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修身向道 戒名利色秘闻大披露

>>>  民初歷史變遷觀察  >>> 簡體     傳統

蒋介石少年顽劣,时代的激流将他推进民主革命的大潮:留学日本,归国革命,追随孙中山。这样,早年蒋介石就具备了两重性格:既是上海洋场的浮浪子弟,又是革命志士。从他的日记我们可以看出,他还是一个道学的信徒。在他登上政治舞台的漫长过程中,道学曾促使他励志修身,克服了浮浪子弟的劣根性。



按照道学家的要求进行修养

儒家学派认为:修身是人生的第一大事,也是各项事业的起点。宋明时期,道学家们提出了以〝存天理,去人欲〞为核心的一系列修身主张,一方面将儒学伦理规范上升到〝天理〞的高度,一方面则前所未有地细密设计了各种遏制〝人欲〞的办法。


蒋介石年轻时没有受过良好教育,养成了许多坏毛病。1919年7月24日,他回忆辛亥革命时的个人经历,在日记中对自己写下了〝荒淫无度,堕事乖方〞的八字考语。由于这些坏毛病,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朋友们不大看得起他。1920年3月,戴季陶醉酒,〝以狗牛乱骂〞,蒋介石一时激动,闪过与戴拚命的念头,但他旋即冷静下来,检讨自己,〝彼平时以我为恶劣,轻侮我之心理,于此可以推知〞,〝我岂可不痛自警惕乎〞!


为了克服这些坏毛病,蒋介石曾以相当精力阅读道学着作,企图从中汲取营养。


宋明道学有所谓理学和心学两派。前者以朱熹为代表,后者以陆九渊、王阳明为代表。蒋介石涉猎过朱熹的着作。宋明以后的道学家中,蒋介石最喜欢曾国藩,很早就用功研习他的着作。


1922年岁首,他曾节录曾国藩的〝嘉言〞作为自己的〝借镜〞。其内容有:〝虑忘兴释,念尽境空〞;〝涵咏体察,潇洒澹定〞;〝韬光养晦,忍辱负重〞;〝以志帅气,以静制动〞;〝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言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做官以不爱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军事之要,必有所忍,乃能有所济;必有所舍,乃能有所全〞等。


1925年1月2日,他又将曾国藩的〝惩忿窒欲〞,〝逆来顺受〞,〝虚心实力〞,〝存心养性〞,〝殚精竭力〞,〝立志安命〞等〝嘉言〞抄在当年日记卷首。可见,他在力图按曾国藩的训导立身处世。


蒋介石不仅认真读道学书,而且也真的像道学家一样进行修身。道学家中朱熹一派普遍主张〝省、察、克、治〞,蒋介石也照此办理。


1920年1月17日日记云:〝中夜自检过失,反覆不能成寐。〞

1922年10月25日日记云:〝今日仍有几过,慎之!〞


1925年2月4日日记云:〝存养省察工夫,近日未能致力。〞


1925年9月8日日记云:〝每日作事,自问有无疚心,朝夕以为相惕。〞


可见,蒋介石是经常检讨自己的。


1920年1月1日,蒋介石决定自当日起,至第二年4月15日止,〝除按日记事外,必提叙今日某某诸过未改,良知未致(或良知略现),静敬澹一之功未呈也〞。他所警惕的过失有暴戾、躁急、夸妄、顽劣、轻浮、侈夸、贪妒、吝啬、淫荒、郁愤、仇恨、机诈、迷惑、客气、卖智、好阔等16种。如果一旦发现有上述过失,就在日记中登录。因此,他的日记对自己的疵病,常有相当坦率甚至是赤裸的记载。


戒色

从蒋介石的日记里可以看出,他好色,但是,同时又努力戒色。为此,他和自己的欲念进行过长达数年的斗争。


1919年3月5日,蒋介石从福建前线请假回沪,途经香港。8日日记云:〝好色为自污自贱之端,戒之慎之!〞这一天,他因〝见色起意〞,在日记中为自己〝记过一次〞。次日,又勉励自己要经受花花世界的考验,在日记中写道:〝日读曾文正书,而未能守其窒欲之箴,在闽不见可欲,故无邪心。今初抵香港,游思顿起。吾人砥砺德行,乃在繁华之境乎!〞


到上海后,蒋介石与恋人介眉相会。4月23日,蒋介石返闽,介眉于清晨3时送蒋介石上船,蒋因〝船位太脏,不愿其偕至厦门〞,二人难舍难分,介眉留蒋在沪再住几天,蒋先是同意,继而又后悔。日记云:〝吾领其情,竟与之同归香巢。事后思之,实无以对吾母与诸友也。〞


此后的几天内,蒋介石一面沉湎欲海,一面又力图自拔。日记云:〝情思缠绵,苦难解脱,乃以观书自遣。嗟乎!情之累人,古今一辙耳,岂独余一人哉!〞在反覆思想斗争后,蒋介石终于决定与介眉断绝关系。5月2日,介眉用〝吴侬软语〞致函蒋介石,以终身相许,函云:


