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韩寒事件”:始于文艺,终于二逼

>>>  當代歷史與思想  >>> 簡體     傳統

自2011岁末至春节临近的新浪微博,韩寒成为持续话题热点。虽然与以往如郭美美之类的负面话题人物性质完全不同,但整个脉络沿续下来,“大模样”似乎相同:起始于正剧,最后将终于闹剧。现在,闹剧仍在高潮中。这大约是中国网络世界的一个定式,谁成为热点话题人物,都逃不掉。
韩寒此次成为话题,源于《谈革命》。
这是篇让人惊异的文章,惊异首先在于韩寒的思想转变。在后来被群起而攻后,韩寒解释其实他的转变早在一年前就开始了。这个解释当然是真实也是合理的,思想不是孙悟空,说变就变,自有其龙行蛇蜕之迹可循。但这只是问题的一面,另一面则如同烧水,又自有其为标志性由不开到开的临界点。《谈革命》就是其转变的标志性临界点。
但真正的惊异更在于他用自己的转变,给在网络上似乎渐趋主流的“变革”马上就要来临的思潮兜头泼了一大桶冷水,让人猝不及防。
我这里用的是“变革”,不是“改革”,也不是“革命”。因为前者,其实人们已然对其不抱真的希望,虽然天天在呼吁,而后者,则又是这些人叶公好龙的那条龙。
再说直白些,网络上的主流思潮其实是在边逃避现实边发春秋大梦。而韩寒,这次做了《皇帝的新装》中的那个孩子。
如果掉书袋,以伪论文或自慰体来要求的话,《谈革命》并不是篇好文章。但换个标准,《谈革命》却是篇不可多得的好文章。好就好在它以直觉直感得出一个让人窒息的结论:中国革命革不起,改革改不了,改良也没戏。前者成本大到几乎整个社会的任何一个阶层都无法承受,而后两者又必须依靠上层的主动,但在当下现状中,对上层言,毫无这方面的利益趋动,因为目前的现状才是他们利益最大化的最好时期。
这是一个让人绝望的结论。但必须说,这个结论并不是韩寒一个人的天才发现,他只是靠直觉与直感形象地描绘出这个事实。而另一些人,则靠理性观察与分析,同样得出这样的结论。
比如@财经网 近日对《邓聿文:谁是中国改革的既得利益集团》一文所做的两条连续微博摘编:
【邓聿文:谁是中国改革的既得利益集团】中央部委特别是有很大审批和管制权的部门、地方政府及其相关官员、国有垄断企业特别是央企和地方重要国企及其高管、跨国资本及其国内代理人、房地产开发商、大的民营企业和民营资本、依附于上述各类利益集团之上的部分专家学者和专业人士http://t.cn/z0eAVZi
【邓聿文:中国的四类利益集团】上述七类人可归类为权贵资本利益集团、金融资本利益集团、实业资本利益集团,知识资本利益集团,基本囊括了中国既得利益集团,是中国改革最大的受益者。但这些既得利益集团也是中国改革的最大反对力量,虽然他们往往以“改革者”的面目出现。
仔细看看邓文列出的这一“阵容”,相信对“改革”、“改良”有幻想者,都会为之气结。而“革命”,想想你的房子你的车你的iphone你的LV你的各种饭局你的数千到数万不等的月薪,这些坛坛罐罐你舍得吗?
其实,这种冷静而理性的判断一直就存在。但在网络,尤其微博这个世界,往往被一种非理性的氛围所笼罩,许多自以为理性者也常常变得不理性,抚摸着键盘幻想着高潮的马上到来。对于理性的声音总是有一种天然的自我屏蔽。而韩寒的声音与一般严肃学者不同,能在网上引起相当大的关注,也就打扰了许多人正从自我前戏走向自我高潮的梦境。所以,引来了许多原本以其为同道者的反击。
可能是微博时代碎片化的特征,这种反击因缺乏系统性从一开始就沦于人身攻击,“不读书”、“没逻辑”等,成为批判的武器。在这种反击的互动下,韩寒又相继写出《说民主》、《要自由》。
虽然事后韩寒在接受《南都周刊》采访时表示,三篇是早就想好的。但从其文本内容看,后两篇显然是回应之作。总得来说,是在以解释自己为主,间或顺手反击两把。因此,作为整体评价,后两篇与《谈革命》并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抛开读不读书这种无聊的说词,作为一个作家,直觉直感是最重要的,也是最深刻最有价值的。韩寒《谈革命》的价值正在于此。这篇东西所实质表达出的绝望,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大真实。
也在近日,经济学者@赵晓 发了这样一条微博:
“@赵晓 :几乎所有的朋友都同意中国改革的形势非常紧迫,或许已到最后关头。但中国改革的一个最大的纠结在于,中国未来的执政掌权者也许只具备当年邓小平百分之一的权威,但其面对的改革重担却是邓小平当年的一百倍。”
这其实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我们这个时代的绝望。
这个绝望就是:革命无法承受,改革基本无望。
韩寒《谈革命》,只是谈出了这么个感觉而已。
本来,《说民主》、《要自由》两篇出来后,这个话题渐渐趋冷,将近无疾而终。但孰料,元旦过后又出了个麦田先生,既不谈革命也不说民主更不要自由,搞出一大篇自以为是的推理,论证“韩寒”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团队写作班子。如此,把这场革命、民主、自由为主题的正剧,在其将要落幕时,一把推入闹剧中。
几个回合下来,麦田道歉了,方舟子又闪亮登场。
如果说这场闹剧在麦田时代,还有推理论证为遮羞布,看起来象一出超级蹩脚的私家侦探剧,进入方舟子时代,则开始沦为彻头彻尾的无聊口水单喷,何时收场和如何收场,就要看主角的精力能旺盛到何时了。
套用三类青年的“典故”总结一下事关韩寒的这场超长微博热点话题:
一个普通青年说了些让文艺青年不开心的话,文艺青年们纷纷讽刺挖苦这位普通青年不读书没文化。普通青年不服,又继续说了些表示自己有文化的话。也就这么大点事儿,大家都罢手准备过年了。不料,斜刺里杀出个二逼青年。得,别样高潮突起。
中国文人之争往往如此,始于文艺,终于二逼。 
    


老枪 2012-01-31 00:04:01

[新一篇] 吳思:何謂公正?

[舊一篇] 美國為何支持馬英九連任?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