性一样,是客观的,由部分构成的,可还原分析的和可定量研究的。
  在研究思路上,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应当同自然科学一样,采用还原分析的方式,以实验为基础,形成理论。普查林和克拉威克把其总结为:①自然一元论,即把自然科学看成是一个系谱,根部是物理学、化学和其他物理科学,上部是生物学、生理学和心理学。从上到下是可以还原的。②机械论,即认为心理学可以通过研究心理自身解释心理现象,而不必通过借助外在的东西如迷信、上帝等来解释。③操作主义,即认为科学或理论的有效性依赖于发现所应用的操作的有效性。④决定论,即认为心理有确定的因果关系。
  在研究方法上,强调自然科学的客观方法,引进诸如物理学、生理学等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如今,心理学的实验已经成为精密、精巧、完善的专门学科。
  主要研究领域集中在基本的、便于控制的心理现象,如感知、情绪、情感、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领域。
  贡献:①构建了目前心理学各个领域主体,如感觉、知觉、情绪意志、个性以及应用心理学的理论体系等等。较好地解释了人的认知过程、学习过程等。②为心理学积累了丰富的资料。③发展了完善的心理学研究方法。
  科学主义心理学为不少心理学家所强调,如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华生在《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中称:“就行为主义的观点来看,心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纯客观的实验分支。”“行为主义力图获得动物反应的一个统一的图式,认为人兽之间并无界线。”(舒尔茨,1987)有些心理学家甚至认为,只有这样才是科学的心理学。
  代表性的理论有构造学派、格式塔学派、行为主义、认知学派等。
  2.存在—人本主义线索
  这个线索与20世纪西方社会、哲学发展有极大的关系。在西方社会物质文明取得重大进展后,人们反而有更多的心理苦恼,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开始强调由对“外部空间”的开发,转向对人的“内部空间”的关注。社会出现了具有历史延续性的、我们称之为存在一人本主义的思潮。这种思潮强调人的价值,人的自我需要和发展,要把自我和世界放在同样的位置,强调自我意识性的“存在”,认为科学理性的认知方式不能真正理解人的心理,只有通过非理性的直觉,如烦恼、孤寂、绝望等才能体验到自己的“存在”等等。与此相应,心理学出现了存在—人本主义的发展线索。
  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思路对心理现象本质的估计是,人的心理本性是独立于自然的独特东西,是人自身具有的,是不同于自然现象的。
  研究思路上,这种观点认为,人性的东西是不能用简单的实验方法来研究的,应当用整体的、思辨的方法来进行心理学研究,这样才能把握人的根本特性。
  研究方法上,主张非自然实在的方法:如人本主义的反思、观察等方法;梦的分析,联想分析等;以及自然情景的观察等。
  主要研究领域:①人性估计,如人本主义的性本善、自我实现理论;精神分析的人的非理性作用等等;②职业心理学,如精神分析的治疗、人本主义的组织心理等。
  贡献:①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如无意识、人性估计,从而对社会思潮有巨大影响。几乎波及人文学科、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②发展个性心理学。③丰富了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方法。如精神分析、患者中心疗法。
  代表性的理论有两大类: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当然,每个理论体系又有众多的小型理论和派别。
  3.辩证唯物主义线索
  马克思主义学说本身在西方就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在一些国家取得政权以后,辩证唯物主义成为一些国家方针性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导思想,在这样的背景下,心理学家们有组织地(如苏联)和自觉地(如法国、美国的一些心理学家)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开展心理学研究,形成了不少理论。这构成了现代心理学百年发展的第三条线索。
  具体来看:
  在对心理基本性质的认识上,认为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是人的社会实践的产物。
  研究思路:侧重于人与社会关系的角度,用物质决定意识、矛盾发展等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解释心理学的问题。在研究方法上,采用辩证思辨的方法以及实证的方法等综合性方法。
  研究领域:心理实质,心理发展的动力,实践与心理,遗传与教育,以及众多的有关问题。其主要观点波及心理学的众多学科。
  贡献:较好地解释了心理的来源,先天与后天、遗传与学习、心理的发展、变化的动力。
  代表性的地区是前苏联。成熟的科学是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其特点是哲学色彩浓厚,术语多借用唯物主义哲学的概念。
  4.比较与评价
  过去,我们习惯于对某一种理论派别作出是非判断。其实,这是不合适的。心理是一个多面体,从不同的方面,都能揭示心理的奥秘。每一个线索,都从各自不同的方面对心理学的资料积累、理论体系、方法等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比较来看,每一种线索的侧重点是不同的:科学主义心理学把心理现象作为自然现象的一个方面来进行研究,它揭示了心理的自然属性的一面;存在—人本主义线索揭示了心理的复杂情感、社会的属性,剖析了心理内在的动态动因;辩证唯物主义从人的心理与社会环境的作用角度,揭示了人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目前,尽管心理学家们有融合不同线索的意愿,但尚未有融合的迹象。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心理太复杂了。
   三、当代心理学状况与问题
