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 起
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
素质教育的提出,在中学语文领域中激起了一片浪花。但这种浪花除了表层的变幻和喧哗之外,在教学实践中很少有实质性的推进。“素质教育贯彻在口头上,应试教育落实在行动上”的双轨现象使素质教育成为舆论中的热点,实际中的盲点。这种不正常的现状不能不引起有识之士的忧虑和思索。我们想与其说一些不着边际的空话、大话或言不及义的套话,还不如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做起认真的探索,扫清思想上的障碍,厘定实施的规范,充分认识中学语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把它落实到每一堂教学课中去,真正做一个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积极探索者。为此,我们不揣浅陋,就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些基本问题,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和意见,以求正于方家和同行。
这既是我们的初衷,也是写作此文的目的。
关于阅读
语文课教学从根本上讲,就是一个名篇名作的阅读、消化的过程,阅读教学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大部分的课堂时间是花费在阅读教学上的,这是不争的事实。然而,效果呢?平心而论并不理想,事倍功半者比比皆是,徒劳无功者也不乏其例。
究其原因,首先在于当前语文课的容量小、节奏慢,着眼于字、词、句的诠释与记忆,拘泥于课文形式上的樊篱。韩愈在《师说》中就曾指出学习中的两种偏向:“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而现在往往是注目于“句读”而忽略了“惑”,其结果只能是“小学而大遗”了。同时,还有相当多的语文课充斥着洋洋洒洒、不着边际的分析,懂的就大讲,不懂就不讲,千篇一律程式化地归纳或贴标签式的简单判定。这当然难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思维的活跃程度和阅读的接受能力,当然也无法适应开放的社会形态、改革的时代趋势、快速的生活节奏,至于提高素质只能是一句空话了。
我们认为,阅读教学中一定要大幅度地增大容量,加快课堂节奏,让有限的时间发挥出尽可能大的效能,从课内有力地向课外辐射、延伸。英国现代教育心理学家斯托克威尔提出:“要想快速有效地学习任何东西,你必须看它、听它和感觉它。”(《快速学习理论和实践》)事实也告诉我们,学生只有在充满张力的思维和实践中,才能领略学习的愉悦,才能获取切实的能力。一位连续三年在上海中学生作文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后来考入复旦大学新闻系的同学在介绍经验时说:“我的体会就是一句话:多读。从课内到课外,从文学到科技,多多益善。”因此,任何形式的“老牛拉破车”式的教学都应该坚决地摒弃。有了数量才有质量,对中学生来说,尤其如此。具体做法可以是引导学生阅读选入课本中的长篇作品节选或者阅读入选的其他作品,也可以结合选修课或课余活动有系统有针对性地分阶段向学生介绍、推荐古今中外的名篇名着,及时沟通有关阅读的信息。
其次,阅读教学中一定要充分重视方法的传授和点拨。不少学生反映,看了不少作品,但没有什么收获,其中就有一个方法的问题。叶圣陶先生曾对语文教育说过一句看似平易、却极为深刻的话:“课文也无非是例子。”所谓“例子”,它应该能提供给学生学习方法、方式上的启迪和教益。数学教学中对例题的运用方式值得我们借鉴:通过例题引出公式,再运用公式解答其他题目。所以,教师在讲解例题的时候,不仅仅要对题目进行评析,更重要的是要进行方法的引导和思维的启迪。在语文课上,也完全可以而且应该做到这一点。也就是说,在讲授散文时,同时也在传授散文的鉴赏,甚至写作的方法和要领;在讲授小说时,同时也在传授小说的鉴赏,甚至写作的方法和要领。这样学生以后遇到此类作品,就有了深入堂奥的门径,从而增强兴趣,获得营养,素质的提高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学习的方法有多种多样,比如我们曾以比较法讲授散文,就取得较好的效果。在讲到秦牧的散文时,把它和同时代的杨朔、刘白羽的作品相比较,可以看到它的一个显着特点: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的交融;也可以和后来的余秋雨的作品相比较,看到它的随意和灵活,以及娓娓而谈的文风。学生从这个“例子”中初步领略到一种纵向、横向比较的学习方法,这对他们以后的阅读无疑提供了一把钥匙。
在我们今天的阅读教学中,还必须大力培养、倡导一种批判精神。批判意识是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涵,也是当前语文阅读教学中亟待加强的重要方面。诚然,今天教材中选的作品大多是经典名篇,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但是,也应看到不少篇目毕竟带有特定时代和地域的局限,需要我们从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去认识和评析,同时,文学本身往往是个模糊性、多义性的集合体,需要我们作出令人信服的独特的阐释。批判思维能力是指一个人对事物及其关系的判断能力,包括评判力、识断力、鉴赏力、审定力等等,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这种批判意识,才能对客观世界有自己的体认,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悟,才能作出明晰的论断,为创新、创造准备坚实的基地和可靠的保证。在下一个世纪,这种能力将显得越来越重要。我们的阅读教学应该也完全可以为学生提供这样的“热身”机会。
关于写作
写作始终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学生怕写,教师难教,甚至涉及社会,形成一种对写作的恐惧症。寒窗十余载,作文百把篇,中学毕业踏上社会,或进入高校,往往写不成一篇像样的文章,这早已不是什么新闻。面对写作能力较差、文字表达素质不佳的现状,每一位认真的语文教师都应该反思一下:写作教学的症结究竟何在?
