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民初歷史變遷觀察 >>> | 簡體 傳統 |
平型关战斗是八路军,也是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打的第一个胜仗,因此历来倍受大陆史学界重视。但是,有关平型关战斗史实的学术性研究却是从1980年代才开始的,而且迄今为止,在各种涉及此一问题的相关史书乃至于战史之中,对平型关战斗史实的叙述仍旧众所纷纭,让人莫衷一是。本文拟就几个目前争议较大的问题,依据大陆、台湾和日本三方史料并借助于相关的研究成果,再做一点研究和探讨。
被歼日军以非战斗部队为主
关于平型关战斗中八路军一一五师作战的对象,过去抗战期间八路军宣传部门的说法,通常是泛指日军第五师团第二十一旅团第二十一联队第三大队。1980年代,多数相关战史着作以及相关回忆已经改变了说法,肯定被歼日军中有辎重部队。[1]不过,大陆正规军史编撰机关并未完全接受上述修正,仍强调被歼之敌为“第21旅团一部和辎重车辆”,或“第5师第21旅后续部队乘汽车100余辆,附辎重大车200余辆”。[2]而台湾的学者则断然予以否认,坚持认为这次被伏及作战对象中没有日军战斗部队。[3]其实,这几种说法都还有商榷的余地。
首先,应当肯定的是,八路军在平型关的作战,主要是一次伏击作战。歼敌对象,主要是日军辎重队和汽车队,并非战斗部队。关于此点,参战的一一五师六八五团战斗详报即有明确的说法。它在战斗结束后不久即写道:“此次敌参加作战部队为第五师团之二十一旅团(十九联队二十联队)输卒队及少数机械车队,均归二十一旅团长指挥”。[4]
其次,应当看到的是,八路军此次作战,也日军的战斗部队进行了交战。只不过,它既不是辎重队的“后卫部队”,也不是“第21旅后续部队”,而应是前来援救的日军第五师团主力第二十一旅团第二十一联队第三大队的几个中队,和被伏日军非战斗部队的护卫部队。对此,日方史料有详细记载。据日方史料记载,当天被伏的日军非战斗部队是得到战斗部队护卫的,这包括“增援步兵1个小队”、汽车队的自卫小队,和“神代中队的高桥小队和病愈后的四五名士兵”等。另外,战斗当天上午11时左右,正在担任平型关正面进攻作战的第三大队已得知自己的汽车队遭到伏击,曾立即出动包括机关枪中队主力在内的将近三个中队的兵力前往救援,但遭到八路军的阻击。该部与八路军的战斗一直激战到夜晚,因寡不敌众,自身形势十分艰难,始终未能突破八路军一一五师的阻击线,故而无法完成救援任务。八路军26日凌晨撤出战斗后,该部两天后才得以前进。[5]由此不难确定,八路军此次作战的对象中不仅有日军主力部队,而且有相当强的自动火器部队,说与之作战的日军中有“第二十一旅团第二十一联队第三大队”,也并不为过。
但笼统地说,八路军在平型关战斗中歼灭“第二十一旅团第二十一联队第三大队和辎重部队一部”,容易给人以八路军以歼灭日军战斗部队为主的印象,这却明显不妥。因为,如果我们相信在这次全部过程(伏击和对峙)加起来不超过十几个小时的平型关战斗中,装备落后的八路军曾一举歼灭了大批装备精良的日军主力部队,这不仅与现有的第一手文献记述的情况不符,而且也与后来八路军因对日军作战过于困难而不得不坚持游击战方针这一总体情况相差太远。
何况,照一些书中的写法,被伏日军的人数还远远超过1000余人这个数字。如《中国抗战军事史》就断言被伏日军有4000人之多。即使是《中国抗日战争史》,也是说:“日军第5师第21旅后续部队”是“乘汽车100余辆”来的,另外“附大车200余辆”。《日本侵华七十年史》亦称:被伏之日军乃“第五师团二十(一)旅团的预备队1000余人和辎重队”。[6]按照这些说法,被伏日军人数甚至还远不止1000余人。再查日军第五师这时的人员和装备表册,可知它是日军侵华部队中最精锐的机械化师,装备极优,全部22000人中步枪手仅占1/4,即为5000余人,其余均是炮兵、坦克兵和自动武器射手等。这也就是说,除去骑兵、工兵、辎重兵、野战医院等,日军第五师两个旅之一的第二十一旅全部步枪手加起来,至多也只有2000多人。根据《抗日战争时期的侵华日军》一书中的说明,像第五师团这样的常设四单位师团,编制中步兵联队的各种枪加起来一共才只有2590件。如果我们相信一一五师此战一举歼敌主力1000余人,缴获步枪1000余支的话,第二十一旅的步枪手差不多有一半应当在这场小小的伏击战中丧了命。很显然,如果以这时八路军一个师(实际只有两个多团)的兵力和装备,就能有如此战绩,那么,毛泽东这时反复强调,再三叮嘱不打阵地战,不打运动战,“不打硬仗”,甚至不要集中作战,避免过早暴露红军目标等等,[7]全都成了无的放矢。此后党内围绕着1940年“百团大战”该不该打等问题所形成的争论,也都毫无意义了。
事实上,即使从基本的逻辑出发,也应该承认,此次伏击作战所以能够取得相当的成功,根本上还是由于被歼日军主要是其非战斗部队,或曰辎重部队。当然,战斗中八路军也确曾与日军战斗部队发生过激烈战斗。
被伏日军为两部,相向而行,被歼两处
由上面的问题引发而来的另一个需要进一步讨论的话题,是当时被伏日军究竟是怎样一种状况?在大陆的各种回忆录以及战史着作中,对被伏日军的描述,不论是否同意用“辎重部队”的提法,对其中的一点史实的说明都是如出一辙的,即肯定这支被伏部队主要是由灵丘出发从东向西浩浩荡荡向平型关挺进的。仔细对照和研究中日双方的各种史料,却可以发现这种说法与史实是不相符合的。
