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论史 雍正的除弊革新到底有多难?

>>>  民初歷史變遷觀察  >>> 簡體     傳統


撰文|书中鼠

来源|天涯博客


雍正的除弊革新之路是崎岖艰险的,面临阻力之大,超乎雍正预估,他不仅几次面临死亡,甚至还出现皇族与“铁帽子王”的联手政变,其中惊险苦涩,让人触目惊心。


清朝“康雍乾盛世”中雍正执政时间是最短的,只有十三年(其前康熙执政六十一年、其后乾隆执政六十三年),但雍正排除阻碍,大刀阔斧地整顿吏治、惩治贪腐、革除弊制、推行新政,起到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奠定清朝之后近二百年基业的巨大作用。值得后世研究总结。


一、雍正继位时的艰困


其实,清朝到康熙执政后期,国库空虚,财政危机,各地官衙负债累累,国家发生自然灾害时,居然拿不出钱来进行起码的救济。据载,康熙四十六年,黄河暴涨,十几道河堤缺口,上百万灾民流离失所。康熙接到快报急招诸王大臣议事。四阿哥胤禛(雍正)在户部查清钱粮实数后速赶至干清宫,针对国库空虚,已无粮可调,无款可拨的状况,亲自请命前往灾区向富商官绅募捐借债,以解燃眉之急。可见,当时清朝在盛世外衣下的深重危机。


导致清朝国库空虚危机深重的根由,正如雍正登基后通过诏书所作出的全面剖析:其一、总督、巡抚在官风仕气上虚与委蛇、暗通贿赂、卖官鬻爵:“今之居官者,钓誉以为名,肥家以为实。今或以逢迎意旨为能,以沽名市誉为贤(就是作秀),甚至暗通贿赂,私受请托;朴素无华,敦尚实治者,反抑而不伸。藩库钱粮亏空,多至数十余万。属员缺出,巡抚操其权,下属钻营嘱托,以缺之美恶,定酬赂之重轻,情同行劫。而告休归田之官员,反徇私吹索,借端陵践。吏治不清,民何由安?”


其二,各级官府布政司、按察司、督学等以公开的政策与不公开的潜规来名实兼收,劫掠民脂民膏,贪腐挪用府银,纳贿枉法草菅人命:“今钱粮火耗,日渐加增,重者每两加至四五钱,民脂民膏,朘剥何堪!各省库亏空,动盈千万,是侵是挪,总无完补。州县案件,多锻炼口供。至纳贿出入人罪,于法尤重。戕人之命,破人之家,以润屋奉身。今官员们名实兼收:所谓名者,官爵也;所谓实者,货财也。”


再三,各级州县朘剥扰民:“近闻州县火耗,任意加增,罔知顾忌。以小民之脂膏,饱贪吏之溪壑。州县官贤,民先受其利;州县官不肖,民先受其害。恃才而多事,谄媚上司以贪位,任纵胥吏以扰民!”


其四、军营腐败泛滥,冒饷侵渔,上亏天家之粮饷,下朘穷卒之脂膏:“当兹海宇承平,士卒狃于宴安,不以兵革为事,相沿日久,营伍渐弛。虚名冒饷,侵渔扣克,久悬兵缺,以恣侵渔;克减额粮,以肥囊槖(tuó)。不肖将弁,不勤训练,冒虚粮而兵无实数,克月粮而兵有怨心,上亏天家之粮饷,下朘穷卒之脂膏。国法森严,不尔贷也!”


其五、各级道员敲诈盘剥:“粮道,扣克运费,苦累运丁,营私烦扰,贻害百姓,何所底止!河道,而于工程,漠不经意,一遇坍溃,谁之咎耶!盐道,需索商人,巧立名色,诛求无已!驿道,凡驿递马匹,假冒开销;岁修船只,虚浮不实。”


同时,雍正看到国家制度层面存在的诸种弊政,导致社会不公不平。首先,社会存在庞大的逃避国家征丁纳税的特权阶层——官绅,就是当时的权贵集团。形成社会富者日富而贫者日贫的严重两极分化情况;其次,满汉民族不平等,八旗子弟享受国家特供,不劳作,霸占资源,强取豪夺;其次,社会户籍制度上的不平等,存在低等的“贱籍”,也就存在贱民。这一切都导致社会阶层与民族裂痕,激化社会矛盾冲突,严重影响社会稳定与发展。


