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文周 文艺 vs. 科技:青年何处不相逢

>>>  文章華國詩禮傳家—精彩書評選  >>> 簡體     傳統

文艺青年 vs 科技青年


朋克、放客、黑客、极客,都是客!





去年,一部不算太好看的电影《末日哲学家》,话题倒是有些意思,一群俊男美女模拟人类尽头来临,究竟是要保存科技的火种,还是文艺的幼苗?实验过很多次后,结果呢,按小编的理解,那真是“文艺青年都得死,科技青年也活不下去”。


以科技人文为核心的Mook《离线》自第三期开始,将在出版、活动等领域与“理想国”深度合作,小编本以为,这是各自奉《失控》与《文学回忆录》为人生指南的两伙人,一场你死我活的星球大战。哪想到,我们有着那么多共同的语言密码、精神偶像、武功秘籍,以及共同的人生烦恼。原来,朋克、放克、黑客、极客,都是过客!


正是看到这些交集,理想国微信首次尝试“科技人文周”,从今天起,将陆续推送一系列文章,探讨科技、人文以及我们的现在、未来。期间有“科技青年进阶指南”这类的专业推荐,也有中国科幻作家问卷调查、人工智能方面的“非虚构写作”及大开眼界的末世幻想。


一周的内容,对于所谓科技人文这个庞杂的领域,只能说是管窥一二,我们希望可以小小地增强你对科技人文的认知——依旧不感兴趣的,今后也可以明目张胆地过门不入了;万一你还有愿意深入探究,这会是一些窗户,是通往各个密室的便捷通道。


【活动】 5月30日,理想国×离线 沙龙“相会银河系公民——科技、文艺与我们的未来”,邀请到梁文道、周航、赵勇、陈楸帆、高爽、伊格言,分享他们对科技人文的体会,活动详情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提问】 如果你想了解有关“科技人文”的任何事情,从即日起到本周五,请给我们留言,理想国与离线团队,收集整理并邀请专业人士联手解答,于本周日与各位分享。


《离线》的新一期主题是“科幻”,理想国与离线,想知道各自的作者、读者、好朋友们,究竟是怎样理解科幻、文艺这回事儿。结果呢,本来以为很轻松,最后把小编搞到吐血(还是黑的),二十来位邀请对象,几乎就没有一样推荐是重复的?!小编只能仰天长叹:一位青年要是既懂科技又爱文艺,那得是多可怕的一件事啊!!


不信请往下看↓↓↓




文艺青年的科幻清单



郭小寒
乐评人作家演出策展人,乐童音乐VP。





1
一本书和一个人




《全球概览》(Whole Earth Catalog)和斯图尔特·布兰德


“在得知乔布斯曾把《全球目录》奉为互联网圣经之前,在网上偶然看到这本书的消息,完全被里面的内容和传奇迷住了,它展示的是人类与宇宙间所有的关系、理论和到达的方法。创始人斯图尔特·布兰德是科技的游吟诗人,也是狂热的科技传道者。我在万能的淘宝上买到了英文版,并找到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翻译,还基于这本书,创立了一个账号。”




2
一个账号




miss智人


“受到《全球目录》的影响,我们几个小伙伴一起翻译杂志,将理论转化成文章,包括对互联网的观察与思索,对未来人与空间存在可能的探讨,对诗歌音乐数学与宇宙关系的探索,包括嬉皮的旅行等,不定期组织些线下活动。”




3
一部电影




《她》(Her)


“在未来城市我也有安静优雅的着装,有我自己发明的线上游戏,爱上我的操作系统,它能帮我处理所有的事,除了孤独。”




4
一个城市




上海


“《她》里的上海,以及现在有无数个新媒体公司公关公司的上海、有K11的上海,有小笼包和双浇头的上海。”




5
一个应用




“乐流”


“这是一款界面超酷的靠语音识别听歌的App,它未来可能也会靠语音操纵点别的,包括衣食住行所有的生活方式,创始人是个外星人,很有趣。”




