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距离看美国 IV --如彗星划过夜空 保守的革命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作者:林达

------------

目 录

------------

 目录

 保守的革命

 艰难主的尝试行不通

 到费城去开会

 弗吉尼亚方案

 民主的困惑

 罗得岛的故事

 难以调解的矛盾

 伟大的妥协

 半神半人的会议

 第一届内阁

 汉密尔顿的功绩

 1804年的信号

 告别古典知杰佛逊

 林肯和内战

 报纸的使命

 麦克纳马拉和艾尔斯伯格

 柳暗花明找报纸

 《华盛顿邮报》

 终于到达最高法院

 今夜没有星辰

 

 

 


------------

内容提要

------------

 内容提要:

 本书首先通过1787年美国费城制宪会议前后的一系列故事,梳理美国宪政民主从源头、发
展到相对成熟和付诸实践的基本过程。作者循着制宪会议的进程,一步步讲述并层层推出对美国
宪法中有关制度设计的思想土壤、历史机遇、基本理念的思考;描述出美国早期的思想家和政治
家在面对各种不同的思想观点时,遵从游戏规则,于交锋和妥协中显示的政治智慧;同时也对美
国宪政制度中可忧虑的问题和历史的局限等做了分析。其次,通过20世纪60年代美国反越战运
动中,《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媒体在披露所谓“五角大楼秘密文件”的事件中,凭借宪
法权力,与当时的美国政府行政当局抗衡的故事,凸现了美国式民主的运作机制,也涉及了制度
在新的危机中的困境。

 

------------

保守的革命(1)

------------

 保守的革命

 卢兄:

 很久没有给你写信聊天了。就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彼此的生活发生了许多变化,我们各自生
活的地方发生了许多变化,而这个世界,更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几年前,在我向你讲述美国故事的时候,朋友们对这些介绍还感觉很新鲜。可是现在,我想,
那些有关自由的故事,民主的概念,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觉得,
没有什么必要再像以前那样,絮絮叨叨地给你长篇写信了。再说,我们都像蚂蚁一样,还各自忙
碌着我们自己的生活。

 就在这个时候,台湾发生了一场大选风波。这场风波之后,你也随之来信,问了一系列问题。
内容涉及到一个民主政府在建立和成熟的过程中,与民众的互动关系;美国政府在发展历程中遇
到的问题等等,还问到民主制度在今天面临的一些挑战。你提的又是一些“大”问题。我想了想,
几年来,忙里偷闲地看些书,脑子里也有过一些飘飘零零的碎片,或许,也就趁这个机会,一边
和你聊聊,一边收拾整理一下自己的想法。可是,我还是像以前一样,散漫惯了,没有什么系统
的理论,还是只能在给你讲故事聊天的时候,顺手牵出一些想法来。也许“解决”不了你的大问
题,可是,至少提供更多的视角吧。

 在今天,大家热衷讨论民主和自由的大话题,我在一边看着,有时很是困惑。因为我常常发


现,民主、自由这样的概念,已成为非常奇怪的东西。就是说,那是大家耳熟能详、张口就来的
名词,在讨论中被参与者频频地运用,可这并不是说,大家在讲的就一定是同一回事。在民主和
民主、自由和自由之间,可能存在很大的认知差异。所以,争论在有时候就是鸡讲鸡的,鸭讲鸭
的,似乎在使用同样的语言和名词,实际上讲的却不是一回事。这时,我忍不住就会冒出个念头:
假如先把大家在讨论着的对象描述清楚,或许就可以不浪费时间,省去许多无谓的争执了。

 可是,我发现,要解释清楚并不容易。先是概念就来自外来的文化。当它被引入中国、用“民
主”、“自由”这样的“汉字”来表达的时候,这些“字”本来已经有了自己的灵魂,开始自我表
述,在我们脑子里形成固定印象,形成新一轮的概念。它们和原来的本意,可能就不完全相同了。

 再说,这些概念本身又是在发展的。从它们进入中国到今天,都一个多世纪了。在这漫长岁
月中,“民主”、“自由”的概念,在它们的发源地,也在变化、发展。将来,还会有新的内容补
充进去。这些似乎简单的词,其实是一个很复杂的、不断在丰富的“进程”。这些词是在这个“进
程”中,渐渐面目清晰起来的。