台湾学者对这个问题的澄清较早,或可引为参考。他们在文章中说明:25日当天,“驻灵邱[丘]日军第二十一旅团部接到第二十一联队天雨变冷,急需补给的报告,命第二十一联队辎重队(大行李队)以马五十匹拉大车七十辆,满载衣服、粮食、弹药,由灵邱[丘]西行平型关。此一辎重队系由第十二中队第三小队高桥义夫少尉率领,有辎重兵十五人、特务兵七十人护卫;辎重队前,则有第五师团情报参谋桥本顺正中佐乘师团司令部小型木炭巴士同行。……上午十时许,辎重队通过东河南,进入两侧约十公尺高的山崖隘道,续向三公里外的蔡家峪前进。”“此一时刻,新庄淳所率领之日军第六兵站汽车队,由矢岛俊彦大尉率第二中队一百七十六人乘日产卡车五十辆在前,中西次八少佐率第三中队三十辆卡车在后,自关沟向东出发。新庄淳则乘卡车载兵站要员六人、士兵十五人,走在队伍的最前头(车队总共有八十一辆卡车)。此两支日本非战斗部队-由灵邱[丘]向西开平型关的辎重队,及由关沟向东开灵邱[丘]的汽车队,均于二十五日十时以后,进入第一一五师的埋伏陷阱。”[8]
台湾学者的上述说法依据的是日方的战史着作。从被袭的日军第六兵站汽车队的“战斗详报概要”可知,还在24日傍晚,汽车队中西次八及矢岛俊彦两个中队在新庄淳队长的指挥下就已经抵达担任正面进攻平型关任务的第二十一旅第二十一联队所部阵地,为其发放“弹药粮秣”。由于正面进攻双方兵力相差悬殊,日军损失较大,三浦敏事旅长决定从后方调大场步兵联队予以增援。因此,25日上午,新庄淳队长带领两个汽车中队并非从灵邱方向前往平型关,而是从平型关前线沿来路返回灵丘接运援兵。不料,车队进至小寨村一带受到伏击。由于缺少轻重机枪和掷弹筒等自动火器,仅两三个小时即受重大损失,新庄淳队长也被打死。[9]
曾经受命参加解救汽车队作战行动的日军第五师第二十一旅第二十一联队第三大队的战斗详报,也证实了日军第六兵站汽车队战斗详报中的说法。它说明:“该汽车队即新庄中佐的兵站汽车联队,车队为三浦支队(即第二十一旅)后送伤病员及补充弹药和粮秣,正在返回灵丘途中(黑体为引者所加)。”第三大队当时在正面参加进攻平型关,得知汽车队受袭后立即派出第九、第十、第十一和第十二中队等合计约3个中队的兵力前往救援,但在距离小寨村还有将近12里的关沟村附近受到一一五师六八五团的顽强阻击。当天下午因一一五师取得小寨村歼灭战的胜利,部队向老爷庙及关沟一带集中,攻击力进一步加强,日军几乎被迫后撤。直到次日一一五师自己主动撤出战斗,该部日军因靠近东跑池方向的国民党军展开“逆袭”,被迫将主力调回,以至因留守关沟村掩护卫生队的人数太少,连续两天没敢进沟。28日晨,留守的龙泽中队两个小队得到命令要接通灵丘交通,以便取得弹药接济,这才小心翼翼派人进入汽车队等被伏击被袭地点,发现汽车队已经“全被歼灭”。关于另一支日军部队被袭的情况没有详细的战报说明。这是因为被袭的日军第二十一旅团的辎重大队(又称行李大队)几遭全歼,军官全部死亡,故无正式报告。但在上述第三大队的战报中,对此也有说明。报告说,救援部队在28日晨进入现场后看到从灵丘运送行李粮弹前来的第二十一联队的行李大队及另两个大队的行李队也在距离汽车被歼数里外另一段峡谷中被袭,百余“人马几乎全都死亡”,随队同行担任联络任务的师团参谋桥本顺中佐也当场毙命。而此一部队除15名辎重兵配有马步枪,神代中队的高桥骑兵小队和病愈归队的几名士兵担任护卫外,特务兵(即输卒)和其他民夫(即役员)均没有配备武器。[11]显然,大陆军史通常所说的当日从灵邱浩浩荡荡前往平型关前线的,就是这支部队。
其实,即使是从当时八路军参战部队的电报与战报中,也可以了解当天的战斗发生在两处。9月25日当天下午,担任一一五师师长的林彪曾报告称:我部上午9时开始“向蔡家峪、小寨攻击,于十二时左右,在小寨村将敌人兵站守备队,(即)步兵一营全部歼灭,并击毁汽车八十余辆”。[12]小寨与蔡家峪相距约3公里,可知即使按照林电,当天的伏击作战也是发生在两处。[13]一部是所谓敌人兵站守备队,一部是汽车队。关于兵站守备队实为辎重队的情况,可以从次日朱德、彭德怀给南京蒋介石的电报中了解到。朱、彭电提到:当天,“一部约四五百人,马数十匹均被我完全包围,死不缴枪,故全部打死”。[14]这里所说的“一部约四五百人,马数十匹”,显然不是林彪头一天报告中提到的位于小寨村附近的那支日军汽车队。
综合中日双方的文献资料不难断定,平型关战斗中被歼日军主要是日军第五师第二十一旅辎重部队和补给部队。具体说来有两部分日军,一部分是兵站汽车联队的两支汽车中队,正在从平型关前往灵丘去;另一部分是旅的行李大队,及两个大队的行李队,它们正从灵丘方向向平型关前来。这些部队虽有少量战斗部队护卫,但战斗力不强,因此一一五师仅用了几个小时的时间就基本上解决了战斗,并取得了歼灭大部分被围之敌的显着战果。
八路军参战部队情况分析
关于此次战斗中八路军一一五师究竟有几个团参加了作战,目前的说法也颇成问题。前述《中国抗日战争史》即明确肯定,一一五师全部投入了战斗,只不过,六八五、六八六、六八七3个团全都参加了伏击作战,六八八团被作为预备队而已。[15]据目前所见,似乎只有张宏志最早接受了战斗亲历者,也是主要指挥员之一的聂荣臻在其回忆录中的说法,认为:平型关战斗中担负主要作战任务的部队只有两个团,即六八五和六八六团。即“344旅之687团在蔡家峪地区担任警戒。主攻部队为第343旅之685、686团,计4000余人。685团隐蔽在白崖台以西地区,消灭关沟-老爷庙(不含)之敌;686团埋伏在白崖台以东公路左侧,消灭蔡家峪(不含)-老爷庙之敌。”此说虽然把蔡家峪当成预备队警戒之点,断言686团作战不含蔡家峪一处,但明确认为六八八团并未参战,六八七团只担任警戒,六八六团作战不含老爷庙之敌,引人注目。[16]与此相对照,台湾学者的说法与笔者上面所提到的战斗地点的情况,似更相切合。因为他认为,一一五师各团设伏地点是,六八七团负责遮断最东南的东河南,六八五团负责阻截西南方向关沟、辛庄之敌,六八六团在前两团的配合下,负责正面伏击日军。[17]