6
一个项目





创想计划


“这是我在VICE工作一年多接触的最有趣的项目,将全球极客的创意想法、最新技术与音乐、艺术、建筑、人文有机嫁接,让我看到世界上有那么多有趣的人,有趣的工作室,也打通了我的左脑与右脑,让文艺与科技的所有可能都不会觉得意外。”




7
一个硬件产品




猫王收音机


“所蕴含的能量和情怀,远超你所期望。”




8
一个梦想




成为互联网嬉皮。




如何制作全球概览






伊格言
台湾70后小说家,曾获联合文学小说新人奖、着有《噬梦人》等书。





1
一个新词




生物朋克


科幻中有所谓蒸气朋克(steampunk)、赛博朋克(cyberpunk)等概念,之前看到有人提到我个人的长篇小说《噬梦人》几乎可说是创造了“生物朋克”这样一个新属类,觉得相当有趣。





2
一本书及电影




《少数派报告》


一场关于命运与自由意志的尖锐实验。




3
两个概念





“‘神’这一概念拥有悠久的历史,而这一概念明显在启蒙时代以及‘科学’这一意识型态的冲击之下历经相当程度的变革。神的未来会是如何?这也十分令人期待。”


资本主义


“作为‘神’的替代物之一,资本主义的强大威力将一切事物(哲学上的一切范畴)化约为价格。然而即使如此,这样强大的意识型态极有可能随着货币的形式与内容产生改变。科学在其中将扮演何种角色?”




4
一个猜想




心理史学


“阿西莫夫与哈里‧谢顿的共同发明,一个我认为终将成真的概念。”




生物朋克





骆以军
台湾中生代最重要的小说家。着有《西夏旅馆》、《女儿》等多部作品。





1
两部电影




《源代码》


美不可言啊!”



《银翼杀手》


经典、诗意、哲学。难以超越的高度。





2
三本小说





三体


“无需我多说吧!”



《羚羊与秧鸡》,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着


《一座岛屿的可能》,米歇尔·维勒贝克 着


这两本都是世界末日的空旷景观,关于创世纪的重灌新世界幸存者脑中内存的,如诗如梦中造人的绝望之书。




bladerunner 银翼杀手





姜妍
《新京报·书评周刊》编辑、记者,对港台文学采写最深入的记者之一。






1
三部电影





《星际穿越》


必须要说明的是,我不是一个科幻迷,甚至可以说对科幻几乎没有任何的兴趣。生活里所接触的任何带有科幻的元素,要么是因为工作关系,要么是受身边好友的‘裹挟’。比如去年看的这部电影,是陪好朋友去看的,看完最大的感受就是——关键时刻一定要相信女人的直觉。”



《星际迷航》系列电影


我连知道这部电影都是偶然,因为看了《CSI》里我最喜欢的Sara在某集里做出了“火神答复敬礼”手势,于是开始到处抓朋友试验,看看谁能凹出这个造型谁不能,然后某日在台湾凹得正high时,被朋友告知原始出处,这才找到了组织。


人工智能


“我是从骆以军那里听说的这个电影,他喜欢这个悲伤的结局。影片最后,小男孩的妈妈要睡了,他知道妈妈睡着就意味着人类的灭绝,但他妈妈最后对他说:‘我想告诉你,我爱你。’”




2
一本小说





《地铁》 by 韩松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采访过包括刘慈欣、韩松、尼尔·盖曼在内的一些国内外科幻作家,当然也读过一些他们的作品,但是不知为何再回想起来却变得很有难度。推荐这本《地铁》,其实更多的是在推荐韩松的书写态度。日常工作的繁忙,让他长久以来需要依靠每日凌晨4点钟起来的那段时间进行创作,日复一日,点个赞。”



星际迷航 火星礼





宝树
哲学研究者,科幻作家,代表作《三体X》、《古老的地球之歌》、《时间之墟》等。





1
一本科幻小说




Starmaker(《造星主》),Olaf Stapledon 着


少有人知的经典,关于遥远未来最狂野的想象之一。”