 以前给你写信的时候,提到过美国建国先贤们为他们的新生国家制定了一部稳定的宪法。现
在,我觉得应该把它复杂的过程展开,使得我们都可以从中看到更深一步的东西。

 这个想法,是我在看到一个朋友转来的信之后,产生的冲动。他谈到美国的先贤们是依据理
性设计、创建了一个新的政治制度,可是,他也进而认为,一整套政治制度是可以凭借着智慧的
头脑,就这么凭空“设计”出来的。他似乎忽略了背后支撑这种“设计”的、正在生长着的社会。
这时,我突然想,我以前给你的信,是不是写得太简化了?因为,没有一个成功的政治制度,是
可以完全割断本地的发展历史,完全凭空地从头脑中产生的,不论他们的脑袋瓜有多灵。

 我在以前的信中已经写过,在美国建立之前,这块土地上,已经有了漫长的英国殖民地历史。
就是说,在美国之前,有这么一拨人,已经以某种方式在这片土地上生存,甚至有的都上百年了。
那么,他们在过着什么样的日子呢?

 那个时候,北美这一块土地上,有13个殖民地,同属大英帝国,可相互之间的关系,却和
国家之间的关系差不多。它们各自为政,自顾自地过着日子,形式也不那么一样。

 最普遍的是领主制,就是英王封地。比如宾夕法尼亚,就是英王查理二世欠了英国贵族威
廉·宾一万多英镑,就把这一大块殖民地送给他的小儿子威廉·宾,权充是王室还债了。马里兰
也是这样,是英王欠了贵族巴尔的摩的钱,就把这块殖民地封给他了,现在美国的马里兰州,至
今还有个以他的名字“巴尔的摩”命名的大城市。在这13块英属北美殖民地中,这样的领主制
占了7块呢。

 可是,你可别误会。千万不要把北美的“领主制”想像成它原来在欧洲时的样子。领主制在
欧洲,可是很沉甸甸的东西。领主下面管着一群农奴或者说半农奴,他们对领主有着很强的人身
依附。欧洲农奴自己没有土地,活得不好,可走又走不掉。关键在于领主掌握了农耕时代的命根


子——土地。这些辛勤的耕作者,日子是痛苦但还是过得去,全看领主个人的慈悲与否。

 “领主”这个词一到美洲就全然不是那么回事儿了,关键也在土地。北美和欧洲相比,即使
在今天,都是疏朗得多,更不要说是当年的新大陆了。美洲有的是地,反而愁的是没人种。欧洲
领主一到美洲,就再也端不住他那欧洲贵族的架子了。这是一片开放的土地。领主在这里,只是
个行政官。移民们假如对自己的处境不满意,拔腿就走了,他们的前方有的是无主的土地。所以,
美洲有欧洲的贵族移民,美洲却没有欧洲式的贵族阶层。因为他们存在的必要社会条件,在美洲
荒芜的丛林里消失了。

------------

保守的革命(2)

------------

 曾经有一个欧洲的记者写了报道回去,说是他在北美遇到一些离开家乡,出去寻找新机会的
年轻农夫,使记者非常吃惊的是他们对前景的自信。他之所以吃惊,是因为欧洲的农夫被领主的
土地束缚,没有这样自信、自由的物质基础。

 还有一种是由开发公司建立的殖民地形式,最早的弗吉尼亚就是这样。那是伦敦成立了一个
商业开发公司,就叫弗吉尼亚公司。在英王批准之后,就在弗吉尼亚建一个自治政府,按照公司
章程管理。后来,这变成美国一个很有意思的建制传统。因为这里长期以来地广人稀、荒无人烟,
一个大得莽莽苍苍的州,经常是有了疆界轮廓,里面却还是个空壳子。就像我们居住的佐治亚,
在13块殖民地中,算是面积最大的一个了。当时的疆域有现在的两个半州那么大,整整37万平
方公里。可是,你信不信,在美国独立之前五年,住着还不到一万人,就是人均占地37平方公
里,基本上全是原始森林。这个地方之所以那么留不住人,不仅是因为它建立殖民地的时间晚,
还因为它的管理模式不好,移民们感觉不满意,呼呼地就都走掉了。

