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名校为何没有“脾气”?

>>>  當代歷史與思想  >>> 簡體     傳統

最近,中国网友们调侃了一把美国名校,其中关于哈佛和斯坦福大学的招生语录颇为有趣。

哈佛大学的是:“我们不是最喜欢拒人的学校,最没人情味的是麻省理工!相信我,不管怎样还是申请吧,顶多邮箱里多出薄薄的一纸拒录信,来吧,让更多的申请者来吧,这样我们的录取率就可以跌破1%了!”斯坦福大学的是:“哈佛算哪根葱?加州是我们的地盘。你对我们来说可有可无,但不管怎么样,你还是申请吧,万一中大奖也说不定。”

网友们如此调侃,本意无非是这些学校很“牛”,入学的的确确地非常不容易。美国名校的“牛”,体现在很多方面,不仅体现在其高度的独立性上,敢于对政府、政治家、艺术家等社会名人说“不”,而且体现在对学生的高标准要求上。后者大家多少都有些了解,还是说说前者吧。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哈佛大学校庆,拟邀请时任美国总统的里根参加。里根于是托人捎话,看是否可以授予他一个荣誉博士的头衔。对此,哈佛师生议论纷纷,大家都认为他和学术一点都不沾边儿,还是不授予为好。觉得多少失了颜面的里根最终没有参加庆典,但哈佛的庆典照样办得有声有色。类似的情况在美国名校中并不少见。哥伦比亚大学也曾拒绝给英国女王授予博士学位;曾任佛罗里达州州长的布什总统的弟弟,也被佛罗里达大学拒绝授予荣誉学位。

大学的“牛气”除了是自己弄出来的,也是被社会上的名人烘托出来的。一些本身就很有脾气的“牛人”,一到了大学,立刻就变成了“乖乖生”。

比如几次获得奥斯卡奖的好莱坞大导演斯皮尔伯格,19岁时曾考入加州大学长滩分校,学习电影专业。三年级时,他离开了学校,开始发展自己的电影事业,并最终取得了非凡的成绩。几十年后,年过半百的他再度报名母校的电影专业,继续攻读学士学位。这时的斯皮尔伯格的电影早已成了教学范本,可他依然得接受年轻教师指导,该交作业就交作业,该做论文就做论文。虽然有时候交上去的作业就是自己导演的着名电影的片段,可老师给的分数还真就不高。可斯皮尔伯格就是没什么脾气,毕业典礼时既不上台讲话,也不去主席台就座,而是和其他毕业的年轻人一样,穿着学士服,老老实实地坐在台下。

同“牛气冲天”的美国名校相比,当代中国的名校可是脾气好得很。说起中国的名校,北大、清华自是当仁不让,可惜这两所名校虽然对学生要求相对严格了些,但却在官员等人面前从没有“牛起来”过。多少官员被聘为兼职教授?又有多少官员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在这两所学校获得了博士学位?大概北大、清华的历任校长们最是心知肚明了。

且不说学生们到底能从这些官员身上学到什么真正的知识,只是想问一问,在聘用之前学校领导和相关部门是否想过:这些“公事繁忙”的官员到底有多少时间来大学授课呢?此举对大学的学术水平真的有提升作用吗?

笔者认为,不是校方没有考虑过,而是校方觉得这根本不是考虑的重点。因为所有的人都清楚,聘用他们并不是因为他们是某个领域的专家,或者在理论上什么建树,而是在于他们那显赫的地位。

众所周知,在当代中国这个“官本位”的社会中,官员掌握着巨大的资源,官阶越高,权力越大,掌握的资源就越多。为了获得更多的资源,包括北大、清华这样的名校不得不向官员低头,所以想向官员们“耍耍脾气”也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了。而官员们呢,则因为这兼职或客座教授的头衔,无形中提高了身价,故此也愿意投桃报李。官学勾结之路因此在当地中国遍地泛滥。

因为北大、清华如此“自贱”,那些利用“业余时间”在北大攻读博士学位的各级官员们,只要花钱找人写写论文、收买一下导师,就可以很轻松地获得博士学位。尽管现在北大已经不再招收在职官员读博,但业已造成的恶劣影响不是短期内就可以消除的。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包括北大、清华这样的名校在内的中国大学的好“脾气”,不能向美国的名校那样牛气冲天呢?根源还在于学校里面的制度。自建政以来,为加强意识形态,对所有高校都进行了改造,并且规定大学的领导由政府来任命,完全颠覆了民国时期高校的教授治校的传统。现在大学的校长更重要的是对“上”的负责,而不是对学生、教师负责。大学自由之风远甚于国民政府时期,对于那些敢于反对自己的知识份子,都消之于无形。

可以说,如果不将控制的巨大资源还给高校,让高校具有较高的独立性,并且真正做到教授治校,中国就根本出不了什么国际一流大学,顶多在国内孤芳自赏罢了。问题是,何时愿意这样做呢?


林辉 2010-08-09 06:40:16

[新一篇] 郭德剛結合傳統與現代,古典藝術獲新生

[舊一篇] 宋代排水溝和德國下水道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