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基础教育现状的调查及思考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摘要 由于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升学制度的不完善,教育评估的欠科学,致使基础教育的目标发生了严重的偏差。“升学第一”取代了“人才第一”,“应试教育”代替了“素质教育”,流弊所及,基础教育越来越背离教育方针,常规的教学理论失落,许多学校的教学管理和教学活动已变得畸形。学校等级分化严重,教师劳动价值不平等。凡此种种,制约着现代化人才的培养和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
  * * *
   一
  从1977年开始恢复的全国高校统一考试制度,是遭10年文革摧残后教育战线的第一次拨乱反正,它基本规范了人才培养的制度,使教育重新走上了“以学为主”的轨道。通过10多年的努力,在不少领域弥补了10年浩劫所造成的人才断档。并且通过升学制度的推广与普及,学校教育也由原来的无序走向有序。
  但也毋庸讳言,在强化升学制度的同时,我们似乎忽视了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升上高等学校者毕竟只是人才基数中的极小一部分。就算这极小部分都能成为社会精英,也根本满足不了现代化建设的人才需要。况且,由于“应试教育”替代了“素质教育”,使高分低能的现象相当普遍。而那些在升学考的独木桥上被挤下的人数庞大的青少年却因缺乏基本的素质教育而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一句话,我们的基础教育正逐步走入了另一个误区。虽然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并采取了一系列补救措施(如增加职技校数量,放松对教材的一统制,增加试题的灵活度和增设劳技课等),但因强大的惯性和教育体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革,中学基础教育和总体现状仍在恶化着。
  另外,由于缺乏较为科学而有效的评估制度,又加剧了教育目标的偏差程度。较长一段时期来,教育部门及社会考察学校和教师业绩的标准偏重于升学的多寡、分数的高低,加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和“升学为第一目标”的思想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于是,为了达到升学目的而采取的(或存在的)一切活动不管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都无形中得到全社会的普遍认同,教育部门、学生以及学生家长也几乎都卷入了“升学唯一”的怪圈中,从而就出现了诸如下列的种种违反教育规律的现象:
  (一)生源质量分布不均,学校管理两极分化。除了少数省、市(县)级重点中学因有高水平生源的保证,有集中本地区优秀教师的条件,在教学中相对遵循教学规律外,其余的学校可以粗分为这样两种情形:
  一类是除省、市(县)重点学校——“状元”学校外,处于“榜眼”或“探花”地位的学校,它们主要集中在城关或一些重点乡镇。因为要保持固有的名次和地位,所以千方百计网罗生源,实行近乎军营式的管理,教学上加班加点,占有学生自由活动时间。尤其是几门主课,布置大量作业,进行频繁的补课、考试,可谓对学生“狂轰滥炸”。
  另一类是生源质量低劣,教师教学水平和积极性也相对低下的较偏僻的乡镇中学。这类学校除了为保全面子而有意识地抓几个“尖子生”重点培养外,大量的学生在一种近乎“放羊式”的环境中受教育,师生都显得比较轻松。教师不必为升学而绞尽脑汁,学生也不必为考试而疲于奔命。有一位大学毕业的年轻乡中学校长说过这样一句发人深省而又无可奈何的话:“在这样的机制下,我们学校500名学生和60 多位教师存在的意义,是每年有五六位同学考上重点高中。”
  (二)教育理论失落,实用主义盛行。在升学的指挥棒下,常规的教学理论就失灵了,有些教师甚至认为教育理论毫无价值,于是实用主义盛行。他们认为只要达到一定的升学率,就是办学的成绩。反映在教学活动中,为追求分数,无所不用其极,许多严重违反教育方针,严重偏离教学目的,严重不利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举措变得冠冕堂皇,甚至作为经验相传。
  (三)教学手段古板陈旧、教学效率相对低下。理论的失落必然导致手段的畸形,由于考试是第一位的,成绩的高低决定着教师水平的高低这一逆循环“定理”的成立,使许多教师不讲究教学艺术。于是,除课内满堂灌外,还把大量精力投向课外,大量占用学生课外时间,学校管理也有意无意地鼓励这一行为,评先进总少不了这些加班加点的教师。为了更具体地说明问题,这里有必要引述一位师专实习生在中学教育调查报告中以初中生的口吻写的一段话:
