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科技发展及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  當代歷史與思想  >>> 簡體     傳統


  (中科院院士、着名物理学家何祚庥)
   一、科学技术为市场服务是为人民服务的具体表现
  科学技术为人民服务,是科技工作者的服务宗旨。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此,可以说科学技术为人民服务的具体表现是为市场服务。目前,国际与国内市场经济有其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分析一下国际市场的情况,现在是南北贫富差距正在扩大。从市场的占有额看:由于贫困阶层和富裕阶层的需求不同,其占有额就不同,富裕阶层的需求大于贫困阶层的需求。可见占有额与人口比重并不是成正比增长的。科技工作者应该看到这一点,并在观念上加以转变。看到不同阶层的需求,并不是否定科技首先为工农兵服务。对于国内市场来说,中国人民正在富裕起来,中国也正在摆脱贫困。所以通过对国际市场占有额的分析,来占领市场。举例来说,CT分层分析,核磁共振等医疗器械,目前在中国广泛普及是不可能的,除对部分老同志和富裕阶层外,对收入一般阶层来讲确是难以普遍满足的。但从国际市场来看,这种需求却很大。拿美国来讲,每年医疗费用占美国GNP值的12%,其中大部分费用又是在医疗器械上。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目前,我们还没有能力进入这个市场,更谈不上占领这个市场。但是中国熟练劳动力特别便宜,因而在这种高技术领域内,完全有可能有所突破。但如果拘泥于传统观念,就会轻视这点科技工作。总之,观察21世纪的科技发展。需要科技工作者树立市场观念。当然,在国内市场问题上,既要看到当前的一些需要,也要看到远期的或潜在的一些需求,实际上,需求终将最后转化为市场。
   二、生产的社会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
  什么是社会化呢?过去由于认识上的局限性,往往将社会化简单地理解为是大工业、大企业、大生产,企业规模越大,生产力的社会化程度越高。随着人们对生产力认识的不断深化,有了新的认识。社会化是整个社会有组织的大生产。大生产固然是社会化,高度密切的组织起来的小规模生产,也是社会化,而且社会化的概念已经超出了地区的范围,行业的范围,甚至超出了民族的范围。举例说明,文革期间,对上海宝钢从澳大利亚进口铁矿石,许多人提出了质疑,认为有损于民族工业体系,是一种浪费,并担心一旦国际形势发生变化,宝钢就会成为“死钢”。实际上,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因为铁矿石和羊的出口是澳大利亚的经济支柱,他们力求扩大出口。断绝铁矿石的供应,首先是澳大利亚蒙受巨大损失。问题是澳大利亚铁矿是富矿,运到上海完全是运输成本低廉的水运。所以,今天的宝钢,其经济效益是十分显着的。前些时候,科学院技术学部许多院士联名推广宝钢经验,在沿海地区发展钢铁工业等建议。我认为是可行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进一步向海洋要资源,向空间要资源是大势所趋。为此,联合国制订了《海洋公约》、《空间公约》。日本是能源最为短缺的国家,其通产省计划到月球去开采He[3,]。He[3,]是一种特殊的同位素,通过受控热核反应进行发电。据估算每年开采四十吨He[3,],就可供全世界全年的耗电量!所以,社会化的含义,将来还可能要扩展到月球!生产力的社会化,必然引起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所以,能源、交通和通讯就成为实现社会化大生产最必要的手段。
   三、科学技术不仅为物质生产服务,还要为精神生产服务
  过去,人们十分看重科技为物质生产服务,却忽视了为精神生产服务。人们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在生存需要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更需要满足精神的需求。所以,人的消费有两方面: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随着人类的进步,精神产品将会占越来越大的比重,这是科技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我曾多次呼吁搞高清晰度电视。其实它不完全是一个电视问题。在国家安全、医药卫生、企业生产、科学研究,以及教育等领域,也有极为广泛的用途。高清晰度电视的实质是数字通讯,可以完全摆脱噪声的干扰。它既能传播图像和声音,也能传播文字。是文字、声音、图像三位一体的产品。图书将来要变成电子图书,现在科技文献的贮存和调用已经使用电子计算机来进行,如调一篇文献,可从电子邮件中调到。理论物理研究所已通过高能物理所与国际现代电子邮件网络联网,查阅科技文献十分便捷。总之,精神产品生产是一个很大的市场,随着科学与技术的进步,这个市场会更加兴旺发达。
   四、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成为制约人类进一步发展
   的重要因素
  目前,人类面临六大问题:1.环境污染;2.资源枯竭;3.生态破坏;4.能源危机;5.气候反常;6.人口爆炸。这六大问题有所改进,或有所缓和,都是当代科技工作的重大贡献。我们在搞军工、民用等产业时,凡属于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行业,就会得到广泛的社会支持。凡重污染行业则会受到限制和舆论的谴责。所以防止环境法律是当代科技工作的一件大事。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工业带来的污染问题是比较严重的,这是经济落后国家在一定阶段所不可避免的特点。为此,国外有些人攻击我国将会成为新的污染大国,等等。对这个问题我们应该从两个方面去认识。一方面,我们应尽量减少污染,不能搞“先污染后治理”,这将“得不偿失”,甚至可能造成永久性的危害,所以,全民要提高对防止污染问题的重要性的认识。另一方面,就世界范围的污染问题来看,我们应搞清两个概念:一是历史积累的污染量。环境污染是一个历史的问题,谁也不能割断历史来看今天的污染。世界上一些发达工业国,由于其工业化速度快、程度高、历史长久,而我们的工业化才只有40余年,相比而言,他们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污染量要远远大于我们落后国家;二是人均污染量。污染量与人口增长并不是成正比例的,而是与其工业化发展速度有关。美国是人均污染量最大的国家,其人均污染量十五倍于我国的人均污染量。我们既要历史地看到现存的污染问题,又要积极研究和探索,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来防治污染。