然而,按照张宏志在其书中的描述,六八七团还是参加了作战的,只不过是在最后时刻才被调来参战的。[18]这显然与聂荣臻的说法不同了。因为聂明确肯定只有两个团,即六八五和六八六团当天参战。对此,聂荣臻回忆说,虽然24日当晚下令“三四三旅本晚二十四时出发进入白崖台一线埋伏阵地,三四四旅随后开进。”因当晚大雨,引发山洪,两旅四团在渡河时未能全渡。“徐海东同志的三四四旅走在后边,闯过去了一个多团,另一部分被越来越险恶的山洪拦住了。”因此,聂荣臻与林彪商量后,修改了原先的作战部署,将过河来的三四四旅六八七团作为预备队,故他十分肯定地说:“平型关伏击战只使用了杨得志、陈正湘同志率领的六八五团和由李天佑、杨勇同志率领的六八六团。”[19]
聂荣臻是当时战场上最高级指挥官之一,他关于一个团被山洪拦住未能参加伏击的回忆应当是可信的。这是因为,他的回忆得到了第一手史料的证实。林彪在战斗结束后于26日给毛泽东、朱德、彭德怀去电报告最终战况时,特别也给三四四旅旅长徐海东和独立团团长杨成武等去电介绍战况。[20]如果真像一些回忆和战史书中所称,三四四旅旅部和六八八团在林彪的指挥下参加了25日对平型关前沟内之敌的伏击作战,徐海东还亲临伏击战场指挥了六八七、六八八团的作战,林彪也就不用不着给徐海东去这封电报了。因此,可以肯定地说,六八八团当天并没有参加平型关战斗。
当然,关于六八七团参战与否的问题,也仍有讨论和考据的余地。这倒不是因为其后来的战史(如第39集团军军史或第116师史)坚持该团直接参加了当天的整个作战过程,而是因为1938年6月2日八路军总部副总参谋长左权有电报表彰三四四旅指挥员,提到“六八七团长田守尧,在平型关战斗中果敢机动,身先士卒,奋勇不顾,身负伤”。尽管这一说法已在平型关战斗发生近9个月之后,且为一孤证,但亦值得重视。是否如张宏志所说,该团作预备队后因没有大的战斗,故在当天下午将一部投入了协同六八六团歼敌的作战了呢?
歼灭日军人数问题
关于平型关战斗的歼敌人数,目前一般大陆学者都已接受了1000余人的说法。但通过我们上面的考证,可以看出,这个说法因不能确切指出被歼之敌的部队番号和建制情况,因而也存在颇多问题。了解了平型关战斗被歼日军的隶属情况,关于平型关战斗歼敌人数自然也就容易弄清楚了。
八路军平型关战斗歼敌1000余人的说法,并非后人的杜撰,既可见之于当年率部参加平型关战斗的杨得志等人的回忆,也可见之于当时前线部队的战报。关于平型关战斗歼敌数字的最早也是最重要的依据,是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长林彪于战斗第二天,即1937年9月26日率部队撤出战斗之后,给中共中央军委的战报。该电说:“昨日与敌第二十一连(联)队战斗一昼夜,将敌歼灭一千余人”。[21]
有当事人的回忆,又有当时负责指挥作战的指挥员于战斗刚刚结束后报告的歼敌人数,一般讲应当是可信的。而且,以将近4000主力在伏击战中歼灭日军1000余人的非战斗部队,也并非没有可能。但问题是,除去难以作战场统计的对日军第三大队的阻击作战以外,日军此次战斗中被伏的主要还是两个汽车中队连同行李大队等辎重部队,首先必须要弄清楚他们究竟有多少人。据前引台湾学者的说法,两部分日军其实只有“二百八十三人”,即辎重队“共八十六人”和汽车队“兵要员六人、士兵十五人”再加上矢岛中队“一百七十六人”。[22]这也是为什么台湾学者坚持此次战斗中八路军并没有取得重要战果的一个基本原因所在。
那么,究竟是1000余人的说法可信呢,还是二三百人的说法可信呢?对此,我们还是应当从史料出发。据日军第六兵站汽车队的战斗详报,可知被伏日军汽车队包括“兵站汽车队本部7人,陆上运输兵15人,矢岛中队176人,合计198人。此外并有后续的中西中队,增援步兵1个小队”和部分回运的伤兵。不难看出台湾学者的计算已经忽略了后续的中西中队与增援步兵一个小队及伤兵的数量。上述资料虽然对中西中队没有说明具体人数,但其编制情况相信与矢岛中队大致相当。已知矢岛中队又分为3个汽车小队,1个修理班和1个行李班和1个自卫队,共176人,50辆汽车。平均算下来,有30辆汽车的中西中队人数上至少也应有110人左右。再加增援的步兵1个小队大约50人,已知仅此汽车队一行的总人数即在360人以上,并非台湾学者所说的不足200人。而第二十一联队的行李大队及两个大队的大小行李队,“约有70辆辎重车辆、15名辎重兵、70名特务兵的车队”,另有“神代中队的高桥小队和病愈后的四五名士兵担当护卫小队”。这里15名负责押运的辎重兵,加上70名赶车的特务兵,总共85人。高桥骑兵小队按编制五六十人,连同病愈返回的四五名士兵,合计人数估计也应在120-150人之间。还需要了解的是,除去日军辎重部队和护卫小队以外,一般情况下如此多辎重,还有成倍的搬运人员,或朝鲜人,或中国劳工。综上两部就已经有七八百人,若能基本歼灭,再加上阻击西来增援解围之敌,说歼灭日军千人,并非完全没有可能。
但是,从日方战斗详报看,当天这两部分日军一先一后一东一西相对而来,汽车队东去灵邱之汽车队似乎未遭到全歼。考虑到被袭日军第六兵站汽车联队矢岛及中西两个中队长均得逃脱,并有十分详尽的报告讲述了被伏及突围经过,可以相信,日军汽车队人员确有一部从包围圈中冲了出来。只是,关于汽车队损失情况,该报告与日方另外两份战史资料所说不完全一致。第六兵站汽车队自己报告称:“本次战斗中,我方损失如下:新庄队长以下41人战死,约50人负伤或生死不明。”但对照日军第二十一旅第三大队的报告和详细利用过日军战史资料的儿岛襄的着作,可知上述说法似不全面。
首先,据第三大队的报告,日军联队长当日上午11点左右得到车队被袭的消息后,即调集4个中队(内缺4个小队)前往解围。救援的部队乘车刚过关沟村即遭到枪击,被迫下车向前推进。显然,由于担任阻击的八路军兵力强大,增援日军推进困难,甚至受到严重挤压,故完全不可能完成营救任务。其报告即提到:“与敌人一直对峙到夜晚,还不知遭袭击的兵站汽车队情况如何。”直到28日才得以进入现场,发现“行进中的汽车联队似遭突袭全被歼灭,100余辆汽车惨遭烧毁,每隔20米,倒着1辆汽车残骸。公路上有新庄中佐等无数阵亡者,及被烧焦躺在驾驶室里的尸体,一片惨状,目不忍睹。”[23]而儿岛襄详细说明平型关战役的着作也明确讲,当时被袭车辆总共81辆,逃出来的只有5辆。这意味着,紧跟在矢岛中队之后进入伏击圈的中西中队也受到重大损失。[24]依照后两种说法判断,两个汽车中队被歼人员应当远不止汽车队自己报告的数十人之数。