将学生禁锢在课堂里,死板地教条地传授一些写作“诀窍”,这是写作教学的一大弊端,在中国也算是源远流长了。加上这几年应试教育的影响和干扰,写作似乎成了一种手艺,具有一定的模式。如记叙文写作中的“时、地、人、事”四要素,“开始、发展、高潮、结尾”的四板块,议论文写作中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总结问题”的三股文;更有甚者,诱导学生去寻找、背诵几篇范文,在升学考试时“对号入座”,强行就范,往往弄得文不对题,牛头不对马嘴。
要克服这一弊端,首先要把学生从课堂里解放出来,让他们到火热的社会生活中去寻找素材,激发灵感,学会写作。虽然学生的活动范围有限,但只要做一个有心人,生活中就不会缺乏写作的内容。五光十色的社会,柴米油盐的家庭,都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影响,更不用说学校的活跃和时尚的变迁了。学生之所以觉得没什么可写,和我们在教学上的引导有密切的联系。如果我们要求写先进人物一写工作,二写家庭,三写自己,写教师先写课堂,再写课外,写父母既写关爱,又写激愤,如此等等,学生作文就难免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扶老太太过街、给同学送伞等细节就会成为“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所以要让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就要使他们有一双属于自己的眼睛,用自己的眼睛来看世界,看生活中的一切,用心去体验各种不同的情感,这样不仅会有素材的积累,而且会有情感的积累,这样才会有写作的欲望、写作的灵感,才能写出一篇真正属于自己的作文。
在写作教学中与其刻板陈旧,还不如信马由缰。在学生平时的作文训练中,设置过多过细的条条框框,会束缚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肯定弊多利少。中学期间,不仅长身体,而且长思想,长情感,长知识,在这一阶段更应该为他们提供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要鼓励他们去幻想,去创造,去表达,去倾吐,这样才能为他们的写作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现在的学生作文是拘谨有余,活跃不足,对症下药,就应该给他们更多的自由。当然,这种自由不是无原则、无边际的,教师的责任是积极的引导、示范和调适。比如有位老师出了个“真好!”的作文题,他没有规定要写什么,甚至连文体、格式也不强调,只是鼓励学生去写作认为“真好”的内容和一切。这样写出来果然五花八门,无奇不有,老师在评析时就挑选几篇较好的文章来说明写作的有关知识,同学反映不仅学到了东西,而且也克服了畏难情绪,其中确有几篇相当出色(平时作文成绩并不很好的同学写的),后来还在报刊上发表。“文无定法”“无法乃法”,这不只是文学创作的原则,同样也应该成为写作教学中的指针。
另外,有一种倾向也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这就是写作教学中的文艺化倾向。写作对中学生来说,主要是一种实用的文体训练,实用价值是第一位的。我们不仅不反对相反要鼓励同学去实践文艺创作,写诗、写散文,甚至写小说、剧本,但是作为语文教学的任务来说,这毕竟是第二位的。有些教师可能出于对文艺作品的偏爱,在写作教学中比较强调艺术性、表现性,而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它的实用性、功能性,这样以来我们的学生也许会抒情、会描写,却不会或不善于叙述和议论,而后者在写作中属于更基础的方面。诚然,基本表达方式不能有所偏废,但首先应具备的是能讲清一件事的来龙去脉,讲明一个道理的前因后果的本领。事实上,中学生在日后的学习深造和社会实践中,写作主要的作用还是它的实用功能,这也正是素质教育在语文课中的实施目标和评估标准。目前不少有识之士已经充分注意到这一点,在新编的人教版的中学语文课本中就出现了系列化的实用文体的训练。然而不容乐观的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或轻描淡写,浅尝辄止,或视而不见,我行我素,醉心于他的美文,造成了与社会生活的严重脱节。
写作教学是语文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一环,是基础中的基础,具有鲜明的实用性和功能性。但是,它又是一门极为灵活,甚至有点神秘的学科,讲得好不一定写得好,写得好也不一定讲得好,我们必须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一个最佳的结合点,把写作教学真正从八股中解放出来,成为语文素质教育的一个有力支点。
