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尴尬及其思考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尴尬之一 老师:我不会感谢你
    《语文学习》2002年第2期中摘要刊登了一封学生来信:“高考语文我赢了,我不会去感谢我的语文老师,我要感谢的是《平凡的世界》等等中外名着和《读者》《收获》等优秀杂志。”信中还写道,如果按老师的要求去学习语文,那么高三毕业生的语文水平和初三毕业生的语文水平是没有区别的。
      思考之一 让学生自主读书
    学生的语文学得好,得益于自己长期的课外阅读,这是不争的事实,早在三十多年前,吕叔湘先生就说过类似的话。因此,写这封信的学生道出了自己的心声:他的成功来自于他如饥似渴的课外阅读,而与语文教师的“谆谆教诲”无关。
    我们的语文教学不缺少苦口婆心的劝学,不缺少细致入微的分析,不缺少持续扎实的训练,但语文学得不错的学生面对勤勤恳恳、一丝不苟的语文教师却没有多少感激之情,为什么呢?
    着名作家吴伯箫先生生前十分关心语文教学,他曾对语文教学提出过言之灼灼的忠告:“现在的教学把课文都讲‘肿了’,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学生阅读原文上。”
    为什么不能在紧张的语文学习中抽出一点时间、挪出一方空间,让学生进行轻松自由的自主阅读呢?
    美国着名语言学家克拉申在谈到如何提高美国人母语识字读写能力时,特别推荐一种阅读方法——随意自愿阅读。即读自己喜爱的书,不用写读书报告,不要求在每章阅读后做思考题,也不要求查阅生词,碰到不爱读的书就放下,再去找另一本。
    这样的自愿阅读是一种自主性阅读,令人神往。笔者也经常与校内外的学生交流,发现很少有学生对课本的内容和教师的讲解真正感兴趣,而在他们的书包里,几乎每个人都有几本自己的课外书:《读者》《青年文摘》《简爱》《傲慢与偏见》……在难得的闲暇里,他们的读书是那样的专注、那样的满足!
    学生为什么会迷上“闲书”而冷落甚至于厌恶课本和《语文读本》呢?显而易见,他们不是不喜欢课本以及读本中文质兼美的名篇,而是不满于教师无尽的“精讲”、痛苦于课后繁琐的练习。文章的滋味,在讲练中消失殆尽!
    让学生在熟习课文的同时,去自由地读书吧!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使之学好语文、用好语文,“自主阅读”是必由之路。
      尴尬之二 学生:知识麻木头脑
    我国医学家代表团访美时,和美国同行讨论起为什么中国学生基础扎实而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美国同行回答说:“或许,知识的洪流麻木了他们的头脑!”(引自李金密、张金泉《中美学生创造力发展影响因素的比较及其启示》)
      思考之二 让趣味成为基石
    对于中国学生,许多人总不免一声长叹:“既然已经赢在起点,又为什么输在终点!”知识麻木了我们的学生的头脑,这种弊病可能在理科科目中表现得更为突出;事实上,在语文教学中,问题同样棘手。
    许多学生有着这样一种共识:语文多读少读一个样,多写少写一个样,在语文这门课上费热情、下功夫,不值。
    多读多写,是否一定能提高语文成绩,自有公论。但如果我们仅仅把语文理解成一架登上高考堡垒的云梯,那么,这样的语文教学功利性太强,它势必把语文知识、应试能力当作语文教学的第一要务。这样的语文教学,除去分数,别无意义。
    英国作家德·昆西在《致一位青年的信》中说:“文学的全部目的是给人以力量,而不是授人以知识。”语文的力量,来自于欣赏者文学趣味的生成、美好情感的孕育、价值观念的树立、审美能力的提高,等等。语文的动人,源于研习者纯正、成熟的趣味。
    听听英国哲学家、数学家怀特海的声音吧:“在你丢掉你的课本、焚毁你的听课笔记、忘记你为考试而死记的细节以前,你的学习是无用的。”
    如果我们始终离不开教师的备课笔记,抛不开学生的练习本,不能从琐碎的知识中走出来,不能从功利的历练中跳出来,那么,我们所学的“语文”并不是真正的语文,这样的“语文”只能是大打折扣的语文。
    让知识像淌过学生心田的清泉,滋养学生的心田,为他留下一片葱绿的情感、思想和智慧,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本质追求。所以,语文教学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趣味。如果我们的学生有了纯正、成熟的语文趣味,就会对语文产生发乎内心的好感,为它喜悦,为它忧伤,为它付出,为它收获。惟其如此,语文学习才能成为他一生的自觉行为,语文才能给人以力量,并影响他的一生。
      尴尬之三 课堂:无味并痛苦着
    学生的语文课堂阅读近乎“戴着镣铐跳舞”,少有真正的心灵自由。很多时候,学生不是在阅读,而是在做一门高深的学问。摆在他们面前的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文章往往前有“阅读提示”,后有“思考练习”,它们像“伏敌”和“追兵”一样,把阅读“逼”向编者根据所谓的知识系统与能力层级而设定的“训练目标”。在这种前后夹击的阅读处境中,鲜活的文本大多成了诠释与印证某个知识或某项读写技能的“例子”。(引自黄耀红《没有语文的语文课》)