其次,在前此研究中还有一个情况被忽略了,就是当天乘车返回灵丘的,还有23-24日在平型关前作战中受伤的部分伤兵和战死者。已知第三大队即伤80人,亡22人,虽然轻伤者仍留置卫生队现场救治,但伤较重者及战死者均用车送回。再加上汽车队的伤亡失踪数字中没有计算增援来的一个小队损失情况,简单按照汽车队的报告计算伤亡数字,自然不完整。[25]
除汽车队损失情况尚有些疑问外,这一天由东向西而来,在蔡家峪附近被袭的日军辎重队遭到全歼应该没有疑问。除了第三大队第二天在半山腰发现的3名半死不活的伤员对被袭情况有些口头说明以外,日军再也找不出这支辎重部队的军官来报告被袭时的情况了。因此,第三大队关于辎重队被袭情况的报告无疑是可信的,即行李大队“全部覆灭”,以致公路竟“被辎重车辆、层层叠叠的人马的尸体堵塞着了”。
在这里,我们还应该对25日当天第三大队增援部队的死伤情况试作分析和统计。根据日军第二十一联队战史的记述,当日进行增援作战的日军即为第三大队的第九(欠一个小队)、第十(欠一个小队)、第十一(欠两个小队)和第十二中队。而这一天第三大队上述部队除在凌晨向平型关方向进行了一次偷袭作战,略有伤亡外,当天主力即被调动增援被伏的汽车队,余下部队只在傍晚时分受到过国民党军出击部队的侧击,但未见有激烈战斗的记述。[26]关于此点,在国民政府守军的战报当中也可以得到证实。[27]
由上可知,25日当天日军第三大队与国民党军之间并无激战的情况,当天该大队被调去增援被伏汽车队的部队的伤亡人员,相信主要应当是增援平型关被伏日军时被八路军打死打伤的。而根据日军第三大队的战报,调去增援的第九中队当天共有6死21伤,第十中队4死5伤,第十一中队3死31伤,第十二中队25死3伤。合计已知第三大队当天增援部队的死伤人数约为98人。[28]这其中大部分人理当是在与八路军阻击部队的作战中伤亡的。
综合以上日方战报,可以看出,在此次伏击战中,日军最主要的被歼对象是由灵丘开来平型关的辎重部队,连同1个骑兵小队的护卫部队,全数至少应在120-150人左右。另一部被歼之日军汽车队具体人数不详,较保守的估计亦应在半数左右,即应在200人上下。再加上阻击战中日军第三大队的伤亡和乘车送回灵丘的伤兵的伤亡,整个战斗过程中被歼日军估计应有四五百人。
关于这个数字,还在这次战斗之后不久,朱德就公开肯定过。他在1937年年底公开发表的着作中曾明确讲:此次战斗“他们(指日军)死了五百人”。[29]朱德之所以这样讲,当然不是笔误或有其他什么原因。联系到彭德怀后来在内部讲话中也坦率地承认,这次战斗“只缴到不上一百条的完整的步枪”,可以想象朱德当年这种说法应当是在具体听取了汇报和进行了比较实事求是的分析之后得出的。而且,比较一下此次作战中双方死伤人数,也可以看出这种说法更合理一些。
依据上述,或者可以肯定,那种说八路军平型关一战歼敌1000余人,或说八路军只歼灭了不足200人的说法,都是值得商榷的。尽管关于这一数字还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但比较接近事实的说法应当是,此次战斗歼敌数百人,既不是1000余人,也不是约200人。
平型关战斗缴获的情况
关于平型关战斗的缴获问题,同样是众说纷纭。
目前所见关于平型关战斗缴获情况的说法主要有这样三种:一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书中的说法,即“毁汽车100余辆,大车200余辆,缴获野炮1门,轻重机枪20余挺,步枪1000余支,掷弹筒20余个,战马53匹,以及其他军用品无数,仅大衣一项,给我师官兵各发一件还有余。”此后如《聂荣臻回忆录》,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六十年大事记》等,都持此说。只是它们多半没有具体提到缴获野炮、掷弹筒和马匹的数量。二是《中国抗日战争史稿》等书中的说法,称“毁敌汽车80余辆,缴敌‘92’式野炮1门,轻重机枪20多挺,步枪300余支,摩托车3辆,掷弹筒20多个,炮弹二、三百箱,战马53匹,日币30万元,另有大量军用物品,单是军用大衣,就足够我师每人一件”。三是前述《中国抗日战争史》,内称“击毁汽车100余辆,马车200余辆,缴获步枪1000余支,机枪20余挺,火炮1门,以及大批军用物资。”
在上述三种说法中,有许多重要的差别。有的说毁了100余辆汽车,有的说毁了80余辆汽车;有的说毁了200辆大车,有的根本没有提到大车;有的说缴获了1000余枝步枪,有的说仅缴到300余枝步枪;有的说有20个掷弹筒,有的说无掷弹筒……。
那么,事实上平型关战斗的缴获情况如何呢?关于这一点,也许分析一下当时的战报会更准确一些。
我们目前可以看到的最初关于战斗缴获数字的战报是25日下午的。当时林彪、聂荣臻报告说,他们已经“毁汽车八十余辆”。[30]但这一数字看起来只是估算,并不准确。其中甚至没有提到其他缴获的情况。可见林、聂发报时对此还心中无数。到晚上的战报则不同了。战报说:此役“计缴获汽车六十,摩托车三架,钢炮一门,炮弹二千发,其他军用品甚多,正在清查中”。[31]显然,林彪这时已经得到了比较具体的统计数字。朱德和彭德怀此后给南京方面的报告多半也是依据此一战报而发的。报告称:此役“计缴获汽车六十余辆,小摩托车三辆,外炮一门,炮弹二千余发”。[32]
