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文山:我的怀旧情结

>>>  古風悠悠—傳統政治與精神文明  >>> 簡體     傳統

  在一些演讲场合,总会有人问我,创作的灵感来自于那里?我总回答我创作的素材与灵感,是源自对周遭环境的观察与比对,我很喜欢观察,观察不同的事物,并且透过个别事物的细腻观察,去比对其与不同群组间的差异,换句话说,如果世上只有一种文化,那就不存在文化此一概念的客观描述,因为如果没有别的文化存在,你要如何去突显与比对出这个文化的特殊之处?出国时,我每到不同的城市,眼睛总不由自主的盯着它们的传统建筑猛瞧,而在观察与欣赏所谓的异国情调时,我的目光总停留在老旧建筑上。或许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怀旧情怀吧!自己真的特别偏好这类的老建筑。

  这些某时空背景下所孕育出的老建筑,代表着某段已经消失的历史。这已经消失的时空,是不可能也无法还原或重制,也因此没有人能够回到过去。或许是因为距离产生了美感,回不去的地方特别容易使人憧憬与怀念,因为所有的想象与回忆都停留非真实的时间点上。那个你错过甚至没有参与过的历史时空,在你脑海中将永远停留最美的状态,因为再也不可能变得更差、更坏。在这一连串其实算是自我虚拟的回忆下,情感上也特别容易将之美化。

  门牌是见证这些老建筑最具象的一种生活印记,在此我很难称它为文物。门牌虽然不能算是民俗文物,当然它更不是古董,甚至连民俗艺品都称不上,但不同于一般的文史数据,或其他的民俗文物,门牌特殊之处在于它明确的标示出对象当初的所在地,这块门牌当初是悬挂张贴在什么村什么路几号的门上。也因此纵使整个村拆迁夷为平地了,整个历史空间已经彻底消失灰飞湮灭了,但伴随着建物同时存在于某特定时空下的门牌却依然存在着,所以捡拾与收集这些老门牌,竟也有某种抢救文物的使命感。

  我所收集的这些门牌,分别来自北京、广西、东京跟台湾等不同地区。其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时空下的门牌,不论材质、形式、整体的设计构图都不尽相同,如此将其设计摆放在同一个框架内,倒有点像装置艺术的感觉,自己很喜欢。而且它们都还有着自己的故事呢!譬如像北京的胡同门牌,是当初我人在北京办签书会时,出版社的人陪同我赶在胡同拆迁前抢救下来的。其中的武定胡同是清朝武官武定侯居住过的地方。框里面还有一些像陆光三村等眷村的门牌,这眷村是当初国民党从大陆撤退的来台眷属,也就是所谓外省人所居住的地方。此外有的门牌是朋友所馈赠的,像桂花路名字这么美的门牌,是一位内地朋友知道我有收集门牌嗜好,特地从他们家乡广西桂林废弃的老房子上拔下来送我的。还有新桥二丁目也是去日本旅游时友人相赠的,有的门牌则是网拍购得,像台中文武路与田尾乡民族路便是。这其中当然也有自己去捡拾,像西巢鸦二丁目就是去日本旅游时,从倾倒的废墟门上拔下来的,当然自己家乡桃园龟山的眷村要改建时,我也奋不顾身的抢救了几块门牌下来。

  门牌对我而言,有着无穷的想象空间与魅力,试想当整座村庄都已彻底消失于地平面上时,门牌是与这座村庄历史最具象的关连物。它是一个城市具体而微的一种象征,是一种庶民文化的取样标本。自己本身很着迷这种氛围,很难解释得清楚,总之对我而言,门牌就好像是通往某个历史时空的浪漫连结!


方文山 2012-07-07 22:42:41

[新一篇] 黃維仁--愛情心理學講座

[舊一篇] 文史漫談:一語天然萬古新——談陶淵明的詩文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