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探索博大精妙的傳統文明 >>> | 簡體 傳統 |
冀南皮影戏
冀南皮影戏主要分布于邯郸市的肥乡县、成安县、磁县、大名县、临漳县、广平县、魏县、永年县、馆陶县、武安市等地,并影响到冀中、冀北以及豫北、晋东南、鲁西地区。
冀南皮影戏基本特征:一、冀南皮影戏是宋代中原皮影戏重要的嫡脉,它与河南皮影及豫北梆子腔有着重要联系。二、冀南皮影戏造型古朴、雕绘结合,造型体制简练,体现着我国皮影戏的早期风貌。三、冀南皮影戏剧目丰富,演唱没有文本,完全是口传心授,对白幽默风趣,非常口语化,表演起来通俗易懂,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四、冀南皮影戏班社与传承依然保持传统的习俗,基本体现原生态皮影戏表演形式。
冀南皮影戏的艺术价值:冀南皮影属于宋代中原影戏一支嫡脉,较多地保持着我国皮影戏的早期面貌,它相比陕西皮影、唐山皮影,在造型、剧本、唱腔、演出形式等方面有着非常强烈的差异,更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冀南皮影戏造型粗犷古朴、线条简练、雕绘结合,充分体现着古代中原影戏的造型特征、体现着我国皮影戏的早期特征。冀南皮影戏演唱没有文本,完全是口传心授,具有口语化、方言化的特征。
对于冀南皮影艺术的保护和研究是对我国皮影艺术历史、流传和现状的深入挖掘、整理和全面认识。对于宏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中国当代民间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将有着重要的意义。
冀南皮影戏的濒危状况:今天,冀南皮影戏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社会基础发生了变革,其传统的民俗文化内涵逐渐消失。目前的冀南皮影艺人年龄老化非常严重,大多数皮影艺人由于年事已高无法演唱,但已经后继无人。传统的皮影表演技艺难以得到传承,年轻人想学习此技艺的很少,其唱腔、口传剧目,雕制方法等,几乎面临到失传的境地。
孝义皮影戏
纸窗皮影戏,以孝义为中心流播、辐射在周围各县。流传在吕梁的孝义、汾阳、交城、交口、中阳等,晋中的平遥、介休、祁县、太谷以及晋东南的沁源等地。它是个很古老的影戏剧种,影戏艺人过去供奉黄龙,传说他是影戏之祖。黄龙是殷纣时人,《封神榜》上的十二门人之一,一次守城战中,他设空城计,用纸糊城门,内悬灯晃动影人,外敌疑城中兵多将广,惧而遁逃。后人传谓影戏之始。这种说法原不足信。也有影戏班供奉孔子的,很多人认为:可能是文人秀才主办的影戏班。
山西皮影戏还存在有另一个流派,那就是腕腕腔纱帘影戏。从唱腔音乐、故事脚本,到表演形式、人物造型都和陕西东路皮影类同,山西晋南和陕西渭南地区隔河相望,从气候条件、生活方式、风土人情都有颇同,长期以来,在经济上、文化生活上过往甚密,远在战国时期就结为秦晋之好。明末清初,陕西华县、华阴县的影戏就传到了晋南、顺山西从南到北,由运城地区(新绦县为代表,并周围各县),到临汾地区(曲沃县为代表,并周围各县),再到晋中地区(以孝义为中心,并周围各县)。腕腕腔纱窗影戏,由于它有委婉动听的音乐唱腔,演唱故事更符合群众的欣赏口味,纸窗改进为纱窗,使表演有很大的突破性提高,而玲珑剔透的人手物造型,以及大型景物的出现都使它声誉倍增,很快在山西蔓延开来。