在战斗结束之后,即26日以后,我们所能见到的林彪最后一份提到缴获问题的战报与前一天的战报没有太大的出入,只是汽车的数量有了一些增加,从战斗当天所报的60辆,增加到74辆,其余仅说“军用品甚多”,26日晨汽车及一部军用品“全毁”。[33]考虑到这是八路军的第一次对日作战,打了这样一个漂亮仗,指挥官理当将战果略微夸大,林彪的战报却对各种缴获不予重视,甚至连摩托车和枪炮之类也都懒得再报,可以想象这个战报应当没有太多水分。[34]遗憾的是,根据这两个报告,我们只能知道此次战斗缴获和摧毁日军汽车是74辆,摩托车是3辆,另得1门钢炮,炮弹2000发,其他则一概不知。
从六八五团的战斗详报中,我们还可以大致知道在关沟、辛庄至老爷庙一带部队的缴获情况。报告称:缴获步马枪111枝,手枪1支,卜壳枪1支,轻机枪10挺,刺刀4把,马刀1把,步马弹4200发,其他弹1500发。报告同时注明:此次缴获“(统计)很慢,数目不精确”,并且存在着“缴获的胜利品不登记,打埋伏”的现象,因此上报的“缴获数目不甚精确”,再加上人员“来往繁杂,有的已送后方,因为战斗未完全解决即送走了,所以无从清查。”[35]鉴于六八五团的对手一是日军汽车队,一是日军增援部队,装备及火力配备均较好,故其缴获的步、机枪数应该是最多的。负责伏击西进的日军辎重队的六八六团,理应没有缴获到自动火器。
归纳上述几封电报和报告,可以看出,平型关战斗的缴获主要是汽车、摩托车、炮和炮弹几种。在这里,它们没有提到我们上面所看到的为许多着作所重视的那1000余支步枪、20余挺机枪、20多个掷弹筒,甚至也没有提到200多辆大车和马匹。是不是林彪把它们统统归入“军用品”一类而未加统计呢?的确,“军用品”是一个十分含混的概念,但把枪炮一类的武器算在“军用品”中,恐怕是不合逻辑的。事实上,八路军和新四军的战报一向十分重视上报缴获的枪支情况,尤其重视自动火器,如轻重枪机、掷弹筒一类武器的缴获,甚至,就是缴获了一两支步枪往往也要统计上报。考虑到这种情况,我们怕是很难相信林彪不报缴获枪支数字是因为他归错了类。比较合乎逻辑的解释是,一一五师在平型关战斗中并没有获得这样大量的枪支和自动火器,因此林彪并无重要数字可报。
在前面提到过的日方参战部队战斗详报中,我们已经看到,被歼的两支日军部队均属非战斗部队,因此也并无重武器和自动火器。在日军汽车队的战斗详报里,该队军官明确讲,这次失败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武器太差,缺乏自卫能力。他主张至少应当为汽车队配备重机枪一挺,并为每个小队及修理班各配备一挺轻机枪、一个掷弹筒。这说明汽车队当时拥有的主要只是步枪。至于被歼的日军辎重部队,看上去甚至比汽车队还不如,因为他们不仅没有自动火器,甚至近半数左右连步枪也没有。如果说一一五师有可能缴到几支机枪或掷弹筒的话,那只能是负责护卫的两个日军小队根据配置所应拥有的机枪和掷弹筒。根据日军部队的配备情况,这些部队也绝不可能有20挺机枪和20个掷弹筒。因为按照日军第五师的武器配备统计,一个中队只有6挺轻机枪和6个掷弹筒,平均到3个小队,每个小队至多也只能有2挺轻机枪和2个掷弹筒。[36]由此可知,所谓平型关战斗中缴获1000余支步枪、20挺机枪、20个掷弹筒之类的说法,肯定是不准确的。因此,林彪在历次战报中所以不提缴获枪支一事,多半也在于此次战斗并没有缴获到多少武器。这不仅因为被歼日军武器本来就少,而且因为一些日本兵十分顽强,不仅不投降,临死还要把武器砸毁,[37]从而使得一一五师几乎没有缴获到值得报告的重要武器。
枪支是如此,那200辆马车和50多匹马匹又如何呢?看来这个问题也与事实有出入。已知日军辎重部队带入包围圈的只有70辆马车,即使每辆马车用马一匹,也得有70匹马才行。所以,关于缴获200辆马车的说法也不准确。更重要的是,朱德26日电报已经说明:“另有敌一部约四五百人,马数十匹被我完全包围,死不缴械,故全部打死”。日方的资料也清楚地记载说,辎重队“人马几乎全都死亡”,公路甚至被辎重车辆和层层叠叠的人和马的尸体给堵塞了。当然,由于高桥小队为骑兵,是否有战马被缴获还有研究的余地。[38]
另外,关于其他军用品,除林彪战报中所报的炮弹外,看来也只有日军战斗详报所记载的第二十一联队和两个大队“军官的行李、士兵的冬服和粮食”等,并无其他重要物品。至于有着作说“仅大衣一项,给我师官兵各发一件还有余”,恐怕也属讹传。毕竟这只是一个联队(缺1个大队)的行李和冬装,充其量也只能有4000人的大衣,而整个一一五师却有将近14000人。
综上所述,整个平型关战斗中,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多半只缴获了日军100余支完整的步枪、10挺左右轻机枪、1门钢炮、2000发炮弹和日军二十一联队部分服装和粮食,同时摧毁了大约70辆汽车和70辆马车,还打死了马数十匹。
一一五师损失人数问题
关于此次作战中八路军一一五师损失人数问题,目前也有越说越多的倾向。已知目前至少有四五种说法,依照时间顺序大致演变如下:
最早的说法来自于伏击战结束当天晚上林彪、聂荣臻给朱德、彭德怀的战报,内称:“我伤亡维三四百名”。第二天,部队全部撤出战场后,林、聂再做报告称:“我军伤亡三四百,负伤团长二、营长二,其余待查。”[39]事隔10天之后,即1937年10月3日,朱德致电军委会第一部为八路军一一五师等申请奖恤,电称:“职路进入战斗以来,以主力于平型关、雁门关、朔县线之两翼侧外,另组织四个支队袭击敌之后方,截断运输,破坏交通,发动群众组织,扩大游击战争等为任务,计各支队先后均有胜利。总共缴获汽车八十余辆,九二野炮一门,七三、七五山炮炮弹三千余发,步枪三百余支,机关枪二十余挺,并毙敌千余人。现涞源、广灵、灵邱交通已被我完全截断,敌不敢白日运输。但我伤亡官兵六百余名,内副团长、营长各两名,务请颁给奖恤。”[40]几年后,八路军总政治部宣传部出于宣传目的编写了小册子《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和新四军》,第一次宣称此役一一五师伤亡人数“近千人”。[41]改革开放以后,新的说法见于当年曾负责一一五师总部医院工作的区阳奕的一篇回忆,内称:平型关伏击战后四五天时间共收转了约八九百人,连同战场上阵亡的200余人,轻伤能随团队活动不需转院治疗的伤员约三四百人,“战斗中我全部伤亡约1500余人”。[42]2005年最新说法见于徐焰的一次公开的访谈节目,其中说:“此战八路军系居高临下实行伏击,却伤亡800人,还多是经过万里长征的老骨干”。[43]