2
一部电影




《彗星来的那一夜》


小成本神作,几无特效,但生动地展现出最奥妙的科幻概念。”




3
一本非虚构写作




《隐藏的现实》by布莱恩·格林


“关于可能存在的一切的壮丽全景,在其中我们的整个宇宙不过是一个像素。”





4
一个产品




分子靶向药物


“以精妙的定向方式攻克肿瘤,也许是人类通向永生之路上的里程碑。”





5
一种动物




章鱼


“和人类的亲缘关系极其遥远,但拥有高智力,能够学习和使用工具,它们可能是这个星球上最接近外星人的生命。”




彗星来的那一夜





北碱
“北戴河碱业工人读书会”的运营者,首都文青,半媒体人。





1
三本科幻小说




《尤比克》,菲利普·迪克 着


关于另一个世界的正经小说,且富含那种身陷无意义迷宫的谜之快感。”



《群星,我的归宿》,阿尔弗雷德·贝斯特 着


像基督山伯爵一样过瘾的复仇故事,很脏很野蛮很直男很自由意志主义,非常挑读者,不爱看的人可多啦。”



《路边野餐》,阿卡迪·斯特鲁伽茨基 着


“在绝境里硬拼的故事,既治疗又加剧我们的认知失调。”





2
一本漫画




弐瓶勉的漫画


“他画的东西特别孤独,而且还有巨大的建筑和巨惨的未来。”





3
一部动漫




“凉宫春日”系列


“一群孩子在宏大到没边儿的设定中过着平静烦躁的高中生活。我这辈子只花钱买过一次手办,那就是长门有希。”



弐瓶勉的漫画





朱岳
喜欢哲学、当过律师的小说家。“哲学合作社”发起人之一。





1
一个人




“我认识一个人,他通过不懈阅读科幻小说,终于成为了一位科学家。但这只是一个科幻故事。”





2
一个梦




有一天我做了一个梦,在梦里,我盘算着用十年学习外语,再用十年学习数学,这样我这辈子还有机会成为科学家。醒来后,有些伤感。




埃舍尔版画






赵雪峰
理想国知新馆编辑,《离线》责任编辑。


特别说明:这是几篇和个人科幻心路历程有关的非虚构阅读,都是文章,搜索英文名可查到pdf。



“语言能力”


Hauser,M.et.al. 2002. The Faculty of Language: What Is It, Who Has It, and How Did It Evolve? Science 298(5598): 1569-79


这篇杰出学者合力发布的纲领性文章不仅有其学院意义,更对大众有如下启迪:既然哺乳动物、鸟类也具备相当的智能和语言能力,并且在相当程度上可与人类沟通,我们是否该充分地重新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



“计算机器与智能”


Turing, A. 1950. Computing Machinery and Intelligence. Mind 49: 433-460.



就是着名的“图灵测试”的出处。它的伟大不仅是计算科学意义上的,更是哲学意义上的:我们以为人有大脑,人有“理解”这样的内在心理本质,所以人有“智能”。但实际上我们判断另一个个体是“人”,难道不是看他的外貌、看他如何和自己互动等等“功能”来判断?”



缸中之脑”


Putnam, H. 1981. Brains in a Vat. from Reason, Truth and History by Putnam, H.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1-21


“说来有趣,Putnam这篇名文,本义是否定“缸中之脑”的逻辑可能性。但后来的传播中,它成了一个肯定性的基础设定:如果“我”对自己的意识是和“我”的物理存在的客观真实分离的,会怎样?这就有了《黑客帝国》《攻壳机动队》乃至《阿凡达》中的问题。”



“时间旅行悖论”


Lewis, D. 1976. The Paradoxes of Time Travel. Americ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April. pp. 145-152.