介石亲阿哥呀:照侬(编按:你)说起来,我是只想铜钿,弗讲情义,当我禽兽一样。侬个闲话说得脱过分哉!为仔正约弗寄拨侬,就要搭我断绝往来。


我个终身早已告代拨侬哉。不过少一张正约。倘然我死,亦是蒋家门里个鬼,我活是蒋家个人。


从信中所述分析,介眉当属青楼女子。蒋有过和介眉办理正式婚娶手续的打算,但介眉不肯订立〝正约〞(婚约)。蒋批评介眉〝只想铜钿,弗讲情义〞,而介眉则自誓,不论死活,都是蒋家人。


蒋介石收到此信后,不为所动,决心以个人志业为重,斩断情丝。1919年5月25日日记云:〝蝮蛇蜇手,则壮士断腕,所以全生也;不忘介眉,何以励志立业!〞


10月15日日记云:〝下午,出外冶游数次,甚矣,恶习之难改也。〞同月30日,蒋介石赴日游历,这次,他曾决心管住自己。关于这方面,有下列日记可证:


10月30日:〝自游日本后,言动不苟,色欲能制,颇堪自喜。〞


11月2日:〝迩日能自窒欲,是亦一美德也。〞


可见,蒋介石的自制最初是有成绩的,然而,没过几天,蒋介石就无法羁勒心猿意马了。日记云:〝色念时起,虑不能制,《书》所谓‘人心惟危’者此也。〞当日蒋介石对自己稍有放纵,结果是,〝讨一场没趣〞,自责道:〝介石!介石!汝何不知迁改,而又自取辱耶!〞


同年11月19日,蒋介石回到上海,过了一段安静日子,心猿意马有所收敛。12月31日岁尾,蒋介石制定次年计划,认为〝所当致力者,一体育,二自立,三齐家;所当力戒者,一求人,二妄言,三色欲〞。他将这一计划写在日记中:〝书此以验实践。〞看来,这次蒋是决心管住自己了,但是,他的自制力实在太差,于是,1920年第一个月的日记中就留下了大量自制与放纵的记载:


1月6日:〝今日邪心勃发,幸未堕落耳。如再不强制,乃与禽兽奚择!〞


1月14日:〝晚,外出游荡,身分不知堕落于何地!〞


1月15日:〝晚归,又起邪念,何窒欲之难也!〞


1月18日:〝上午,外出冶游,又为不规则之行。回寓次,大发脾气,无中生有,自讨烦恼也。〞


1月25日:〝途行顿起邪念。〞


蒋介石时而自制,时而放纵,处于〝天理〞与〝人欲〞的不断交战中。在整个1921年都是如此。


当时,〝吃花酒〞是官场、社交场普遍存在的一种恶习,其性质类似于今人所谓〝三陪〞中的〝陪酒〞。同年9月6日,蒋介石〝随友涉足花丛〞,遇见旧时相识,遭到冷眼,自感无趣,在日记中提醒自己交朋友要谨慎,否则就会被引入歧途,重蹈覆辙。11月6日谓蒋介石寄住香港大东旅社,晚,再次参加〝花酌〞,感到非常〝无谓〞。这些地方,反映出蒋介石思想性格中的上进一面。


1922年,蒋介石继续遏止自己的色欲心,日记有关记述仅两见。9月27日云:〝遇艳心不正,记过一次。〞10月14日,重到上海,日记云:〝前曾默誓除恶人,远女色,非达目的不回沪。今又入此试验场矣,试一观其成绩!〞次年,也只有两次相关记载:3月1日云:〝近日心放甚矣,盍戒惧来!〞6日云:〝出外闲游,心荡不可遏。〞两年中,蒋介石仅在思想中偶有〝邪念〞闪现,并无越轨行为,看来他的修身可能确有〝成绩〞。


惩忿

蒋介石除〝好色〞外,性格上的另一个大毛病是动辄易怒,骂人、打人。


1919年1月3日日记云:〝近日性极暴躁。〞同月7日,有黄定中者来谈报销问题,蒋介石〝厉斥其非,使人难堪〞。事后追悔,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近日骄肆殊甚,而又鄙吝贪妄,如不速改,必为人所诬害矣。戒之!戒之!〞几个月之后,蒋介石接见邓某,故态复萌,〝心怀愤激,怨语谩言,不绝于口〞。这样的情况发生多次,蒋介石〝自觉暴戾狠蛮异甚。屡思遏之而不能〞,因此,写了〝息心静气,凝神和颜〞八字以作自我警惕之用,还曾有意阅读道学着作,用以陶冶性情。


然而,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一种弱点如果已经成了性格的一部分,要改掉是颇为艰难的。1919年6月27日,蒋介石感叹说:〝厉色恶声之加人,终不能改,奈何!〞7月29日再次为〝会客时言语常带粗暴之气〞而对自己不满,在日记中写下〝戒之〞二字。但是,蒋介石有时刚刚作了自我检讨,不久就再犯。同年8月5日,蒋介石与陈其尤谈话,谈着谈着,〝忽又作忿恚状〞,蒋深自愧悔,但是当晚继续谈话时,蒋〝又作不逊之言〞。这使蒋极为苦恼。