   五、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趋势越来越突出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包含着两层意思:其一,自然科学的发展要受到社会科学发展的制约。我们有许多科技工作者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是不够的。发展科学技术要满足中国人的需求,这就给科技工作者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什么是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有人将美国人的生活方式概括为:小汽车+口香糖+每人一支枪。现在美国手枪市场很大,但是在中国决不能搞什么人均手枪一支。我觉得中国的社会科学家应积极关注中国生活方式问题。我们应提倡什么样的生活方式,能不能输入美国的生活方式?这个问题事实上早已存在了。已有相当数量的口香糖输入中国市场,现在还有人竭力提倡中国也要走向小汽车文明。对此,我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我国的汽油、道路、住房、停车场等城市生存空间,是否能够支持这种“文明”。因此,我呼吁社会科学家和自然科学家合作研究一下中国生活方式的问题。这些事情既涉及中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也影响我们的科学发展方向。当然,这只是一个例子,科技的发展不能不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其二,很多社会问题的解决要靠自然科学。这里举一个例子。最近,朱róng@①基副总理倡议搞“三金”工程,即金桥、金关和金卡工程。我认为这是经济建设中很重要的三大问题。比如说金融问题,如果银行系统不实行计算机管理就会带来巨大的浪费。就拿“在途”资金来讲,从登记到投入使用,最快也要两周时间,在这两周时间内,资金在哪里,谁也搞不清楚,谁也无权动用。每年在途资金高达几千亿之多,若按10%计息,则年损失几亿元。如果我们实现了计算机管理,就立即产生效益。金卡工程实际上是为了减少现钞流通,解决偷税漏税问题、走私问题以及提高资金利用率。现在偷税漏税问题很严重,如果从社会科学角度来看,这里有体制问题、法制问题、管理问题,甚至还可以不排除搞运动等等。
  综上所述,许多社会问题的有效解决,不仅要靠社会科学学者,还需要有自然科学家,因此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合流是当代科学技术的一个重要特点。
   六、中国科学技术问题,正成为世界科学技术的一部分
  我强烈呼吁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要看到中国的特点。中国的资源、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等等特殊条件,都会影响中国的科技发展。在我与青年人接触中,有一些青年人热心关注“世界”科技的“大”问题,他们有志成为世界学者,国际学者,而对中国问题却不予注意。其实,中国的问题正成为世界性的头等重要的问题。如中国长江三峡工程,这么大的水利资源要开发,在世界水利史上是少有的。为此,世界上许多水利科学家都想插一手,以便留芳百世。这项对中国人民有极大利益的项目出生时,却遭到了美国的尖锐反对。理由是所谓“破坏生态平衡”。而现在美国朝野都纷纷改调,否则他们将难以介入这项历史性工程。有关中国水利资源开发的问题还不仅限于长江三峡工程,更大的问题是中国西南地区的水能开发问题,第一,它占全部水力资源的50~70%。西南地区水力资源集中的澜沧江、金沙江、怒江等横断山脉地区。其特点是落差极大,往往落差达一千米,因而蕴藏的水能也极大。它的开发需要研制高差的水轮机。目前,这项技术在世界上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尤其是这一水力资源的开发,是在崇山峻岭之中,为人烟绝迹之地。怎样能进去,物资又怎样运进去,这也是世界上未能解决的问题,现在有人提出发展飞艇或索道运输来解决人员、物资、给养问题的设想。
  英法隧道的修建是影响世界的重大问题,有人称为世界性工程,其实中国也有这种世纪性工程。最近有人提出,要设法将雅鲁藏布江的水调到大西北,以彻底解决大西北的干旱问题。如果这一设想得以实现,当然这也是世纪性的工程。如果一旦实现,其经济效益之大是难以估量的。但这一问题的解决不是21世纪上半叶就可以完成的。可能这是22世纪的事情。
  经济的大发展,必然带来科技的大发展,最近,江泽民同志提出:科学技术要有一个新的解放和大的发展。毫无疑义,中国科技界将满怀热忱地、积极地迎接这一新的解放和发展的大潮。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为钅加容
  
  
  
特区经济深圳15-16F10国民经济管理与计划何祚庥19971997 作者:特区经济深圳15-16F10国民经济管理与计划何祚庥19971997

网载 2013-09-10 21:00:00

[新一篇] 21世紀的情報學研究

[舊一篇] 80年代以來美國中美關系史研究述評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