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技術話題—商業文明的嶄新時代 >>> | 簡體 傳統 |
智能喂食器Bistro 预售价 199美元; 精子检测仪 iSperm 199美元; 便携式显微镜μHandy 售价199美元; 儿童智能手表JUMPY 预售价99美元; 智能家居中枢 Sentri 预售价299美元。 “这么贵,这不科学”。第一次听到这些产品的价格,我以为我听错了。跟创业者们再次求证,我才发现我真没有听错。 原来是我忘记了,这里不是北京,不流行免费模式;这里也不是深圳,没有制造优势。 这里是台北。 虽然只是匆匆四天,虽然只是见了几个硬件团队,但智能硬件的差异还是扑面而来,既新鲜又好奇。 贵,是我对台湾智能硬件的第一印象。Moto 360 才卖 299 美元,三星 Gear 手表卖 199 美元,国内 49 元的插座、99 元手环、199 元的手表一大把,印象里定价到 100 美元以上的硬件真不太多。在台湾创业者看来,这才叫不科学。μHandy和iSperm的创始人很不解的说“我们这是知识经济”。 这也难怪,在深圳随手就能买到廉价的元器件,在大陆总能找到物美价廉的器材,在台湾就很难想象了。在台北以拥有 3D 打印机、激光雕刻机出名的 Fab Cafe,有个创客童鞋告诉36氪,现在台湾创客文化兴起来,可以买到各种廉价元器件的淘宝功不可没。元器件、材料采购价格高、时间成本高,再加上工厂生产成本高,成本相对也会高些。 其实,大陆的硬件厂商也不是不愿意赚钱,只是从互联网时代就流行“免费模式”,“羊毛出在猪身上熊买单”的逻辑根深蒂固,“用户基数”和“想象空间”都是 To VC 不能少的利器,所以“硬件成本价,服务收费”是大势所趋,先以低价换来用户,再图盈利模式。不这么做,用户不买账,更不要说应对竞争了。在台湾,这种免费的模式很难想象。这次在台湾,猎豹 CEO 傅盛还讲了讲他们招聘时的趣事,每个他面试的人第一问题都会问“ 你们的软件时免费的,怎么挣钱”,后来解释累了,就只能告诉对方“这个问题在大陆已经都没人问了,你们也别问了行吗?”。台湾工业体系培养出来的创业者,还是卖货、ToB 的思维,很难理解互联网“花今天的钱、挣明天的钱”。 理解了又能怎样,还得有钱。在大陆,产品创意好有前景,风投争着给钱;项目卡位准,发展顺利,巨头抢着送钱。而在台湾,拿钱就没那么容易了。经过 2000 年的经济危机,台湾人不再信任货币、银行甚至房地产,往往倾向于投资文物古董。钱从哪里来往往就会到哪里去,投资机构的钱往往不是来自互联网,就很难再投到互联网中去。再加上,台湾投资届整体倾向于电商、游戏、广告等已经验证的模式,其他 TMT 领域的创业者往往只能自己想办法凑够第一笔启动资金。台湾 PC 制造业兴起后,就没能更上互联网发展的浪潮,没能像大陆一样发展起一波像百度、阿里、腾讯一样的知名大公司,也不需要继续深耕移动互联网再布局。硬件创业又不同于软件创业,找几个程序员 coding 就基本可以搞定,既涉及到软硬件,还有生产、制造、销售、售后环节的开支。台湾创业者好不容易自力更生凑齐了这笔启动资金,怎么舍得烧钱呢? 低价推广走不通,就只能通过产品来吸引用户了。正式如此,台湾的智能硬件呈现出小而美、多功能等特色。 不论是这段时间我接触到的智能喂食器 Bistro、精子检测仪 iSperm、便携式显微镜μHandy、儿童智能手表 JUMPY、智能家居中枢 Sentri,还是之前了解到的运动检测设备 GoMore,都呈现出了小而美的特点。完全原创,就不必说了。从设计、产品逻辑到使用场景都散发着小清新的气质、有爱的气息。比如说,智能喂食器 Bistro 增加了猫脸识别功能,儿童智能手表 JUMPY 主打亲子互动理念,都很有爱。智能家居中枢 Sentri 想要做用户家里的超级管家,像 Nest 一样顺理成章,而非强求做智能家居中心;GoMore 则不仅仅监测运动数据,而是想办法给到你解决方案,还挺小清新。倒不是说这些台湾的项目一定会成功,只是他们总会比大陆的创业者普遍多想一步,深入一点,产品就有了不一样的气质。 投资来之不易,迭代经济压力大,又使得台湾的智能硬件普遍多功能。报道 Bistro、Sentri、JUMPY 时,我总觉得我很难用一句话说清楚它门的功能。卖货的商业逻辑,使得创业者们总会不断增加新功能,求全求多,希望能够满足更多用户的需求体验。但是这样做,又会增加产品运营、售后、维修的风险和成本。只不过,因为现在他们的产品基本都还没有发货,风险还没有显现。 那么问题来了,小而美的台湾智能硬件会有市场么? 只要是好产品,都会有市场,都会有人买单,与地点无关。台湾虽然只有 2300 万人口,但放眼全球,又有哪款智能硬件产品真正能够有千万级的出货量呢。倒是台湾对外联系一直没有中断,台湾人普遍有国际化的视野,再加上在国外人心中还有半导体产业时代的积累和口碑,国际化也要比大陆创业者容易些。 不过,真正制约台湾创业者的可能还是工业化的思维方式,虽然做的是 To C 的产品,但 To B 的惯性太强大了,总是不自觉的走上了卖纯硬件产品的路,5% 的利润就足够了,慢慢来就可以了。在“唯快不破”的互联网时代,这就真不科学了。 --------
36氪 2015-08-23 08:44:15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