   白天,我们把所有的时间都交给了老师。脑子里还没有从古罗
  马的战场上回过神来,马上又一头撞进了立体几何的迷宫。老师们
  “填鸭式”的教学,不管你是否消化得了,反正多吃就有好处。不
  仅自修课、课外活动、课间休息、星期日,被各科老师抢占去,而
  且大量的作业、各式各样的考试,搞得人头昏脑胀。终于盼来了寒
  暑假,可又被老师叫进学校补课。值得指出的是,这是许多学校的普遍倾向。
  (四)管理手段相对单一,育人机制日趋弱化。教学手段的古板陈旧必定伴随着管理方法的相对单一,因为两者的共同点都是不把学生作为一个活生生的具有独立人格的人看待。“尽可能多升学”的目标往往淹没了学生的个体意识,有的甚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而有意识地扼杀个体意识的萌发。这样,“育人”也就无从谈起了。
  在许多教师的班级管理中,学生被分为两类:能升学的和不能升学的。于是管理中出现了保护与淘汰这一简单的思维模式。体现在具体的行动中,往往是对“尖子生”的过分袒护,而对差生则歧视、讽刺、挖苦,甚至贬及学生家长的人格。有的教师还在桌位安排中,把“尖子生”排在最佳位置,把差生放在偏角,或者把差生集中在一块,作为“特区”,并把那些成绩后退的同学随时调入差生群中,以示惩罚。在一些乡镇中学,教师打学生的事情时有发生,学生或忍气吞声,或纠集力量报复,甚至酿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由于育人机制的弱化,学生一旦违规违纪,往往缺乏教育,而用面壁罚站、逐出教室、关办公室“反省”、“遣送”回家等手段处理。有的学校干脆制订了一整套违规罚款制度,从迟到、早退、抄作业到旷课、打架等,都有金额不等的罚法。有的不分青红皂白,把教育责任一股脑儿往学生家长身上推,学生一有学习或纪律问题,就通知家长来校处理,严重的甚至要家长把孩子领回去。束手无策的家长往往用打骂孩子的办法来消气,而孩子越发气恨教师与家长。
  (五)课程安排严重倾斜,技能训练形同虚设。我们的教育方针是要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为此,国家又规定了一系列需开设的副课和技能课,并配备了相应的教材。可在实际的教学中,除了智育(其实是“应试能力”)被过分强化外,许多学校在美、音、劳方面形同虚设。首先,师资不配套。许多学校,上这些课是“拉夫式”的,谁有空谁上。其次,为了应付检查,教导处的总课表上排着这些课,而实际上,要么自修,要么被英、数、语等主课占用。至于体育比赛、文娱活动等,能减的则减,能取消的就取消,以节约一切时间进行文化学习,来应付考试,也防止学生“分心”。
  (六)学校等级分化严重,教师价值出现倾斜。在一个市(县)内,把学校分为省重点中学、市(县)重点中学、农村乡镇中学等不同等级。生源的好差分配也是按这等级来的,国家的教育投入也以此为据而递减,于是从一开始,农村乡镇中学就处在最底层的地位。问题还在于,农村乡镇中学学习好的学生全被城镇中学揽去。除此,有“路子”或有钱的家长,把子女送往各重点学校,造成这些学校的班级严重超编,每班60多人已司空见惯,70~80人一班的也为数不少,于是有的农村乡镇中学干脆破罐破摔,教育质量更加低劣,城乡差距日益拉大。城乡之间教师的价值差异也被拉大,难怪一位从乡下调到城关的女教师说:“在城里,苦死累死都值得。”
  以上所列举的六种现象是主要的,还有诸如“贵族学校”的纷纷冒出,初、高中复习班长盛不衰,家庭教师的日益吃香等现象,限于篇幅不一一赘述了。
   二
  上述六现象后果的分析。
  首先,“素质教育”的落实困难重重。由于“应试教育”替代“素质教育”,致使国民的总体素质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很不适应。每年除考入高校学生外,有95%以上的同龄人已经或正在走向社会。这些“劳动大军”是由于文化考试的不合格而被淘汰的,他们中的许多人在学校并没有学到多少跨入社会所需的各种知识。近些年,社会民工潮愈涌愈高,打工妹(仔)的队伍越来越庞大,可有些企事业单位却为招不到合格的工人而犯愁。据有关资料统计,这些民工以年轻人为主,而绝大多数文化水平不高,只能干些极简单的体力活。试想,这么一支越来越庞大的低素质的劳动大军怎么去实现现代化?
  还有那么一部分青少年,由于没有一技之长,加上原来生活的养尊处优,有的已变成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社会渣滓,成为当前社会治安严重恶化的源头之一。公安部门每年公布的青少年犯罪率上升的统计表已说明了问题。虽然这不能全归咎于学校教育,但学校不重视“素质教育”应是一个原因。至于那些升入高校的“天之骄子”是否都真正成为合格的人才呢?出现于许多报端杂志上的有关大学生思想、道德、能力、文化素养的报道表明,有一部分是不尽人意的。
  完全可以这么说,“应试教育”在培养了一大批人才的同时,也制造出了大量与现代化要求不适应的社会废品。一个在低素质国民充斥的国家,要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是很难的。