尤其在清乾隆年间,渭南地区落第举子李十三,创作了“十大本”,如《紫霞宫》、《火焰驹》、《春秋配》等,逐渐也在山西地区传播开来,同时,晋南人还过黄河到陕西购置影箱,有的去学艺,陕西雕簇皮影的艺人也到晋南来开业。皮影戏在晋南遍及城乡,蔚然成风。据新绦县志载,明末清初新绦县有影戏剧社十六个,活跃在民间,新绦县北王马村文家影戏班,子承父业百余年,誉满晋南城乡。1979年老艺人文徐丁又重操旧业,移值改编了《双报恩》、《白阳河》、《火焰山》、《三打白骨精》等二十多个剧目,寓情于影,颇受群体欢迎。
随着皮影戏的兴起,专门从事皮影戏雕刻艺术的“专业户”也相应产生,候马虎祁村北城李武昌家,南上官杨茂盛家就开有皮影雕刻作坊,还有流散串班售雕者,只杨茂盛一家就承揽有十多个皮影班的皮影人物的雕刻,影戏活动代代相传,遍及城乡,也远播于汾、平、介、孝。
民国初年新绦县高凤鸣从陕西学艺归来,在南大街开了一个作坊,专营皮影雕刻艺术品,数十年来高凤鸣积累了上千万影人脸谱,创造性的继承和发展了皮影雕刻艺术,成为当时晋南皮影雕刻艺术的代表。生前他为晋南剧团雕刻了近百套戏箱,还培养了十几名青年艺人,谢君一是其中的姣姣者。(参考廉振华《晋南皮影》)
碗碗腔纱窗皮影何时传入到孝义?据"会刊"载"相传三代之老艺人王茂珠说,明末清初是我县最盛行之际,全县有(影戏班)一百一十余班,不仅活跃在我省各地,同时渡过黄河到达陕西,穿过雁门关到达内蒙古……"笔者推测王茂珠所说"明末清初"约在乾隆年间,此时时处乾隆盛世,陕西、晋南影戏都有处于鼎盛时期,孝义处"最盛行之际"当在理中,可惜到嘉庆年间皮影戏遭劫难,产生了二、三十年断代,所以产生了碗碗腔纱窗影戏清末年初传进孝义的说法。情况是:碗碗腔纱窗影戏吸收当地皮腔、汾孝秧歌、晋剧的滋养,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形成了孝义独有的碗碗腔皮影戏,到清末民初形成了影戏的又一个鼎盛时期,境内有影戏班社六、七十个,同时也延伸到周围各县,行迹遍布三晋。 如后营马四儿往文水徐家镇搭吉庆班;那庄耿老旺到文水于家堡搭宝盛班;后营钮善贡往汾阳东马庄、孙俊英去祁县、马员才往太谷等等,流传有"无孝不成班"的民谣。孝义境内一时异彩纷呈,影艺名人成出不穷;王宝栋等于竿工精熟,操技藏神;张立广铜音铁嗓。月惊星迷;井润元专说闺门戏,人称"小姐班";李付德擅长喜闹剧,誉为"哈哈班"。此外,还有张万年、于吉荣、宋广德、耿富有等一批青年艺人,称为后起之秀,操、说、唱各有千秋,名声远播。
复州皮影戏
皮影,又名“灯影”。辽宁皮影最盛行、最普及的时期是民国年间,全省大部分县城均有皮影戏。其中岫岩、盖县、康平、海城、凌源、朝阳等县更为普遍。每个影班一般由7-9人组成,他们都是农民出身的半农半艺者。演出剧目的内容大都是神话及历史故事,经常上演的有《杨家将》、《大隋唐》、《封神榜》、《群仙阵》等四五十个剧目。经常演出连台本戏,最长能演半个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皮影戏的艺术水平有很大提高,首先是搜集整理旧影卷,剔除封建糟粕,取其民主性精华;其次是将原用油灯照影,改为电灯照影。到80年代,各县农村仍有皮影戏演出,但演出已渐渐减少。
海宁皮影戏