“时空旅行是最常见的科幻题材之一,但似乎有一个逻辑问题:主人公a可以“先”在2015年,“后”在1984年;但明显地,2015年又是在1984年之“后”。这两套“先后”之间是不是有悖论?穿越类科幻的基础设定是否可能?不妨看看这篇文章的回答是否令你满意。”



“语言能力”






Ent
UCB古生物学博士生,科学松鼠会成员,果壳网科技编辑。


小编吐槽:Ent真的不是文青啊,误会误会……





1
两款游戏




《杀出重温:人类革命》(Deus Ex: Human Evolution)


许多科幻作品是直接跳到了未来,但现在是如何变成未来的?有多少故事在转变中被遗忘了?DEHE就是一个正在被科技改变的我们社会里发生的故事。”


《辐射3》(Fallout 3)和 《辐射:新维加斯》(Fallout: New Vegas)


想象自己不是拯救世界的主人公,而是探索过去的人类学家兼考古学家——这才是“辐射”系列的精髓。就末世题材而言,游戏恐怕还真是最好的叙事方式。”




2
一本科幻小说




Palimpsest,Charles Stross 着


“科幻小说里频频出现万亿光年的空间尺度,却几乎没有人去讨论万亿年的时间尺度,就算偶尔提到了,作者也通常并不理解这么长时间究竟意味着什么——但这部中篇小说做到了。并不需要精巧的时间旅行循环逻辑,只需要漫长本身便足以压垮你。”



《辐射3》(Fallout 3)





武云溥
微信公共号“活页”主编






1
两本科幻小说




《三体》


“中国是有科幻传统的,大刘把这个传统发挥到世界级水平”


《地铁》


“想象力和故事性是科幻的命脉,韩松全做到了。”




2
两部科幻电影




《黑客帝国》


《少数派报告》






3
一个硬件产品





谷歌眼镜









科技青年的文艺清单




李婷
科技文化mook《离线》主编





1
一次旅行



日本铁道游


“日本的火车文化和这个国家一样充满了细腻的心意和感动。好像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火车是一个很长很长的镜头,里面映照着人、风景、家乡和他乡。”




2
一部纪录片



《独立游戏大电影》


“顺境、逆境里的一般人性和非一般人生。在创业的路上给了我最多鼓励。”




3
一本学术书




《太平天国》 史景迁(着)


绝不是一部小说,但胜似小说。在虚构与非虚构之间有种美妙的平衡。




4
一种音乐



スピッツ


音乐似乎总是要在夸张的想象和抒情,与绝对现实的刻画之间二选一。这个乐队就不。一副自然主义的模样。




5
一本杂志



《离线》


这还不够文艺?!





史景迁+《离线》



《独立游戏大电影》






valdanito

基本上不是设计师,不想写代码,但总要看球。





1
一个网站




Designers.MX


“一场永不停歇的封面秀,各色歪果视觉青年们的音乐派对。




2
一张唱片




Roxy MusicFlesh+Blood


“复古+科技,现在来看,35年前,Roxy Music其实是创造了一张超越情史的未来唱片。




3
一本书





王勤伯《黑白梦华录》


作为一个读者,我用这本书,解决了一年大部分的阅读快感,嗯,很翡冷翠,很搞,很爽......




4
一本杂志




Eight by Eight


逼格极高的(伪)艺术插画杂志,关注的是一项最美丽的运动——足球,以及足球之外的超现实。




5
一个微信号




与此同时


夏天到了,热简直了!没看见公号里好些人都开始玩“无上装旅行了么?!



Roxy MusicFlesh+Blood





孙天齐

奇弩工场创始人,曾就职于微软亚洲研究院、清华大学,研究人工智能。





1
一把吉他




YAMAHA FG700S


“曾经一个人带它去草原,创业之后没怎么弹过。每天起床看到它,随手划拉个响儿~




2

一个杯子



晓芳窑


“之前买过几只杯,日夜饮用,爱不释手。近几年价格炒得离谱,好像又搞成他妈的艺术品了!”




3
围棋




“创业之后很多耗时的爱好都不搞了,唯独下棋难以割舍。下棋不能不想赢,也不能太想赢,创业也一样。”





4

古尔蒙




“法国人面对死亡的婉转碎碎念:Simone, aimes-tu le bruit des pas sur les feuilles mortes?