  其次,学生道德水准严重滑坡。由于思想教育内容、手段陈旧,管理方式单一,学校的道德教育疲软乏力,学生道德水准严重滑坡。长期以来,中小学德育普遍存在着“要求太高,内容太空,方法太死,实践太少,测评太虚”等弊端,教育效果不佳,而对考分的长期追逐则形成了这样的思维定势:成绩好,一好百好;成绩差,一无是处。“三好生”的评定标准更是“智育第一”,家长、社会的心理合力更强化了这一标准。这样,学生的心理发育就很不健全,甚至到了畸形的地步,小小年纪就患得患失,于个人有利的就争着去,于集体有益的则学会躲。据光明日报1995年7月17日载:“某中学的调查显示, 对明目张胆地破坏国家财产的犯罪行径不闻不问的占50%左右,而且爱憎分明的精神随年龄增大而减少。”在回答“为什么而读书”这一问题时,某中学初一(2)班60位学生,居然有80%的答案是“读书为自己”。 而在“为社会主义祖国的需要”这一栏中,却是空白。由于有这样的思想,种种不正常的事也就发生了:有为了达到个人的目的而给老师送礼的;有拒绝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有假装积极以博取先进的……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道德滑坡的直接表现是个体意识的无限膨胀,排他情绪的充分显露。我们深知,自私、冷漠的个体心灵是无法构成温暖火热的精神世界的;目光短浅、胸无大志的国民是缺乏振兴民族的干劲的。因此,从社会学的角度考虑,道德滑坡不仅是青少年成长的问题,而是关系到民族国家未来的头等大事,我们绝不能等闲视之。
  第三,学生的心智发育不健全。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扼杀了学生的智能发挥,造成学生心理的扭曲。青少年时期是最富想象力的,如果学校教育能满足学生的好奇欲望,再加上知识引导,就会学得更好,并利于创造力的发挥。可是目前的基础教育,把学生一律捆绑在升学的战车上,学生的身心受压抑,活泼的天性被束缚,想象力被抑制,于是不管上大学或入社会,往往缺乏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
  另外,以“严格纪律”为理由的高压管理方式取代了和风细雨的道德教化,以个人竞争心理冲击了共同提高的协作美德,使得学生心理产生某种扭曲。尤其在一些师生关系严重对立的班级,学生处于被压制的一方,正当的个体意志自由往往被剥夺,使得师生间相互包容、相互理解的心理被弱化,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影响。
  第四,学生体质下降,技能明显低下。由于过分强调智育,许多学校的学生除了上课、看书、做作业外,基本上没有体育锻炼和音美等技能训练。首先,学生体质体能明显下降。据调查, 男生能正常跑完1500m,女生能正常跑完800m的已为数不多。某校一次清明节扫墓,许多初中学生却爬不完两百级左右的石级,有的居然中暑。第二天上课,许多人无精打采,说腰酸背疼。体质的虚弱由此可见一斑。其次,学生应有的音体美技能严重缺乏。笔者所在的师专中文系一年级某班50位学生,10人会点儿乒乓球,绝大多数不会篮球、排球、羽毛球、足球。全班有点儿美术基础的只有2人,会识简谱的只有几个师范保送生。 试想,这些学生要成为合格的中学教师,他们在三年中将要付出多大的努力。
  第五,农村教育呈滑坡趋势。首先,乡镇中学生源的大量流失,成绩较好的一类流向城镇中学,成绩极差的一类流向社会。在校生,也不知要学什么,能学多少,只知要学三年。其次,教师积极性严重受挫。生源流失,待遇低下,工资拖欠固然是原因,更主要的是由此导致教师本身的价值得不到体现,令大量教师感到寒心。农村教育的滑坡,对我们这个农业大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影响是巨大的。
  英国教育家洛克在《漫话教育》中说过:“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正和配错了药一样,第一次错了,决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补救,它们的影响是终身洗刷不掉的。”直至今天,这几句话仍有着振聋发聩的现实意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方面的任何疏忽,都有可能造成一代人培养的失误。*
  
  
  
台州师专学报临海85-88G3中小学教育郑友霄/张卫国19971997 作者:台州师专学报临海85-88G3中小学教育郑友霄/张卫国19971997

网载 2013-09-10 20:50:08

[新一篇] 關于歷史課程實施素質教育若干問題的思考

[舊一篇] 關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構想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