关于听说
听和说是语文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两个环节,也是学生素质中不可或缺的两个部分,然而在当前教学实践中却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这既与“重读写、轻听说”的传统影响有关,又受到应试检测中以书面表达为主的形式的拒斥。其实,语文,首先是语,是语言的听和说,离开了这个基础,语文学习就有落空的可能。现在的学生听得少,也就说不好,既聋又哑的现象不仅在外语学习中存在,在语文课中也相当突出。一个中学生讲不清一件事或一个道理的例子并不鲜见。这种状况不从根本上改变,语文素质教育就会留下缺口和隐患。
社会的开放,时代的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信息的大量涌入,人们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地倚重于语言而不是文字。写信少了,电话却增加了,就是一个现实的例证。这就给语文教学提出了一个新课题,如何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在听说教学上有所突破,在这里根据我们的初步实践,提出两条建议:
一是多听。好的课文不仅要读、要看,还要听;听别人读,听艺术家读,听出感受来,听出味道来,在听的过程中真正深切地领悟文学的魅力、语言的魅力。有人曾提出“语感教育”的方法,认为语文教学应从语感入手,让学生在听觉感受中学习知识,学习文化,学习写作,这才能真正收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良好效果。这不失为一种尝试。现在各种中学语文教材大多设置了“视听”单元,可惜的是有些教师还没有真正重视起来,学生听的机会总是很少,这就不能不影响到语文素质教育的完整性。
二是多说。语文课堂应该是一个“众说纷纭”的场所,教师不妨少说,学生必须多说,不仅分析课文、回答问题时要说,就是在写作文时也要说。在写作之前,不妨先演说一番,这样的训练太少太少了,以至造成写得出而说不出的奇怪现象。实际上说不出来的文章往往写得也并不好,比如语言缺少生活气息,往往都与说得太少有关。我们的语文课负有不容推卸的责任。
而且,听和说还不仅是一个口头表达的问题,更重要的它还直接影响到学生思维的训练、逻辑的训练和文字的表达。从这个意义上说,听说教学应该是语文教学中的基础和关键,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和积极的探索。
关于考试
考试是个老话题,有人把考试说成是老师的“法宝”,其实,大多数教师并不想“祭”这个“法宝”,相反,面对那一次次繁琐的考试,也不由自主地会产生反感。当然,考试作为检测学习的一种方式暂时也不可能取消,问题的根本在于我们如何正确地认识考试,有效地组织考试,使它成为素质教育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首先,必须正视考试这个现实。考试作为检验学习成效的一种方法,有它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实际生活中,以考试成绩录取的重点学校的学生素质,一般也确实较好。面对这个现实,我们可以而且应该做的是:在考试中加大素质的含量,加强能力的训练,注重思维的开拓。对于语文教学来说,这一点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我们完全可以把素质教育贯彻到考试的全过程中去,从出题、答案一直到阅卷评卷,多一些实际能力的要求,少一些死记硬背的东西;多一些开放性的内容,少一些封闭性的条条。总之,在考试中扩充素质的成分,把应试变为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不仅可以使学生学得更好、更活,考得更有效果,而且也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提供了生长点和营养素。比如,老师曾出了这样两道题目:一是要学生默写出《爱莲说》文中赞美莲的句子,并说明作者的用意;二是要学生比较此文中提到的几种花的异同,从而说明作者的态度。应该说,这两道题都有一定的意义,对学生的学习也都有帮助。然而,相比之下,似乎后者更注重学生在阅读中的思考和理解,并突出了分析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这就为学生以后自主的阅读指出了门径。在记忆基础上的理解,在理解前提下的记忆,这才是学习上的不二法门。