海宁皮影戏始于南宋,清朝末期最为盛行。到本世纪80年代,有近八百年历史。据皮影戏艺人述:南宋建都临安(今杭州)不久,即有北方皮影艺人到临安戏场(当时称为瓦舍)演出影戏。海宁地近都城,皮影戏很快在境内传播。先是达官贵人、上层人士在寿庆、喜期、丧吊、宴会时请艺人演皮影戏。清光绪年间,朝廷下令禁止在阀门演出,皮影戏一度衰落,艺人大多转务农业。他们在乡间传统节日和民间婚丧喜事中演出,逐渐为乡闾喜爱,又趋繁荣。蚕户为求蚕花二十四分(求祈丰收之意),养蚕前由独家或几家合起来请皮影戏班演出,通宵达旦。演毕,由戏班揭银幕(桃花纸)贴上蚕匾,以示吉庆,再由蚕户给戏班桃花纸换上银幕,此谓蚕花戏习俗。皮影戏流入民间后,成为发展过程中的鼎盛时期。清末民初,全县有11个戏班,近百名艺人,分布在斜桥、盐官、郭店、石井、庆云、长安、辛江、周王庙等地。
解放后,传统习俗改变,皮影戏又转入业余活动。1954年,全县仅存四个业余性班团。1956年6月,浙江省成立木偶皮影艺术团。海宁的皮影戏以周王庙魏伯荣的剧团为基础,吸收其他班团艺人成立皮影队,常在外地为外宾和儿童演出。1958年改为浙江皮影剧团,下放到海宁县管理。50年代,皮影戏的剧目以神话、童话为主,景片照明废弃油灯改用电光,银幕也得到扩大。文化大革命中,皮影戏停演。1980年,恢复皮影剧团,但操作人员不齐备,又后继乏人,业务也不景气。1982年停止演出。
海宁皮影戏有声腔、皮人脸谱造型、剧目三个方面的特点。首先是声腔古老。南宋初,皮影戏刚传人海宁时,唱腔比较简单,后来受昆腔和江南丝竹影响,形成海宁皮影戏自己的曲调。有三个系统:一是乱弹,高亢激越,一般用于开台戏和武打戏,用板胡、二胡伴奏为主,其主腔为三五七、文二凡、武二凡、文三凡、武三凡、回龙、叫王龙等;二是高腔,幽美姻雅,一般用于抒情叙述的正本戏,用笛子、二胡伴奏,其声腔有长腔、日出扶桑、深深下拜、上上楼、十八板、当头君官等;三是曲牌,包括锣鼓,用于特定环境的专用乐曲,有艳阳天、太极阴阻、祥云万道、倒地煞等。整个音乐曲牌曲调近百种,现在仅保留了四十余种。
其次是皮人脸谱造型颇具特色。其脸谱既接近于京剧,又不同于京剧。它按忠、奸、贤、义的不同性格,喜怒哀乐的不同表情来加以夸张、塑造。为了符合剧情发展,适应操作上的艺术需要,有时候同一个人物要换几次头面。
另外是剧目丰富,大戏小戏、文戏武戏,有近三百个剧目。好多剧目是其它剧种没有的,如《聚宝盆》、《后玉婿蜒》等。由于皮影戏剧目系老师父口传,一般艺人只能演二三十个热门戏,故剧目失传较多。现已搜集到的剧目243个,其中正本戏78个,开台折子戏(大多为武打戏)165个。
江汉平原皮影戏
江汉平原皮影戏是指流行在我省潜江、天门、沔阳(今仙桃市)、监利、洪湖等县(市)具有相同艺术特征的皮影戏。虽然其源头尚无法考证,但早在明末清初这一带凡举办谢神会事,逢年过节都有唱皮影戏的习惯,日积月累便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雕镂特色。
江汉平原皮影戏的唱腔以歌腔、渔鼓腔为主。歌腔皮影中的“鸡鸣腔”,源于东周时期的楚国《四面楚歌》,是我国传统音乐中的活“化石”。渔鼓腔出自旧时艺人的乞讨唱曲,调式多样,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江汉平原皮影制作精细、造型生动、唱腔优美,富有古朴的楚文化风格,深受历代人民群众喜爱。
陆丰皮影戏
