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字体的传奇故事:“HELVETICA”经典55年

>>>  古風悠悠—傳統政治與精神文明  >>> 簡體     傳統

对于并非专业从事平面设计的人来说,Helvetica可能是个陌生的名字。然而,这款以拉丁文命名的字体一定不会让人感到陌生。从松下、无印良品到宝马、美国航空,无数家公司使用Helvetica作为自己的标志字体。苹果操作系统将Helvetica作为默认字体,微软常用的Arial字体也来自于它。即便在中国这个非英语国家,举目四望,也很难找到没有Helvetica驻足的角落。


在欧美平面设计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无衬线字体的百年演变,其终极表现就是Helvetica。”这句话虽然稍嫌夸张,但却恰如其分表现出Helvetica的重要地位。作为瑞士的Haas Foundry公司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推出的代表性字体,Helvetica不仅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拉丁字母字体,更在法律、政治、经济界发挥了微妙作用,成为了超越平面设计本身的文化现象。


正是因为坐拥这样的影响,对Helvetica身世的记录从来没有停止过。2005年,挪威设计师拉斯·缪勒与几名来自德国、瑞士的设计师一起,撰写了《字体传奇》一书,将Helvetica的今生今世一网打尽。 2007年,在Helvetica诞辰50年之时,世界各地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伦敦设计博物馆举办了“50-Helvetica”展览,而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也推出了Helvetica 五十年(50 Years ofHelvetica)特展。也在那一年,英国导演Gary Hustwit拍摄纪录片《Helvetica》中,作为献给这款字体的五十岁生日礼物。


世界范围内的强力波让很多中国人第一次接触到这款传奇字体。而今年,也就是Helvetica五十五岁生日之际,在设计师李德庚和杨林青的通力合作下,《字体传奇》一书终于迎来了自己的中文版本。这段设计界的传奇故事也终于得以在中国流传。


一个字头的诞生


1950年,爱德华德·霍夫曼打算为瑞士市场做一款新的无衬线字体。在当时,最红火的无衬线字体是1896年由柏林字体公司伯涛德推出的Akzidenz Grotesk。为了同柏林字体公司竞争市场份额,霍夫曼所在的哈斯铸字公司当然支持他的尝试。但是,现实的问题横亘在设计师和公司眼前。


上世纪五十年代,设计排版还需要使用金属活字。一套完整的字族需要几千个活字。这就意味着,一个中等规模的印刷厂如果想满足客户的基本要求,一套无衬线字体的金属活字加起来一共有791公斤,而这些活字的价值超过1.1万瑞士法郎——在当时,这笔钱足够购买两辆大众甲壳虫轿车。从这些数字中不难看出,在当时,开发一种新的字体确实需要审慎的考量。


也因为成本等诸多方面的原因,霍夫曼并没有贸然开始。一直到1956年,他确信已经到非动手不可的时刻了。因为经过短短几年时间,瑞士进口的金属活字数量剧增,市场竞争也愈发激烈。除了Akzidenz Grotesk,其他字体公司也逐渐扩大了市场份额。让霍夫曼又气又恼的是,一些小公司在AkzidenzGrotesk字体基础上略加改造,然后以低价出售。在没有版权法规保护的当时,设计师和字体公司拿这种公然的“山寨”行为完全没有任何办法。


“为了保护我们自己的市场份额,我们必须再创造一款全新的无衬线字体。”霍夫曼在自己的文稿中陈述了这样决心。于是,他联系了马科斯·米丁格。确切来说,米丁格当时在哈斯铸字公司从事的工作并不是设计,而是市场销售顾问。这份工作让他非常了解客户的需求。


“设计师的工作就是战斗,与丑陋战斗。”五十年后,在纪录片《Helvetica》里,白发苍苍的米丁格回忆起当初设计的细节。在咨询了一些瑞士一流设计师以后,两人决定舍弃独特造型,创造一种简洁大方的字体,“一种能够表达一切现代主义信息的字体”。


最初的几个月都被用在调整单个字母的字形上。霍夫曼接受了米丁格的建议,缩小了字母之间的间距——这与当时的潮流完全相反。创造的过程无疑是艰难的,在那个活字时代尤其如此。每次调整字形和间距,都需要重新制作字样和字模。对技术人员而言,每次微调都意味着四至七个小时的额外工作量。


1957年的春天,两位设计师通过书信,对字体的细节进行了完善。他们选用了一些象形诗中的名字作为样本。在这个过程中,霍夫曼第一次表达了他对这款字体的赞赏之情:“这款字体看起来很棒!”在对比了其他字体后,他越来越有预感,这款新的字体会获得成功。