二、“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雍正新政


雍正继位后深感朝局艰困与国势危殆,他根据多年行走各级官府情况,全面了解国家症结源自官僚腐败,而一切新政要想推出,首要工作就是整顿吏治,唯有扼制官僚贪腐,击垮盘根错节的权贵利益集团,才能推出改变社会奠定王朝基业的新制善规。于是雍正上台后首先大刀阔斧整顿吏治。


雍正通过追补库银亏空来逐级查出贪腐与惰政官吏。雍正上台伊始,查亏空,雷厉风行。在中央特设专门衙门——会考府。这项清查,既不“以驿传谕旨而落实谕旨”,也不“以宣示谕旨而落实谕旨”,却是动真格的。雍正帝命怡亲王允祥等先从中央掌管财政和税务的户部查起,发现该部库银亏空二百五十余万两。(《清世宗实录》卷二十六)雍正帝令以前历任尚书、侍郎、司官、堂官,赔偿一百五十万两,另一百万两则由户部逐年弥补。在清查中发现有贵胄如康熙帝第十子敦郡王允,康熙帝第十二子、履郡王允祹也涉及亏空案,雍正帝均不予宽贷,用变卖或充公他们家产来作赔偿,半点也不手软。地方亏空,严肃清查。命将责任官员革职抄家补赔。命贪官不得留任原职分期补还亏空,因为这样他们会更加搜刮民脂民膏。命不准地方官与百姓代贪官清偿亏空,为防止贪官与绅衿勾结,等贪官复职后再合伙科敛。命将自杀身亡的贪官,由其子弟家人赔补,不能让贪官“以贪婪横取之赀财,肥身家以长子孙”,否则:“国法何在?而人心何以示儆?”由于雍正帝的严猛作风,各衙门亏空逐渐补足。对内务府的稽查与监督,雍正四年(1726年),在内务府设监察御史,职责是稽查内务府所属七司三院暨上三旗佐领管下的事务。(《雍正大清会典》卷二百二十三)对内务府这个直属皇帝的特殊机构的特殊人员,加大督查力度,每月末都要进行奏报。


雍正皇帝以查府库亏空为切入点,广泛追查各级官吏,其中贪赃枉法之辈无法隐匿罪孽,有的被逼自杀,有的锒铛入狱。对于那些自杀意图躲避追罚者,雍正亦不手软,责令其儿孙代为赔偿亏空与贪腐资财。在如此强力追查反腐下,积重难返的府库亏空问题与官员贪腐问题得到了救治,一大批贪官惰吏被清除出官僚队伍,从而使整个官场面貌为之一新。


值得一提的是,对照后世今日,中国各级官府居然又出现巨额亏空、债台高筑,有的地方甚至将财政吃过了将来的五十年,广泛出现财政上的空壳乡镇与空壳县市,使中国政府债务达致旷古绝今的境地。而在这些严重亏空的后面,都隐藏着官僚贪腐与任性使权问题。可以说,中国今日事实比当年雍正登基时面临严重得多的各级官府财政亏空情况,中国社会发展已因此受到严重阻碍。当年雍正在处理这个问题上,通过追抄那些导致亏空的历任官僚家财来补亏的方式,显然值得当下借鉴。


通过整顿吏治,清除贪腐,雍正掌握了开启改革的主动权。于是他分步从运动式查亏反腐一步步推出消除官僚腐败的制度建设::(1)火耗归公,(2)摊丁入亩,(3)官绅一体当差纳粮。


