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最着名的一个小人物

>>>  晚明變革與中國近代化  >>> 簡體     傳統

多少年来,人们在形容一种情势的无奈时,往往用一句话来概括: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这句话,含义多多,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这句话的语素中,含有强烈的、明确的无奈因素。说白了,是否可以理解成爲:这个蜀国真的找不出人来了吗!怎麽连廖化这样的居然也当上先锋官了?!那麽,廖化在三国风云中到底是何等样人?是不是真的如此的不值一提?爲弄清这一点,我对比史书和小说,找到了一些资料,对于廖化有了一点新的认识,在此仅对衆“三国”迷们发表一点浅见。

廖化(?—公元264年),襄阳人,字元俭,本名淳,早年投靠刘备,曾经在关羽的手下作过主簿,一直跟随关羽镇守荆州。关羽被杀後,荆州落入东吴之手,廖化不得已投降了东吴。後来,廖化做出了一个同关羽一样千里走单骑的的精彩故事:廖化忠心于刘备,一心重回刘备身边,想出了诈死的计策,居然还计谋得逞,并骗过了所有的人,带上自己的母亲躲开吴兵的追捕,日夜兼程,赶往益州,终于在秭归遇上了东征伐吴的先主刘备。刘备见到廖化後非常高兴。立刻任命廖化爲宜都太守。

以上的记载见陈寿的《三国志"廖化传》。虽然非常的简略,但我们还是能够从中得出一个这样的印象:首先,廖化是一个文职官员出身,主簿这个职务,是专门负责文书簿籍、掌管印鉴的官员,是州的属吏,高于功曹书佐,而低于别驾。在当时人才济济的荆州能得到刘备、诸葛亮的赏识担任主簿这个职位,应该说是要具备一定能力的(鼎鼎大名的“凤雏”庞统,在刚刚投靠刘备的时候,也只是个县令,经诸葛亮大力推荐後,才做了从事。这个从事的职务,比主簿也就高一级。);廖化的投降,应该是迫不得已,从史书上看,似乎与自己母亲的安危有关;另外,所做的千里走单骑的精彩故事,比关羽的难度更大:关羽是得到了曹操的关照,一路顺风顺水、大摇大摆回到刘备的身边,而廖化则是“昼夜西行”,还带着自己的母亲,风险可想而知。关羽的千里走单骑被後人称之爲“忠、义”,廖化的千里走单骑则是“忠、义、孝”,有过之而无不及,境界超过了关羽,那个一听说母亲被抓就马上被主而去并且快快乐乐的在曹魏做上高官的徐庶,和廖化比起来更是连提鞋都不配。这里还有一个细节容易所疏忽:关羽兵败的时间是公元219年,而刘备伐吴到达秭归则是在公元221年底至公元222年初,在这长达两年多的时间里,廖化卧薪尝胆,矢志不渝,其忠义之心实在是难能可贵。难怪刘备见到廖化喜出望外,给了廖化个宜都太守做。

至于廖化在蜀汉政权建立後的表现,因爲散见于陈寿的《三国志》中,我们不妨按照时间顺序来逐步进行了解。

公元221年廖化回到刘备身边以後,正值刘备东征,刘备从巫峡、建平至夷陵界“立数十屯”,同时任命将军冯习爲大都督,张南爲前部先锋,辅匡、赵融、廖化、傅彤等各爲别督,并先遣吴班率领数千人于平地立营,向以陆逊爲首的东吴军队挑战,结果被陆逊火烧联营,打败蜀军。在这场战争中,虽然不见廖化表现的记载,从刘备任命廖化别督这一武官职务来看,廖化在军事方面应该是具有一定的潜质和能力的(见《三国志"陆逊传》)。

公元223年,诸葛亮开建府署任命蒋琬爲东曹掾。举荐茂才的时候,蒋琬一再谦让,并向诸葛亮推荐刘邕、阴化、庞延、廖化等人(见《三国志"蒋琬传》)。这时候廖化的职务是参军(见《三国志"廖化传》),同诸葛亮的心腹爱将马谡等同。参军这个职务相当于现在的参谋,属于幕僚性质,参与军事行动的组织和策划。从这两段记载看,诸葛亮对廖化还是比较重视的,在当时的朝野上下对廖化的评价也是不错的。

《三国志"廖化传》中说廖化“後爲督广武,稍迁至右车骑将军,假节,领并州刺史,封中乡侯”,虽然因爲交代没有具体的时间。但我们也可以从其它的史料中寻找到一些线索。

据《三国志"郭淮传》记载:公元249年,魏将郭淮率兵攻打驻紮在成重山的廖化,结果大败姜维、廖化的部队。此时的廖化官居阴平太守。但在这之前,廖化还是打了个胜仗的。魏将王赟、游奕就被廖化杀的大败。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廖化还是具备一定的军事指挥和作战才能的。

据《三国志"後主传》记载:公元263年,魏征西将军邓艾、镇西将军锺会等分兵进攻蜀国,当时蜀汉的主力部队及大部分将领都远在沓中,後主刘禅派张翼、廖化等抵御。结果防御失败,蜀国同年灭亡。这时候的廖化已经是右车骑将军,并州刺史,封中乡侯之类的职务也应该在这段时间。从廖化的官职升迁和史料记载的事件看,廖化在蜀汉後期也是得到後主刘禅的赏识的,官职比诸葛亮时代还要高。

公元238年,廖化攻守善羌侯宕蕈营,魏雍州刺史郭淮派兵救援,廖化击破南安太守游奕,射杀广魏太守王赟。

公元248年,凉州羌胡叛魏来降,廖化随姜维率军西迎,于成重山筑城留守,抵抗郭淮进攻,迎回胡王治无戴等部落。

公元259年,廖化升任右车骑将军,假节,领并州刺史,封中乡侯。

公元262年,姜维率衆出狄道,廖化说:“‘兵不戢,必自焚’,伯约之谓也。智不出敌,而力少于寇,用之无厌,何以能立?诗云‘不自我先,不自我後’,今日之事也。”果然,姜维爲邓艾所破,还驻沓中。

公元263年,魏将邓艾、锺会伐蜀,廖化同张翼、董厥等人率军前去抵抗。廖化前往沓中增援姜维,继而与姜维一同退守剑阁。後来,诸葛瞻被邓艾破于绵竹,廖化等人随姜维绕道退向成都,但在半路上就得到了後主刘禅投降的敕令。

公元264年,蜀国亡国後,廖化在被迁往洛阳的途中病故。

以上就是史料中对廖化的记载。从中我们看不出廖化有什麽能力不足之处。陈寿的《三国志"廖化传》对廖化的评价是:果断刚烈。廖化,称得上是一位儒将,也是蜀汉政权从崛起、兴盛到最後灭亡的见证人。他有一定的能力。既有地方管理经验,又有率兵抗敌武将生涯,加上能得到蜀汉两代帝王及诸葛亮的重用,也算得上是个人才。


编者 2010-07-15 08:32:49

[新一篇] 三國時最著名的“四大名駒”

[舊一篇] 三國時期的十大神奇預言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1 楼 2013/5/11 下午 01:57:38 | 暫無
有道理啊...您好.

2 楼 2011/10/19 下午 11:05:43 | boris945@pchome.com.tw
編者您好,很高興看到有人為廖化平反,其實一直造成大眾錯誤印象的「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這句話,原意並非否定廖化的才能,而是指姜維北伐時年已屆70的廖化還需擔任關鍵角色,顯見蜀國人才凋零,只是大眾普遍誤解其意了,此句話害廖化不淺。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