  目前,心理学已经进入了令人兴奋的繁荣期。表现为:①学科门类众多。可以说,目前有什么样的心理或人类活动,就有什么样的心理学。平常如学习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军事心理学等等,特殊如环境心理学、公共关系心理学、传媒心理学等等。②研究领域专门化和深入化。心理学家们在社会需求和研究内在机制的作用下,对心理问题的方方面面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如对记忆的研究,不仅深入到生理、化学层次,还利用认知科学对舜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③小型理论众多。心理学已经达到了这样一种状况,任何一个领域都有众多的小理论。例如,到90年代初,仅动机的理论就有39种,这已经成为当代心理学的重要特征。一种理论一统天下的局面,已经结束了。④跨学科发展,对其他学科贡献日渐增大。如今心理学与其他学科广泛融合,早期与社会学的融合,产生了社会心理学,近来与计算机的融合产生人工智能等等。
  然而,心理学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核心性的理论问题。①实证性方法的科学性问题。爱因斯坦说:“我们日常使用的概念有如此权威,以致忘记了它们的具体起源和把它们当做无可改变的事实”(Slife,1993)。心理学目前对实证的态度就是如此,以致出现这样的情况,一项研究是否为人接受,结论的可靠程度如何,往往取决于它是否进行了“实证”。然而,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实证方法自身的理论不足。现有的实证方法是以处理线性不相容事件的概率论为基础的,而心理现象大量的是非线性的。把以概率论为基础的心理统计学应用到心理实际中,这有无方法的适应问题?笔者认为,实证固然有科学性一面,但不能极端。心理学家们不应把自己异化,把自己的最宝贵的东西——思维让位给操作性实证。一些心理学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②相对与普遍的准则问题。由于牛顿式的科学观以绝对的、普遍的方式看待一种研究的结论,心理学家希望心理学是门普遍性(universality)的科学,然而现实不是如此。例如,西方对“领袖”的认同过程与东方人是不同的,东方人往往把领袖道德理想化,而西方人则把“领袖”作为一种社会职业来平等看待。因而,一个产生于西方的或东方的心理学结论,其普遍性如何?这是影响心理学整合的重要问题。③与此相应,心理学面临不同文化背景的心理学思想融合和创新问题。目前,不同文化的融合构成我们时代的趋势,然而,文化的差异可能是永在的。心理现象作为具有文化属性的“存在”,决定了不同文化之上有相应的、差异的心理和心理学。因此,这些理论如何融合?是值得世纪之交的心理学家们思考的。另外,这里面还有一个优势文化和非优势文化的心理学思想影响力问题。例如,产生于美国的心理学理论,它的影响显然大于产生于非洲的心理学理论。这是我们在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应当注意的。④心理学有效性的接受问题。目前社会公众对心理学的期望很高,但心理学毕竟不能达到立杆见影的效果,这使公众对心理学有些失望,心理学是否有一天能够达到诸如物理、医学那样的有效性效果呢?
   四、一些建议与展望
  回顾历史,自然要展望未来,对此,我们有这样几个看法:
  1.一个新的方向——心理意义实在及其作用机制,需要重视。人是什么?在科学主义心理学看来,人是机器,是形式化的有机系统的作用客体;在存在一人本主义心理学看来,人是自我关注、体验的存在物;在唯物主义心理学看来,人是社会和环境作用下的主体活动。这都有其深刻的一面。然而,这不是问题的全部,我们不应忽视,人的根本特征,在于他的价值、内容,即人是一个价值性实在,或者说,人是以自己对于环境事件(信息)的看法为心理基础而活动的,这些对于事件的看法,实在地支配人。这就是心理意义实在所提出的着眼点。然而现有的心理学体系回避或忽视了这个领域,这影响了全面理解、解释个体的活动。要解释现实的、有价值的人,没有心理意义实在的分析是不完整的。心理意义实在有一系列基本的问题需要研究:比如,人如何构成自己的心理内容,从而决定了人对相同事物的不同反应?人是如何建立自己和环境的心理中介关系?等等。我们认为,这个领域将是心理学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研究这方面的问题,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即如何处理内容与形式的问题。心理学从诞生起,基本上是研究形式的科学,重视心理的机制(即规律性的内在表现方式),而对心理的具体内容并不十分重视。这是一个传统。如何既重视机制又重视内容?或者采用某一种方式把它们结合起来,是要进一步研究的。
  2.以心理自身特性为中心的学科“范式”问题。心理学家们期望心理学有一个整合,产生公认的“范式”。那么,如何实现这个目标?我们的看法是:首先,研究心理特性,即心理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到底有哪些特征?与自然现象比较,有什么相同或不同的地方;其次,以此为基础,建立公认的心理科学观;第三,明确研究方法的科学性;第四,对百年来心理学的研究进行整理和概括;第五,确立心理科学体系;第六,进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心理学的融合与发展。我们要特别注意处理优势文化中的心理学与劣势文化中的心理学的结合,例如,中国与西方心理学的融合等等。这种结合不是理论概念的机械堆砌,而是在综合之后概念、理论、体系的创新。
  3.心理学研究方法核心问题。目前,经过百年积淀,心理学研究的实证取向已经被公认。但是,实证有一个科学主义的假设,即心理现象如同自然现象,以“是”与“否”的方式表现自己的特性,而衡量这些特性的方法是建立在二值逻辑之上的概率论及其庞大的统计学。应当说,这种方法体系对心理学的发展有重要的贡献,但是也有严重的缺陷,心理不仅仅是二值,而是多值;心理不仅仅表现出不相容,更多的是相容;心理有确定的情况,更多的是不确定。现有的方法,并不能很好解决这些问题,所以,心理学尤其是实证方法支撑的心理学,如果有一个大的发展,首先是非线性的不相容的方法的突破。
  参考文献
  1.J.P.查普林、T.S.克拉威克着,林方译:《心理学的体系和理论》,商务出版社,1984。
  2.景怀斌着:《蕴序心理内容中介论》,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
  3.杜·舒尔茨着,杨立能译:《现代心理学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4.Brent D.Slife (1993) Time and Psychological Explanation,State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Albany.
   (作者单位:广州中山大学心理咨
   询研究中心)*
  
  
  
国外社会科学京2-6B4心理学景怀斌19971997 作者:国外社会科学京2-6B4心理学景怀斌19971997

网载 2013-09-10 21:31:13

[新一篇] 西方心理學思想史發展規律的探析

[舊一篇] 西方心理學研究中現象學方法論述評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