所谓“火耗归公”,就是明清时期在地方上征收的碎银,需要将征收赋税碎银熔炼成整块的银子上交给朝廷,但有些时候熔炼过程中银两会发生损耗,火耗银便是指地方官吏借着在熔炼过程中发生损耗为由,通过增加税收来弥补这损耗的银子。实际上可能根本没有损耗什么银子,但很多官员就是以这个明目来增加“额外收入”,也就是贪污。火耗归公,就是规定统一的火耗征收标准(一般为10%到15%),直接征收到中央。不再由地方官员收,这样火耗征收的标准大大降低了,也打击了贪官,充实了国库。所谓“摊丁入亩”,就是把丁税平均摊入田税中,统一征收地丁银。这样田多者多纳税,无田者不纳税。打击了权贵集团屯积田亩,却不纳税,而无地少地的农民却不得不纳税的情况。大大抑制了豪强势力,保护弱势平民利益。所谓“官绅一体当差纳粮”,官即官员,绅即士绅,指地主。官绅一体当差纳粮就是让他们也同老百姓一样交税服徭役兵役,当然如果他们不愿服兵役和徭役,可以用银子折算。与官绅一体当差纳粮互补的还有满族八旗子弟也得自食其力,学会耕作,实现满汉同等对待。同时,雍正还针对历史沿革下来一系列不平等的户籍等级制进行改革,“废除贱籍”,解放贱民。把乐籍、堕民、伴当、丐户、蜑户等,看作是良民。通过这种消除户籍等级隔离,来实现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怀,促进社会生民平等。


通过从查亏反腐入手,到推开制度建设,雍正在政治上,扭转了康熙帝晚期,官僚贪污腐败,工作懒散拖沓,不求进取,但求无过的颓风败气。在财政上,扭转康熙晚期财政亏空局面,财政大有结余,为乾隆前期发展,打下很好基础。在吏治上,雍正帝整饬官风,从朝廷到地方,从总督到知县,都不敢掉以轻心。在制度层面一定程度地堵死了官僚营私舞弊的途径,打击了豪强权贵搜刮劫掠民脂国财的势头,支持保护了弱势群体,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带来了社会平稳持续的发展,为后世清王朝延续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千难万险、如履薄冰的革新之途


雍正的除弊革新之路是崎岖艰险的,面临阻力之大,超乎雍正预估,他不仅几次面临死亡,甚至还出现皇族与“铁帽子王”的联手政变,其中惊险苦涩,让人触目惊心。


雍正查亏反贪时,遭到官僚队伍的普遍抵制,因为这些官僚很少没有挪用府银与贪赃枉法的。所以,他们不约而同地对追缴国库亏空为切入点的反腐治吏表示了不满与抵抗。这些官僚不仅攻击那些受命敢于前去追查的官员,而且出现接连的自杀与追杀反腐官员的情况。然而,雍正不为所动,决不退缩,连自己的胞兄弟也不放过,结果使这些抵制的官员彻底断绝了幻想,最后不得不接受赔偿与抄没。


各级豪强的权贵集团针对摊丁入亩也是负隅顽抗,变着各种法样来消极怠工,使新政无法落实。促使江苏巡抚李卫不得不以查办疑案冤案入手,将阻碍新政的代表性官僚严惩处斩,震慑了官僚势力。而河南推行官绅一体当差纳粮,结果遭到了官僚操控下的士子们的联合抗议,形成以民意形式出现的集会游行抗议潮。使河南巡抚田文镜陷入既被同僚攻击责难,又遭学子民众抗议的腹背受敌的困境,还有朝廷一批打着维护传统与皇族正宗理念的旗号者,参本弹劾,要挟雍正,使雍正与田文镜处于众矢之的的穷途中。一项原本利国利民的良政善策,居然招致如此举步维艰的命运,这都使得雍正一度不知如何应对,只好派自己的儿子前往河南彻查,最后在事实前对那些顽固不化的官员采取推向午门处斩的方式来弹压。


尽管雍正有坚强的革新意志,也有稳步的推进措施,但是,最后皇族,也就是雍正的兄弟们(俗称太子党)居然借用官僚抵制与士绅抗争的势力,暗中欺骗雍正,勾结关外满族“铁帽子王”入京,意图通过宫廷政变,来达到废止雍正,以“八王议政”来掌控朝局,完成夺权与阻止革新的目的。若不是历史的侥幸,让支持革新、掌管兵权的十三爷识破阴谋而及时摧毁了这次政变,雍正新政就只能中途夭折,雍正自身也只能沦为任人宰杀的鱼肉。


多么惊险危机的时局,多么跌宕起伏的命运啊!雍正为反贪除弊、革新图强可谓废寝忘食、殚精竭虑,最后竟然离奇暴死于办公室中。这个历史上感人的雍正新政故事,今天我们读来仍不免于心有戚戚焉!



天涯观察 2015-08-23 08:52:02

[新一篇] 印尼為何敢炸沉中國漁船

[舊一篇] 詩人縣長受賄,文人良心何在?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