在海陆丰地区,皮影戏的地位很高,演出时,皮影班的鼓没有开,大戏班不敢开,所以大戏班往往要请皮影班早点开鼓。陆丰皮影供奉田元帅(或称“田老爷”)为戏神。艺人传说,皮影是唐朝来的,李世民登基时,有一个苗元帅(是十八翰林之一)创建梨园子弟,以梨叶弄影,治好了国母的病,此后就诞生了皮影戏。苗元帅后来被斩了头,“苗”字去了草头就是“田”,所以皮影班艺人供奉田元帅。另一个传说是:唐玄宗时,他手下的大将雷万春儿时,母亲生病,雷万春以梨叶弄影娱母,使母亲恢复健康,此后唐玄宗命令在长安上演皮影戏。后来雷元帅因违犯军令被斩了头,“雷”字去了“雨”头就是“田”,所以后来以田元帅为戏神。这两个传说大同小异,大概同出一源,后因多年口耳相传产生分歧。
陆丰皮影每到一个新地方演出,有“洗钗”之类的“净场”习俗和开场戏《搬仙》的演出。“净场”时,所有观众都必须暂时退出观看场地,由演出的主持人桀鸡、燃放爆竹,艺人在后台大锣大鼓等以示驱邪,之后才允许观众入场。《搬仙》是开台例戏,演出“跳加官”、“跳三仙”(福、禄、寿)之类的吉祥戏,本来以正字表演,现在改为念白字。《搬仙》之后,要由一个名为“大头坎”的角色,念一段顺口溜。“大头坎”头颅奇大,前额突出,后脑拖一条发辫、着马褂,作绅士状。顺口溜以当地乡约乡规为内容,语多诙谐,表演滑稽。这一特殊节目未见于其它剧种,当是陆丰皮影艺人的创造。这一节目在后来的演出中往往被省略。 华县皮影戏
皮影是用家畜皮刻制的人物影像,借助灯光投影屏幕表演的一种戏曲,通常叫灯影或皮影戏。据历史学家顾颉刚考证,皮影的发祥地在陕西。
陕西民间有一个传说,似乎说明了皮影的来历。据说西汉时,文帝刘恒的幼儿由一位宫女照看。一天太子哭闹不止,聪明的宫女便用梧桐树叶剪成人形,借着透进纱窗的阳光,一面用手舞动梧桐叶子,一面口哼小曲,太子马上转哭为笑。
皮影的原型是用纸剪的,后来才改成用皮刻制。据宋朝《梦梁录》等书记载:“京师初以素纸雕簇,自后人巧工精,以羊皮雕影,用以彩色装饰,不致损坏”。皮影在汉代已经出现,到了宋代已相当流行,京师常见、“设帐张灯”上演“影人戏”。到了元代,蒙古军队中有皮影班子随军,一直传到中亚国家。
华县皮影制作精细,玲珑剔透,深受民间喜爱。其制作过程是:牛皮或驴皮经浸泡后,刮铲成半透明状,再打磨、摹画、雕刻、着色、熨平、缀合。华县皮影造型以人物为主,兼有景物和道具。人物高约1尺,大头突额,色彩艳丽,图案精细。人物的颈、肩、腰、膝、肘等十处有轮盘牵线,活动自如。通常以五官反映人物的性格,如以平肩和皱眉区分阳刚和阴委,丑角多用圆嘴、吊眉和冲天鼻,形象夸张诙谐。
旧日,华县城乡有数十个皮影班子,一个班子5人,小车一推,背篓一背,随时可外出演出,逢上庙会、结婚、祝寿、小孩满月,一盏明灯,两张方桌,几块木板就可搭台表演,演出时,操纵提线的人称“签手”,在屏幕后表演打、跳、翻、跑各种角色。唱腔多为碗碗腔。伴奏的乐手司掌琴、弦、钹、鼓等乐器。5人一班配合默契,演得有声有色。
农闲时,华县皮影经常流动演出,在电影没有普及的年代,是一种民间喜闻乐见的戏曲节目。1949年起华县光明皮影社曾长期在西安演出。1975年华县皮影进京上演博得好评。1986年上海电影制片厂为华县皮影摄制纪录片《皮影轻骑队》。
近年来由于现代视听媒介的普及,皮影戏演出的机会少了。皮影作为一种工艺美术品也为人所爱,一些外国游客尤喜收藏。德国皮革博物馆和日本民俗博物馆都有华县皮影陈列。
华阴老腔
阿宫腔
阿宫腔,也称北路秦腔。因唱腔具有翻该遏低的艺术特点,亦称遏宫腔。流行于礼泉、富平、兴平、咸阳、泾阳、三原、乾县、高陵、耀县、铜川、临潼等地。