上述各种说法,究竟哪种说法更为准确呢?依据常识,作为战斗指挥官的林彪当时的报告理应比较可信。但其缺点在于统计和报告的时间稍嫌急促,难免会有遗漏。从其战斗结束当晚的报告和次日撤出战斗后两次报告的情况可知,报告伤亡的总人数并无变更,26日只是增加了团营级指挥官伤亡的数字,并且有“其余待查”的说法,可知其仅有总数而未能一一对应地对伤亡人员做人名和官阶的调查。林、聂的报告比较可信,还可证之于六八五团的战斗详报。该战斗详报说明,此役该团伤亡人员达223人。[44]已知六八五团作战最靠近平型关日军主力所在位置,因此担负了阻击日军第三大队增援部队的任务,战斗最为惨烈,伤亡应较另外两团大许多。又知六八七团大部没有投入战斗,即使有部分在伏击战进行到下午时分投入战斗,人员伤亡的总数也不会大。故如果相信六八五团伤亡的人数为六八六团的一倍,六八六团伤亡的人数为六八七团的一倍是一个较为合理的估计的话,总的伤亡人数也不过400余人,绝不可能到800,更不可能到1000或1500之多。如果我们对照朱德战斗结束10天之后给军委会的那个申请奖恤的电报,更可以印证出林、聂电的数字是比较可信的。
朱德电报报告的是从9月八路军两个师主力进入山西对日抗战的军事作战以来总的作战、缴获和伤亡情况。不能想象,八路军,包括一一五师,对日作战伤亡上千人,而朱德此时却要缩小一半以上的数字。更何况八路军此时军饷及其经费都相当困难,这又是为部队伤亡人员争取抚恤,名正言顺,不能不争。但也正因为这是申请抚恤,按照国民政府这时的相关规定,每笔抚恤必须落实在具体人头上,且要接受军委会的调查核实,因此,朱电亦不能随意夸大。故可以肯定,此电具有相当的可信性。
比较此前25、26日林彪所报战绩,以及朱、彭据林电所报最终缴获情况,可知平型关作战报告的摧毁汽车数是74辆,缴获摩托车3辆,钢炮1门,炮弹2000发,毙敌千余人。10月3日朱德所报的数字中,除汽车多出几辆,炮弹多出1000发,步枪多出300,机枪多出20余挺外,余均为平型关战斗所获。即是说,朱德该电报告的伤亡600余名,毫无疑问主要是平型关战斗一一五师的伤亡人数。当然,八路军其他部队,包括一一五师独立团等9月间亦与日军有过交战,故也有缴获和伤亡,只是各次作战合计伤亡不过200人左右。因平型关战斗是这时八路军对日最大的一次作战,其伤亡人数较多,八路军不足一个月来总共伤亡600余人,其中有400余人伤亡于平型关作战,也是一个合理的数字。相反,此后那些宣传数字或回忆数字,显然不那么可信。
平型关战斗的捷报问题
由上述情况不难了解,八路军一一五师参战部队,如六八五团事后的战斗详报,以及林彪在作战过程中和战斗结束后向八路军前总所做的战报,包括朱、彭向蒋介石和军委会所做的战报和相关奖恤申请的报告,基本上都是实事求是的。
对于八路军平型关作战力主从振奋人心的宣传角度加以夸大的是毛泽东。他在26日上午接得朱、彭捷报后,当即草拟了用于宣传的捷报并迅速发出,随即于11时电告朱、彭说明:“已用八路军参谋处名义用有线电、无线电发出简单捷报,只说将敌万余击溃,击毙甚多,一部俘虏,车辆枪炮缴获甚多,正清查中等语。”毛并提出:“关于缴获数目对国民党不可夸大,但对外宣传可略增数目字,是否可说俘虏千余人,汽车八十余辆,坦克五辆,炮三门,炮弹三千发,请酌定见告,以为统一”。[45]
由于这时朱、彭已依据早上给毛泽东等人的捷报,上报南京蒋介石和阎锡山,内容仍然是“缴获汽车六十余辆,小摩托车三辆,外炮一门,炮弹二千余发”,“俘虏敌官兵三百余名,另有敌一部约四五百人,马数十匹被我完全包围,死不缴械,故全部打死”等,故对毛泽东把击敌数扩大到万余,且声称俘虏千余等,他们显然认为不妥。接电后,朱、彭两人当晚即联名复电提出:“昨天的胜利对国民党、对外宣传,我们意见不必扩大,以我们本日致蒋阎电为好。”[46]
但是,毛泽东以八路军参谋处名义拟发的捷报已经无法收回了。这就出现了延安和前总两个内容大相径庭的平型关战斗捷报,一个是前述朱、彭的战报,国民党有关方面所得及其转述的也都是这个电报的内容。而各方报纸,特别是延安公开宣传的,自然毛泽东所拟八路军参谋处致南京军委会军政部、中央日报社的捷报了。该捷报宣称:“九月廿五日,我八路军在晋北平型关与敌万余人激战,反复冲锋,我军奋勇无比,将进攻之敌全部击溃,所有平型关以北之辛庄、关沟、东跑池一带阵地完全夺取,敌兵被击毙者尸横山野,一部被俘虏,并获汽车、坦克车、枪炮及其他军用品甚多,正清查中。现残敌溃至小寨村,被我四面包围中。”[47]所谓平型关一战歼敌万余的说法,即由此而来。但是,考虑到此后整个抗战期间各方,包括国民党方面,由于军事上始终处于劣势,故其宣传上较多夸大,甚至许多部队的战报中亦习惯于多报或谎报,故当年出现此种情况也并非完全不可理解。重要的只是,后人在研究这段历史时,应当有所甄别和考证,不能偏听偏信。
平型关战斗中国民党军队的作用问题
在八路军的平型关战斗中,一向最容易被忽略的一个问题,就是国民党军队的作用问题了。在一般的研究论着或军史读物当中,谈到平型关战斗时,或者对国民党军的作用只字不提,或者提到也是持以批评态度。如宣称当六八五、六八六团乘胜继向东跑池日军发起进攻时,平型关方向部署的国民党军几个旅却袖手旁观。当溃散的日军接近其阵地时,更不战而退,致使东跑池之敌经团城口夺路而逃,等等。而实际情况究竟如何呢?