5

巴赫




“借吾友马慧元语:决定自囚其中的人,内心必有块神秘而生生不息的乐土,不然如何在这森林般的蓊郁幽深之中开怀,找到被表面的平板枯燥深藏的生命之歌?”




6

《元日帖》




最后推荐一下我的桌面壁纸吧,每天看八面出锋的米癫儿在那自言自语:新岁勿招口业,佳。”



晓芳窑仿汝八方杯



《元日帖》





陈朝

网名量子熊猫,移动互联网从业者,科普作者。





1
一部电视剧




《广告狂人》


“不要误会,《广告狂人》不是行业剧,它离不开职场,但职场并非一切。民权运动、越战、技术演替与思想的变迁——背景音不时盖过主旋律。而主旋律是一场梦,十年一觉,周而复始。




2

一部小说




《傅科摆》


“翁贝托·埃科的小说水平并不稳定,好在《傅科摆》属于极好的那一半。它让人产生错觉,觉得《达芬奇密码》来自书中那个出版拙劣书刊的骗子出版社。




3
一本杂志




《纽约客》


“这是一本需要去魅的杂志,它可能没有很多中国媒体人加之其上的特殊意义。每一期都包含特稿、评论、小说、多幅漫画,以及当周纽约的餐饮和演出指南。但回溯过往时它成了一个数据库,某一年的文化政治大事都可以从过刊中检索出来。”




4

一个播客



NPR系列


“音乐、时政、文艺、商业……如今只要几个麦克风,一台Macbook,你也可以制作自己的播客节目了。然而NPR发行的播客让人回忆起广播还是主流媒体时候,体验到声音节目可以如何专业,以及感受到火热的、公共生活的热情。”




5

一部历史小说




《狼厅》


“《狼厅》三部曲已经出版了两部,只要读上一章,就会发现这部书为何能轻松超越已经烂俗的都铎王朝宫闱秘闻小说。它使用技巧时毫不做作,处理世事大气磅礴,这部书重新定义了历史小说的复杂与深度。”




《广告狂人》





Suji Yan

社交网络重度用户。听别人讲写代码的故事的兴趣大于自己动手写代码,不称职的码农;经常冲动性买书,然后不读;是个有各种奇怪爱好的死宅。人生理想是在30岁的时候开始写小说。





1
辉光管/电子管时钟 (Nixie Tube/Clock)




“熟悉单片机以及玩电子管、辉光管的一定听说过严泽远老师。这些辉光管时钟带着90年代的气息,再加上有不少采用已经停产的苏联老辉光管,有一种《命运石之门》中的“世界线探测仪”的现实版的感觉(变化比那个还要炫丽得多)。类似,只是少了点 Geek 气息的同类产品还包括‘钨丝装饰台灯’。”

(需要素材的话看链接)

http://www.nixieclock.org/




2

雅各布电梯和辉光球




“某种程度上是文艺的反义词,根据情况不同,既可以放进蒸汽朋克(因为都是物理小玩具,原理简单)也可以归类为未来科技(因为亮闪闪)。制作方便,注意不要电到自己。”





3
NASA的生态球




“三体的结局中,程心把一个生态球丢进了小宇宙中。现实中NASA对生态球也起过兴趣。比如Ecosystem的生态球据称能有25——有可能比主任活得久,非常不错的体验。”





辉光管





孙小年

果壳精选 App 负责人(果壳网:guokr42)。





1
猫王2 solo+音箱




“音乐天堂曾经众筹过solo1代,朋友有幸买到,据说音质特别棒。我第一批错过了,没能买到很遗憾,这次加强版的2代一定不会错过了。”




