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惧作文、厌倦作文,是中学生表现出的共性,相信已无人怀疑;教师怕读、怕改学生作文,大概也是不争的事实。学生怕写作文,是因为他们无话可写又迫不得已非写不可;教师怕读作文,是因为他们不忍卒读又情非得已非读不可。鉴于此,写作教学现状的确有进行反思的必要。
一、作文教学的地位没得到应有体现,额定时间太少
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教学应完成的任务,其中,培养写作能力非常重要也是最难的。对此语文教师都明白,且在近几年的语文教学发展走向中体现得非常突出。在100分的试卷中,作文一般是40分;120分的试卷,作文一般是50分,而且作文在试卷中所占分值仍呈上升的趋势。然而,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对写作操作层面上惟一带有定量和不定量规定的是“作文每学期不少于6次,并经常进行片断训练。”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每册也只大体编写6篇简短的“写作知识”和供选用的作文题目及一些例文。反观《大纲》和教材,可以这样说,写作教学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在实际的课时分配中也是如此。以每学期为例(除去节假日),至少还有4个月即16周的学习时间,每周的语文课以6课时计,一学期语文课最少也应该有96课时,而作文教学按《大纲》要求,每学期是6次,每次作文课连写带讲评占3课时,6次也只有18课时,仅占全学期语文教学总课时的18.8%。这与作文在试卷中所占分值高达40%以上相比,差距也太大了,给予学生写作的这么一点点时间,要想让学生掌握这门技术,恐怕也太难了。无怪乎学生不会作文、害怕作文了。
二、作文教学缺乏明确的指导,教学方法陈旧
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多数教师并没有一条清晰的教学思路,并没有提供给学生可行的操作方法,教师对学生的作文指导大多建立在感觉或个体经验的基础上,缺乏计划性和系统性。学生常感到无法可循,无所适从。纵然教师对怎么写教得很多,但学生仍不会写。
作文的教学方法更是千篇一律:出题——写作——讲评,几乎成了固定的模式;作文教学注重文字生成的结果,轻视文字生成前思维启动阶段的训练。殊不知,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作情绪和教导学生写作技巧同样重要。教师应该而且可以采取一些方法,诱导学生产生写作愿望和动机,调动学生的写作情绪,但遗憾的是教师们往往轻视写作前的情绪调动,只重视写作后的讲评,结果当然事倍功半,不尽人意。
三、作文教学空间狭窄
命题作文的两节课,通常安排在每周固定的时限内,它并不管学生此时此刻是什么心绪。或许,因为某种因素的干扰与制约,学生不想写的时候却偏逢上作文课。比如,上节课的某门学科测试学生因发挥失常,懊恼尚未消除,却紧跟着被人牵着鼻子去写作,这种压抑,别说是心理机能尚未成熟的中学生承受不了,即便是心理素养很好的成年人也只能望“题”兴叹,哪能在瞬间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快速进入写作角色?此时,学生主体与要完成的作文完全异化为两条道上跑的车,此时去写作简直是强人所难,不仅无益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对其心灵的危害也不可低估。
四、学生作文缺乏语言积淀
语文教师普遍有种感受:现今学生的写作语言最大的毛病不是不合语法逻辑,而是贫乏、生硬枯燥、缺乏活力,本来很生动的事情也被他们写得索然无味,正如李渔所说:“如泥人土马,有生形而无生气。”这很大程度在于学生常常是以粗糙的原始状态的口头语言入文,从而丧失了语言生动的表现力。看来,学生语言积累的极端贫乏,也是写作的致命伤。语言的贫乏,源于平时的语文教学和作文教学两张皮,没有重视丰富学生的语言积淀。语文积淀一是来自文言的学习,一是来自对文本的阅读。
特别富有生命力的语言往往来自文言,它纯净、典雅、意蕴丰富、耐人寻味,读来常令人口舌生津,而中学生对文言接触较少,基本上没有文言功夫,作文当然只能一味描摹口语。试问,中国人不学老祖宗代代相传的珍贵遗产、不学经过千百年锤炼的文言精华,语言怎能不贫乏?怎会生动有表现力?生活中,许多词语看是今人的,仔细考究,它还是古人的。古今汉语一脉相承,血肉难分。多读多背文言文使许多人终身受益。我们常常为这样的现象而发浩叹:何以古今咸通、文理兼擅,学术上卓有成就的渊博学者,在老一辈科学家中层出不穷,而下一代就难以继武,更少有青出于蓝之誉?天资、学力、师承之外,不能不归功于文言的陶冶之功,像竺可桢、华罗庚、茅以升、钱学森、苏步青等等,既是科学家,又是文章家,有些还是诗人。