首先,根据目前大体上已经得到认可的说法,我们已经可以确信,平型关战斗其实只是平型关战役的一个组成部分。即是说,八路军作为当时第二战区指挥下的一支机动部队,此次是根据战区指令采取的配合行动。即在国民党军正面抵抗的情况下,按照战区要求,从敌之侧背进行包抄作战。[97]不意,部队秘密进入预设阵地之后,竟发现日军汽车队和辎重队同时进入部队作战范围。因此,原本旨在围歼向平型关进攻的日军主力的作战,瞬间变成了歼灭日军补给部队的伏击战。虽有部分兵力仍然对日军主力展开的攻击,但战斗主要变成了歼灭日军补给部队的作战了。但无论如何,此次作战毫无疑问的是配合国民党正面抵抗的一次行动,离开了国民党军的正面抵抗和第二战区的部署指挥,就不可能有此次伏击战的胜利。
其次,国民党正面守军当天是否不予配合,袖手旁观或不战而退了呢?既然此次作战是第二战区的具体部署的围歼日军进攻平型关主力的一次作战行动,平型关正面守军自然有配合八路军的侧击,从正面出击的任务规定。那么,为什么国民党守军当天没有按照预定计划大规模出击呢?此时国民党在平型关的正面守军主要是高桂滋的第八十四师,负责防守自1886.4高地、团城口、霸河口、上寺、讲堂村至1981.4高地防务。据高桂滋报称,22日,东跑池以南阵地即告失守。23日战后,该师已告不支。至24日,“该师全线被敌攻破,各守据点。斯时下级干部伤亡十之六、七,无人指挥,代理艾团长之杜团副亦受重伤。职催送弹药将到,已被敌人遮断。此时仍盼援军加入,或可挽回。力竭声嘶,终未到达,致各据点均被包围,大部官兵壮烈殉国。各部尚奋勇冲出,退回后防,逐渐收容。”3日来部队伤官兵近千名,亡850余人。[98]25日晨,依据战区部署,高桂滋部等计划凌晨出击。据二战区司令部所报平型关战役经过,当时“适敌亦向团城口高军阵地猛攻。而高军以出击不利,遂向后转移阵地。东西跑池以北之险要为敌侵占,致出击之郭师及孟旅之一部,不得不先向敌迎头痛击,堵其内侵。激战至午,将敌左翼击溃。郭师连夺山头数个,并占领鹞子间南方高地,续行攻击,血战竟日,恢复原阵地大部。”俟陈师吕、梁两旅陆续加入,乃连合大举反攻。陈师吕旅、郭师赵旅由公路两翼出击,将公路两侧之敌包围于东西跑池之深沟内。同时林师由平型关东方山中,分三路向蔡家峪、小寨村,主力向老爷庙进袭击,刘师三九四团亦向敌左侧背挺进。九时许,林师分别攻占老爷庙、蔡家峪、小寨村及1886.4高地,并将小寨村敌兵站守护队约步兵一营,悉数歼灭,将敌后路截断,敌机械化部队遂不能撤退。我夺获汽车五十余辆,焚毁敌军品甚多。惟林师不惯持久战,已占各地旋又被敌攻占。次日因敌由灵邱来援,平型关前再成混战状。[99]
对于国民党军上述记载,亦可对照日方战史资料。25日凌晨4时,日军第二十一联队第三大队向平型关正面守军高桂滋部发动了夜袭,一举占领了团城口附近的靠近东跑池的某高地。只是,根据日方战史资料,国民党军队至少当天上午并未能将此一阵地夺回。[100]但不论当天国民党军何时夺回此一阵地,以上资料显示,由于高桂滋部不守,包括团城口在内的一线阵地均被日军夺取,正面出击计划实际上被打破。因“此地为晋北主阵地之要点,一被突破,则雁门关感受威胁,关系重大。”故负责前线指挥的傅作义总司令当即改变原部署,“率生力军十余团到达平型关附近,准备反攻”。[101]可见,当天并未发生国民党军有意袖手旁观或不战而退的情况。
再次,国民党军当天到底有没有出击?由上可知,按照大陆史书的记载,国民党军当天对八路军的伏击战毫无帮助。而按照国民党军当年的电报和战报,国民党军第七十一师等当天在完成夺回高师所失阵地的任务后,曾一度向东西跑池两侧大举出击。奇怪的是,在日军的战史资料当中,并未见到有类似情况的相关记载。但从林彪当天晚上的电报中,还是可以多少印证国民党方面的记录的。林电称:“打了一天战,至黄昏始见晋军之出击部队,所谓二路出击,全是勉强!”“现战况已成对峙中,能否解决要看晋军能否出力。”[102]综合上述情况不难了解,因原定合击计划被日军打破,国民党军为“堵其内侵”,不得不首先集中兵力防备日军从团城口方向突破,并设法夺回团城口及其附近阵地。故当天傅作义等几乎没有能够顾及与八路军合击日军之事。等到傍晚时分,因先前夺取东跑池附近高地的日军第三大队主力调往增援被袭击的汽车队等部,国民党军确有部队开始组织侧击该阵地。故不论林彪报怨与否,国民党军傍晚时分开始出击并参加平型关前之作战也是事实。根据日军战报,当天傍晚,国民党军已经大举插入团城口以东日军新夺取之高地与关沟日军第三大队之间,因此三浦敏事不得不急令第三大队主力放弃增援被伏汽车队,掉头回防。可惜,一一五师并不了解这一情况,当晚即开始部署脱离战场,次日凌晨已撤出战斗,没有能利用第三大队26日回防之际再袭关沟村卫生队,丧失了再度歼敌和与国民党军配合作战的一次重要机会。而因为日军增援部队很快运到,国民党守军遭到日军的大举围攻,陷于苦战。几天后,平型关最终失守。
(本文要特别感谢junshi,hsy,simone等诸网友提供的不同意见和在网上所进行的讨论,也包括白马博士在个别史实叙述准确性方面的指正。)
[1] 《聂荣臻回忆录》,第353-354页,解放军出版社1985年版;见龚古今、唐培吉主编:《中国抗日战争史稿》(上),第134页,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2]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编:《中国人民解放军六十年大事记》,第178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中国抗日战争史》(中),第39页。
[3]刘凤翰:《论太原会战及其初期战斗-平型关作战》,《抗日战史论集》,第297,311-313页,东大图书公司1987年印行;简笙簧:《第八路军与平型关战役》,《国史馆馆刊》复刊第二期,第144-145页,1987年6月。
[4] 《(六八五团)平型关战斗详报》,1937年10月12日于金刚库,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党史党建教研室编:《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第十六册,第40-42页。
