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古人教育子女的高度与深度

>>>  深入傳統文化及個人修身養性  >>> 簡體     傳統

 

古往今来,诸多名人和有识之士,爲了教育下一代,精心撰写出许多含义隽永、情真意切的家教对联。

父母总是期望儿女能成才,有所作爲的,爲此,明代作家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说:“种田不熟不如荒,养儿不孝不如无。”但如何使儿孙能健康成长呢?清代林则徐提出了让儿孙自强自立,不能有所依赖的主张。他写了训子对联曰:“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麽?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麽?愚而多财,益损其过。”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训子联”最感人肺腑:“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岛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人这首绝笔联抒发的爱国主义精神与岳母给岳飞刺背上刺:“精忠报国”相映成辉。

清代诗人蒋心余有教子联曰:“宝贵无常,尔小子勿忘贫贱;圣贤可学,我清门但读读书。”他将这幅对联挂在祖宗牌两旁,要子孙孙永远记取不忘。

教育家陶行知很重视对孩子的教育,他常劝孩子要少年勤奋学习,莫误好时光。他写了一首训子联曰:“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秉赋,蹉跎悔歧路,爲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多少白发翁,寄语少年人,莫将少年误。”

这些情真意切的教子对联,底蕴厚重韵味长,或提导爲人处事,或勉励勤奋求学,或促其养德积善,皆给後人树立了典范。少年儿童天真自然,犹如一张白纸,染于黑则黑,染于红则红。这话值得人们认真深思和细细品味。


编者 2010-07-15 08:32:52

[新一篇] 古代的幼兒教育

[舊一篇] 古代教育:儒雅的大明朝文人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