除了骂人,蒋介石有时还动手。

1919年10月1日,蒋介石访问居正,受到人力车夫侮辱,不觉怒气勃发。居正家人与车夫辩论,发生殴打,蒋介石见状,忿不可遏,上前帮力,自然,蒋介石不是车夫的对手,反而吃亏。接着,又〝闯入人家住宅,毁伤器具〞。蒋介石自知理屈,他想起1917年在张静江门前殴打车夫,被辱受伤一事,真是与此同一情景。当日日记云:〝与小人争闲气,竟至逞蛮角斗,自思实不值得。余之忍耐性,绝无长进,奈何!〞


蒋介石打车夫毕竟只是个别情况,更多的是打佣人。1920年12月,蒋介石在船中与戴季陶闲谈,戴批评蒋〝性气暴躁〞,蒋声称〝余亦自知其过而终不能改〞,认为要杜绝此病,只能不带〝奴子〞,躬亲各种劳役。


1921年4月,蒋介石因事与夫人毛氏冲突,二人〝对打〞,蒋介石决定与其离婚。4日,蒋介石写信给毛氏的胞兄毛懋卿,〝缕诉与其妹决裂情形及主张离婚理由〞。正在此时,发现毛氏尚未出门,又将毛氏〝咒诅〞一通。当日,蒋在日记中自责说:〝吾之罪戾上通于天矣!何以为子,何以为人!以后对母亲及家庭间,总须不出恶声。无论对内对外,愤慨无似之际,不伸手殴人,誓守之终身,以赎昨日余孽也。〞


戒名利诸欲

道学家们既反对纵情声色,也反对沉溺名利,视之为〝胶漆盆〞,要人们通过修养,从中滚脱出来。


蒋介石早年修身时,也很注意戒名利诸欲。1919年,他作《四言箴》自励:〝主静主敬,求仁学恕,寡欲祛私,含垢明耻〞,明确地要求自己〝寡欲〞。蒋介石要求自己将事业放在首位,而不汲汲于求名求利。这一层意思,他在1920年2月的一则日记中表述得更清楚:〝事业可以充满欲望,欲望足以败坏各种事业,不先建立各种事业,而务谋餍足欲望,是舍本而逐末也。〞


多欲必贪。蒋介石既要求自己〝寡欲〞,因此,特别注意戒〝贪〞,保持廉洁。1921年,蒋介石因葬母等原因,花销较大,欠下一批债务。次年9月,孙中山命他去福建执行军务,蒋乘机写信给张静江,要求张转请孙中山为他报销部分债务。写信之前,蒋矛盾重重,思想斗争剧烈,日记云:〝今日为企图经济,踌躇半日。贪与耻,义与利四字,不能并行而不悖,而为我所当辨。如能以耻字战胜贪字,此心超然于利义之外,岂不廉洁清高乎!一身之荣辱生死,皆为意中事,安有顾虑余地乎!〞


1923年7月,蒋日记有云:〝戏言未成,贪念又萌,有何德业可言!〞可见,像他努力戒色一样,对〝贪念〞,也是力图遏制的。


蒋介石长期生活于上海的十里洋场,习染既久,难免沾上奢侈、挥霍一类毛病。1920年岁末,蒋介石检点账目,发现全年花费已达七八千元之多,顿觉惊心,严厉自责说:〝奢侈无度,游堕日增,而品学一无进步,所谓勤、廉、谦、谨四者,毫不注意实行,道德一落千丈,不可救药矣!〞1925年4月,他到上海的大新、先施两家着名的百货公司选购物品,自以为〝奢侈〞,在日记中提醒自己:〝逸乐渐生,急宜防虑。〞同年5月,自觉〝心志渐趋安逸,美食贪乐,日即于腐化〞,曾严厉自责:〝将何以模范部下,而对已死诸同志也?〞


道学家们大都要求人们生活淡泊,甘于〝咬菜根〞一类清苦生活。上述日记表明,蒋介石早年在这一方面同样受到道学的影响。


其他

诚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原意为信实无欺或真实无妄,后来被视为道德修养的准则和境界。道学家无不尊诚、尚诚。北宋的周敦颐将〝诚〞说成〝圣人之本〞,要求人们经过〝惩忿窒欲,迁善改过〞之后,回归〝诚〞的境界。


蒋介石深受道学影响,他在早年也曾一度尊诚、尚诚。1922年11月20日日记云:〝率属以诚为主,我诚则诈者亦诚意矣!〞1923年5月4日日记云:〝凡事不可用阴谋诡计,且弄巧易成拙,启人不信任之端。〞这里,〝诚〞被蒋介石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1924年5月3日日记云:〝机心未绝,足堕信义与人格。〞这里,〝诚〞才被蒋介石作为一种道德修养准则。

作者:杨天石


2015-08-23 08:51:02

[新一篇] 【Artist】8分鐘TED集錦

[舊一篇] 日本侵華前對中國的軍事航拍
回頂部
寫評論
相關閱讀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