这一点在作文教学和考试中更有其举足轻重的意义。作文教学,从根本上讲是一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它最不能容忍死记硬背或对号入座的教学方式。把写作变为文体的模拟,把文体看成板块的组合,写作成了机械的操作,学生成了作坊的徒工,甚至设计出几套应试的方案,背诵几篇有针对性的范文,届时对号入座,就近入题,把作文考试演变成“冲浪”游戏,这是学习的异化,也是人的异化。这就暴露出应试教育的弊端和误人子弟的性质。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考试,而是要摒弃和杜绝这种应付式的考试。考试就应该考出真才实学,考出自知之明,考出良好素质来。
其次,必须调整考试机制。从应试转为素质教育,改革现行的考试制度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事实上,有关部门已经着手这一工作。原国家教委主任朱开轩在1997年9月2日的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上提出:“要加快升学考试和测评制度改革,尤其是平时的考试测评制度。高考应由主要考查学生在中学阶段学了些什么,转向主要检验是否具有进入高等学校进一步学习的能力。”1997年高考(上海卷)语文试卷中的两篇作文的要求,体现了这一改革的趋向。小作文是《推荐一部电影(电视剧或戏剧作品)》,大作文是《我看课外阅读》。这两个题目的新在于:一是把学生的视野从课堂扩展到社会,从教材延伸到文化;二是围绕一个“我”字,让学生谈自己真切的看法和感受,杜绝了无谓、虚假的编造。这是一次值得肯定的尝试,客观效果也是好的,有利于鼓励学生开阔视野、活跃思维。
调整考试的机制问题,不仅是领导部门的责任,也是我们广大学生和教师的共同责职。我们应从每一堂课、每一篇课文、每一次测试中来进行微调,逐步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学生要立足现实,面向未来;教师要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核心问题是加强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进一步继续学习的能力,这样才能有备无患,立于不败之地,使学生既不怵于考试,又能提高文化素养。
最后,必须放松考试的束缚。考试是为了提高素质,素质决不能为考试所拘囿。放眼世界,不能不看到中国式的考试传统,现行的考试方法,是很难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的,相当一部分是必然要被淘汰的。因为它不是鼓励和支持学生去探求意义,而是把意义强加给学生,学生作为被动的接受者,从根本上说是不自由、不主动、不积极的,是学习的奴隶,而非主人,这与社会的走向、人性的完善恰恰是背道而驰的。因此,要实施“转轨”,就必然冲破考试的框框,让学生在自由、主动、积极的氛围中学习,学得更有成效,否则,素质教育只能是一句空话。
就语文教学而言,现在学生在中学期间所学到的知识,在下个世纪大约至少有一半的内容要被淘汰和修正,真正的知识还是要靠他们自己在工作岗位上,在社会实践中去学习和钻研,否则他们就难以立足,更不可能有所创造和发展。从这个角度上看,我们今天喋喋不休地强调考试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自我安慰甚或自我欺骗而已。1997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之一、美籍华人科学家朱棣文教授说:我在中学时并不名列前茅,而我大哥总是第一名。到大学后我不光学书本上的东西,而且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下功夫学,所以成了最优秀的学生,而我大哥则名落孙山。他的体会值得我们深思。
历史和现实都在昭示我们:学习必须革命,考试必须改革。没有一场根本性质上的教育制度的变革,就不可能有我们在新世纪中的牢固地位和独特贡献。
关于教师
素质教育说到底要由教师来贯彻和实施,因此,教师就成为“转轨”的关键,教师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素质教育的效果和命运。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是,相当多的学生不感兴趣,疲于奔命。一位初中学生说:语文书发下来,自己看看还挺有意思的,可是等到老师在课堂一讲,就没有什么兴趣了。确实不能怪学生,有些教师把好文章也会讲死、讲乏味。就像一朵鲜花,含苞欲放,令人钦羡,一旦拿到实验室撕下花瓣,切开花蕾,作机理分析,从欣赏的角度讲,还有什么魅力可言呢!我们的语文教学,不也存在这种索然寡味的所谓“剖析”吗?