      思考之三 让对话自然展开
    有人戏说,现在的语文课,特别是中学语文课,其实是“生理解剖”课和“信息处理”课,不仅语文教师自觉地成为“生理解剖”和“信息处理”的恭行者,而且学生也尽最大可能地被要求成为这方面的高手。在师生们看来,仿佛只有熟练掌握这两项技能,才能让语文这块薄田有上好的产出。
    问题的根本还在于语文教学在高考大棒之前低下了它本该高昂的头颅。高考评判标准“大一统”的流弊造就了一大批限于“一言堂”的教师和苦于“一言堂”的学生。
    如王蒙的小说《羊拐》被选为课文,课后练习要学生从一系列答案中选一个出来做小说的主题。标准答案是:“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变化,人应该与时俱进。”可是王蒙自己觉得这篇小说其实有很多层意思可以回味:既有想得到时没有得到、得到了不珍惜的意思,也有时间给人留下各种遗憾,还有可怜天下父母心等等意思。看到小说被这样肢解,王先生挺难受。
    这样的语文课堂,没有富有情趣的欣赏,没有深入内质的思考,没有自由平等的对话,没有教师的创意,没有学生的创造,只有违心无奈的屈从,何来活泼的形式、美好的情感和动人的效果!
    而真正的语文课堂,有起伏动人的诵读,能展开自由的对话,涌动情感的激流,闪耀思想的火花,放射智慧的光芒!
    作为学习的先行者、促进者,语文教师应该做好文学欣赏的策划,使教学对话自然展开,使情感在课堂中处处涌动。
      尴尬之四 双语:爱一个你好难
    在某市的“双语教学研讨月”活动中,笔者收到该市一所省重点中学寄来的课堂教学观摩邀请书,其中一节双语课的教学内容为高一语文《季氏将伐颛臾》。
      思考之四 让母语活力无限
    收到这样一份邀请书,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经典文章将用英语来讲述,这样的失落是不能为我所接受的!
    我相信这位颇具挑战精神的语文教师的英语水平必定一流,但我不知道他会怎样用英语给学生讲清楚“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既来之,则安之”这些语言精炼而含义丰富的句子,也不知道他能否用英语将孔子“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的激愤之情、凛然之气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如果仅仅是用英语来翻译课文,为“双语”而“双语”,那么,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事实上,从总体来看,大批中小学生,包括部分大学生,汉语的水平令人担忧。在目前条件下,如果要用相对陌生的英语来上本来就水平不高的语文课,结果不言而喻。双语教学的“人来疯”“一窝蜂”,大概也只能增添一些“东施效颦”“邯郸学步”之类故事的翻版!
    东北师范大学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绍杰教授指出:“语文课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母语表达能力、提高文学的鉴赏水平、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用英语讲授就本末倒置了。”
    母语需要纯净,需要在纯净中活力无限。双语教学,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太原25~29G31中学语文教与学(高中读本)钱海荣20052005本文是一篇怀念美国前总统里根的文章,让我们通过普通百姓的眼光来看一下美国民众心目中的伟大形象。本文为美国波士顿学院菲利普·阿尔特巴赫教授所着,原文发表于2004年3月的《变化》(change)。转发本刊,获得作者授权。在此感谢北大蒋凯老师的联系与帮助。张东生/何华峰李春萍,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研究所博士后研究人员Memories of a Friend in the Park钱海荣 江苏吴江市高级中学教科室,215200 作者: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太原25~29G31中学语文教与学(高中读本)钱海荣20052005本文是一篇怀念美国前总统里根的文章,让我们通过普通百姓的眼光来看一下美国民众心目中的伟大形象。本文为美国波士顿学院菲利普·阿尔特巴赫教授所着,原文发表于2004年3月的《变化》(change)。转发本刊,获得作者授权。在此感谢北大蒋凯老师的联系与帮助。张东生/何华峰

网载 2013-09-10 20:53:37

[新一篇] 語文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教育

[舊一篇] 語文教學中的文學作品多元解讀問題概述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