1957年6月1日,在瑞士卢塞恩的“平面57”博览会上,新字体首次亮相。当时,它被定名为“Neue Haas Grotesk”,意为“新哈斯体”。在博览会后不久,霍夫曼就在信里客气地询问米丁格:“如果有空,是否可以开始做一本新的广告宣传册?”因为他已经开始不断接到来自各地的针对Regular级的订单了。


图:杨林青


时势造英雄


为了扩大国际影响力,1960年,哈斯铸字的德国母公司斯滕贝尔(Stempel)考虑将这款字体的名称由“Neue Haas Grotesk”改为“Helvetia”(即为拉丁文的“瑞士”)。当询问到霍夫曼的看法时,他表示:“你不能用一个国家来定义一种字体。”他建议定名为“Helvetica”,即为“瑞士的”。


霍夫曼的意见得到了采纳。这个名字也恰如其分地将瑞士的中立形象与这款字体的特点联系起来。没有笔触、圆滑流畅的中性感,以及清晰规整、易于阅读的清洁感,是Helvetica最为重要的特点。也正是因为这些特点,这款字体获得了许多企业的青睐。他们相信选择Helvetica这款简洁明了的字体作为机构公务标准字体,更能营造高效的企业形象。


1962 年,奥托·艾舍尔在为德国汉莎航空公司设计新视觉形象时,选择了Helvetica。这是这款中性字体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的开始。第二年,斯滕贝尔公司完成了Helvetica在美国派卡系统中的兼容,使这款在欧洲已经获得成功的字体得以登陆美国。1967年Helvetica成为美国航空公司的公务字体。这些大型跨国公司,将Helvetica的身影带到了世界各地。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Helvetica几乎横扫全世界使用拉丁字母和西里尔字母的国家。它简洁中性的特点让它不仅为跨国企业所青睐,也成为很多政府部门和公共设施的首选字。特别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当设计师玛西莫·维格尼利(Massimo Vignelli)为纽约城地铁设计了标识系统和地图后,Helvetica就几乎垄断了政府部门的所有标志。美国联邦税务局的税务报表使用的是Helvetica,加拿大政府的联邦认证制度也使用了这个字体及其各种版本,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将其列入最早的馆藏字体。


“Helvetica注定是空前绝后的!因为它的成功除了字体设计本身外,还有字体开发者敏锐的洞察力和推广能力,还有它诞生的时间、地点以及随着媒介技术的演进作出的积极调整,这些都是无法再次复制的!”平面设计师杨林青为Helvetica在全球范围内神话般的成功,做出了总结。时势造英雄,Helvetica恰好生在了属于它的时代。从二次大战噩梦中苏醒的欧洲,找到了瑞士国际主义作为新的依托和希望,也将这款“瑞士的”字体推到了顶峰。


Helvetica的“中性”意味着无差异的简洁表达,同时也意味着没有感情的冷冰冰。这种“中性”既是很多设计师疯狂追捧Helvetica的理由,也是一些反对者讨厌Helvetica的原因。设计师David Carson说:"Helvetica没有表现力。无论它写的是什么,就像一个很平凡的人在那里很平淡地say hello一样。”而StefanSagmeister的批评则更苛刻:“我对通常意义上的现代主义是失望透顶的。他们太无聊啦!我们拿到一份手册,它们都有着大量的留白,上面写着几行用Helvetica一类字体的小字、下面来个抽象的小LOGO、再配一副商务人士走路的图片……这些真是无聊透顶。”


“一款流行的字体就注定有人会喜欢,也有人会很不喜欢。”李德庚是《字体传奇》的中文版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他看到了很多有趣的细节。“我个人的感觉是,喜欢现代主义的设计师通常会喜欢这种字体。当然还有一些人是因为这个字体太流行了而不喜欢,就像讨厌口水歌一样。”与一些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走出的设计师相比,中生代的设计师视反叛和颠覆为己任,清洁的Helvetica正似一个严谨的母亲,唤醒了这帮设计师的“青春期反叛情绪”。而多少有些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因为被跨国公司广泛使用,上世纪七十年代,因为这些公司支持越战,Helvetica也连带遭殃,被平面设计界的反战分子抵制。这种与时事政治紧紧相连的命运,大概也只有Helvetica这一种字体拥有。


从诞生之日起,Helvetica走过了活字排版时代,也经历了照相排版,最后走入了数字排版时代。苹果操作系统将Helvetica选择为默认字体,微软常用的Arial字体也来自于它,这些选择让这款拥有半个多世纪历史的字体迎来了新的春天。2007年,在瑞士Helvetica五十周年大会上,主要议题就是“Helvetica会一直流行下去吗?”中文版《字体传奇》的出版,似乎为这个五年前的议题,遥远地回应了一声“YES”。


HELVETICA经典海报


via net


楚尘文化 2015-08-23 08:42:17

[新一篇] 百年前的中國老照片

[舊一篇] 如何撫摸得更舒服,新技能get√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