 长期以来,在北美,土地是现成的,谁有能耐谁开发,开发了就是你的。于是就鼓励大家自
己组织起来,成立开发公司,在没有人的地方,建个自治小镇、小区什么的,只要公司章程得到
批准就可以了。直到现在,我们家附近的小镇,都竖着牌子,写着这是个“公司制”的小镇。既
然是公司,当然自治,也自负盈亏。以这样方式建立的殖民地有两个,除了弗吉尼亚,另一个是
马萨诸塞。这两个都是老殖民地了。

 另外还有契约制的形式,就是一些已经自然形成的自治城镇,联合起来,达成盟约,形成一
个大的自治联盟,盟约也要寻求英王的批准认可。罗得岛和康涅狄格,就是这样的自治殖民地。
康涅狄格后来被英国皇家收回,这就成了第四种殖民地形式,所谓英国皇家直属领地,由英王派
出的总督管理。

 这些殖民地成立的方式各式各样。可是,从制度来说,它们几乎都是在参照模仿英国当时的
体制。


 那么,你一定要说了,那个时候的英国,总不能算是民主制吧?我想,“民主”一词大概在
这里“第一次”需要说一说了。说“第一次”,是因为可能一次说不清楚。

 我想,我们至少要先找出一个明确的东西来作为参照。这么说吧,完全专制的帝制,是一个
比较清楚的东西,一切天经地义地都是皇上说了算。那么,我们现在先非常简化地认定,我们在
讲的所谓“民主”,是指一个和“绝对专权”对立的东西。这样,至少在说的时候,就有点摸得
着边际了。

 就这个意义来说,英国的专制向民主转化,就是一个渐进的、像蜗牛爬行那么缓慢的过程,
这就是我们平常在说的渐进改革吧。可是,这英国式的制度改革真是慢啊,慢到什么地步呢?

 回顾西方的民主制度,很关键的一步,是1215年6月15日。那一天,在离温莎城堡不远的
兰尼米德,贵族们将一份文件面呈国王,国王在文件上加盖皇家封印,也就是双方签字画押,签
下了英国历史上、也是西方政治史上最重要的文件之一《大宪章》。那是英国国王和贵族们,就
长期对外战争、对内分封以及劳役和赋税等等方面的矛盾,以文字协议的形式,做出的有关双方
权利、义务的规约。

 《大宪章》甚至有一些有关司法制度的条款。例如,第40条承诺:“任何人的权利和公正都
不能被出卖、被否决、被拖延。”你这么读着,是不是能闻到点“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
气息了呢?在第39条中,国王还承诺,“未经法律或陪审团的合法判决,任何自由人都不能被拘
捕、囚禁、没收、驱逐、流放,或受任何其他形式的伤害。”你是不是已经从中看出了司法程序
的概念?要知道,那还是1215年,中世纪啊。它象征着人性在觉醒,不能说你是国王,我就任
你宰割了。当然,有了条约,国王还是要知法犯法的。可是,这些概念、思想的诞生,这些制度
条文的形成,实在是人类举足轻重的进步。

 我常常想,这也是文字的力量。在漫长的历史中,英国王室和贵族,恐怕不是第一次试着相
互制约、讨价还价了。可是,文字使得思路变得清晰,也使得契约文化能够开始和巩固下来。嘴
巴说了可以耍赖,写下来的要赖账就要困难一些。文字,也给后面的进步留下了清晰的依据。

 此后,君王当然想赖账,早期契约都是实力较量的结果。渐渐实力达到平衡,契约稳固了,
双方也尝到了“双赢”的甜头,契约文化也就逐步形成了。在这个过程中,有毁约的,也有毁约
后的武力讨伐。可是最后,《大宪章》经过一次次地修订,竟然奇迹般地稳固下来了。