语文教材选的是名家名篇,不仅有经典性,而且有艺术性、可读性,那么,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尴尬的现象呢?问题的根本症结就在教师身上。没有高素质的教师,怎么可能有高质量、高品味的课堂艺术呢?在今天,对语文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来说,当务之急,一是广泛阅读,二是深入思考。语文教师不多读书、不读新书的现象确实存在,总以为课文是老篇子,讲授有参考书,以不变应万变,稳坐钓鱼台。殊不知日新月异的信息潮流,早已将你台下的基石冲走了,不急起直追,不抓紧阅读,难免有一天要掉下台来。有了广泛阅读,才会积累起丰富的新知识,才会有开阔的视野,才会保持对时代的敏锐和对生活的新鲜感,并把这种感觉带进课堂,融入讲授,传递给学生。同时,还要保持一种思维的张力,面对纷纭的世象,进行深入的思考。名篇要讲出名堂,决不仅仅是一种技巧,更重要的是一种体验和领悟,带有时代特征的体验,烙上个性色彩的领悟。在这个基点上,才能挖掘出课文中深藏的意蕴和自己独特的诠释。要使学生有兴趣,首先自己要有感触;要使学生有所收益,首先自己要付出心血。以己昏昏,使人昭昭,总是不太可能的。
在当前的语文素质教育中,更应该强调的是一种创新精神。教师要有创新精神,才能培育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发展。艺术的本质在于创新,教育的宗旨在于培养一代新人。语文教学要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激励学生的创造,这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面向新世纪的人才教育。朱棣文教授对中国教育提出的建议是:“创新精神是最重要的。创新精神强而天资差一点的学生,往往比天资强而创新精神不足的学生能取得更大的成就。美国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如中国学生,但他们有创新精神及冒险精神,有时会做出一些难以想象甚至发疯般的事情,所以往往创造出一些惊人的成就。”朱教授是过来人,接触过两种不同的教育,他的话是很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我们的语文教学就应该提倡这种精神,让语文课从传统的模式中解放出来,让学生从樊篱中解放出来,在阅读中有新的感悟,在写作中有新的思路,展开金色的羽翼,翱翔在自由的蓝天,我们才会有跨世纪的一代。未来社会是一个高科技的社会,是一个激烈竞争的社会,这就决定了它对人才需求的特殊性质,其中关键的一条就是创造性和独创性。在这方面,语文教学应该而且可以承担起这一重要职责,因为语文(文学)最不能容忍的就是刻板、僵硬和模仿。这就更需要语文教师在这方面承担重任、身体力行。
结 语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也决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中学语文教学涉及面广,头绪多,影响大,改革的难度是不言而喻、有目共睹的。最近,一位教育界的人士指出:要把素质教育推向新的台阶,现在必须发动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群策群力(见《上海教育报》1998年2月13日)。我们写了这些不成熟的意见, 意在引起专家和同行的重视。我们坚信,只要大家齐心合力,坚持素质教育的目标,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就一定能闯出一条中学语文素质教育的新路来,为培养跨世纪的一代新人作出应有的贡献。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西安6~9,28G31中学语文教学赵福生/周其敏19981998 作者: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西安6~9,28G31中学语文教学赵福生/周其敏19981998
网载 2013-09-10 20:49:36
作者可谓对当今语文教学的弊病分析得鞭辟入里,非深厚学识不能道也。问题是就是你作者有如此见识,也如此上课;结果呢。。。。。。其实深究下去会牵涉政治层面,我每惊诧于网上的喷子有些话,话糙理不糙,其见识较院学界高出一个层次,也从另一面说明我们教师有些书生气。这也许是古代许多大学者为何放浪山水,并察省社会深悟人生后留下诸多山水名篇,这是我们上课解析诗词时没能点破的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