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孙子》 第四讲 作战第二 作战第二(1)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第四讲 作战第二
作战第二(1)
    今天,我们讲《作战》,讲“战争三部曲”的第二步:“先计而后战”的“战”。
    我们先解释它的题目。“作”,是开始的意思。“战”,在古书中有广狭二义。广义的“战”泛指一切战争、战役和战斗,狭义的“战”则专指野战,特别是列阵对战的野战。中国早期有国野制,国是城市,野是乡村。野战是攻城之前,在城市以外,在乡村的田野或荒野里交战。战争开始,首先进行的,必定是野战。春秋时期,野战多在两国边境接壤的空旷地带进行,这种地带叫“疆埸”。双方摆好阵势,然后对决,这叫“皆陈曰战”。情况往往是,呼啦一冲,战斗就结束了,时间很短。短可短到“灭此而朝食”(《左传》成公二年),打完仗才吃早饭,只有一顿饭的功夫;长也不过一天,天亮开战,星星还挂在天上,天一黑就撤(《左传》成公十六年)。即使加上跑路,也很少会超过一个月。古代中原,黄河流域的国家,野战,本来是以车战为主,步兵是附属于战车,车、徒混编,列阵而战。《周礼·夏官·司弓矢》说,“唐(唐弓)、大(大弓)利车战、野战”,车战不等于野战。但整个春秋时期,车战却是野战的主体。春秋中晚期,步兵崛起。战国晚期,还出现骑兵。车、骑、徒并用,是后来的野战方式。蓝永蔚先生写过一本书,叫《春秋时期的步兵》(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内容是讲步兵对中国战争方式的革命。战争和打猎有关,和饲养动物和吃肉有关。中国兵法发达,要感谢周边民族,他们和动物,关系比我们近。比如驯化马和马车,还有青铜剑,就是草原地区的发明。不仅车兵、骑兵,我们要感谢他们;步兵,也要感谢他们。“晋侯作三行”(《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毁车而为行”(《左传》昭公元年),出现独立建制的步兵,是为了对付山地游击的戎狄步兵。水师,也是从吴、楚等国学来的。敌人是最好的老师。中国早期重车战,主要看重的是,战车速度快,机动性强,冲击力大。这是优点。但车战也有车战的弱点,马车疾驰,极易翻车,它对地形,适应性差。山地不宜,湿地不宜,开进,要有平坦宽阔的道路。古代的道路和沟渠,多与亩向相配。亩向就是亩垄(也就是田埂)的方向。齐国的亩向是南北向,道路、沟渠也是南北向;晋国的亩向是东西向,道路、沟渠也是东西向。前者叫“南亩”,后者叫“东亩”(《诗·国风·豳风》、《左传》成公二年)。兵车开进,是顺亩向走。鞌之战,晋败齐,要求齐国把南亩改成东亩(《左传》成公二年),就是为了便于兵车的开进。野战,车、徒编组是靠阵法,车、骑、徒编组也是靠阵法。阵法很重要。这是古代作战的特点。
    野战和攻城,古书常并叙。词汇,并列结构,古人的读音习惯,往往都是先平后仄,故多作“攻城野战”(《墨子·兼爱》)。其实,从时间顺序讲,应该是先野战,后攻城,由远及近,由外到内。《商君书·境内》说:“今三晋不胜秦四世矣。自魏襄以来,野战不胜,守城必拔。”本篇也说:“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野战,失利的一方会退守城内,胜利的一方会兵临城下,好像攻克柏林那样。这是野战和攻城的关系。攻城是下一讲的内容。
    现代军事术语的“野战”,是日语借用中国古语翻译西文的field operation。英语的field army是野战军,fieldwork是野战工事,fieldpiece是野战炮,field hospital是野战医院。Field是森林和建筑以外的空地。这和中国古语的含义大体相同。
    我把《作战》篇分为五章:
    第一章,讲打仗费钱。
    第二章,讲打仗耗时。
    第三章,讲抢,即取敌之利,就地补充自己。
    第四章,讲快,速战速决。
    第五章,是警告为将者,要他知道,自己肩上的责任有多重。
    这五章,前两章是讲“用兵之害”,次两章讲“用兵之利”。“用兵之利”是针对“用兵之害”提出的对策。最后一章是总结。
    下面,我们一章一章来介绍。
    【2.1】
    孙子曰:
    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此章是讲费钱。这是“用兵之害”的头一条。
    《作战》是从战争动员讲起。战争动员就是“作战”,它是讲怎样发动一场战争。发动起来的战争,首先是野战。
    “凡用兵之法”,在《孙子》书中多次出现,《谋攻》、《军争》、《九变》、《九地》四篇的开头,《谋攻》、《九变》两篇的当中,《军争》篇的结尾,都有这种话。这里是讲,用兵规模一般有多大。它是一种发凡起例的叙述。古人以“兵法”称兵书,估计就是这么来的。战国以来,兵书多称兵法。兵书分两种,一种是军法(或军令),一种是兵法。军法是条例规定的汇编,兵法脱胎于军法,还保留着它的某些特点。兵法是“用兵之法”的简称。它和军法有关,又有所不同。军法讲的是建军之法、治兵之法。兵法讲的是行师之法、用兵之法。《易·师》疏就是用“兵法”来解释王弼注的“行师之法”。它要突出的是一个“用”字。岳飞叫“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宋史·岳飞传》)。战国兵书,虽有军法类的内容,但以谋略为主。《孙子》就是兵法的代表。汉唐古书引之,往往简称为“兵法”。古代技术书,多以类名,这是特点。
    读古代兵法,要学一点古代的军事知识。但遗憾的是,说到上古,说到古人到底怎么打仗,我们的知识很不够,很多细节都不知道。我想把我知道的东西讲一下。


李零 2013-08-21 15:27:21

[新一篇] 我讀《孫子》 第三講 (始)計第一 《戰爭論》筆記:全書結構和警句名言(2)

[舊一篇] 我讀《孫子》 第四講 作戰第二 作戰第二(2)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