 那么,这些国王和贵族,他们争权夺利的故事和我们正在讲的“民主”有什么关系呢?你看,
我的简单“民主”定义现在开始起作用了。

 这个过程,就是在削弱“绝对我说了算”的专制君权。这就是一个民主过程的开端——一个
绝对权力终于有了制约它的对立面。反对派的存在,在人类文明史上是一个象征,象征着绝对专
权的动摇。而王权和反对者对权利和义务达成协议,对他们之间的服从和反对关系建立互相承诺,
这是制度史上影响深远的成就。从英国《大宪章》与法律相关的那些条款,你还会发现,《大宪


章》的获益者,远远超出了贵族的范围。这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人类文明可能在一部分人
中间先创造出来,而它被称为是“文明”的原因之一,就是它有能力超越自身利益的局限,有了
抽象的人道、人权的思维,而且,还在设计“制度”,保障这样的权益。

 这个发生在英国的民主开端,当英国人开始在北美洲建立殖民地的时候,已经持续渐进改革
了400年。它的母国的政治制度,已经有了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雏形。而这套政治制度,
也是随着私有经济和自由贸易的发展而缓慢生长的。

 这一套制度,被领主们、开发商们,大形不变地照搬到了北美殖民地。因为对他们来说,照
搬管理制度,是最省事的方式。北美,也就在一片蛮荒之中,拥有了最先进的欧洲文明。一个典
型的故事就是“公司建制”的弗吉尼亚。这是由最早抵达北美的一批商人,在1607年5月13
日在弗吉尼亚上岸后,建立的英国人在北美的第一个居民点和第一块殖民地。这些人几乎是照搬
了故乡的法律制度,建立了北美殖民地最正规的政府。

------------

保守的革命(3)

------------

 以后,政府迁移到一个叫威廉斯堡的小镇。在美国独立之前,就是在这个小镇上,从英国移
植的管理制度,通过议会形式,训练了一大批优秀的政治家。其中包括第一任美国总统乔治·华
盛顿、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佛逊、第四任总统詹姆斯·麦迪逊。整整一代美国早期政治家,几
乎多半是从这里走出来的。

 再说我们佐治亚州的邻居南、北卡罗来纳州,殖民地初建时期,这两块土地合在一起,就叫
卡罗来纳。它是英王查理二世封出的第二块领主殖民地,封给了帮助他复辟的八个大臣。卡罗来
纳一直被看做是南方蛮荒之地,可是,你别看它不起眼,它在殖民时期的那部《卡罗来纳基本宪
法》,还是写出《政府论》的着名英国政治学家约翰·洛克的杰作呢。

 因此,这新大陆的13块殖民地,它们都大同小异地移植了英国体制。这种体制,正行走在
“英王的权力越来越小、议会的权力越来越大,司法越来越独立”的一个民主进程的半道儿上。
而它之所以能够轻松移植成功,就是因为北美当时上上下下,主体是来自英国。他们只是搬了个
家而已。

 它们都有一个总督,虽然并非个个都是英王亲自委派,可是,总督不论怎样产生,都象征着
英王在统治殖民地。但是,就像在英国,英王已经不是惟一的专权者,北美殖民地的总督也一样。
殖民地都有相对独立于总督的立法机构和司法系统。相对英国国内,这里更是天高皇帝远,他们
没有英国沉重的传统纠葛和负担,百姓更分散,上上下下的自治程度都更高。

 自然发展起来的私有经济、自由贸易,在生长着私人的利益。我们刚才说过,北美并没有什
么真正意义上的像英国那样世代承袭、在领地内像个小皇帝一样的贵族。而商人阶层在壮大,在


天然地代表自己,生出要保护自己权益、和英王讨价还价的念头来。所以,美国独立,虽然直到
今天,在这里还是被称为“革命”,可是,殖民地的所谓“革命诉求”在制度上真是再保守不过
了。殖民地当时爆发的最大不满是英王征税过度,他们表示反抗的口号是“没有代表不纳税”。

 英国国会有上院和下院,上院是贵族的代表,下院是社会贤达们的代表。英国人通过议会,
有了表达自己声音、争取利益的渠道。要交多少税,也可以在国会先据理力争,理论一番。然后,
再按照议会通过的税法税率交税,倒也罢了。可现在,北美殖民地在英国议会里根本没有代表,
那些对殖民地利害完全不关痛痒的英国议员,却随心所欲地给他们制定税法,说交多少就是多少,
没有还价余地,还越交越多,这太没有道理!所以,不干了。