许多文言功底深厚之人,也常能做到出口成章。诚然,学习文言并不一定就能成为作家,但在文言的海洋中遨游,则必然能使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为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语言的积淀依赖于对文本的大量阅读。阅读文学作品,可以培养学生语言的感悟力和理解力,读得越多,这种语言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就越强,其驾驭语言的能力也就越高。饱读诗书之人,其谈吐也不俗就是这个道理。其实,不但是文学作品、哲学、艺术、历史等等一切书籍作品也都具备这种价值。因为它们都记录了社会公认的语言规范,积淀了丰富的语言现象,所以你打开一本好书,就等于进入了语言信息库。正因为如此,阅读自然成为积累语言的最佳途径。然而中学生的阅读,主要来自教材,而教材所提供的阅读范本是极其有限的,所以仅靠通过阅读教材也就不能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学生没有大量感性语言材料的积累,而让其作文,只能是“水之积也不厚,其负大舟也无力”了。
五、作文教学缺乏真情实感的支撑
长期以来,语文学科仅被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在进行教学,语文的人文性几乎被工具性所淹没。通向语文学习的不是一片广阔的人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的人文天地,而是一个以掌握语言文字工具技能技巧为目的的狭隘空间。最明显的例证是把许多蕴含丰富人文因素的文学作品如小说、散文等都当作实用文来教。比如小说《夜走灵官峡》(杜鹏程)、散文《小麻雀》(老舍)、《海滨仲夏夜》(峻青)、《荔枝蜜》(杨朔)等均编排在人教版初中第二册《语文》的记叙文单元之中。更成问题的是由“预习提示”“练习”和教参所构成的课文阐释体系,还顽强地拒斥着文本的人文精神。例如对鲁迅《故乡》、莫泊桑《项链》主题的理解,足以把小说所蕴含的丰厚而深刻的人文精神封杀。
语文教学本应通过语言知识的传授,向学生揭示隐含在语言文字后面的文化因素;通过对蕴含在语言中的深厚文化内涵的深入细致学习,让学生去了解民族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社交准则,从而开阔其文化视野,培养其对语言文化的直觉领悟力,使其适应民族的文化环境,并能承传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事实上,多数学生希望知道隐含在语言中的更多的文化因素。语文教师本应利用学生这种强烈的求知欲,为其提供更多的了解本民族文化的机会。然而语文教学界却普遍存在着一种不易觉察的失误:随着年龄的增长,教师传授给学生的是句法结构在数量和复杂程度上的日益增加,是文章篇幅的增长,而不是丰厚的人文魅力的滋养和熏陶。我们至今仍没能点燃学生对语文特性的好奇之火,这种忽视人文性传授的教学导致了学生对语文课兴趣的丧失。
更令人担忧的是,由于我们过于片面强调语文学科的“思想性”,又往往将有丰厚内涵的课文强行嫁接解读成了空泛化、概念化的公式。在作文中,学生写一些连他自己都不明白的人云亦云的空话、假话和陈词滥调,并以此来取悦别人。这样的写作,不但是对学生心灵的一种莫大戕害,更是对人格的一种扭曲。正是由于语文教师不重视人文性的传授,才导致了学生写作真情实感的缺失。
六、作文教学缺乏想象力的依托
多年来,我们在语文教学中,用理性肢解禁锢了学生的审美想象。有一个初一学生,曾在自己的作文本上写下过这样的句子:“河里的水很活泼。”“我想听到开花的声音。”“牵牛花爬在树上,像淘气的小弟弟。”平心而论,这些句子极生动、极富想象力,但批改作文的教师却偏偏认定这些句子统统是“病句”,理由是:“活泼只能形容人”“开花不可能有声音”“爬树是不文明的行为,不能用来比喻牵牛花!”教师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把原本最有价值的想象力活活地扼杀了。一些多次组织参加作文大赛的人士有个共同的感受,即小学生的作文还生动有趣一些,到了初中乃至高中,那些作文开始枯燥,只见骨架和技巧,鲜见血和肉,更少见的是其中的创新成份。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的现实:想象力正随着年龄的递增而递减。有一则着名的广告词是:没有联想,世界将会怎么样?而没有了想象,作文会怎么样?只能是缺少“发现”、缺少“见解”、毫无生气的文章。
湖北教育武汉G31中学语文教与学雷晓霞20022002雷晓霞 湖北省水果湖二中 作者:湖北教育武汉G31中学语文教与学雷晓霞20022002
网载 2013-09-10 20:4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