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湫古碶寻踪

>>>  民初歷史變遷觀察  >>> 簡體     傳統

  民国《镇海县志·水利》载有“石湫碶”,又于大浦河(即今岩河)条下注:宋时大浦河尚称石湫浦,所以宝庆、延佑二志均把芦山注在石湫浦中,因为在宋时石湫已有碶,而还无大碶。由此可见,石湫碶之建造要早于大碶等诸碶,应为北仑区域内早期建成的古碶之一。

  古时,北仑为“海壖之地”,先民依山傍海而居。石湫自然环境优越,山清水秀,且地处穿山半岛的交通要道,故渐成聚居之地。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宰鄞时,曾于庆历七年(1047)考察水利,东巡至石湫,“浮石湫之壑以望海”。南宋宝庆《定海县志》中,江南一带(即今北仑区域)仅列江南市、石湫市2个村落市集。《宝庆志县治图》中,亦标有“石湫浦”。按照北仑集镇、村落形成规律,多有经建造碶闸而后逐步形成,这是因为建碶后,拦咸蓄淡,利用农耕生产和便利交通的缘故,而后才成人烟稠集之地,如大碶、新碶均如此,故石湫碶之建造,则又早之于集市形成。至此,我们不妨可以这样认为:优越的地理条件,使先民在石湫居住;而石湫碶的建造促进了石湫曾经有过的“辉煌”。

  前年古碶,其址何在?光绪《镇海县志》中有石湫碶改为交通桥的记载,由此,搜寻的目标锁定在桥上。石湫一带有桥十余座,最后经采访老者,五板桥被指认为“石湫碶”之桥。

  五板桥,位于石湫村东部石塔(今写作秃)山下,南北走向,桥长5米,宽3米,东石护栏上镌刻“五板桥”三个大字,并有“癸酉年里人重修”数行小字。桥面以5块长石板铺就,桥墩块石筑砌,但在四角有4块宽约0.5米的长条石直竖嵌入,此有异于一般桥梁建筑。桥无西护栏,与桥并列建有清渠阁(俗称水阁凉亭),面积约5米见方,二楼木结构,山墙与街屋相连,尖顶形似观音兜。原楼上供奉伽蓝菩萨。楼下装有栅栏门,室内置有桌、凳,作为往来行人歇息之处,现均无存。两檐楯枓拱镂刻双凤图案,楼面有香草卷叶纹雕刻,今尚存。清渠阁与五板桥浑为一体,相映成辉,此为建筑上所少见。

  查阅民国《镇海县志》,未见该桥始建年代记载,在南宋宝庆年间已名为石湫市桥。清乾隆十六年(1751)里人顾怀英重修,并改名为五板桥。笔者认为此桥就是石湫碶桥,其理由有三:一是桥的构筑中尚留有碶闸痕迹。在当地桥梁建造中,一般均采用块石叠砌方式,而无直立石块嵌入其中,故可认为在重修时,保留了碶闸的这部分构件。且其桥短狭而坚固,亦符合古时人力、物力资源少,筑碶简陋的特点。二是选址合理。五板桥建于来自新安、柴楼之水与新路岙水汇合的咽喉之处,此处河道狭小,紧靠石塔山,碶基坚固,实为建碶之极佳地段。碶之北端经青龙桥连接上田(潭)沙塘,南端经黄龙桥与外河塘相接,所以建碶后,可调控水流,达到“天雨,七分下灵岩,三分下泰邱;晴久,三分下灵岩,七分下泰邱”之功效。三是村民世代传说作为佐证。碶虽年代久远,并早已改为桥,但在百姓中仍有传说。石湫村老会计朱瑞华还讲述了一个故事:王安石在石塔山上北眺大碶一带海域后,又下村察看水利,与百姓“而谋作斗门于海滨”,当来到碶桥跟时,便问此碶桥何名。因当时的石湫碶非常简陋,桥面板仅为五块木板,且年代已久,桥面乌黑,所以一老者回答说是“乌板桥”,本地口音“乌”与“五”音同,王安石听后,以为是“五板桥”,所以连说几声“五板桥”。后来村民为纪念王安石为民兴修水利功绩,一直把碶桥叫为“五板桥”。这个传说,无疑为石湫碶注入了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激发起了人们穿越时空的无限遐想。

  悠悠千余载,石湫碶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昔日越碶而过的古纤道消失了,代之是村西绿树成荫的329国道;王安石登临过的石塔山已劈成通道,甬北铁路的火车呼啸而过;曾是避风港的里弄屿,穿越的高速公路如长龙横空;连接碶桥的青石板路,变成平整的水泥路,厂房连片,楼房如林,古村又焕发了青春。


韩朝阳 2012-08-14 21:23:48

[新一篇] 禪關夜月話靈峰

[舊一篇] 九峰山探幽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