 不干,不是要推翻英王,也不是要推翻英国的议会和政治制度,他们只是从逻辑推理,既然
他们和英国的民众一样,是英王的臣民,他们就应该和母国臣民享有同样的权利,议会应该有他
们的代表。要求这样的权利,是为了什么呢?只是为了维护个人利益。

 他们是在维护他们在辛勤劳动和经商之后,个人所得不被无缘无故剥夺的权利,也就是追求
个人幸福的权利。所以,后来托马斯·杰佛逊在起草《独立宣言》的时候,一打头就是“人人生
而平等,都有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这实在是有的放矢、针对殖民地人民切肤之痛
发出来的宣言。

 英王不让步,就引发了独立战争。打出来的结果就是建立了美国。想当初,是独立、从英王
手中夺得自由的共同目标,把这13块原来的殖民地联合在一起的。历经八年的艰苦战争,取得
了胜利,可是,以后他们何去何从?

 首先,在最简化定义的“专制”和“民主”之间,他们必须有一个抉择。你也许会说,殖民
时期,他们已经有了半生不熟的、有着一定民主成分的改革版英国制度,顺应下去不是很自然的
事情吗?可是,我们假如回过头,看看许多国家在战争导致的变化当口做出的选择,就会明白,
延顺以往的制度,并不是必然的。战争就像是一颗炸弹,以巨大的、具有破坏性的震撼力,把历
史炸停在那里。而枪炮已经显示了它夺取政权的威力。它可以顺势扭转历史,满足一个个人、或
者一些人改造国家的政治抱负。你可以把这样的抱负表述为一个善意的动因——现在,“他”,要
为“他的”百姓,谋福利了。权力就这样在武力之下得以集中到一个人或一小群人手里。这样的
结局,对新生的美国仍然是一个可能。

 一场战争下来,站在这块土地上,最有力量的就是军队,最有力量的个人,就是指挥掌握这
支军队的司令,在美国,就是乔治·华盛顿将军。因此,甚至可以这样说,美国的第一个抉择,
就是华盛顿将军的抉择。

 经历了八年艰苦战争,1783年年初,虽然外交上还在谈判,《巴黎和约》尚未签署,可是,
美国已经独立在望。在这个时候,军中就已经有人在酝酿一个扭转历史的时刻了。这就是美国历
史上很有名的纽堡政变。


 保守的革命军官们手中有枪,英国人都打走了,要打掉个大陆议会易如反掌。他们想除去他
们不满意的文官政府,代之以军政府,同时也有人在考虑君主政体。可是,八年仗打下来,作为
军人,他们服从自己的统帅华盛顿。于是,一名军官,刘易斯·尼古拉上校,给华盛顿写信谈了
他们的设想,也谈到对政变之后政体的考虑。他说,现在有人把君主政体与暴政混为一谈,使人
难以区别,可以先给君主政体首脑一个温和头衔,待条件成熟,再改为国王。

 乔治·华盛顿将军在人们的回忆录中、在历史记载中,从来不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人。他既不
能口若悬河,也远非学识渊博,就连当将军、成为总司令,都没有什么特别出彩的故事。他基本
上是靠自学,十几岁就找了一个当土地丈量员的工作,名副其实脚踏实地、走遍了波托马克河边
的山峦和森林。他是一个谦卑、甚至是刻板的人。珍惜个人荣誉,追求人格完美,是他终其一生
要去努力的事情。他总是认真地在为公众服务,就像一板一眼地丈量着土地那样。他严格要求下
属,可是他也在更严苛地默默要求自己。这是他在军中威望的重要来源,并不仅仅是依仗战场上
的功绩。

 尼古拉上校并无恶意。在当时,君主制可以采取君主立宪,也不是一个很“反动”的建议。
可是,在华盛顿将军看来,这封来信似乎是在暗示:他为公众付出的背后,其实有着暗藏的个人
权力欲望。同时,华盛顿将军对君主制极为反感。所以,他几乎如条件反射一般,把这看做是一
个羞辱。华盛顿的反应十分强烈,他回信说,“我极其厌恶并且坚决否定这个建议。我百思不得
其解的是,我到底做了什么错事使您误以为可以向我提如此要求。”