2

run!baby!run!跑步耳机




“前Hit Fm着名主播加菲众的创业项目,针对跑步人群专门设计的骨传导蓝牙耳机。我属于第一批内测用户了,因为是骨传导,跑步时音乐和环境音两不误,大大降低了因为跑步时听音乐而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而且针对戴眼镜人群专门做了特别的设计,即使戴了眼镜,佩戴耳机也会非常舒适。”





3
Typed




“Mac App大厂Realmac Software出品的markdown编辑器,整个界面非常简洁,完全回归写作的本质。同时还提供8种环境音供写作时集中注意力。”





4

VSCO Cam




“iPhone上最好的相机,推荐给专业摄影师朋友他们都对这个App的滤镜效果赞口不绝。原生滤镜已经非常够用,不少人都是下载之后当即购买了全部滤镜。”





5

kuvva wallpapers




“iPhone上最好的壁纸应用,集合了很多注明插画师作品,同时提供Mac版,Mac版可实现自动换壁纸功能。”




猫王收音机曾德钧




Typed





未完成

科技博客作者,“机器之心”项目联合创始人。





1
LINE




“当你的生活里到处都是布朗和可尼的时候,你也会可爱起来的。”





2

波兰斯基的电影




“悬念,压抑,惊悚,和无法控制的情欲。”




3
《南方公园》




“用一套价值观解构另一套价值观。”





4

一个公众号



“机器之心”


“人与科技的美好关系。”





5

摩卡壶



“它是Espresso的种子,它更是Espresso源头。”





6

《读库》



“每两月体验一次阅读的快感。”





《南方公园》




《读库》





有才

比特新声主播,iOS 开发者。





1
两本图书




《语言本能》,斯蒂芬·平克 着。


“在我当年还不懂语言之间的联系时让我知道了语言不过就是人类社会早期活动所形成的共鸣发声,只是一种达到目的的工具,这个基本且重要的概念对我后来开始跨语言写代码有很深影响。”



乔志高老师的《美语新诠1、2》


“让我明白了一个海外华人如何把一门看似枯燥的外语学得活色生香,对我学习语言时影响很大,并且让我在任何情况下都别忘了保持一定的幽默感。”




2
一套电影三部曲




Richard Linklater 导演的《Before Sunrise》, 《Before Sunset》, 《Before Midnight》 三部曲。


“跨越 27 年的拍摄跨度,比一万句甜言蜜语都浪漫的平凡生活,让我懂了成长比成熟更重要。第二部 《Before Sunset》 中的最后幕我很喜欢 “ You’re gonna be late for your plane” “Ye, I know” .很多时候我想我们都不够勇敢到为了自己喜欢的东西和人放弃其他看似“更重要的东西”吧。十年前开始每年看两遍,保持到现在。 ”





3

一张唱片




Rostropovich指挥 《肖斯塔科维奇:交响曲全集》


“肖斯塔科维奇,俄罗斯音乐巨匠,比柴可夫斯基更悲凉的交响乐,小时候正襟危坐在沙发上听这张黑胶的场景还历历在目。”





5

两个播客





Invisibilia(http://www.npr.org/templates/story/story.php?storyId=5064)


“NPR 旗下的一档播客,以类似美剧的季播形式放出,讲故事,很真诚的人和事,非常好。”



Serial(http://serialpodcast.org)


“讲宗教,种族以及各种文化的冲突相关的发生在普通人身上的事,我每集听了三遍以上,很喜欢。 ”





6

三件器物




MUJI 的舒适沙发(http://www.muji.com.cn/cn/store/goods/4934761049182)


“基本上取代了我的床。”



Kindle Voyage


“相当于iPhone 3GS到iPhone 4时代的屏幕变化,非常喜欢,出门可以不带手机,但不能不带这个。 ”



Sennheiser HD 280 Pro 头戴式专业监听耳机


“目前买过的漏音最少的监听耳机,用来录播客的神器。”



Rostropovich指挥 《肖斯塔科维奇:交响曲全集》




理想国 2015-08-23 08:53:12

[新一篇] 你的美色近乎憂傷 詩歌

[舊一篇] 我不愿送人,亦不愿人送我 梁實秋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