[5]参见(日)步21会:《滨田联队史》,第97-104页,日本(未见出版单位)1973年11月版;儿岛襄着:《日中战争》,第122-125页,日本文艺春秋社1984年版。
[6]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日本侵华七十年史》,第428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7] 参见《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二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等,1996年,第25-26,28-29,53-54,60-61页。
[8] 《第八路军与平型关战役》,第144页。
[9]前引《宇都宫辎重史》,第164页。
[10] 前引《滨田联队史》,第102-105页。
[11]前引《滨田联队史》,第97-106页。
[12]见台北国防部史政编译局编译:《抗日战史》,第28-29页;《平型关战役经过要报》。
[13] 由于从当地地形看,蔡家峪虽处山谷,但仍有一二百米的开阔地带,进行伏击战较为困难。而从向北向南由蔡家峪经3公里至小寨村后才开始入沟,一般史书记载的伏击战应发生在沟内,故有研究者颇怀疑蔡家峪是否为另一主要作战地点。此点尚待考证。
[14]《朱彭关于平型关战役大捷致南京大元帅蒋电》,1937年9月26日,国民政府军令部战史会档案(廿五)3081。
[15] 《中国抗日战争史》(中卷),第39-40页。《中国战争发展史》(下)也具体指称六八八团作为预备队的位置在部队伏击出发地白崖台后面的东长城村(第966页)。
[16]张宏志:《抗日战争的战略防御》,第102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17]简笙簧前引文,第144页。
[18]张宏志:《抗日战争的战略防御》,第102-103页。
[19]聂荣臻前引书,第352-353页。
[20] 《林聂致毛朱彭并致海东、成武、云彪、邓华等电》,1937年9月26日。
[21] 《林聂致毛朱彭电》,1937年9月26日。
[22]此一数字实际上来自于日本战史着作。内中针对中共出版的宣传品《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称此役“歼灭敌人三千多”的说法,辩驳称:实际上受损害的是新庄队以下约200人的辎重队和汽车队等非战斗部队。但说这两支部队被“歼灭”亦非事实。儿岛襄着:《中日战争》,第126页。有读者在此亦有误读,以为日方战史资料承认,仅新庄汽车队战死就有200人左右,显不准确。
[23] 《滨田联队史》,第105页。
[24]儿岛襄前引书,第125页。
[25] 《滨田联队史》,第113-118页。
[26]儿岛襄前引书,第120页。
[27]简笙簧前引文,第146页。
[28] 《滨田联队史》,第115-117页。
[29]毛泽东、朱德:《八路军的战略和战术》,上海生活出版社1938年版,第36页。
[30]国民政府军令部战史会档案(廿五)3102。
[31] 《林聂致朱彭电》,1937年9月25日。
[32] 《朱彭关于平型关战役大捷致南京大元帅蒋电》,1937年9月26日T1:CHSDATE>,国民政府军令部战史会档案(廿五)3081。
[33] 《林聂致毛朱彭电》,1937年9月26日。
[34]据研究过日军各种战报的儿岛襄说,当日被伏的汽车总共81辆,其中第六兵站车队本部汽车1辆,矢岛中队50辆,中西中队30辆。除逃出5辆外,被毁76辆。见儿岛襄着:《日中战争》,第124-125页。但书中有关这个问题的说法颇有矛盾之处,因为它一面肯定损失汽车76辆,一面又说当时“后续的中西中队立即掉头后退,矢岛中队后备的卡车5辆也急速掉头逃脱”,此说不知根据为何。照此说法则中西中队30辆连同矢岛中队5辆卡车似不应算在损失之列。但对照汽车队报告,未见关于中西中队全队汽车退出包围圈的说法。相反,报告称,战斗开始后,中西中队一半已进入峡谷,中西中队不得不弃车“开始散开射击”。这说明,中西中队的汽车至少大半也在此次战斗中被放弃。由此也证明,一些读者关于日军司机及副驾驶应均被打死的说法,并不准确。
[35] 《(六八五团)平型关战斗详报》。
[36] 《八路军(参考资料)》(2),第70页。
[37]参见李天佑:《首战平型关》,《八路军(回忆史料)》,第211页。
[38] 据儿岛襄称,该骑兵小队仅有马步枪十枝,似可存疑。见儿岛襄前引书,第121页。
[39] 《林聂关于平型关战斗的战报》,1937年月25日21时;《林聂关于一一五师平型关战斗缴获和伤亡情况致毛朱彭电》,1937年9月26日。
[40] 《军委会第一部为八路军伤亡官兵奖恤事致张治中电》,1937年10月8日,见《八路军参考资料》(1),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第34页。
[41] 该书第17页。
[42] 欧阳奕:《平型关战斗中敌我伤亡真实情况考证》,《中国共产党重大史实考证》(二),中国档案出版社,第1178-1179页。
[43] 参见military.people.com.cn/GB/1078/3525704.html - 61k。
[44]前引《(六八五团)平型关战斗详报》。
[45] 《毛泽东致朱彭任并告林聂电》,1937年9月26日。
[46] 《朱彭致毛泽东并告林聂电》,1937年9月26日。
[47] 《八路军参谋处致南京军委会军政部中央日报社捷报》,1937年9月26日。
杨奎松 2013-08-28 10:28:41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