 军官们对文官政府的不满和愤怒由来已久。参加这场独立战争的都是义务兵,可是整个战争
期间,这个临时文官“政府”——大陆议会,根本没有能力提供必要的军饷和供给。结果造成前
线士兵的冻饿和无谓死亡。其原因之一是,大陆议会虽然向国外募款,可自身并没有什么权,特
别是没有财权。没有收税的权力,也就没有充足的财源。能够说明这个状况的一个经典故事是,1781年约克镇大捷。代表美国的独立义军在那里大败英军。消息传来,大陆议会大为振奋,待
到喜气洋洋的议员们略为平静下来,才注意到站在一旁的信使还没有拿到酬劳。他们这才想起,
所谓的“国库”空空如也,就连这点信使酬劳都付不出来。最后,议员们只好各自掏出腰包,每
人拿出一元钱才总算应付过去。事后,大陆议会苦恼地向各州要钱,筹款信发出,杳如黄鹤。

------------

保守的革命(4)

------------

 战争打的是钱。以这样的财政状况应付战争,就连一向以沉得住气着称的华盛顿将军,都在
给国会的催款信中怒气冲冲:我们的士兵“有病没病都光着膀子,就连被敌人俘虏时,都光着膀
子”!如此捉襟见肘的战事,也真难为他们,居然还能打赢。

 现在,仗打完了,老问题没有解决。由于没有收税权,大陆议会的财务状况并没有改善。所


谓的美国政府,还欠着一大笔士兵的军饷和伤亡者的抚恤。军官们回来一看,自己出生入死打下
政权,却让一群穿着齐整、怎么看都是养尊处优的文官给管着,居然还要不下钱来,气自然不打
一处来。他们起初希望华盛顿将军领着大家去要钱,可是将军坚决反对这个行动。

 当时,一个军官写了煽动的匿名信件,在军官中流传,攻击国会,要求得到军饷,号召在1783
年3月11日开会商讨。华盛顿宣布,禁止这个私自组织的军官会议,可是,他同意让大家在3
月15日的军官常务会议上,就这个议题诉诉苦。3月12日,那名军官再次传布匿名信,宣称华
盛顿背叛了他们。

 3月15日,常务会议如期召开。此刻,要向国会讨公道的很多军官,对华盛顿也很不满。
一些军官计划自己带兵进军大陆议会,要不下钱来就把议员们赶走。这样的常务会议,华盛顿一
般不参加,而且,军官们知道华盛顿将军一贯注重自己荣誉的风格,就估计他会回避这种场合,
以和谋反的军官撇清关系。可是,就在千钧一发之际,华盛顿将军闻讯赶到,从后门进入会场。

 军官们战功赫赫,为国家出生入死,自然是有权得到军饷和抚恤。一片愤慨声中,华盛顿将
军苦苦劝说阻挡仍未奏效。眼看着军人们就要出门,这时,华盛顿将军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来,
要求给大家念一封议员的信。他手持信纸,却读不出来。军官们渐渐静下来,看着他们的统帅在
一个个口袋里摸摸索索,找他的老花眼镜。他只是轻声地说,“先生们,请等我戴上眼镜。这么
些年,我的头发白了,眼神也不济了”。

 一瞬间,军官们以满腔怨愤支撑起来的激昂情绪,突然崩溃。他们想起了将军和他们一起在
树林里挨冻受饿的日日夜夜;是的,他们是劳苦功高,却没有拿到军饷,可是他们知道,从一开
始,就规定了华盛顿将军本人是没有俸饷的。八年共同的生生死死,现在,将军也老了。他就站
在他们面前,不是为自己、而是在为一个他信奉的原则祈求自己的部下:不要用武力威胁文官政
府的议员。那些从战争开始就跟随华盛顿的军官,突然有人开始失声痛哭。