阿宫腔原为皮影形式演出,1960年搬上大舞台,在常腔、表演、音乐伴奏以及舞台美术方面进行了较大的改革,但仍保持了原有的艺术特色。据老艺人段天焕回忆,清嘉庆、道光年间,阿宫腔已由礼泉传播到渭北一带,演出的剧目有《范睢相秦》、《玉瓶赠金》、《祥麟镜》、《四贤册》等。与原秦腔唱调相比,有“三放不如一遏”的艺术效果,遂取名“遏工小调”,艺人们称为“遏工”。至清同治、光绪年间,又相继出现许多皮影班社及名艺人,演出剧目主要有《滚龙床》、《红拆书》、《铁冠图》、《艘孤》、《清河桥》等。
阿宫腔的特点是娴雅婉转,钢劲有力,缠绵激昂,拖腔带有“噫咽”之音,并以假嗓翻高唱出。
1940年前后,由于国民党政府黑暗腐败,加之连年遭灾,阿宫腔戏班相继解散,仅有段天焕一个戏班艰难地挣扎到解放。
新中国成立后,富平县人民政府为抢救阿宫腔剧种,组织以段天焕为首的老艺人成立民乐皮影戏社,积极进行演出活动。1958年又将富平县三团改为富平县阿宫剧团,创作、改编、演出《乔太守乱点鸳鸯谱》、《玉瓶赠金》、《女巡按》、《锦香亭》、《王魁负义》、《四贤册》、《白蛇传》、《翰墨缘》、《金鳞记》等传统戏及《鸡毛信》、《雷锋》、《红石钟声》、《八一风暴》、《三姑娘》、《两家亲》等现代戏。并于1961年赴京进行汇报演出,受到戏剧专家及观众的欢迎和喜爱。
阿宫腔的剧目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已经挖掘整理的传统剧目有六百余本。剧目的唱词浅显朴实、生活气息浓厚。取材于历史的剧目,大都为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昏庸腐败、荒淫无耻、残忍凶暴以及批判卖国求荣、表彰民族气节的戏,如《七箭书》、《重耳走国》等;取材民间故事的剧目,多为反映伦理道德、男女爱情、抨击忘恩负义与颂扬清正廉洁、刚直不阿的清官戏,如《西厢记》、《金鳞记》、《王魁负义》、《女巡按》等;取材现实生活的剧目,大都是抨击恶势力和恶少劣妇的讽刺喜剧,如《三婆娘顶嘴》、《屎巴牛招亲》、《打锅》、《抹牌》等。
阿宫腔角色行当生、旦、净、丑俱全;表演基本沿袭了秦腔程式,并采用了皮影某些特有的表演动作,显得独特别致。同时,在表演上有塌城、剑出鞘、踢打等武打特技。
阿宫腔属板式变化体音乐。声腔分欢音与苦音。欢音表达明朗、轻快的情绪,苦因表达悲伤、凄楚、怀念、愤慨的情感。其唱腔保持了阿宫腔腔调,惟净角揉入眉户某些曲调;旦角又吸收了碗碗腔行腔技巧,突出阿宫细腻、婉转、刚柔并济的特点。唱腔板路有[二六]、[慢板]、[二倒板]、[箭板]、[一叠腔]、[三不齐]和单句送等;常用的曲牌有[一起清雪]、[迁仙客]、[春宴开]、[点绦唇]等。伴奏乐器以板胡替代原二股弦领奏,增加了音响效果;武场面以梆子击节,配以鼓板、牙子、小锣、绕钹、大号等。
阿宫腔自搬上舞台后,先后培养出党碧侠、权立民、傅新考、刘宝琴、李珍珠、赵云侠、周正中、雷天民及送彩萍、暴建玲、李玉玲、刘立萍、王会利、康小利、杨小莉、郭民荣、冯碧茹、傅全冬等优秀青年演员。
弦板腔
“弦板腔”主要流行于陕西咸阳、乾县、礼县、礼泉、兴平、宝鸡、凤翔等地以及甘肃东部地区。据说清代嘉庆十八年(公元1831年)即在民间流传。唱腔有“慢板”、“紧板”、“滚板”、“气死人板”、“撇板”、“二六板”等。剧目有500多本,现已整理出350本,武戏较文戏多,除“三国”、“列国”等连台本戏外,也有《碧玉簪》一类才子佳人戏。
网载 2013-09-10 20:54:58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