 就在这一刻,新生美国的一场可能的兵变,被化解了。

 在战争年代,华盛顿将军的高明之处,是他在打了几个败仗以后就明白,在北美这块远离英
国的土地上,对于义军,定出的目标不可能是“消灭英军或把他们赶出去”,而是要用自己的军
事存在,向英王表明北美独立的决心。北美义军的关键是“存在”,只要持久存在,目的就达到
了。事实上,北美最终获得独立,正是由于这支军队存在的坚韧。可是,在华盛顿将军心中,“枪
杆子”只是带来了追求自由的一个可能。惟有民众的授权,才是政府权力的合法来源。

 事后,华盛顿将军代表这些打下美国的军人,和议会商定,解散军队,给复员军人再发五年
军饷。半年后,巴黎和谈达成协议,英国终于承认了美国的独立。又三个月后,华盛顿将军向大
陆议会交回他作为军队指挥的委任状。那一幕,我已经在几年前的信中,向你讲过了。华盛顿回
到了自己的家乡,回到一个平民的身份。他为此后美国武装力量在国家中的位置,定下了不可动
摇的原则。


 我们见过历史上的许多领袖,几乎是本能的娴熟运用自己的声名,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在历
史记录中,这是华盛顿将军利用自己的威望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他替新生的美国做出的第一
个选择:不要国王的专制,也不要以枪杆子维持的军政权。

 可是,为什么不要专制而要民主制度呢?我们再次作一个简单的定义,民主制度,就是能够
帮助民众得到自由的一种方式。具体操作中,民主制度是一整套管理国家的运作。所以,“民主”
当然不会只是一个简单定义,它必定是一个很复杂的东西。我想我们先从简单理解开始,渐渐接
近它的复杂性。这也是美国民主走过的历程。

 相对来说,绝对君权,才是千年来自然形成的、比较单纯的社会统治方式。当人们开始摒弃
绝对君权,试图对它进行制约,即是所谓走上“民主化”的道路之后,就一直是在面对一个复杂
的目标,并且试图搞清楚自己要的究竟是什么东西:究竟什么才是他们所要的自由?他们又打算
通过什么样的机制,才能够获得自由?

 我曾经告诉过你,美国在八年独立战争之后,从华盛顿将军开始的一大批上层军官、文官和
政治家,所谓美国的创建者们,为保障民众自由,想到的第一个措施是:“散”。军队散了,军官
和文官们散了,那些建国者们,都散了。原来的13块殖民地,现在成为美国的13个州,也在散
开,各自自己过日子。

 他们认为,现在好了,各州有了自己“追求幸福的权利”,这些州原来就充分自治,现在也
可以遂自己心愿,自治地自由地过下去。所谓联邦,只是一个“牢固的友好联盟”。这个说法来
自1777年11月15日,那是他们策划独立时成立的大陆议会所通过的章程《邦联条款》(1781
年生效)。其实,这个“友好联盟”的松散程度,比今天的联合国有过之而无不及。联合国还有
钱有人办事,美国联邦差远了。

 人若是飘散的,就不需要什么政府。可是,人是社会的动物,人必须扎堆才能生存。没有管
理机构,一扎堆就混乱。所以,就逐渐形成了高于社会的上层管理。可是,最终,管理反过来变
成了对民众的压迫。历史上曾经有过的帝制专权令人生厌,民主思想由此产生。而任何政府,它
掌握的权力和它的规模有关,政府越大,军队就越大,警察就越多;管理越有效,百姓的自由也
就面临越大的威胁。所以,警惕专制的人们,最自然产生的念头就是对政府的警惕、对政府发展
规模的警惕。甚至,产生对政府本身的厌弃。

 所以,作为一个联邦国家,美国建国者最早的思路,是联邦小政府、弱政府的思路。这是对
自由非常看重的人们很自然产生的想法:政府即使非要不可,也要个小的、弱的。州自治,老百
姓自己做地方管理,不要强有力的、凌驾在上的联邦政府,这就是1783年的美国人理解的自由。

 结果呢?试下来效果并不好。为什么呢?这封信太长,下次再给你聊下去吧。

 祝好!

 林达


林达 2013-08-20 08:20:55

[新一篇] 近距離看美國 III --我也有一個夢想 17.大同世界之夢

[舊一篇] 近距離看美國 IV --如彗星劃過夜空 艱難的嘗試行不通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